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万生 4868642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家</span></p> <p class="ql-block">  家是什么?家是一本讲不完的故事。他记载着个一家庭经历的酸甜苦辣咸,是一本厚重的书 ,传承一代代人的足迹,是生生不息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姻缘</span></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八年,我已经二十五岁,到了谈婚娶妻年龄。母亲专程从呼和浩特来我工作单位四子王旗革委会(即县政府)催我结婚。</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还没有女朋友,她对与我同住一个宿舍。时任旗(县)革委会付主任说:“这次来四子王旗我见不到小智的女朋友,我就住着不走了”。母亲的话让我心急如焚。那时,我是旗六、二六办公室负责人,正处在文革落实政策阶段,我的工作特别忙,我从那里找个女朋友?这让我焦燥不安,无从应对。</p><p class="ql-block"> 说来也是无巧不成书。有一天,与我同住一室的县领导去招待所探望天津六、二六医疗队,见到刚从省城卫校毕业待分配,临时给天津6、26医疗队当司药姑娘。心想何不让她假伴智万生的女朋友,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我的领导一片好心,为哄我妈妈高兴,结果弄假成真,成就了一桩好姻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筑巢</span></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九年十一月我俩结婚没有房子。组织上临时给找了一间不到九平米房子做婚房。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出身在省城的妻子从不嫌弃,更不嫌弃我这个寒门出身的穷孩子。那时,我俩工资每人33元,但她能吃苦,会过日子,除了养三个孩子,还要接济在农村的母亲和大哥一家。每月发了工资,她都是数着手指头花,她从未给自己买过化妆品,做一件像样的衣服,她穿的那件学生兰外衣都是头天晚上洗了,第二天又穿上去上班。就这样我俩靠自己白手起家。一九七五年单位终于给我分了一处带小院的福利房,有了属于自己的爱巢。</p> <p class="ql-block">  为了报答领导的关心,那几年、我俩倾力把工作放在心上。一九七五年县里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把我俩双双抽调。她是六、二六巡廻医疗队,我是学大寨工作队。当时,家里有时年七岁、四岁的两个女儿,她因走村串户给社员看病带不了孩子,我带着两个女儿下乡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一年我带领社员打成两口大锅锥井,增加十多亩水浇地。受到公社和群众的赞誉。妻子走村串户为农民看病,深受群众欢迎。这一年我俩双双被县里评为学大寒工作队先进个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迁徙</span></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初,我一家五口人,从内蒙迁徙河北平山。当时我出于孝道,没有思考随口答应岳父:只要您能办下来,我同意调动”。一句话改变了我一家人的命运。当时,不仅引来了内蒙亲人的感情纠葛,熟悉我俩的人几乎都对我俩的调动惋惜。妻子也为我俩调动忧虑重重。她说:“一旦调动真的办成,你怎么和你大哥交待?我怎么和妹妹交待?”还向我提出几个问题,一是调动不是小孩过家家,拖家带口,人地两生、涉及两人的工作,孩子转学,住房许多困难,你想到没有?二是我俩在内蒙工作了大半辈子,两人工作稳定,单位又好,特别是积累起来的人脉,社会资源很不容易,调到新地方、新单位、一切从零开始,难道你不考虑自己的前途?面对妻子提出的问题,我无言应答,也困惑过、徬惶过、懊悔过! </p> <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办下调动后,岳父再三提醒我俩来平山要有受气、受苦、受罪的准备。但是具有革命传统,风清气正的平山县领导、淳朴善良的平山人民接纳了我们,我俩的工作,住房,孩子读书的学校都得到妥善解决。随着改革开放,我的家庭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我和老伴、三个女儿都有一份安稳体面的工作,就住房我四次乔迁新居,一次比一次好。如今,我和三个女儿都过上有电梯的房子,我退休之后,过上了相比之前更温馨、更美满、更幸福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四、却难</span></p><p class="ql-block"> 人生苦短,一日难晨。幸福与灾难只相隔在一瞬间。二零一四年五月二十一日一场突发的灾难降临到我幸福家庭。老伴脑出血住院,经I C U (重症监护室) 引流手术,命是保住了,但成了沉睡的植物人。到二零一七年十一月六日老伴离世,我与植物人老伴一起走过了一千二百八十五个日日夜夜。 </p> <p class="ql-block">  三年多,我没有睡过一天囫囵觉,每相隔两、三个小时要给老伴翻身锤背一次(刚出院每两小时一次)一日三餐都是用理料机把饭打成糊状、再用注射器注入胃管,每天注水八次(包括榨果汁水两次),天天给老伴洗手、洗脸、擦身,隔三、四天洗一次澡。老伴从患病到去世,没有生过褥疮。护理老伴的日记如流水帐一样,逐日逐条写下十二本。这是我这个家庭经历的最煎熬、最难忘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让我一家人欣慰的是在老伴患病期间,我一家人得到了老伴和我的工作单位、三个女儿工作单位的领导,平山和外地所有亲人、以及老伴在各地工作的老同学、还有全国各地智家人的关注、关心、关爱。给我带来了一生难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是老伴的老同学从祖国各地来探视病榻上老伴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五、感恩</span></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个八旬老人,生长在一个孤儿寡母极其苦难的家庭。从与妻子结婚,到有了三个小棉袄,从内蒙古调到河北;我的家庭从小到大,和谐,美满,幸福,从一九八三年调平山一家五口人,到现在已经成为十五口人的大家庭…….</p> <p class="ql-block">  我从内蒙古调河北平山,一路走来。我要感谢党和国家对我的培养,感谢我缘遇的所有贵人,感谢我那淳朴、善良、贤惠的妻子,她给我生养了三儿女孝顺的小棉袄,拉扯了懂事出息的六个外孙,感谢我的三个女婿,外孙女婿。让我过上了我的长辈从未有过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 写于2023 年 1 月 2 日</p><p class="ql-block"> 石家庄平山冶河明珠荷花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