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行 画与思

秋兿秋语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font color="#167efb">行与画的那些事儿</font></b><b style=""><font color="#167efb" style=""> </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167efb" style=""><br></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167efb" style=""> <font color="rgba(0, 0, 0, 0)"> </font></font></b></h3> 十三岁习画,无人教,无人管,纯粹喜欢,纯属剩余精力发泄,在那轻视知识、不倡读书的文革时代,总要找点事来打发青少年时期里那些青春焕发的日子。没料想到,这点爱好,居然让我在78年高考中,有幸成为文革后首批入校的大学美术生。毕业后,一头扎进与艺术相关连的服装行业,从事行业管理;后又创业办企业,前后一干就是四十年,其间,时不时总想重拾画笔,宣泄自己对世界的事与物之认知,惜忙于诸多杂事,憾未实行。 我的青年时代是一个不能选择职业和人生道路的时代,尽管如此,记得年轻时仍还是曾与友人聊起"将来最想从事的职业是什么"这个话题。我曾表示,如可以选择的话,想做一名跑遍世界的记者,究其缘由,只因年少时读过一本路透社记者写的一本釆写反映非洲各国风情的游记,封面是钴黄色的,作者与书名就记不得了。不过,由此看來,"走遍世界",去看看没有到过的地方,似乎早已是自己心糸的一个“青春梦”了。 生命篇章进入人生的下半页,该放下的事情当然应该放下了。这些年,拿起画笔——做自己喜欢的事;跑了几十个国家——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拥抱大自然,寻觅异域风情,在旅行中去享受生活,体验人世间的苦与乐,搜集素材,创作自己对异国生活的艺术感受,悠哉乐哉兮。 从记事之始,就晓知中东地区是一块是非之地、战火弥漫之地,有着永远打不完的仗。几十年里的五次中东战争,阿拉伯人与以色列人的爭斗,沒完没了,持续至今。喜爱中东,源于它的人文特色,这里是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的汇聚之地,也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库尔德人等四个主要民族的生活之地,还有为数不少的柏柏尔人、贝都因人等等这些极富特色的游牧民族,更有甚者,它独特的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有着各自民族灿烂的文化和文明(古埃及文化、古巴比伦文化等),更是令世人瞩目,趋之若鹜。 一八三二年,法国浪漫主义绘画大师德拉克洛瓦曾经来到中东,创作了一组反映阿拉伯人文的油画作品,给当时的整个法国艺术界带来一股“重返中世纪”的风潮。可见,这里的风景、风情、风俗,以及独特的色彩与色调确是艺术家的垂青之地。近年来,前往中东各地,用自己生涩的画笔记录、写生、创作了一组感受此域人文与风景的油画,汇聚于此,尽管不成熟,但却是因感动而用心画的,生活中,只有用心的作品才可以双手呈上,把心捧在手上…… 曾在以往的旅行规划中,试图走遍中东十几个国度,狗日的新冠疫情让一切戛然而止,只得用画笔去勾勒那块神奇的地方。中东国家属异国异域,国人不一定熟悉明了,我在画作后,将画意、画境、画处、画情附上若干画外语,算为创作手记。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情感》 60X80cM · 埃及 ·</font></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外語</font></b></h3> 大漠中的骆驼蕴藏着一种坚忍、负重,任重而又道远的拓展精神,它性情温顺,外表憨厚,心地善良。在阴霾灰暗的暮色时光,在埃及胡夫金字塔周边的一处空旷地,看到一位阿拉伯牵驼人与自己的骆驼用身姿,用眼神作情感交流,和谐而又友善,情景融融,散发出一种人与动物和睦共存的温馨气息。当看到年迈的牵驼人与骆驼交流情到深处,眼噙泪珠时,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三个埃及小女孩》 60X80cM · 埃及 ·</font></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外語</font></b></h3> 埃及亚历山大城外的一个村庄,几个埃及小女孩,她们趴在篱笆围墙上,冲着向我传递出发自内心的友好地微笑,阳光下,散发出青春而又稚嫩的气息,很有画面感。我画时并没有强调阳光下的光影以及东部非洲村落的场景,着重记下的只是那灰绿灰绿的色调。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祈福邻里平安》 40X50cM · 摩洛哥 ·</font></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外語</font></b></h3> 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日子里,封困于家中76天,记起行游摩洛哥时看见许多民居墙壁上,塗画着一种古兰经图型,问及是何意?原来是房屋的主人为保持邻里之间的美好平安之祈祷。于是,我也取之此古兰经图样,在2000年2月创作了以上这幅油画。阳光下的灰白色的墙壁上,正面置放着吉祥的古兰经图腾,下面画上象征着充满生命力的绿色草藤,并配以明亮的淡黄色花筒,着力表现出清新、明快的画面风格,以祈福邻里和亲友平安、美好。有趣的是,我将此画用微信发送给国内外还处在病毒蔓延下的友人们,竟然还纷纷回复说感染和慰藉了疫情中的他们并四处转发。<div><br></div><div>有时,艺术其实是可以撫慰心灵的,我这样悟道。</div>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b style=""><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柏柏尔族女人》 50X70cM · 摩洛哥 · </font></b></div><div> </div></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外語</font></b></h3> 到戈壁滩,找到柏柏尔人居住的地方,夕阳光影下的草屋前,看到一群闲赋着的柏柏尔族女子,画面上这位女子身着传统的阿拉伯民族服饰——吉拉巴,桔黄色的吉拉巴长袍上镶绣着传统的民族图案,配戴红色的面巾,在夕阳草屋的阴影前,恍恍惚惚,展示出一种朦朦胧胧的美。 <div>摩洛哥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画面女子是四个妻子中的一个。拥有四千多万人的柏柏尔民族,宗教信仰混杂,大多无固定居住场所,属半游牧民族,他们的生活习俗与状态世人知晓甚少,是一个值得挖掘的艺术题材。</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b06fbb">布 面油画 《大漠之子》 50X70 cM · 摩洛哥 · </font></b><br></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外語</font></b></h3> 走进世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画面中柏柏尔民族的小伙子,是我骑着骆驼穿行大漠之中的牵驼人。夕照下的他,身穿黄色的阿拉伯袍配饰着赭竭色图案与晚霞映照的大漠色调浑然一体,打动了我,我把他画出来,是为念。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柏柏尔人居住地》 40X50cM · 摩洛哥 ·</font></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外語</font></b></h3> 黑石与灰石混合一体的戈壁滩上,生息着贫穷的摩洛哥柏柏尔人,简陋的棚户,不断变迁游离的居住地,令人感慨。二个小时的写生,把色彩与场景记录下来,日后似乎可作为创作素材吧。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菲斯城堡废墟的早上》 40X60cM · 摩洛哥 ·</font></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外語</font></b></h3> 菲斯古城建于公元九世纪,是一座沉淀着厚重的历史之都。这里也是著名的宗教圣地,伊斯兰教文化大多从这里传播出去的,至今仍然保持着中世纪的生活方式。也是著名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原型发生地,在古城菲斯老城北坡的梅里尼德王朝陵墓处,观日出、迎朝霞,暖红色的霞光洒在古老的城墙废墟上,温暖的美丽色调、情调吸引我把这般情景画了下来。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古宅夜读》 70X100cM · 摩洛哥 · </font></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外語</font></b></h3> 下榻古城菲斯一家约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宅城堡酒店,晚上,偶见一位穆斯林信徒倚门在烛光下读书,其情、其景、其专注、虔诚、圣灵、肃穆、靜谧的氛围感动了我,菲斯城是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文化艺术中心,到此处不画点什么,好像有点对不起它似的,故以此为素材,创作此作品,至于是读的何书?是《古兰经》?还是《一千零一夜》?只有待看画的人自己去设想了。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暮日下的瓦尔札札特》 60X80cM · 摩洛哥 ·</font></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外語</font></b></h3> 或许它是独具的赭红色土壤建成的城堡建筑群,以及贏得的“摩洛哥最美村落”称号,这座荒芜的中世纪古村落曾拍摄过多部好莱坞大片,国人熟悉的《红海行动》、《夺宝奇兵》等都在此取景,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div><br></div> 摩洛哥的瓦尔札札特小镇座落在南部撒哈拉沙漠边垂,我下榻的酒店的窗外,就能看到此画面的全景,对面这块红色土地是建于八世纪的阿伊特本哈杜村,我曾登上此座由高墙垒起来的土制建筑群最高处,这里是全村的粮仓。当外敌入侵时,如果前面防线失守,这里就是全村人最后一战的地方。因而也称为“设防的城堡” 在暮色的夕阳中,在靜谧的窗台边,我画了这幅风景。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哭墙之夜》 40X60cM · 以色列 ·</font></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外語</font></b></h3> 具有三千年历史的“哭墙”是犹太信徒心中的圣殿,也是犹太人视为夲民族和团结的象征。千百年来,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汇聚此处,他们都在此墙前,分成男女各二块区域,面壁肃立默默祈祷,或长跪、或啜泣,口中念念有词,全身前仰后合,祈祷他们漫长的民族灾难一去不复返,背诵与缅怀着民族辉煌的历史。其虔诚之态令人动容。选择夜色下的场景來表现哭墙,感觉夜间的色彩与靜谧更能增添哭墙的神圣、肃穆、凝重的氛围。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教堂前的以色列男人》 50X70cM · 以色列 ·</font></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外語</font></b></h3> 在特拉维夫城的一座教堂前,遇见一位犹太男子,阳光下,他那和善的面容形象以及富有创意的丅恤吸引了我的目光。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犹太小男孩》 40X50cM · 以色列 ·</font></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外語</font></b></h3> 习作,犹太小男孩面部的冷色调令人着迷。<div><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埃塞俄比亚长老》60X80cM · 以色列 ·</font></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外語</font></b></h3> 在耶路撒冷城里,有一处埃塞俄比亚人生活的部落,在教堂中参加了二对埃塞俄比亚新人的婚礼,这是一种基督徒的婚礼。婚礼仪式感颇强却显冗长,其间有几十位长老级的人物前来,其形象尤为打动人,画其中二位长老以作往后创作素材。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十点钟的耶路撒冷街头</font></b>》<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b06fbb"> 70X100cM · 以色列 ·</font></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外語</font></b></h3> 人们的思维与认知往往把耶路撒冷这个城市与战争、宗教联结在一起,而我对这座古城的感受并非仅限于此。假日里的这座城的上午,我在街上一处弄堂口,看到一群群孩儿们,在明媚与和煦的陽光下,从古老的弄堂穿过,前往闹市里去逛街与购物。老城、老弄里、老街的情景氛围中,呈现出一种浓郁的祥和与烟火气十足的画面感,我想从这个侧面与角度来创作,勾勒出我看到的,生息在耶路撒冷人的民族习俗与生活常态,尽管他们世代历经深重灾难,但依然平静地过着温馨平和而又宁静的日子。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中世纪手工纺纱女》 70X100cM ·以色列 ·</font></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外語</font></b></h3> 位于以色列北部的拿撒勒,传说耶稣在该城附近的萨福利亚村度过青少年时期,这里也是约瑟和圣母玛利亚的诞生地。当地人在此地建造了各种劳动作坊,恢复了公元前后的农耕文化的劳动场景和方式,展现出真实而又极富浓郁的历史氛围,身处之中,确实有了回到那个年代的感受,体验到了穿越遠古时期风情的感觉。<div><br></div><div>拿撒勒是以色列国里阿拉伯人居住最密集的地方。画面中的阿拉伯女子用原始的手工纺纱的劳作方式,她的装束,作坊中的旧时的农具、日用品,以及灰蒙蒙的色调等要素,构成一幅中世纪农耕文化的画面。<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拿撒勒村的农耕文化》 70X100cM · 以色列 ·</font></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外語</font></b></h3> 拿撒勒城旁的萨福利亚村的农女,在光影下的劳作画面触发了我记述了这一远古时期的生活情景……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拿撒勒的老农人》 50X70cM · 以色列 ·</font></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外語</font></b></h3> 拿撒勒城周边的萨福利亚村有一处空旷的小树丛与农田,几位农人在此劳作,闲暇时,阳光下,选出其中这位老农作模特,共乐此画。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城堡前的以色列女子》 60X80cM · 以色列 ·</font></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外語</font></b></h3> 在承载着耶路撒冷厚重历史的大卫塔前,认识了这位以色列女子,她着实美丽且气质俱佳,对中国人十分友好,只是惜于画画技法功力,没有将她的美充分地展现出来。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雅法古城海边》 40X60cM · 以色列 ·</font></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外語</font></b></h3> 雅法古城是座具有四千年的古城与港口,走到此处海边,在这处临海咖啡店歇息,顺便速写这一场景。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街边速写》 40X60cM · 以色列 ·</font></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外語</font></b></h3> 在以色列的最繁华城市——特拉维夫·雅法城港口的街旁,这位穿海军衫的女子在玩着手机冥想发呆。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达拉什——古罗马城遗迹》 40X60cM · 约旦 ·</font></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外語</font></b></h3> 约旦的杰拉什古城始建于公元前2000年,面积约有五十公顷,是除希腊和意大利之外,世界上保护最完好的古希腊、古罗马建筑风格的城市。<div>杰拉什古城遗迹甚多,许多城堡、城墙、广场、剧场都很值得画,但确是需要精雕细作慢慢描绘的。限于时间,取古罗马立柱废墟一景,匆作此画。<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外語</font></b></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瓦迪拉沙漠》 40X60cM · 约旦 ·</font></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外語</font></b></h3> 约旦的瓦迪拉沙漠与与一望无尽的撒哈拉大沙漠有着不一样的风情,它是岩石与山丘绵绵不断的另一种沙漠风情,在辽阔的地平线上增添了高低起伏的奇妙画面。此处二千年前就是游牧民族纳巴泰人的圣地,古老的石岩面壁上刻画着他们当年留下的众多画迹,各类动物与人体造型生动而极富韵味。<div>此幅画上形态奇特的岩石造型,可以代表着瓦迪拉沙漠的风味,炎日下,巨岩下有着大块的阴影之地,因而也是大漠中的骆驼与人避风挡陽之处,想必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旅途中的栖息地了。<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贝都因族男人》 70X100cM · 约旦 ·</font></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外語</font></b></h3> 在佩特拉古城的土著人居住的洞穴中,结识了一位名叫默罕默德的贝都因人,他居住的洞穴置于辽阔的群山之间,周围全是光禿秃的石头,连一丝绿色都不曾见,居住的环境与习俗让人惊讶无比,令人切身感受到似乎穿越到古老的山顶洞人时代。<div><br></div> 默罕默德这个小伙子其实很时尚,手机与互联网都玩得很熟练,与他商议做模特儿,他欣然应诺,并很职业的佈置了洞穴场景,还化了淡淡的妆,十分有趣。 画画其实是一件蛮有意思的事,它展现了自己对世上人、景、乃至事物的认知与美的审示。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佩特拉古城商道之一》 30X40cM · 约旦 ·</font></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佩特拉古城商道之二》 30X40cM · 约旦 ·</font></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佩特拉古城商道之三》 30X40cM · 约旦 ·</font></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佩特拉古城商道之四》 30X40cM · 约旦 ·</font></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佩特拉古城商道之五》 30X40cM · 约旦 ·</font></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佩特拉古城商道之六》 30X40cM · 约旦 ·</font></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佩特拉古城商道之七》 30X40cM · 约旦 ·</font></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佩特拉古城商道之八》 30X40cM · 约旦 ·</font></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布面油画 《佩特拉古城商道之九》 30X40cM · 约旦 ·</font></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画外語</font></b></h3> 约旦的佩特拉古城商道的历史可追溯到史前时代,公元前六世纪,这里生活着一群纳巴泰人,本地为他们的首都,从此这里创造出无比的辉煌。当时这里是亚洲及阿拉伯人通往红海、欧洲的必经之地,印度的香料、埃及的黄金、中国的丝绸等等都是通过此道运往欧洲,是典型的“一带一路”。 世事沉浮,公元106年,古罗马人占领了佩特拉后,另改建一条通往欧洲的大道,佩特拉逐渐沉寂了,而这条曾经无比繁荣兴盛的商道,已经让世人遗忘,然而,这条美丽而又令人惊叹的商道,却奇特地很完整的遗留下来。约二百年前,一位瑞士的考古学者贝克哈特重新发现此地,称之为整个中东地区最值得挖掘的考古地,它沉载着中东地区一半以上的历史与文化,非常值得人们去考察与探索。 九幅小小的油画风景蕴涵着笔者对佩特拉古城的依恋,当世界旅游暂停键重新开启时,中东行,我想,我还会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