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动经幡 千年的期盼

峰松

<p class="ql-block">在青藏高原,四川,甘肃、云南等地藏族聚居区,随处可见一串串、一丛丛、一片片经幡随风摆动,它以经咒图像木版印于布、麻纱、丝绸和土纸上的各色风幡,这些方形、角形、条形的小旗被有序地固定在木柱、族幢、祈祷石、敖包、寺院顶、神山的祭祀处,基本有三种形式,在大地与苍穹间飘荡摇曳,祈求福运隆昌,消灾灭殃,平安吉祥,形成了一种连地接天的境界,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经幡也叫风马旗,在藏语中叫隆达。经幡的传说:是佛祖当初在菩提树下诵经时,突然大风吹散了书页,书页满天飞舞,飘向四面八方,凡是遭受苦难得到书页的人都得到了幸福。于是,人们为了感谢佛祖恩赐,就按照书页的内容,用布仿制成了经幡。五彩经幡颜色排列及象征意义是:最顶端为蓝色幡条,象征蓝天;下面是白色幡条,象征白云;下面的红色幡条,象征火焰;下面的绿色幡条,象征江河绿水;最下面的黄色幡条,象征黄土大地。五种颜色的排列不容错位,正是客观大自然物质存在的立体排列形式。也是代表金之魄、木之精、水之魂、火之灵、土之性。经幡还有文字和图案,主幡上是木刻版印刷的密密麻麻的藏文字佛教经文和栩栩如生的鸟兽图案。随风而不停翻飞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祈祷一次,在不停地向神传达人的虔诚愿望,祈求神的庇佑,是人与天堂沟通的语言,是人神共舞的火焰,风幡所在即意味着神灵所在。这个魂牵梦绕的地方,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和神圣信仰,它是人们心灵的一道亮光,也是高原上永不凋零的灿烂鲜花。当你站在风中呼啦啦飘扬的经幡前,下意识的轻轻抚摸着它,辨识着那些长时间风吹雨打而愈显斑驳依稀的藏族经文痕迹的时候,心中便渐渐会滋生起一股难以言及的感怀。它超乎想象的象征意味完全大于和超越了它的物质意义,从精神上无限寄托了人们虔诚美好的祈祷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经幡作为福运升腾的象征物,每年藏历新年,吉祥日,人们穿上节日盛装,聚在一起,举行一次隆重而欢乐的插挂经幡仪式。点藏香,进行佛教祭祀、净晦辟邪;撒龙达,用印满经文的小纸片抛撒空中飞舞祈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