<p class="ql-block"> 小寒,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全年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节气,与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为一年的时光画上句号。“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寒”与“暑”相对。与“暑”一样,“寒”也是一种感觉,看不见、摸不着,为了表达出这种感觉,古人造字时煞费苦心:上面是“宀”(mián),表示“房屋”;中间是蜷缩的“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盖上很多的草;下面是水。这一堆符号相叠加,抽象的寒冷顿时具象化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月初寒尚小,故云(小寒),月半则大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寒节气的习俗</p><p class="ql-block">1.吃菜饭</p><p class="ql-block">小寒时节,在江苏一些地方,许多家庭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一样,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熬的,非常香鲜可口。当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有名特产,可称得上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比美。</p><p class="ql-block">2.吃糯米饭</p><p class="ql-block">到了小寒,广东某些地区也会煮饭过节,只不过不煮菜饭,而是煮糯米饭。但是,过节吃的糯米饭并不只是把糯米煮成饭那么容易,它里面会加上炒香了的“腊味”(广东人统称腊肠和腊肉为“腊味”)、香菜、葱花等原料,吃起来非常香。“腊味”是煮糯米饭必需的,一方面是脂肪含量高,御寒;另一方面糯米本身黏性大,饭气味重,需要掺和一些油脂类吃起来才香。</p><p class="ql-block">3.吃黄芽菜</p><p class="ql-block">据《津门杂记》记载,旧时天津地区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它是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6厘米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那时候条件有限,所以人们会想出一些方法来弥补冬日蔬菜的K乏。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菜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要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p><p class="ql-block">4.画图数九</p><p class="ql-block">小寒节气最后来源于黄河流域,听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p><p class="ql-block">5.探梅</p><p class="ql-block">此时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景色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清香,神智也会爲之清新振奋。</p><p class="ql-block">6.冰戏</p><p class="ql-block">我国南方各省,人冬之后天寒地诉,冰期非常持久,动辄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p><p class="ql-block">7.腊祭</p><p class="ql-block">“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p><p class="ql-block">8.体育锻炼</p><p class="ql-block">俗语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很多地方恰逢小寒节气时,会用当地具有地域特点的体育锻炼方式来过节,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挤油渣渣(靠着墙壁相互挤)、斗鸡(盘起一脚,一脚独立,相互对斗)等。假如遇到下雪,那节目就更多了,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会浑身暖和,血脉畅通。</p> <p class="ql-block"> 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喜鹊在这个节气也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了;到了三候,野鸡也感到阳气的滋长而鸣叫。</p> <p class="ql-block"> 我国古人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粥不仅好吃,还能养生。</p> <p class="ql-block"> 《九九歌》是利用人对寒冷的感觉以及物候现象,即因天气气温的变化而导致动植物的变化的现象,如柳树发芽,桃树开花,大雁飞来等等,均与当时气温有关。这“九九”之说,早在南北朝时就有了。当时中国民间从冬至日数起,到九九八十一天,寒冷的日子就过完了。而这(九九歌)大约起源于宋代,到了明代已很流行了。</p> <p class="ql-block"> 谚语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小寒节气应适量运动,可增强免疫力,有效预防感冒,同时使人精力充沛。习惯晨练的人们,适当推迟外出时间,尽量日出后锻炼。同时,做好御寒保暖,最好戴上帽子、手套等。</p> <p class="ql-block"> 课余时间和家长一起收拾房间,活动筋骨的同时保持家里的整洁,等待新春佳节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小寒大寒,春的气息已经被动植物所感知。到了立春,春天就像建筑物一样矗立在那里,让人看得见了。大自然的轮回生生不息。“大寒小寒,冷成一团。”天寒地冻之中,生命在萌动,活泼的春天已经在向我们走来。</p><p class="ql-block"> 编辑:李艳</p><p class="ql-block"> 审核:杜树博</p><p class="ql-block"> 监制:邱桂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