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首投。 …

陈仓人

<p> 1975年3月底,新兵连训练结束,我分到了铁24团汽车一连,接着就到汽训队开始学习汽车驾驶技术。那时汽车一连的干部有连长杨龙凯、指导员黄世良、副连长江昆勇、副指导员胡玉书;一排长陈鸿建、二排长康大银、三排长王彦祥、四排长常贵宝,司务长当时空缺。汽训队那时不是团后勤统一组建,而是由各汽车连自己组建,我们那一期的汽训队长是江副连长兼任,副队长是一排副杨德华,他还给我们兼任理论课教员,教练员基本都是68、69年入伍的老兵。我在汽训队是3班,班长兼教练员是68年入伍的安徽老兵徐安纯,是一个技术非常棒的老兵,就是有点脾气。他的一句名言是:就我这两下子,哼,聪明点的也要三五年来学;笨一点的,一辈子也别想学到了。</p> <h3>  汽训队半年后结束,我分到了3排9班,给73年湖南南县兵周玉其当助手,我的师傅是个非常好的人,他待人诚恳,态度温和,对我传授指导驾驶技术也非常到位。那时我们在一营营部驻勤,我才跟他有半个月,回连队加油他就让我一个人去了。总之跟周玉琪师傅的那半年,我感到很幸运,思想轻松,关系融洽,他从不摆老兵架子,对我如兄弟一般,我从内心很感谢他。他对我的友好态度也影响了我以后带助手的态度。后来一切顺利,不满半年,在1976年3月师运输科来了几个助理员就在连队车场给我们考试,我同杨建涛、李临生、杨普选、李维兴、夏亲社、王尊元等同年入伍的战友都一次考上了正式司机。接着在3月底老兵退伍,我接手68年安徽老兵陈文远到连部当了文书。大约在75年夏秋时分,我们连的指导员黄世良直接提拔当了团副政委,新调来的指导员杨耀堂是个很正直也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人。原来缺位的司务长也调来了一个65年四川入伍的郑生武,胖胖的,很憨厚的样子。</h3> <h3>(我与师父周玉其)</h3> <h3>  在连部当文书的一年里,我感到十分愉快,4位连干是很好相处的人,他们对我都很好,我也尽心尽意地做好本职工作。他们团结和谐,各有所长,整个连队各项工作都很正规,经常受到团后勤处的表彰。我在连部搭伴的通讯员先是76年山东兵史恒孝,(79年初中越战争期间他调到了北疆军区的野战部队)到76年7-8月通讯员又换成了我同年入伍的宝鸡县兵晁三改,最后到77年初还和徐彦平也在一起相处了很短一段时间就下班了。在当文书的时候,我对全连的车辆和人员进行过一次精确统计:其中一排大箱车17台、运油(水)车4台、半拖挂3台、五十铃5台共29台;二排大箱车20台(含54111号四川渡口驻勤)、2.5吨苏制嘎斯51和南京产跃进8台共28台;三排翻斗车共28台;四排13班工程修理车1台,全连共有车辆86台;人员233人,几乎就是野战部队汽车连的一倍。真是人多车多呀。而且连队的伙食一直很好,这个除了汽车连运输方便外,还要感谢杨连长亲自抓伙食,逢年过节还要到兵团去买些鸡来改善一下,这些确实是整个汽车连干部战士的福音,在这里我要给杨连长点个赞👍。当文书的那一年,我在77年2月入了党,记得我的入党介绍人就是杨连长和调度检查站的老随军职工王站长。3月底老兵退伍后,我到6班当了班长,开亥1-54133号车。我记得我们75年陕西兵里,入党最早的是修理排的王卫梁和董智杰(76年7月);当班长最早的是我和董智杰(77年3月)。在连部当文书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就是江副连长因为搞封建迷信的事情,被有人汇报到二指。后来处理比较严重,撤销干部身份,下调到修理连当战士。江副连长兼汽训队队长带了我们半年,而且本人也很有本事,我心里很崇敬他,至今想起来感到非常惋惜(听说他后来退伍到重庆一家大型企业工作,愿他一切都好。)江副连长走后不久,二排长康大银提了副连长,原二排副严伟峰提了排长,后来他又调到团里去了。接着副指导员胡玉书转业,汽车二连胡伟到我们连任副指导员,后来听说杨耀棠指导员调二指检察院后,胡伟任指导员……</h3> <h3>  自从77年3月到6班当班长后,就是整天执行运输任务了,我记得比较经常去的地方主要是大河沿师转运站,布尔碱煤矿拉煤,还有博湖拉芦苇,石河子拉糖渣等。当然施工连队出去买菜也会去吐鲁番、昌吉、乌鲁木齐等地方。还有每年冬天去奇台拉土豆,去和静兵团23团拉白菜等等。总之那几年运输任务很重,只要车况好、身体好,天天都有任务,不过汽车兵今天跑这,明天跑那,倒也不感到有啥寂寞(除了在胜利桥驻勤),时光过得也挺快。</h3> <h3>(75年陕西战友车场合影:前排左起:赵志勇、王尊元、吕恭;后排:贾民战、杨普选、徐建通。)</h3> <h3>  77年10月底那一期汽训队结束后,四川彭水兵谭兴耀分到6班给我做助手,小谭聪明好学,既懂事又勤快,我对他非常满意,我们相处的也非常好,到78年3月他也顺利考上了正式司机,后来调到团运输股,提了干。他后来在上海工作时,探家还在宝鸡看望过我,我们的友谊一直保持至今。小谭走后,13班木工赵志勇下到6班,给我当助手,我当时思想还有些顾虑,觉得他没上过汽训队怕不好带,连长给我做工作说,赵是你的老乡,人家提出就要到6班跟你,而且私下里也经常学车,所以连里就这样决定了。我不好再说什么,就一直很精心地带他,后来也顺利把他带出来了。</h3> <h3>到79年4月,团后勤处统一组建了第17期汽训队,由两个汽车连各出4台车组成,汽车一连为1、3、5、7班;汽车二连为2、4、6、8班,,我们连由1班长周子谷(73年湖南兵),3班长李维兴(75年陕西兵),5班长吕恭(75年陕西兵),7班长吴文来(73年河北兵)兼做教练员。记得汽训队长是汽车2连的陈排长(71年湖南郴州兵)、副队长是我们汽车1连修理排邵正才排长,指导员好像是仓库的一个老好人,我的老乡齐进方是上士,炊事班长是74年陕北兵尚建中,由他们负责伙食,就住在团部旁边原14连的地方。在汽训队那半年基本上脱离了老连队,只是偶尔回去一次,所以79年的兵由于基本没有机会接触,我熟悉的不多,只有在汽训队的几个陕西小老乡程修德、屈三洛、陈华、白世志等印象较深。尤其是修德,是在我那个班手把手带出来的,他的文化水平很高,人也十分谦虚好学,一直到现在我们保持着友谊,2014年国庆节还专门到杨凌(我刚好从宝鸡回杨凌看望母亲)看望过我,总是叫我师傅,让我十分欣慰。</h3> <h3>  汽训队10月底结束后,我正全神贯注地带领全班在和静县拉冬菜时,刚跑了两趟,一天晚上副连长康大银突然通知我(好像连长和指导员当时都不在),上面来了调令,要把我调到北京,即刻前往报到。我那时年龄已经不小,本想在80年3月退伍,可这样一来起码还要多干一年,但去北京,还是很有诱惑力的,于是很快就办好了调动手续,愉快地启程了。我十分清楚地记得,79年11月9日凌晨,是我最后离开汽车一连的日子。那天天还没亮,为了赶在沟口的火车(那时火车已经通到沟口),杨普选开车送我到鱼儿沟车站,徐彦平一直把我从鱼儿沟车站乘火车送到吐鲁番车站,最后把我送上开往北京的火车。就这样,我在汽车一连的日子也就随着火车的向东疾驶而结束了。细算起来,我在汽车一连共有4年8个月。到北京后,先前调到北京的老乡杨建涛在车站接我,帮我报到。让我没想到的是,大约一个月后,徐彦平也调到了北京,我们3个经常在一起玩,互相关照,一点也不寂寞。尤其是到80年4月,已经调到二指检察院的杨耀堂老指导员来兵部开会,我们3个他的老部下还陪同他在北京玩了一整天,他非常高兴,还请我们吃了一顿便饭。</h3> <h3>(左起:吕恭、杨建涛、杨耀棠、徐彦平,背景是北京毛主席纪念堂,时间是1980年4月。)</h3> <h3>(时隔40年的两幅和老战友杨建涛合影,穿军装那张拍摄时间1978年1月,相约一起探家在宝鸡;穿便装这张是17年4月在我家合影)</h3> <p>  我在部队的后两年,由于经常外出积攒了一些出车补助费,再加上原来在工厂时还有些积蓄,买过两件比较珍贵的物品,算作是在新疆的纪念品。一个是在巴伦台买了一只295元的瑞士产19钻自动梅花牌手表(那时瑞士表很难买到),我非常喜爱,它见证了我在新疆军旅生活的点点滴滴,这只手表我一直戴了30年都走的很好;再一个就是128元买了一个海鸥牌120双镜头照相机,还在部队时就学会了冲胶卷,洗照片,在汽训队时自己还做了一台洗像机。尤其是在阿拉沟时的那些照片都十分珍贵,战友们都很喜欢,现在看来这两笔钱都花得很值,每当我回忆起新疆,回忆起阿拉沟,就拿出这两样东西看看,那里面记录了我在新疆的足迹,成为我对新疆,对阿拉沟的一个念想。</p> <p>  我是从工厂当了3年半工人参军入伍的,参军走的时候很多人都劝我好好想想,说你都二级工了去当6快钱(新疆是8元)的兵多划不来?而且边疆军旅生活一定会艰苦而寥寂……这些人说的原本可能没错,但由于我分到了一个好的连队——24团汽车一连,而变的比较顺利且丰富多彩,比起我的同乡战友尤其是施工连队的战友们不知道要幸运多少?我衷心地感谢汽车一连,在新疆汽车一连那段时光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也是最难以忘怀的岁月……</p> <p>  2011年我随单位在新疆塔里木河下游考察返回时,从库尔勒乘火车到吐鲁番,经过了凝结着我们青春岁月的南疆铁路,在火车驶过我们团部,到达汽车一连驻地的时候,我激动的心都要跳出来,眼睛里饱含着泪水,手里拿着相机照个不停,在尽量搜寻着那些过去曾经熟悉的点点滴滴。在鱼儿沟车站临时停车的时候,列车不允许任何人下车,我找到那位女列车长给人家苦苦哀求,说我是当年修筑这条南疆铁路的老兵,一定要在鱼儿沟车站的站牌前照张相,最终列车长被感动,特别允许我一个人下车,由她给我拍了那张珍贵的照片,车上的人们都在给我鼓掌。一想到这里,我就感到非常自豪,这不仅仅是社会上对一个老兵的认可,更是因为我在祖国需要奉献的时候,我为能够全身心地努力奋斗过而感到骄傲和欣慰。现在我们都老了,但我爱新疆,我爱南疆铁路,我爱阿拉沟,我爱汽车一连,爱我们的首长和战友,我十分珍惜我们在阿拉沟结下的战友情谊。今天,我把在汽车一连这段经历写出来,就是为了铭记这段难忘的青春岁月,愿与战友们分享我们的共同记忆,愿我们永远都记住这段令人无比留恋的难忘的岁月和在南疆线曾经的点点滴滴…… </p><p><br></p><p><br></p> <p>(后记:汽车一连无疑是一个英雄辉煌的团队,这里记录的只能是我分到汽车一连和最后调离之间我亲历的事情,而且年代久远,特别是当年没有刻意保留有关资料的意识,很多宝贵的人和事难免会有疏漏。如哪位战友发现有疏漏或不实之处,敬请谅解。也恳请其他战友尤其是79年以后入伍的战友把我离开连队后发生的经历写出来,我非常想了解我走后直到"兵改工"这几年汽车一连的情况。我期待着不久就能看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