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伟大

红日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伟大》</p><p class="ql-block"> 说母亲的伟大,我想没有人是不认同的,因为这是无可否认的世间事实。</p><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是一名人民教师,自从师范学校毕业出来,就站在为让孩子启蒙长知识的讲台上,几十年如一日,孜孜耕耘,奋斗不息,直至到退休。</p><p class="ql-block"> 她的一生平平凡凡,不是领导,不是英雄,没有惊天动地的功绩,也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但,在我心中却无比伟大。</p><p class="ql-block"> 老师的称谓现在看来,似乎很体面,让人尊重。但并非是历来如此被人看好,历史上曾有人按行业将人分为10等,作为儒子的教书匠被排在第九位,仅次于乞丐之前。由于老气横秋,文哲绉绉,又被称之为臭老九。即使是解放后,这种观念仍延续较长时间。一些人由于对脑力劳动的歪曲,认为教师不是劳动人民行列,过着不劳而获的寄生虫生活,是小资产阶级分子,需要接受再教育,需要世界观改造。母亲也因此回到本大队任教,计划按上头指示,回乡参加生产队劳动,像社员一样记工分,然后获得生产队分红,变为自食其力的人。幸得这一政策半途而废,改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和校办农场。老师仅是利用教书间隙参加生产劳动。</p><p class="ql-block"> 这段时间,母亲压力很大。她受过教师专业教育,懂得国家建设中教书育人的重要,也深知教育工作的艰辛。明白要为国家培养出人才,教育工作者必须全力以赴,心无杂念,专心致志。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好教育成果。她的敬业投入,有时真难让人相信。我们弟兄几个,出世后就交给我外婆照顾。记得一次,外婆带着一岁的弟弟回乡下老家,五岁的我闲游散荡,爬树下河,摸鱼掏鸟窝,捉蛇撩蜂,跟别的孩子打架,无所不做,十足一个野孩子模样。有一次调皮劲儿上来,跟其他孩子摘蜂巢,不料惹怒了黄蜂,被激怒的黄蜂成群围追,头上粘满黄蜂。受不了攻击,我晕倒在烈日当空的操场上。不知过了多久,有人将我背回家中。</p><p class="ql-block"> 母亲知道我病倒在床上,但她没有即刻回来,因为身边有一班孩子需要她管。直至上完最后一节课,全班学生都离校回家了,才背着已经是神知不清的我找到乡村诊所就诊。</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人,要她放下教鞭,真难。一段时间闷闷不乐,没有见过她露出半点笑容,心里肯定会冒出许多个为什么。她的眉头一直紧皱着,思考的不是个人的苦乐,而是对社会教育走向的忧虑。 她对教育的热爱非是一般程度,确实是达到非常认真的地步,将自己全部心血投入进去。对学生的爱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那个学生生病,那个学生没来上课,那个学生家庭有困难,那个学生进步快,那个学生学习退步,心里记得很清楚。学生生病她上门探访,学生家庭发生变故,她上门了解。下雨天站在课室门口,迎接每位到来的学生,寒冬天等最后一个学生回家了,才离开教室。学生交不起学费,她帮垫上,学生衣服破了,她帮缝补。晚上还要点着煤油灯备课,批改作业。辛勤付出,换来的是学生家长的一片赞誉声。她到学生家里家访,家长们很欢迎,会捧出最好的美食来招呼。那年月,说到美食,也只不过是番薯芋头之类。我小时候经常跟母亲家访,社员们炕上用柴草烧的散发着热气的锅巴,吃起来尤其香。他们知道我喜欢,每次见到我来,便开心地操起锅铲,将锅巴铲起,然后揉成团,递给馋嘴的我。童年的我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村子里那家锅巴什么味道,我最清楚。</p><p class="ql-block"> 母亲带着我们十分艰苦,因为教师流动性很大,在某小学教了几年,就会要调动到一个新的地方。拖儿带女,每一次调动就是一次大搬家,那些年月我们也成了流浪大军,乡村游击队。农村小学生活条件比较差,地处偏僻,道路难行,信息封闭,有些甚至连水井也没有,要到几里外的山泉挑水饮用。文化生活更不用说了,看一场电影要等上一年半载,剃头也只能到圩里剃。全家人拥挤在十多平方米的小屋子,吃喝拉撒都在那里。冬天还好,夏天又热又闷,空气不畅,潮湿又昏暗。</p><p class="ql-block"> 外婆仅有她一个女儿,我们小时,外婆出来照顾我们,一直跟着我们一起生活。粮食少,常吃不饱饭,外婆怕我们饿肚皮,在学校另开小炉灶。这样一来,矛盾就来了。母亲的工资不高,大概每个月三十来个钱,去了每个圩日给外婆五元买菜买餸,另还要买米买油,购其他生活用品,孩子读书交学费等。除了这些,就没乘下几个钱了,生活显得紧巴巴。买柴草钱无着落,外婆只得执些树皮、树叶、废纸、棝树枝来烧菜煮饭,烧未完的堆积在学校厨房的一个角落。这样惹了不少麻烦,意见纷纷而来。这时母亲就成了夹心饼,这边学校批评占用公共地方,影响卫生,那边外婆有难予言表的苦衷。为这些事,母女俩经常半夜争吵过不休。那时,我们不懂忧愁,总埋怨母亲他们的争吵,噪得成晚睡不着觉。长大后,才知母亲的难处。为这些事,母亲没有少受气。校长批评,同事有意见,调动成了不可避免的威胁,个别不怀好意的人,还动了坏脑筋将吃国家粮的外婆粮食供应关系注销。这些母亲都一一承受着,顽强地提起起精神,从没有影响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照样把满腔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她的付出,也得到回报,桃李满天下,受到人们尊敬,获得高级教师称号。</p><p class="ql-block"> 我有一件事最伤母亲的心,高中毕业时,我主动报名上山下乡到农村去。那时我哥已经下乡当知青,按政策规定第二个孩子可以留城。母亲捱了多年,多么希望我留在身边上班领工资减轻家里负担。但是我没有听母亲劝告,不顾一切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母亲没辙,也没有阻拦,眼睛里明显多了几圈愁云。此事一直成了母亲埋怨我的心病,耿耿于怀。若干年后,提起下乡的事,还是微有言辞,说我自找苦吃。我理解她的心情,她在那时的艰苦环境下,任由我的任性,也可以看到她宽广的胸怀。</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参加工作,母亲应该对我们兄弟放心了。但是我觉得,她的视线始终没有离开过我们,时时为我们担心。那是我到基层当小领导时,一次回家,她对我说:有人说你不尊重老同志,你要注意些呀,不要自以为是,高高在上,高傲自大,俗话说:花虽好还需绿叶相扶。还有一次,我买了一部摩托车,她又对我说,不要炫耀,这么多人未有摩托车,你买了容易被人议论,带来是非。就是最近,她还常常提醒我,那些人你千万不要惹,那些事不能做。这些,可惜我都没当回事,最后吃亏了才知母亲的忠告正确。</p><p class="ql-block"> 母亲为何这么料事如神,她不是千里眼、顺风耳,也不是时时跟随着我。但她人缘好,善听别人意见,消息灵通,虽然不在我身边,但她对我的处境了如指掌。她肯思考,对世事摸得透,时时为着我们着想,因此,她看问题看得准。这些的确不是一般人能做到,不得不让我敬佩。从她身上,使我想到作为一个母亲的不容易,看到母亲的慈祥及高尚品德。想起其他许许多多的母亲,想到祖国。祖国是各族人民的母亲,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养育我们成长。在人民受到苦难,在海外侨胞受到威胁,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不是像一位伟大的母亲保护我们,牵挂着每位赤子吗?</p><p class="ql-block"> 我说母亲的伟大,就是体现在</p><p class="ql-block">母亲对儿女点点滴滴的爱护上,体现在她宽广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精神上。这就是世界上至高无上的母爱,这种爱无法用任何东西衡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高尔雄</p><p class="ql-block">2022年10月</p> <p class="ql-block">年轻时的母亲(后排左起第一位)</p> <p class="ql-block">乐观热爱生活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享受天伦之乐的母亲与亲人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母亲与父亲浪漫情深的甜蜜照</p> <p class="ql-block">回忆随时光流逝的岁月,母亲依然是那么年轻、阳光,因为她心里牵挂的事业永远是充满朝气和活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