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1年计划读完四十本书,超额完成计划。为啥是四十本呢,因为是根据20年读书数量计划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读书,有增长见识的快乐,也有缺少历史知识的烦恼,还有时时相伴的沮丧:记忆力下降,脑袋像漏斗一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年选的书多数是推理小说,那年的读书报告总结我是个侦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为啥从推理小说开始呢,因为有悬念能坚持。多年网上碎片化阅读再看长篇,好奇心少注意力不能持久,过一会儿就像犯了烟瘾似的去看看微博呀美篇呀什么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1年基本能入定了,看到喜欢的能长时间阅读,吸引不了我的开个头放弃。也看了些推理小说,是不同题材交叉看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2年,计划五十本,勉强完成。笔记也少写很多。这一年心绪不够宁静,读书量比上一年少很多,读书时间看起来没减多少,但因为这一年眼睛不好,听书时多,有时没听进去,有时睡着了。实际上真正的读书时间比上一年少了很多。但选书的质量要稍好一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个系列有三本,这是第一本。是我读的第一本意大利小说,也是21年读的第一本书,又是21年读书用时最长的一本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一本险些错过的书(开头有点懵),也是读起来有些费脑子的书。对于了解苏联那段历史,以及对某些制度的认识,都有很大帮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索尔仁尼琴的大作,它和《生活与命运》、《她来自马里乌波尔》《二手时间》一起,让我脑中的苏联更具体更熟悉一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原来对阿富汗的了解,限于地理上与中国接壤,是恐怖分子大本营。这本书以及《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成:给女儿的十七封告别信》,和另外四部小说《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群山回唱》、《没有终点的列车》,可以说是我了解阿富汗人民生活与苦难的一扇小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通过帕慕克《一座城市的记忆》了解了伊斯坦布尔,《我脑袋里的怪东西》《我的名字叫红》稍微了解了一下土耳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班牙小说《沉默者的国度》、《向加泰罗尼娅致敬》,让我知道这个古老的帝国也曾经历过内战之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通过《荆棘鸟》,对澳大利亚早期移民生活略有知晓,读了《你往何处去》,对各宗教之间的残酷斗争感到心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尤·耐斯博的悬疑系列,让我看到挪威寒冷中男人的热血,斯蒂格·拉森的悬疑系列,让我喜欢上了那个聪明叛逆的瑞典女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用小说看世界和历史,不会全面细致全面,但是很轻松很生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一天在一个群里聊起了宗教信仰,有人说没有信仰的人没有良知。我特意去找了有关各种宗教下生活的几本书,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想了解信仰对人的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其中《父亲的失乐园》,写了一个库尔德犹太家族四代人,从伊拉克到以色列的再到美国的传奇故事,《幸存的女孩》是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出生在伊拉克被伊斯兰教歧视的少数民族女孩,自述了在战乱中从伊拉克逃到法国的悲惨经历,《心碎的伊朗女人》,写的是宗教压迫下的女人的沛流离与争取自由的努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看了一圈仍然无解。有些信仰可以拯救他人,有些信仰连自救都做不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个逃出伊拉克信仰孔雀教的女孩,虽然命运令人同情,但对她埋怨法国人没能及时救出她的说法无法理解,因为按照我对宗教的肤浅理解,你信的神不是最应该保护你的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对南美的历史,非常陌生。但这本书的主人公,又感觉非常熟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22年读的第一本书。</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算是《动物庄园》《使女的故事》《一九八四》系列吧,乌托邦的故事,自由主义者的恶梦,让人恐惧。</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本奇书,我今年才知道。一百年过去,读起来有现实感。若不是又笨又懒,差点写读后感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年轻时不喜欢俄国小说,觉得人名拗口句子冗长,只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安娜卡列尼娜》,有些看了开头就打住了。这两年的阅读,让我对俄罗斯文学更加喜爱,对那些“异见”作家更加钦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以上这几本书,多是我喜欢的书里稍微读需要思考点啥的书。不像读悬疑小说,享受的是趣味。</span></p> <p class="ql-block">这本书,读起来很舒服,很治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爱与死的年代》、《被遗望的士兵》,用德国士兵的视角,记录了二战中的故事。在俄侵乌的背景下读来,更觉得战争对普通人来说,是多么深重的灾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年读完的第一本书,是《平面国》,这本1884年出版的书,现在读起来仍然十分应景,这大概就是文学的魅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平面国的国民,把三维的世界当成异端,直线国的国王,也不相信有平面国。那个点国的国王,以为自己是全世界。ᥬ😂᭄</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