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只英国双筒猎枪</p><p class="ql-block"> (云南大理记忆之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猎枪的主人小约翰</p><p class="ql-block"> 1969年,我分到大理来的第二年,认识了大理白族歌舞团的小约翰,我们一起来的,北京民族学院毕业生何嶶,她是学作曲和钢琴,所以就分到了歌舞团,小约翰就是通过她认识的,小约翰姓李,但是大家都不叫他的名字,只叫小约翰,他家信基督教,他也为人和善,广结“三教九流”,开玩笑说就是“狐朋狗友”,他负责歌舞团的舞美设计和音响,空闲时间较多,没事儿就养了一只德国黑背狼犬,有一次我去他那里,看见他在那里认真地训练狼犬,把一件东西让狗闻一闻,然后藏起来,让狗去找藏匿之物 。他右手老戴着一只手套,听别人说那是在W革中试验手榴弹时炸伤了,不愿意别人看到他手的残疾,他摘下手套,让我看了残手,果然只剩下了两只手指,全国的文攻武卫给多少人留下了惨痛的印记啊!后来他又到大理州电影院工作,还是负责舞台和音响,有一次他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朝鲜电影“卖花姑娘”,那时进口电影极少,我记得看过一次阿尔巴尼亚的“第八个是铜像”,那次放映“卖花姑娘”盛况空前,电影票很难买到,小约翰就接出一只大喇叭,里边看电影,外边听电影,站在外面听电影的人还真不少,那幽怨的音乐在苍山洱海间回荡,卖花姑娘的悲惨遭遇,真让许多人哭的稀里哗啦,那到底是为什么?一部朝鲜电影就让人们趋之若鹜,那时正是在文化的荒漠之中,美国的电影几乎没有,平时只有八个样板戏,一些段子听得多了,好多人就都会哼唱,连我在自己的婚礼上都唱了胡传魁。所以阿尔巴尼亚和朝鲜的电影也就成了稀罕之物。我记得看了国产电影“青松岭”之后,我铣床上的徒弟吕和说得好:“人家美国,汽车都不耐烦开,我们这里还在抢一根马鞭子”。别看这马鞭子,它代表的意义可是很深呐!那就是眼睛要盯着权,手要抓住权。</p><p class="ql-block">小约翰喜欢打猎,他有一只英国双筒猎枪,知道我也爱玩枪,就把这支枪借给了我,还送我三发子弹,那时子弹不好买,所以我觉得很珍贵。</p><p class="ql-block"> 打野鸭的喜悦和悲伤</p><p class="ql-block"> 这支猎枪真是漂亮!水平的双筒,两个筒口径还不一样,左边筒可以装12号子弹,右边筒可以装16号子弹,这下就方便多了,折下枪管,只见里边明晃晃的,像镜面一样反光。从外边看,枪筒直径后边粗前面细,枪口的壁厚大约只有一毫米,重量和国产的单筒猎枪一样,两枪管之间有一条标尺板,后面宽前面窄,最前方有一颗黄铜准星。</p><p class="ql-block">我曾经在大理的寄卖行见到了一只英国双筒枪,标价300元,那时我的工资才50元,六个月的工资,买一支枪,拿到现在来说,该值多少钱!所以只能欣赏一下,不敢奢望!小约翰这支枪可以打直径不同的两种子弹,所以我觉得比那只还要好。</p><p class="ql-block">在工厂的院子里,常有老鹰飞过,我忍不住打了一发,老鹰毫发无损,盘旋着向苍山飞去,剩下的两发子弹必须要留着,到洱海边上去试试运气。</p><p class="ql-block">洱海边一月份还是很冷的,气温只有十几度,天还不亮,我穿了毛衣,外面披了一件雨衣,埋伏在大关邑村洱海边,天空渐渐地亮了起来,一群鸭子慢慢地向岸边游来,到三四十米的时候已经看清楚了,是一群黄鸭,大约有十多只,我顿时有些紧张,心跳也加快起来,当我把枪端了起来,开始瞄准这群鸭子时,鸭群好像感觉到了什么动静,开始向洱海中间游去,不能再等了,我果断地扣下扳机,轰的一声响,只见大部分黄鸭扑啦啦地向远方急速飞去,水面上留下了两只黄鸭,一只不动,一只还在水面上游来游去,微风向着海里吹,两只鸭子离我越来越远,怎么办?下不下水?我长的瘦,最怕冷,以前中学时,在北京陶然亭游泳池,刚放完水,18度水温都会让我发抖,现在的水温比那时还要低,我只是一个人,要是抽筋怎么办?可是看着那黄鸭越飘越远,还是舍不得,下还是不下?不管了!拼一回吧!我迅速地脱掉衣服,一丝不挂地跳进冰冷的水里,猛地打了一个机灵,什么也不顾了,只管往前游去,水草轻拂着我的肚皮,我尽量避免被水草缠住,游了100米,终于抓住了那只一动不动的鸭子。另一只越游越远,那根本就不要想了,我扭头就往回游,上岸后迅速地擦干身体,把衣服赶快穿上,这时心脏跳的扑通扑通的,穿上雨衣后,我躺在岸边休息,让心情平静下来,有惊无险,简直是生命的赌博!‘这一只黄鸭就有四斤重,足够我们美餐一顿了。毫不避讳的说,我们那时主要目的就是吃,哪有什么环保意识。</p><p class="ql-block">小约翰有个朋友在鹤庆血防站,那时大理地区的血吸虫病还没有根治,小约翰的人脉关系比较广,经他的努力,把这个朋友,调回了大理下关血防站,回到家门口来上班,这个朋友非常高兴,有一天,他借了小约翰的这支枪,一个人到洱海西岸的洱滨村去打鸭子 ,总算打到了一只两斤重的尖嘴鸭,学名叫“凤头䴙䴘”,他也跳下水去捞鸭子,捞到了回来,在离岸边五米处,呛了几口水就沉下去了,因为他游泳不好,还属于旱鸭子水平,噩耗传来,大家都很悲痛,只差五米就上岸了呀!特别是小约翰,这个为朋友能够两肋插刀的人,后悔的不行,觉得无法面对朋友的家人,知道他游泳不好就不该把枪借给他,要末就跟他一起去,大错已经铸成,谁也无力回天,痛失好朋友之后,小约翰把枪收了起来,再也不肯借给别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时生死就在一念之间,为了一只猎物用生命去赌博,值得吗?这个洱海边悲惨的故事,虽然过了50年,还依然留在脑海中。</p><p class="ql-block"> 吴涤新 2023.1.2 于燕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