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篇文章已独家授权微信公众号:多肉植物百科(ID:duoroubaike)</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创:四川-资阳-一颗老腊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坐标:四川省资阳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久没写小作文了,最近看一些新手肉友的一些问题,想想,还是写一些个人入坑这么久的一些感悟和小经验,当然,仅限个人观点,不喜勿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养护这方面,相信大部分肉友也看了不少,对于一些基础的养护方法,大家或多或少也知道,我们就废话不多说,几句话带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盆的选择,对于露养的肉友来说,盆的选择可以有很多,粗陶,白陶,紫砂,麦饭石等材质的都可以,至于塑料盆,全天候露养的肉友就尽量别买了,毕竟一年两年就脆了,太麻烦了,至于室内的,塑料盆倒没啥,控制好颗粒比以及通风就好,别买双面上釉的陶瓷盆和红陶一类的素盆就行,一个不透气一个太透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后我们来讲讲颗粒土,也就是多肉土的配比问题,市面通用的颗粒土配比一般在70%-80%,更有用全颗粒种肉的肉友,因为各个地方的地理环境,气候,养护的环境,花盆的大小,多肉的品种不同,配土的颗粒都不一样,对与颗粒的配比,自己得结合自己的养护环境做一定的微调,记住一件事,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更多的你得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定,别盲从,颗粒土的衡量标准就是疏松透气,具有一定的保水性且有一定的营养供给给多肉,其余的都是扯淡,没有什么神土能保证你的肉不死,不掉状态,重要的还是你的养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面我们说说浇水,这也是很多肉友的一大困扰,浇多了徒长黑腐,浇少了多肉干瘪,皱皱巴巴,甚至很多肉友就怕浇水浇多了,不敢浇水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大可不必,从多肉底部往上数,第二层或者第三层叶子发软了,再浇水浇透即可,没有多少天浇一次水这说法,每个人的养护都不一样,且多肉品种也不同,没有定期浇水这一说,根据多肉的状态来浇水!切记干透浇透,浸盆的没啥可说,至于浇水的肉友,多浇几次,盆底漏水了并不代表你就浇透了,所以,隔半小时多浇一次到两次,能保证多肉土壤整个浇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基础说完,说些大家常见的误区或者说一些有争论的一些话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个,温差,相信这个词,只要是养多肉的都不会陌生的一个词,其实我也和一些棚主大神们讨论过这个问题。多肉最早是日本在实现园艺化,然后日本传到韩国,韩国再进入到中国的,中国早期的多肉养护经验是从韩国学来的,估计是语法翻译错误,把低温翻译成了温差。举个栗子,夏天也有温差,而且温差也不小吧!为啥夏天绝大多数的肉都绿了吧唧的,而冬天,绝大部分包邮区,温度都在4-5左右或者更低,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多肉的状态是不是上得很快,这就是低温带来的效果,低温触发的多肉保护机制,致使多肉的叶绿素转化为花青素和胡萝卜素,造就了多肉的各种颜色,当然,这个争议估计会一直存在,但是我个人觉得,低温是让多肉上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讲几个小窍门,有的肉友经常会奇怪,人家的肉为啥干干净净,我的肉老是灰蒙蒙的,其实,这点可以通过浇水和喷水来实现,室内养护的肉友,浇水的时候,可以顺便给多肉洗洗澡,冲掉多肉身上的灰尘以及多余的粉,这样可以使多肉更干净,也会让多肉的粉变薄,从而让多肉更容易上状态!以冰玉为例子,你可以对比各个直播间的肉,你会发现,出全状态的冰玉粉绝对比没出状态的冰玉的粉少很多!至于喷水,家里通风不好的小伙伴别学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后说几个配土里面很好用的东西,一个是发酵松鳞,淘宝很便宜,加入土里,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松散度,减少板结,还能防虫,一举数得,值得你总有,还有一个是稻壳炭,纯天然的钾肥,可以给多肉增加营养,还具有一定的杀菌效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啰嗦完毕,暂时就想到这么多,晒点肉肉,收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祝各位肉友,新的一年肉肉美美哒,兔年挣大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