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文题目训练

脚踏实地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4.材料一中,各方专家在论证的时候,使用频率最高的论证手法是哪两种?请结合文本说明。(4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4.①类比论证。希尔勒和传统人工智能学者都用“汉语房间”来类比论证人工智能传递信息的过程。(2分)②举例论证。作者举了生物化学计算机装置的问世和非生物化学神经网络在模拟大脑功能方面也取得了成功这两个例子来反驳希尔勒的观点。丹尼特用司机辨认影像的例子论证意识形成的思想模型。(2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5.两则材料中的各方专家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对立的观点阵营。人们常说“主体的立足点不同会产生认识的差异性”。请结合这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5.引用话语中的“立足点”乃观察判断事物所处的立场。两则材料中各方专家所持观点会对立,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立场有差异。(2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①材料一中认为人工智能可以产生意识的专家们,是立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可能性来探讨,认为人工智能再造意识有极大可能性。(1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②材料一中的希尔勒和材料二中认为人工智能不可以产生意识的专家们,是立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来分析,认为人工智能要产生人类意识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者哪怕可以实现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4.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下面给出的两则材料分别论证的观点,并简要解说材料作为论据的具体角度。(4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①自河南渑池仰韶遗址发现稻壳痕迹以来,在距今9千年至距今4千年,黄河中下游的很多史前遗址中,多有水稻遗存的发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②一些地方如山西晋祠、北京京西和天津小站等,受传统文化、皇家政治和军事屯田等的影响,稻作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4.①观点:稻米参与了黄河流域文明的建构。(1分)论据角度时间(历史发展)角度。(1分)②观点:地域划分不能阻挡水稻北上/稻作技术在北方不断发展。(1)分)论据角度:空间角度。(1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解析】先分析列举的论据的内容,然后结合材料一找到论证的观点。①主要表述的是历史遗址中的稻米遗存,从“河南渑池”“黄河中下游”等词语理解,与材料一第一段有关长江中下游文明存在的稻米遗存比照,可以明确论证的观点是稻米建构了黄河流域文明②介绍了北方新作的发展,从材料一的三、四两段的水稻不断北上分析,材料论证的观点是地域没有能阻止请来的北上的观点。材料作为论据的具体角度包括时间、空间、逻辑等,由此可以分析出两则材料的论据的具体角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5.中国传统农业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4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5.①土地利用采取因地制宜的形式,并注重精耕细作。(1分)辨识土壤、采用轮作,建立作物与水土的对应关系;种植采用精耕细作的方法,努力为农作物营造立足之地。(1分)②农业种植制度注重广度开发和深度开发。(1分)根据不同的地域采用不同的土地使用技术,注重农业种植开发的广度和深度等。(1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解析】分析材料二的内容。第一、二段,主要探讨农业种植中的土壤的辨识和土地的使用问题;第三段,主要介绍精耕细作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第四、五段,先介绍农业种植的广度开发和深度开发的特点,然后着重介绍了轮作的重要性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