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湖霁雪冬景

宁生

<p class="ql-block">有人说:"一下雪,……,南京就成了金陵"。那年南京下了一场百年相遇的大暴雪,大雪中南京美成了金陵,而梅花湖却让摄影爱好者们"拍"成了燕雀湖,成了神仙之境。远处的古建筑、雪松全都被白雪所覆盖,放眼望去,茫茫大地,银装素裹。</p><p class="ql-block">哪一年,大雪后的燕雀湖冬景不仅有"北国风光"之苍茫,又具有江南风光之景致。北方的雪景是处在静态中,而眼前雪景她却随风变动,刚刚是银装素裹,风吹雪落后,已是秋色尽染,风停积雪三尺深。燕雀湖披上了银装,湖面一下子臃肿了也“胖”了很多,弯折的芦苇枯枝变成玉珊瑚。白雪皑皑的湖面的坑凹处雪面泛着一层淡蓝的银光,更在凹痕中凝着一汪汪浅紫。百年一遇的燕雀湖霁雪冬景一下子吸引我,同时也激发出创作欲望和灵感。摄影不是在景点按下快门的简单机械动作,它是一个追光和发现的过程。我们踏雪漫步在燕雀湖两岸,追求光的变化,寻找最佳的构图视角。摄影不仅仅是眼前所看到的景物,而是如何表现这个场景。是如何努力准确的用摄影语言来表达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于是,镜头中出现一幅幅生动灵秀的霁雪冬景画面:台想昭明,水榭墨池。</p> <p class="ql-block">飞雪落无痕,风停三尺深。</p> <p class="ql-block">北吹凛冽风,杉树落叶红。</p> <p class="ql-block">碧水结薄冰,小鸟寻冬食。</p> <p class="ql-block">钟山黛影,西日霞光。</p> <p class="ql-block">一滩积雪洁白,一荡芦苇金黄,芦苇倾斜弯曲,既使无风也能保持着风吹的姿态。芦苇其实在枯黄以后的样子,甚至它自己比别的季节里都更美、更宜观赏。是啊,芦苇几乎已经是一种唯一衰败了还能保持着自然风貌的野草了。台想昭明,水杉倒影似闪烁着迷离的历史光泽,仿佛正在叙述燕雀湖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镜头中燕雀湖冬日秋色藏在雪中,洁白的雪覆盖在上面。厚厚的白雪,轻柔、松软、洁白无瑕。北风吹来,山林黛蓝,杉枝棕红,芦叶金黄,枯叶随风带着洁白的雪花此起彼伏。</p> <p class="ql-block">眼前滿滿地东北模样,哪似“搅天风雪,水瘦山寒”的画面。而这里多了江南景秀,景色更宜人,美的十分的夸张。南京,只有下了大雪,才有金陵六朝古都之味。</p> <p class="ql-block">这时,燕雀湖凡是露出的水面,结了一层薄薄地蓝色系列冰面,与堆集两岸延伸至湖面的白雪仿佛玉嵌,画面呈现一种统一的基本颜色,是画面的基调。摄影时应该根据需要釆用构图和用光手段,为自已的照片塑造基调。利用蓝色基调不仅使白雪看起来更加洁白,而且你会感到冬季的寒冷。使用单个对焦点,对位于前景枯枝进行对焦,并使用较小的光圈进行拍摄,从而保证前景与背景获得较好的清晰度。冰雪洁白,晶莹闪跃。光影莫奈,让人遐想。哪天青蓝、丹青蓝、钴蓝等色彩纯洁,让人喜欢。雪包裹的枯干野枝仿佛似玉树银花,雪压枝折,满湖霜华。</p> <p class="ql-block">雪是白色的,在阳光下,雪却是"墨分五色",这时燕雀湖的雪,色彩丰富地让人"不言而喻"。燕雀湖畔,画家妙笔丹青,已将这隆冬雪景,画入自已的写生作品中。雪落无迹,雪却无私的将大自然一切凸现,丰富了燕雀湖的干姿百态。大雪在北方常见,而南京这样的大暴雪百年一遇,大雪下的燕雀湖雪景壮丽,大气磅礴。这样的场面,真的是难得一见!</p> <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