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利亚:最受欢迎和喜爱的音乐调式

ZRX

<p class="ql-block"><b>本文作者:杨越鸣</b></p> <p class="ql-block">多利亚:最受欢迎和喜爱的音乐调式</p><p class="ql-block">在世界民歌排行榜中,多年居于TOP ONE的那首莎拉.布莱曼演唱的《斯卡布罗集市》,便是多利亚调式,让人百听不厌。</p><p class="ql-block">除了自然大调和自然小调,多利亚Dorian调式如今是最受欢迎和喜爱的音乐调式。</p><p class="ql-block">所谓自然大调和自然小调就是弹奏钢琴键盘上的白键发出的音,也就是大调音阶。</p><p class="ql-block">每个调式都可以由大调音阶衍生出来,以大调音阶中每个不同的音为主音,便构成了不同的调式:</p><p class="ql-block">1、以首唱名do为主音的是伊奥尼亚调式(Ionian),与C大调的C.Ionian调式音阶一致,是接触最多的自然大调。</p><p class="ql-block">2、以re为主音的就是多利亚调式(Dorian),与自然小调相比,主音上方有一个大六度。</p><p class="ql-block">3、以mi为主音的是弗里几亚调式(Phrygian),与自然小调相比,主音上方有一个小二度。它与中国七声清乐的角调式音阶结构完全相同,属于小调类调式。</p><p class="ql-block">4、以fa为主音的是利底亚调式(Lydian),与自然大调相比,主音上方有一个增四度。</p><p class="ql-block">5、以so为主音的是混合利底亚调式(Mixolydian),与自然大调相比,主音上方有一个小七度。它与中国七声清乐的徴调式音阶完全相同,它也是大调类的调式。</p><p class="ql-block">6、以la为主音的叫爱奥利亚调式(Aeolian)。Aeolian就是自然小调,与中国七声清乐的羽调式完全相同,属于小调类调式。</p><p class="ql-block">7、以si为主音的叫洛克利亚调式(Locrian),与自然小调相比,主音上方有一个小二度和减五度。与增四度一样,减五度也是一个三全音音程,它是最具小调特点的调式。</p><p class="ql-block">简述以上各音阶的调式,是为要着重引出多利亚调式的特征:</p><p class="ql-block">若C为主音,Dorian调式从re开始,即:C、D、♭E、F、G、A、♭B、C(自然大调的降三和降七),D是自然大调的2级音阶,</p><p class="ql-block">它的音阶排列为2、3、4、5、6、7、1、2。</p><p class="ql-block">若Dorian在A为主音的A、B、C、D、E、F、G自然小调中,将第六级的F升高半度,即: A、B、C、D、E、#F、G、A,这个#F就是A.Dorian的特征音,它与主音构成大六度,称“多利亚六度”。</p><p class="ql-block">顺便说一下中国传统古乐“七声”的调式:</p><p class="ql-block">与金木水火土五行对应,传统古乐的调式是只有五声音阶的“宫商角徵羽”,即:1.do、2.re、3.mi、5.so、6.la,此为正音。</p><p class="ql-block">早在战国时期,在五声音阶的正音中便出现了“变宫”和“变徵”两个偏音,对应现代七声音阶为:宫(do)、商(re)、角(mi)、变徵(fa)、徵(so)、羽(la)、变宫(si)。所谓“变徵、变宫”实际上就是两个半音,因此也就有了七声音阶。</p><p class="ql-block">至唐宋五音中有了四个偏音,便组成了三种七声音阶,分别叫作“雅乐”、“清乐”和“燕乐”。其中“清乐”调式和上述西洋调式想是到了近代才合上了音阶。</p><p class="ql-block">在电视剧“红楼梦” 的音乐中,就运用了相当多的“雅乐”羽调式。如《枉凝眉》最后一个和弦上行琶音6、1、3、#4,就是在羽调式上加了个#4,而1和#4又是三全音,也就是多利亚调式。</p> <p class="ql-block">而中国七声音阶的精准音高一直到了明代,通过十二音律,经过在特殊算盘上的复杂计算——最终,才确定了五声调式起始音阶的标准音高。</p> <p class="ql-block"><b>计算五声调式标准高音的加长算盘</b></p> <p class="ql-block">再来说多利亚调式。</p><p class="ql-block">它最早形成于中古北欧的教会音乐。如今多利亚调式早已不限于教会音乐,在流行乐、摇滚乐、爵士乐、和民谣中都有广泛应用。如上述耳熟能详的苏格兰民歌《斯卡布罗集市》。</p><p class="ql-block">国内熟悉的如:</p><p class="ql-block">《九儿》就是首音在A小调的多利亚调式,第一句“身边的那片田野啊”的音阶中出现升#<b>4和D调大三和弦。</b></p> <p class="ql-block">再如《卷珠帘》,虽是古风歌曲,也用了多利亚调式,在第二句和副歌中都有升#4。</p> <p class="ql-block">还有《在那遥远的地方》、《橄榄树》等等。</p> <p class="ql-block"><b>这是法国莫里亚乐队演奏的“橄榄树”</b></p> <p class="ql-block">多利亚音乐于听者,赏心而悦耳。于歌者,准确的发出#4才会动听而传情。于钢琴、吉他等演奏者,弹奏出完美的和弦才更能表现出多利亚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曾有在欧洲学习和生活,逢节假日,我愿去教堂听唱诗班唱歌。在管风琴的伴奏下,抑扬顿挫的多利亚和声,在大堂的穹顶下回荡。让浮躁的心得以沉静,能让人获得莫名的感动。</p><p class="ql-block">多利亚的美妙在于契合了心灵发出的和弦。</p> <p class="ql-block"><b>作者在巴黎圣母院前(1991年)</b></p> <p class="ql-block">2023.01.01</p><p class="ql-block">编辑:ZR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