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洼中心校教研群留言摘录(2022秋季第12期,总第37期)2023.1.2

XYZ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本周我们共同学习了阿德勒的《儿童心理学》,一起看看老师们都有什么收获吧!</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虽然父母在养育孩子上付出了一定的心力,但更多的是教师也负着主要责任,这是职业责任,也是教育的兴趣,在进行教育的工作中,虽然老师和家长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但是由于方法的不同会产生一定的矛盾,所以老师应该把这个和家长的矛盾当做一个心理问题解决,用适当的语气,表达自己的观点,相信和家长的合作会很愉快的!(一小/李焕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社会情感是儿童发展的晴雨表,是判断儿童成长的标准。 了解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程度的一个好方法,就是仔细观察他入学时的表现。初入校园新环境,将成为对儿童最早最严峻的考验。这一点,作为一年级老师,我深有体会。新学期刚开始时,我们班有两个孩子不适应新环境,一个经常让家长送到教室,还不想让家长走,有时还哭。另一个孩子经常说自己这儿疼了,那儿痒了,找我给他家长打电话请假。下课时,这两个孩子总是坐在那儿,也不和其他同学玩,融入不了班集体。后来我找家长沟通,找孩子谈心,经过两三次谈话沟通鼓励,他们两个好多了。后来,我又通过自我介绍,做游戏等活动,让孩子们打成一片,我对他们说话时也非常注意自己的语气,总是温柔以待!慢慢的孩子们都能够融入新环境了。(一小/田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单独存在的,每一个人都需要社会的历练才能映照性格中的优缺点,以此不断完善自我,更加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人是需要社会情感的,因为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必然要有社会的属性。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多关注孩子的社会情感,特别是心理需求和社会情感的联系,要多鼓励孩子,让其有自信,有自尊,有存在感,多信任孩子,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在孩子努力的过程中要不断鼓励 ,让其有自我价值实现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能力。(二小/李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一开始要先肯定学生的优点,再转向学生存在的不足,,语气尽量委婉,切记生硬直截了当。让学生家长明白,老师和家长一样,都希望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是善意,只有这样,家长才会乐意接受你的建议,配合我们的工作。(西街/宋艳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工作中面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我们总是感觉很无奈,甚至于生他们的气,有时候也会使我们气得昏了头,于是会囗不择言,其实这也只是泄泄我们自己心头的火,解解自己心头的愤!这些却对学生于事无补。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理智冷静,凡事要告诉自己:不起作用的话不说,不起作用的事不做!(五小/郭淑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低年级孩子,表扬鼓励比批评效果好的多。低年级孩子越夸越表现好,通过这两天直播课,同学们写的字都比不在直播间写的工整多了。(这两次直播,我留完作业通过直播让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我说每次你们的写字词就是一次写字比赛,看谁的字迹工整干净,老师都会给他点个大大的,我发现就连平时写字不好的同学,最近写字也有明显的进步了)相反,如果用消极的语言就会剥夺孩子们的美好希望。(一小/黄艳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校教育的展开离不开家庭的配合,作为教师,很多时候都需要与家长沟通。我们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一定不要高高在上,要设身处地的为家长考虑。家长也不希望自己孩子犯错,要知道,我们沟通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如果一味指责家长、孩子,那么我们就会失去家长的配合。在沟通时,我们要注意沟通技巧,与家长同一战线,我们就多了一个帮手,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教师工作的开展。(二小/冯俊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个人换一个新的环境,都会感觉到不适应。总要找一个熟悉的人来找到安全感。今年开学时一个一年级的新生去二楼找他哥哥,眼里还噙着泪,上课铃响过了,我问他都上课找哥哥干什么?我想找哥哥,我给他说,哥哥要上课,你是不是也需要上课啊,可是……孩子没把话说完,我摸着他的头说,你哥哥都可棒,你也是一样的,走,跟着老师先上课,下课了再找哥哥好吗?孩子就和我一起进教室了。过了两天又见到这个孩子,孩子就看着很开心。特别是低年级老师,要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感觉那个孩子不太一样,就要和家长多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和家长说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做好家校共育,助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北街/尚艳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多人认为消极的语言能让孩子迅速改正错误,但这只是表面的现象,长期来看,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其实我感觉每个人多多少少会有点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与我们小时候受到父母和老师消极语言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关系。(张相公/李亚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班里有个孩子 ,前段时间一直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我就电话沟通家长 ,这位家长几乎每次都说,对不起老师 ,今天是因为我太忙 ,没有顾及孩子 ,我明天一定会注意 。我觉得特别奇怪 ,明明是在沟通孩子的问题 ,家长却大包大揽变成了自我检讨,这让我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工作方法或者说话语气给家长带去了内疚,于是我给家长表达了我善意的帮助她的态度 ,让我出乎意料的是,晚上她就带着孩子来到了我家 ,我们面对面分析了孩子的问题 ,并一起探讨解决的方法 ,一起给孩子制定了时间的分配计划 ,让孩子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兼顾各科作业并按时完成,而且我们还就在家上网课的种种情况做了探讨 ,孩子妈妈一直说,真是太感谢你了 ,对于孩子的教育 有时候我们也是干着急 没有太多的方法 ,不能给孩子做到很好的引导 。通过我们这一次的合作 ,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特别的棒 !其实我也更应该感谢这位妈妈 ,因为是她成就了我们这一次有效的沟通,是她成就了我的工作, 我们善意的合作更成就了孩子 !(一小/赵素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实话,平时工作中,也和家长起过冲突,当时气的不得了,心想:我明明是为了你的孩子,你这什么态度。今天看了这个分享,我仔细回想了一下,不是家长的态度问题,是我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我的态度问题。以后多学会换位思考,在与家长沟通时,从对方易于接受的角度出发,少指责,多理解,冷静对待。(西街/李向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教师,我们很多时候都需要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在与家长沟通时,我们要时刻记得,我们和家长是平等的关系,我们应该坚持以礼待人、以诚示人。我们沟通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家长找到孩子的问题所在,并找出有效解决的方法。如果在沟通时一味地去追究孩子的过错,指责家长的教育,那么教师就会失去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三小/董丰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的三观还不成熟,对自己还没有正确的评价,很容易受大人影响,越小的孩子越相信大人的话,往往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特别是老师,在孩子的交际圈子里,老师是最大的权威。所以,我们要特别谨言慎行,我们的一句话,可能会毁了一个孩子的自信,也可能成就一个孩子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亲眼见证一个孩子因为老师的打击和讽刺,某一科一直一蹶不振,又亲眼看到因为某个老师带点夸张的赏识,`他学那一科特别卖力,只因为他觉得,终于有人看见他的才华了,居然有人这么欣赏他,有点千里马遇到伯乐的意思,所以那一科一直都名列前茅。所以,天赋有差异,能力的发展有早有晚,不随便给孩子下定论,而是一直欣赏他,鼓励他,给他希望,给他正能量。尽可能让他在小学这个奠基阶段,阳光自信,活力满满,蓬勃向上。(南店/王书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完之后,感慨颇多。在和家长沟通孩子的教育上,我们不要急于求成,作为老师,一定要淡定,对家长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思考。自己也要多付出一些,找出问题所在之处,共同解决。许多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简单粗暴。许多时候孩子在内心是不接受的,这样长期以来,会有很多问题和隐患。家长不考虑孩子的自尊,往往事与愿违,而家长却不以为然,不自知,后果很严重。我们教师要多读书,经常学习,下大功夫,努力转变家长的这种思想,互相尊重,交流看法。灵活全面看待问题,让孩子内心不再害怕,不再抗拒,也不再恐惧,经常和孩子像朋友那样谈心,不会有心理阴影。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和老师、自己的父母及同学融洽、舒服的相处。愉悦愉快成长着!(二小/许亚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面管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每当自己犯错误了在学校老师揍,回家家长揍,当时候产生特别害怕的心里,见到老师有不会的问题都不敢去问,所以我现在作为一名教师要改掉这种棍棒教育的方式,尽可能的多听取孩子的意愿,对待孩子有耐心,有爱心,有恒心,多跟孩子和家长沟通,为了教育好孩子共同努力。(八小/杨彩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了这篇文章以后,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老师,正面管教孩子们的意义,但是如何去正面管教孩子们,我想最主要的就是,自己要做一个有正能量的人,一个阳光的人,让孩子们能从我们的言语行动中感受到正能量,从而带动他们、影响他们的“三观”树立,不能让我们的一些负面情绪成为孩子们成为路上的绊脚石。(一小/王非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完以上内容,一件事闪现在我的脑海里,第一次网课时,我让俺班的张**写作文并提交,他也许在我和家长的压力下,迫于无奈写了。但作文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字迹不工整,不能恰当地使用标点符号,句子不通顺,作文题目写偏,不会分段等等。我把作文出现的问题一一给他讲解,并且告知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可**的妈妈却说,再写,他的水平也就这样了。这不是对于老师施加压力的烦躁,这是他妈妈对他最高水平的评价。然后,我就和他妈妈聊了聊:我们都渴望我们的孩子变得成功优秀,但是我们在孩子成功优秀的路上,一定要多鼓励孩子。你自己都觉得孩子已经只能这样了。那孩子怎么可能再进步呢?孩子语文基础差,这才需要更多的耐心,对他报以更多期待的眼光,多鼓励他,培养他书写工整,坚持读书的好习惯……经过沟通,**妈妈转变了对孩子的态度,第一次来校上课后,在语文课明显积极,自信了很多,眼神里看到了从未有的光。尽管孩子基础差不是一时半会儿提高的事,但至少知识是知识,不能让知识否定了孩子这个人。(五小/王培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仔细品读节选文章,我认为所谓的社会情感需求,就是培养孩子们的情商,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多以培养孩子们的智商居多,要求孩子们打好文化基础,很多时候忽视了对其情商的培养。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学校成为一个不仅仅是传授书本知识的地方,更成为一个传授生活的学问与生活的艺术的场所。(一小/王非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不应该是一件孤军奋战的事情,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相互配合,但是现在的教育状态是老师与家长的矛盾越来越多,通过文中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当我们与家长交流时不能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这会让你与对方的关系进去恶性循环,而是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对方,更要学会好的沟通技巧,使我们的家校合作能够开展的越来越好!(一小/张文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时候老师和家长之间会出现挑剔多、理解少。和家长的实际沟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双方之间相互抱怨的情况。而老师作为班级管理的负责人,在工作中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出现疲于应付的情况,使其往往只愿意站在个人的角度、站在学校的角度看问题,经常抱怨家长将孩子推诿给学校。而家长有的采用溺爱式教育方式,还说得很冠冕堂皇——鼓励式教育,有的对待孩子教育简单粗暴,非打即骂;有的沿用落后的教育方式——散养,还美其名曰“望天收”。由于家长和老师站在不同的角度,在教育学生方面无法达成一致,使得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不畅。致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影响了家校沟通的效果。教师和家长在教育活动中建立起互相信任、协调一致的合作关系,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家庭、学校和和谐合作氛围的形成。(北街/杨旭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家长有时候很怕接到老师的电话,老师一打电话说明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这是家长就好像感觉很卑微。就像文中说的,我们很难改变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从小他们是耳濡目染。因此和家长沟通时要注意言辞委婉,态度平和,让家长知道并不是为了告孩子状,只是想一起让孩子变得更好。结合孩子们的处境解决问题。(北街/常赛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学生犯错时,我们作为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静。用平常心看待孩子犯错。不要因为孩子犯一点小错就着急上火、大动干戈。要明白学生犯错是常见的事情!冷静对待,不急不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次就是选择好教育学生的地点和时机,处理孩子犯错尽量私下交流,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学生,让学生颜面扫地。犯错的学生也需要尊重。再者就是理解信任。了解犯错背后的原因,相信孩子犯错并非故意,相信孩子也能够改进。尽量不要动不动就和家长联系。但当确实需要与家长联系时也要做好沟通,家校合力解决问题。尽量做到一个错误一致解决,而不要让孩子为一个错误收到两次或多次惩罚。(北街/杨旭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个孩子都希望受到表扬,表扬之后的他们会大大增加内驱力,从而保持高昂的热情。而对于犯了错的孩子,本身内心深处已有愧疚感,如果这时候不加以引导,而是恶语相向,他们就会真的否定自己,听到一遍一遍的否定自己的话语,就会起到负强化的作用,让他们内心暗示,自己真的就是这样儿。每个人都会犯错,犯错也是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孩子出现不正确行为时,我们应该放平心态,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一味的指责孩子,看清事情的本质,给予孩子改正的机会。多引导并鼓励其纠正自己的行为。(一小/詹胜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老师,我们的语言评价都对孩子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的、鼓励性的语言给孩子带来的是勇气和希望,关键时候可能拯救一个孩子;消极的、贬低性的打击性语言往往容易挫伤一个孩子的自尊心,严重时可能会毁了孩子。作为老师,我们永远都应该努力做那个能看到学生身上长处的,话里话外能让学生们看到希望的,愿意和你共处的人!(五小/王晓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老师,我们的语言评价都对孩子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的、鼓励性的语言给孩子带来的是勇气和希望,关键时候可能拯救一个孩子;消极的、贬低性的打击性语言往往容易挫伤一个孩子的自尊心,严重时可能会毁了孩子。作为老师,我们永远都应该努力做那个能看到学生身上长处的,话里话外能让学生们看到希望的,愿意和你共处的人!(六小/姜大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有体会。以前我在私立学校,学生的作业都是在课堂完成的,来到我们学校后,每天晚上需要给孩子们布置家庭作业,但是每天都有个别学生不写作业,我很生气。于是乎请家长,虽然目的是为了孩子,但是由于我的语气有点过急,有些家长并不领情,结果沟通无效。后来我跟学校的老师学会了如何与家长沟通,要学会站在家长的角度想问题,让家长知道老师是跟他们站在同一战线上,都是爱孩子,为孩子好的,这样家长很容易接受老师的观点,进而愿意和老师配合,让孩子改掉不好的习惯。(一小/武淼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发现有两个孩子的作业一模一样,而我在没有弄清楚事情真相的情况下通报批评了他们,我以为是一个同学借另一个同学抄的,结果是冤枉了其中一个孩子。我们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合作者,我们需要去引导他们,帮主他们,但是今天我的处理方式不当,不仅伤了被冤枉同学的心,也会让家长有意见,经此一事,我才真正懂了,不仅要做孩子们的合作者,更要成为善意的合作,有时一概而论的批评或者关注恰恰也伤害了他们,这是我的不足,也是要反思改正的地方。(八小/陈晓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引导教育孩子时,我们对孩子的无知,经常以“自私”的口吻“你应该怎么做,你只有这样做了才是对的,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却忽略了儿童真正的内心想法,所以我们有必要弯下腰,微笑着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许有一天孩子们会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一小/刘鹏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明白老师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成长,老师和家长是一样的目的,这样沟通交流起来才有效果。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角度,我们更愿意接受怎样的交流方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直都是我们应该为人处世的原则,所以沟通交流从尊重家长,目标一致开始。(一小/杨改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了今天分享的内容,我深刻认识到一个孩子如果被剥夺了对未来的希望,那么就会从现实中退缩,从生活消极无用的方面寻求补偿。教育者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保每个学生都拥有对抗困难的勇气,并帮助那些灰心丧气的孩子重新建立自信心。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因为只有把正面教育用在充满希望与朝气的儿童身上,教育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否则,消极的语言教育只能让受教育者走向极端。(西街/景艳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情感需求的缺失往往会造成很多问题儿童。比如现在的留守儿童,或者父母工作忙碌却属于陪伴的孩子。一个孩子的成长,除了吃饱穿暖,还特别渴望情感需求,爱和指引。如果不能得到满足要么他会变孤僻,要么会制造各种问题引起别人注意。学校,老师就特别需要一双温暖的眼睛,把爱洒在这些角落,多关注这些群体的孩子,带着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学着和大家和谐相处,让性格更加豁达和阳光!(二小/段艺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和家长沟通是要技巧的,之前就遇到一些家长总会说,孩子怎么一到老师嘴里就变得一无是处。在家长心理如果有这种感觉,那么这次的沟通肯定是无效沟通。所以我认为老师在和家长聊学生时,一定是要抱着处理问题的心态,而不是发泄对学生不满的态度。应该先和家长说说孩子平时身上的优点,闪光点。再就事论事,心平气和的聊这次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这样家长就不会认为老师在批评学生的同时像是在批评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咄咄逼人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老师应该稳定家长情绪,建议,倡导家长改变用约定成俗的方法,采取新的教育方法去教育孩子。只有家校合作,老师和家长能够进行有效沟通。我们才能影响孩子,纠正偏差孩子。(一小/张晶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孩子犯错时,我们的消极语言是很伤害孩子的自尊的,不要以为小孩子不懂,说说没关系,其实你伤害他们的话都留在他们心里。如果当时很生气,你可以自己先找一个地方冷静三分钟,不能口不择言图一时之快,你会发现过了那几分钟,原本你想说的气话就不想再说了。。我们可以尽量避免伤害,多鼓励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路!(二小/张文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怎么这么笨! "“这么简单你都不会!”这种消极的评价我们都见到过,它对孩子有着很深的伤害。时间一长,他们也会否定自己,变得缺乏自信和勇气形成自私嫉妒的性格。作为教育者正是要帮助这些孩子重新建立自信心。用鼓励的态度积极的语言引导孩子,让孩子相信自己,敢于尝试,重拾自信。(北街/杨轻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在学习儿童个体心理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成长,还可以更好的审视自己,帮助自己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使自己更进一步。孩子们的成长需要需要家长、老师的引导,这就要求我们要多了解关于儿童的知识才能更好的指引。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我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们来说影响非常大,儿童时期的认知会影响这个人以后的思想、行为,我们要格外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北街/姬林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校不仅仅是一个传授书本知识的地方,它更应该是传授生活的学问与生活的艺术的场所。作为老师,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活动,了解他们的性格,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老师的一句简单的问候,一句关心的话语就会让他们开心半天,只有孩子的内心需求得到了满足,孩子才会健康快乐的学习,孩子内心才会真正的被重视!(七中/郑赛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该打也打了,该骂也骂了,不知道咋管了。”这是前几天和一个学困生家长联系时听到的一句话,听着家长的话语就是“棍棒下的教育”,但是却没有一点效果。和她聊了很久,告诉她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从他每天进步的一小步进行鼓励,让他慢慢产生自信,成功就会变成了一大步。帮孩子建立自信,与孩子良好沟通,需要家校的共同配合!(北街/马凤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是说变就变的,他们可能用这种方式十几年了,所以当我们在和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时,我们的语气应该委婉一点说话要富有技巧,从而让他们接受新的观念和方法。我们教师也要不断的与时俱进要将孩子的行为与他的整体人格联系在一起。(西街/李怡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丧失信心的儿童来说,最具吸引力的就是最快捷地满足心理上对成功的渴望—选择不需要很努力就达到的目标“捷径”,然而选择捷径的人恰恰暴露了他们内心的怯懦,我们是能够通过各种微小的迹象观察到他们的虚弱感的。能够读懂孩子的这些迹象,并以同情和理解去帮助孩子消除这种问题的根源,这需要我们教师拥有爱心、耐心和专业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拥有行为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老师好好学习,学生才能天天向上!为了胜任这份工作,我们要保持学习力,精进成长!(一小/翟慧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传统的中国式教育里有典型的“打压式”教育,孩子取得成绩向父母分享这份喜悦的时候,绝大多数父母都会说就这一点成绩就值得高兴吗,不要骄傲,即使被人指出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父母也会说他还小懂什么,以至于造成孩子的不自信,自卑。这些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孩子们可能一辈子都消化不了。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孩子不要骄傲,或许换一种方式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父母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与孩子交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同样需要注意和学生的交流方式,有时候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改变一个孩子,这个改变可能会是好的,也可能会是不好的,希望学生都会因为我们的话变得更好。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除了跟孩子交流还要改变家长这种传统的打压式教育,让孩子变得自信、有勇气。(西街/崔亚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一般都会采用惩罚或者是说教的方式,让孩子体验错误所带来的后果,也就是我们⼤⼈的情绪反应以及所做出来的⾏为,说出来的语⾳,在很⼤的程度上决定着这件事情的结果。同样⼀件事情,不同的⼈处理结果是截然不同的,有此可以看出来,需要修炼的不是孩⼦,⽽是我们⼤⼈。作为老师,更应该去尊重学生,要用和善而坚定的语言,让孩子们感受到爱与尊重,慢慢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西街/薛帧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语言的力量真的很强大,我不只是个老师,也是个家长,有很多时候女儿做事情都会出错,并且是我提前预见并提醒她要注意,但还是发生了,我就会说她责怪她,以至于现在她把水杯打翻,都小心翼翼地看着我,怕我责怪她,想想她也才三岁多,我的苛责已经伤害了她那么深,学生也一样,应该用积极的语言去影响他们,他们才会更加自信优秀!(八小/张信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终于知道为什么迷上手机的大多是学困生,而不是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孩子了。因为他们的社会情感需求,他们想要在一个方面有成就感,学习上不行了,就找别的,调皮捣蛋,玩游戏。也可以说是为了引起父母和老师的关注吧。我们老师,要能够看懂孩子的这些迹象,并以同情和理解去帮助孩子消除这种心理,多与这些孩子沟通,同时与父母沟通,让孩子知道我们是爱他的,并且确定他能行,让他找到适应社会的正确方向,正确行为。(一小/段亚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纵观班里那些所谓的“差生”,深入他们的生活,我们会发现导致他们厌学真的是各方面的原因。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天长日久,就会滋生出各方面的问题来。初中生的“叛逆”,越是家庭问题存在的多,他们的“叛逆”越强烈。所以说,心理问题、情感问题是解决孩子问题的关键所在。(七中/王沉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孩子

家长

老师

我们

沟通

教育

学生

犯错

他们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