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俗话说,清水出芙蓉——好的环境才能出好人;雕琢出自然——不断塑造才能出人才;润物细无声——领导人带动不需要过多说教。</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的1977年5月至1979年5月,他从部队回到大连市,成了一名退役军人,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工作。</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找工作不难,不用拉关系不用走后门,只要不挑不拣就可以上班。</p><p class="ql-block"> 退役军人安置办公室就在清泥洼桥动物园西南角,办公室内外墙上贴满了招聘信息,他也徘徊在这里寻找适合自己的单位。</p><p class="ql-block"> 突然有一天,从安置办的厕所里传出了一阵急促的呼救声。随着人们的喊叫声他挤进厕所,只见有个人口吐白沫躺在地上,就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他迅速将仰面朝天的患者摆成侧卧状、掏出手绢擦净嘴上溢出白沫和遗物,拿出钢笔 ,拨开患者的牙齿、将吐露在外面的舌头迅速推进、又将钢笔垫在两牙中间,顿时患者的呼吸通畅了。</p><p class="ql-block"> 这一套操作,不亚于一个手术医生。等了片刻,患者渐渐苏醒了,在一片掌声中,有一名中年同志将退役军人拉到一旁,他们耳语后的第二天,他就被远洋运输公司选中。应该说,当时远洋运输公司是退役军人追求的首选,船员工资高、待遇好,他被选中做了随船医生。</p> <p class="ql-block"> 谁也没想到,第二天退役军人变卦了,理由是晕船,这个理由谁也阻挡不了。此时呆在安置办选人的我知道后,立即把他拉到眼前:你愿意到机关工作吗?(当时的退役军人大部分都不喜欢到党政机关工作,有文革的原因、也有工资待遇低的问题)他的回答与众不同“只要有适合我工作的环境就行”。我立即拿了一张表让他填,表格还没填完,我眼睛一亮,好了!就是你啦。明天到城建局报到吧!</p><p class="ql-block"> 人选好了,局领导交办的事基本符合要求,我也松了一口气。后来,退役军人问,为什么选他到机关工作?我说我们局长有指示,文革刚结束,百废待兴,选人用人的单位很多,有合适的就选一个试试。你没看有不少单位劳资科都来选人吗!我可不能错过好人。局领导确定的用人标准你基本符合:人品要好、没有派性、不是三种人、愿意到机关工作、文字水平挺好!</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担心他又变卦就追加了一句:去吧,我们的环境很好,很适合你发展!</p> <p class="ql-block"> 这座红砖楼原来是中共大连市委机关及部分局的办公场所,后来因城市规划建设进行拆迁改造,市委搬迁到海军广场,其它局均搬迁到中山广场建委大楼办公。我们在红砖楼的二楼,有五个办公室,三个局长在一起办公,拿到现在是不可想象的,不但不超标,而且不够面积,转个身都挺困难。其它部门分散在其它四个办公室办公。那时候也没感觉拥挤,而且觉得挺热闹,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没有任何隐私,不像现在宽大的办公室,要什么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既是办公室又是半个家,干什么都安全 !</p><p class="ql-block"> 退役军人被分配到組干科(那时候没有处)负责组织发展、干部调配、群团工作,还要负责全局民兵武装工作。一身兼多职,拿到现在得由五个人承担。周科长和李干事就像接待亲兄弟一样将他拉到办公室,顿时让他解除了后顾之忧,很快他们就融为一体了。</p><p class="ql-block"> 局里当时也设夜间值班 ,干部轮流值班,他是单身,主动成了常任值班员,大家开心极了,谁有好吃的都忘不了他。为了鼓励和奖励他的奉献精神,局长特批为他买了一台12寸黑白电视机供他使用。</p> <p class="ql-block"> 城建局刚组建的第二年,我们就搬迁到中山广场八大建筑的其中之一建委大楼。那时城建局下辖七个基层单位,自来水公司、交通公司、煤气公司、市政工程公司、园林处、环卫处和路灯管理所。全局干部职工达到两万余人。</p><p class="ql-block"> 局机关只有一台美国造吉牳轿车,局长因年大体弱平时乘车上下班,闲时办公室用来拉办公用品等,其他副局长上下班都乘公交车,我们经常在公交车上见面。对此,大家没有一个攀比或私用公车。那个期间有不少老同志上访,走时局长亲自派车送他们回家。</p> <p class="ql-block"> 办公楼就在中山广场,退役军人没忘军人的本色,每天早上坚持出操跑步,从中山广场跑到青泥洼桥,然后再折返。</p><p class="ql-block"> 突然有一天,退役军人在青泥洼桥公交车站遇到了市长魏福海同志,他马上上前打招呼“市长早!您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吗?”市长瞅了瞅问,“你是哪的”?当得知他是城建局的人后,马上说“你等一会再跑,我们一块看看上班职工是如何乘车的。</p><p class="ql-block"> 不一会到了上班高峰,刚开始大家还能有序地排队乘车,随着人流的不断增加,队伍冲乱了、大家都拥挤到车门前,有些妇女和学生根本挤不上。公交车也一样,老半天才突破拥挤发走一辆。看到这里,市长领着我开始疏导,乘客还是很给市长面子,不一会又恢复排队上车。事后市长说:给你们局长说一下,大家都不喜欢这样挤公交,你们得采取点措施!</p><p class="ql-block"> 局领导听完汇报后没几天,大连的主要公交车站都陆续安装了护栏和通道。局长个别对他说“我身体不好,你替我每天到现场看看,发现问题及时告诉我”。</p><p class="ql-block"> 领导有话退役军人又去了几次,乘车秩序明显有了好转,有一次他还在现场看到了市建委孙明清主任,市长和他好像有个约定,每天早上七点钟左右都要走出家门看市容市貌,或者是步行或者是乘公交车。魏市长住在斯大林广场后身,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他每天步行来到海港或火车站,发现问题他马上开会解决。</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领导干部脑子里全是工作!一心扑在事业上,其他事好像与他无关。</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我们因工作来到市长家,市长不在家。通过市长夫人我们才知道她还是一个家庭妇女。接待中,市长夫人拿出一盒市面当时最便宜的握手香烟给我们抽,从那时起我们才知道,市领导家里也没有余粮啊!有这样的好环境,想坏都难!</p> <p class="ql-block"> 孙明清主任是个老黄牛式的干部,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干工作历来亲力亲为。他过去是市政设施管理部门的领导,所以把城市道路建设看的很重,每天他都会沿着市政道路检查,哪里有坑坑洼洼他都能及时掌握,发现问题及时安排维修处理。</p><p class="ql-block"> 过去城市道路铺设维修和现在不一样,底层是岩石垫、中层是粗纱、面层是沥青,这些工序几乎都是人工操作。市政工人很辛苦,他们说铺设道路必须在阳光下进行。每当有这种大型施工项目时,孙主任肯定到场,每天晒的如同非洲人一样。</p><p class="ql-block"> 那是1978年的夏季,城建系统的职工几乎都集中在西岗区唐山街一条新开辟的路上,领导干部和职工一样,全部蹲下身子在路面上摆放青石块。我们感觉很累,他却表现的积极乐观,休息还为大家送来绿豆汤解渴。每逢我们走到这条路时总会自豪地说,这地下还有我们铺设的石头。</p><p class="ql-block"> 据说,孙明清主任已经九十多岁了,尽管有些老年痴呆的前兆,但老习惯还坚持,经常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看看、转转。老同志清廉了一辈子,老伴和子女都是工人出身,前不久还见他二女儿在为一家企业食堂做饭。</p> <p class="ql-block"> 城建局副局长程美光是大连市广播电台的第一代播音员,不但嗓音好,而且长的英俊帅气,大连市的老人都认识他。担任电台副台长不久就被一场革命送到乡村改造了。文革后在落实政策时,他被分配到城建局挂职,退役军人认真负责地甄别文革强加给他十六条莫须有的罪名,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核,最终进行了平反、恢复了他的党籍和副局长待遇,从此一老一少成了忘年交了,</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程美光副局长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学习时提议,我们应该响应列宁同志的号召,提倡周六党员参加义务劳动,要求每个党员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在劳动实践中起表率作用。他的提议得到彭局长的坚决支持。</p><p class="ql-block"> 从那之后,他们每逢周六就会到公交车上当乘务员、到园林绿地种花植树、到煤气公司炉前当添煤工,到道路上当维修工。退役军人和程副局长一个組。赶上中午饭,都是老的请小的,虽然只是一碗面条一碗馄饨,但孕育着深刻的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p><p class="ql-block"> 那时机关干部干工作从不讲报酬,也没有加班费补助这一说,只要是组织安排加班或临时性工作都会无条件服从。退役军人工资只有38块,工作两年没有额外得到一分钱。</p><p class="ql-block"> 1978年,城建局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组建了出租公司,由于人员来自不同单位,人员很不好管理,经常有人投诉。这时,程副局长按照局长的指示,来到这里抓纪律抓作风,只用了一周时间,局面马上开始好转。有一次,退役军人利用周日去看他,正赶上公司开大会,只见程副局长正在大声地训斥着一名违反劳动纪律的职工。全场鸦雀无声、被批评的职工无地自容低着头,程副局长的最后一句话就是,给你一周时间以观后效,如果再犯马上退回原单位!我再说一遍,无论你们来自何处,无论什么关系,凡是违反劳动纪律的都要接受处罚,决不迁就照顾!会后,路灯已经亮了。</p> <p class="ql-block"> 城建局另一名副局长贾其忠同志是从房产局调入的,他是从基层一步一步提拔起来的,对党忠厚老实、任劳任怨,主抓房屋分配和维修,从来没有以权谋私,群众基础很好。有一次,彭局长对組干科长和退役军人说,贾局长家里生活很困难,老伴是个临时锅炉工,冬天有工资,不烧暖气就没有经济来源,三个孩子有两个患精神病住院。说的我们差一点落泪。事后我们来到他家,屋里只有一个大通铺,一张桌子、四把小凳加上一点生活用品,这就是当时一个局级干部的思想作风和生活水平。退役军人说,曾到七院看过两个孩子,太可怜了,快一米八的大个子,张嘴就要吃的。尽管我们时常提议给他们补贴,那也是解决不了大问题!</p><p class="ql-block"> 每逢接到组织上给他的生活补贴,贾局长总是热泪盈眶、激动地握住我们的手说不出话来…他的表达方式就是加倍地工作、用行动报答组织对自己关怀和照顾。</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在清理城市河道污泥会战中,他率先跳动污泥中,坚守岗位三天两夜,直到河道清水通过,才被别人扶着离开现场。</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们这些领导干部,很懂得知恩图报,始终想着用党和人民给他们的权利报效祖国!</p> <p class="ql-block"> 上面多次提到城建局的老局长彭万峰,当时他已经60多岁了,因为资历深、经验丰富、城建局人多面广,所以,市委领导决定由他来主持城建局工作,镇守一方。</p><p class="ql-block"> 老局长参加过解放战争,是宣传机构的权威人士,曾任大连日报社社长,宣传部副部长。老局长除了工作能力强之外,人品更好,人很瘦、不足一百斤,和蔼可亲,对人对事从来没有过分要求,更不搞特殊化,全局上下对他很尊重和爱戴。</p><p class="ql-block"> 退役军人向他报到时,他说,欢迎新生力量,你是我们选的第一位退役军人,带个好头,做个好样子。</p><p class="ql-block"> 接着他对科长说,你们马上下基层搞调查,摸清各级领导班子现状,尽快拿出调整方案,及早把领导班子配齐配强!</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个月的深入调查,我们及时拿出了《各级领导班子调整方案》局长看后很满意,经过两轮局长办公会讨论,通过了这个方案,保证了全局各级领导班子正常运转。使我们感到敬佩的是,在上百人的调整任命中,局长没有为任何人说话讲情,整个会议是在和谐商讨中进行。</p> <p class="ql-block"> 1979年5月,大连军分区政治部根据军委三总部的通知精神,为加强军分区、武装部现役干部队伍建设,通过考核、选拔,拟选调城建局退役军人到军分区工作。得到军队通知后,城建局政治部李景文主任马上说“国防建设需要是大事,我们一定支持”!经过局长办公会决定“立即配合部队办理手续”并为其召开了小型欢送会。</p><p class="ql-block"> 全局干部都不舍得他离开,退役军人也离不开这个大集体,军令如山谁也不能违背!</p><p class="ql-block"> 退役军人离别时感慨地说,两年的地方工作收获很大,学到了机关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在局领导身上学会了如何才叫对党忠诚!学到了严于律己的工作作风;在同志之间学到了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取长补短的工作技能!</p><p class="ql-block"> 谢谢城建局领导和同志们对我两年整的培养教育!</p> <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 ,退役军人通过感悟一直坚持做个好人,经受了金钱的考验和诱惑、经受了利益主义者的报复和打击,也许是做了好人再做坏人就很难。</p><p class="ql-block"> 在当今的环境下,想继续做个好人其实也不难,只要信念不变,一贯坚持党的领导这条主线就不会偏离做好人这条线。</p><p class="ql-block"> 2007年,一名台商来大陆和我们搞经营合作,起初他还能谦虚地请教我们,在大陆开展业务怎么才能不上当受骗,退役军人用自己的感悟告诉他,只要不偏离我们这条主线、做个好人、守法经营就不会出问题。可惜的是,两年后他被一些不法分子引诱、吃喝嫖赌样样不落,最后因诈骗被判十年大牢,成了一名坏人。十年后刑满释放,见到退役军人双膝跪地痛哭地说,他错了,不该离开主线。</p><p class="ql-block"> 通过他这个例子,退役军人感悟到,如果那些不断涌现的贪官污吏能坚定地跟党走、忠诚党的事业这条主线,做个好人,怎么会被杀、被关,何苦去做一个坏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