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岁月 ——写给2022年的自己

天上的云

<p class="ql-block">  之所以用“皮囊岁月”来命名我的2022年美篇汇总篇,是源于喜欢蔡崇达的《皮囊》书中一段话:“人生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这颗心很多时候睡去了,有时醒来。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而这个皮囊——“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拿来伺候的。”所以嘛,皮囊就大胆地拿来“劳其筋骨”地使用,反之我们的灵魂却是要小心浇灌滋养呵护。就这个名字了,甚得我意。</p><p class="ql-block"> 都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可对刚刚过去的2022年来说,应该不能称为“花相似之年”,但肯定是“人不同之岁”。在岁未伊始,如以往年一样我对自己这一年进行简单回顾汇总,让岁月有痕,让时间留迹。</p><p class="ql-block"> 一直不知道如何描述我的2022年?甚至有放弃写的想法,故一直迟迟未动笔。犹豫之中,只是觉得已经努力坚持的五年美篇总结习惯打破了有些可惜,就随便写点什么吧……</p><p class="ql-block"> 2022年的新冠疫情影响改变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作为医务工作者,我被抽调到新冠防控现场流调组工作。任务就是对新冠病人及无症状感染者去过的所有场所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及风险人员的判定。我们需要24小时随时出任务,所以深夜被叫起出现场是再平常不过的状态。每次出任务最少都要穿着防护服工作三、四个小时,回来还要写各种报告协查涵,一个任务全部完成最少也要五个小时。我曾经有连续工作48小时出7个任务的经历;我曾经有一个任务用了9个小时完成的崩溃状态;我曾经在四个阳性病人不停咳嗽包围状态下家庭采出一百多个阳性标本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在封闭管理状态下不眠不休的工作困扰着我。那不仅是精力体力的双重透支,更为可怕的是那看不到希望的疲惫无助让人欲哭无泪。没有足够睡眠的剧烈头痛,没有人能够替你没完没了地要出的现场任务。工作最辛苦的时候,我曾经感觉都要坚持不下来了。</p><p class="ql-block"> 高强度及高压力的工作使劳累、焦虑、恐惧和无助困扰着我,是共同工作的小伙伴相互支撑帮助,是领导同事的嘘寒问暖,是家人朋友坚强后盾……让数次徘徊在崩溃边缘的我又一次一次咬牙坚持了下来。在近十一个月的流调工作中,我不是流调队伍中最优秀的人员,但对于竭尽全力付出了全部努力的我知道,我无亏于这份职业责任。挺过来的我,在此要对自己说声“谢谢”。</p><p class="ql-block"> 写这段文字时我想起了莫泊桑的一段话:“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人的坚强都超乎了自己的想像,有时候我可以脆弱得连一句话都会泪流满面,可有的时候可以咬着牙走很长很长的路。”我还是非常愿意用那次深夜出完现场闻到清香四溢繁花盛事定格我的这段汗水与泪水相伴的生命经历。</p><p class="ql-block"> 我曾经非常喜欢简媜的《美丽的茧》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让世界拥有它的脚步,让我保有我的茧。当溃烂已极的心灵不想做一丝一毫的思索时,就让我静静回到我的茧内,以回忆为睡榻,以悲哀为覆被,这是我唯一的美丽。”想来于我,这美丽的茧就是书吧!在过去的2022这一年,绝大多数情况下我是处在半封闭或封闭状态,其中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打羽毛球、不能去图书馆、不能聚会、不能逛街……甚至连家都不能回,更不要提什么旅游。那段时间书籍就成为了我的“美丽的茧”,是名副其实的“避风港”和“至亲陪伴”。它让自由快乐充实着我的生活,那如阳光普照、雨露滋润、清风徐来和繁星如水的芳香美妙感觉,安抚、点醒和治愈着我的焦虑不安。一年来我大概读了三四十本书,写了24篇读书随笔,做了一本读书摘抄笔记。感觉不是很多,但还好,起码是将无人问津又不需要人左右的时间浸泡在这无用的美好中了。</p><p class="ql-block"> 困扰人们三年的疫情终似要过去了,人们走在回归正常生活状态的路上去迎接2023年。一切都那么温暖美好,那么欣欣向荣。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望健康自由,渴望正常生活状态,就让我们用爱和善良去珍惜享受眼前能够把握的生活,勇敢面对无常的人生吧。</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用村上春树的《海边卡夫卡》结束我的这篇2022年《皮囊岁月》的开篇吧。</p><p class="ql-block"> 暴风雨结束以后,你不会记得自己是怎样活下来的。你甚至不能确定,暴风雨是否真的结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当你穿越过暴风雨,你早已不是原来的那个人。我想无论是谁,都曾经历过人生的至暗时刻。那段时间里,没有人会知道我们不动声色的背后,隐藏了多少悲伤与软弱,或许成年人的世界真的是一汪苦海。但当时咽下的眼泪,早已化成了一身铠甲。</p><p class="ql-block"> ——村上春树</p><p class="ql-block"> 20221231</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在新冠防控现场组工作时,一次深夜出现场任务后写的日记,希望它能作为我2022年生命的底色。</p><p class="ql-block"> 原文如下:</p><p class="ql-block"> 五月的人间,应有似锦的繁花,如荫的绿树,还有轻柔的微风,啁啾的鸟鸣,是轻盈,是柔软,是缱绻……可这个五月,却是生活的白日与黑夜胶着,是封闭的焦虑与不安混合,是防护服的傍身,是三餐的盒饭,是闷热,是混沌,是压抑……</p><p class="ql-block"> 今日傍晚,露台上看到朋友微信中“五月就这样过去了,回味无穷……” 字样。突然意识到,不觉中五月竟然就这样悄然划过,六月又无声到来。</p><p class="ql-block"> 说到“回味”,我想起那个深夜。我和同伴出现场工作完成后,在昏黄的路灯下脱去闷热的防护服,摘下N95口罩时,刹那间扑面的好闻气息袭来,提示着我们置身于一片花香。那是一种幽幽的,氤氲着微醺轻风,凝结漠漠轻寒的香。那香中没有化不开的浓稠,淡淡的仿佛为如水的深夜笼上了一层飘渺空蒙的香雾。那丝丝缕缕带有微甜的香,挑逗着我用力地呼吸去捕捉,去沉醉,被摇曳,被痴迷……我向周围寻找,灯影中唯余一片绿荫青影并无半点花的踪影……这种无法言说的暗香浮动忽然让我领会了周敦颐的“香远益清”四字。香魂已在,又何问其葳蕤出处……</p><p class="ql-block"> 在这日暮时分,突然发现那夜不期然的花香盛事,成为生命的底色中,这个五月留下的唯一记忆,心中莞尔,甚好!</p><p class="ql-block"> 20220531</p> <p class="ql-block"> 读《第一人称单数》随笔</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2022年读完的第一本书竟然是村上春树的《第一人称单数》。</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是于2020年7月8日在日本发行,中文版是2021年11月由花城出版社发行。</p><p class="ql-block"> 《第一人称单数》共收入8篇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回忆往事,元旦的两天假期我把它读完。</p><p class="ql-block"> 算算写成这本书时,村上春树应该是七十岁左右的老者了。我一直认为,一个人心态随年龄的增长会苍老黯淡,那些与青春有关年少轻狂的梦想,情犊初开的朦胧和对未来的憧憬是不太容易在暮年写得自然贴切。而村上春树在这本书中依然将青春,爱和死亡的恍惚、遗憾、苦涩和美好,以举重若轻的笔触娓娓道来。书中的情爱纠葛以及由此而生的成长苦闷,虚无缥缈和不期的死亡……打动着我。</p><p class="ql-block"> 这位有着永远“年轻”气质的老人的文字,就这样毫无娇弱造作地走进了我心底遥远的青春记忆。</p><p class="ql-block"> 与红酒的浓烈咖啡的苦涩相比,读哀而不伤的《第一人称单数》,犹如午后品上一盏茉莉花茶。虽有浅浅的苦涩,但不能掩盖茉莉花淡淡清香的氤氲,像极了书中微带忧伤的温暖缱绻。</p><p class="ql-block"> 尤其喜欢书中的《品川猴的告白》、《和披头士一起》、《狂欢节》。</p><p class="ql-block"> 20220103</p> <p class="ql-block"> 树之吟唱</p><p class="ql-block"> ——黑塞之《树木》摘抄</p><p class="ql-block"> 今天读德国作家黑塞的一篇小短文《树木》,非常喜欢。一时兴起,将醉心的文字,配上钢琴曲《孤勇者》制作成美篇,消磨着冬日午后的时光,愉悦着闲来无事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我曾认为,树便是情真意切、语重心长的传教士。我尊敬那些牢牢团结在一起形成树丛或森林的树,更尊敬那些形单影只、却屹立于世的树。树是孤独的,却不像避世逃难的弱者,更像是贝多芬或尼采那样孤独的强者。</p><p class="ql-block"> 树总是任由世间的喧嚣在自己的枝头上嬉闹。它把自己的根扎在土地里,却不会因为土地的广阔而迷失。树是在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力成为天地间独一无二的存在,并充实自己的形象,表现自己的作用,实现自己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你可以从一棵被锯倒的树看到他所有的经历,树会将自己的历史镌刻在年轮上,那些年轮便是树的墓志铭。树的墓志铭忠实记录了树经历的所有伤痛,所有斗争,所有荣誉,所有经历,所有打击,所有岁月。</p><p class="ql-block"> 树是通灵的,谁能与其交谈,听其教诲,谁就能获悉大自然的真理。树不会夸夸其谈,也不会舍本逐末,他只会讲最简单也最有用的生存法则。</p><p class="ql-block"> 树说:“生命只有一次,我也一样,我的根,我的叶子,我的树干,甚至我的每一个细胞,都只有一次生命,逝去便无法复活。所以我会牢牢抓住这次生命,让全宇宙都能感受到我的呼吸,这便是我存在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树又说:“我相信自己,这是一种妙不可言的力量。我从不信血统能给我带来什么,也不需要父辈给我留下什么财产,更不需要我的孩子给予我什么回报。我相信,仅凭我己的力量便可以生活的很好。我希望世人也能明白这个道理——相信自己是一件伟大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我总是在晚风中听树窸窣作响的声音,借以排遣孤独。如果你能像我一样,静下心来仔细聆听,你会发现树便是这孤独的天敌,孤独让我想要逃回家乡,逃回家乡老母的怀抱里。但树却会制止这种想法,他会告诉你,你自己便是你的家乡</p><p class="ql-block"> 树比我们的生命更长,比我们的呼吸更稳,比我们的想法更宁静。他就在那里,等待着我们学会聆听它的言语,等待着我们学会它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年7月2日~1962年8月9日),德国作家,诗人。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p><p class="ql-block"> 还有,从年少轻狂至今,依然不改初衷地爱着三毛《说给自己听》里的那棵孤独骄傲的树……</p><p class="ql-block"> 20220108</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孤独——生命的礼物 </p><p class="ql-block"> 读《孤独的力量》随笔</p><p class="ql-block"> 三毛说:“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于是,孤独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们惶恐不安。”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它说明了人的焦虑惶恐,内心无法安静的生存状态。之所以造成这样,我想大概是他们或没有能力或不敢探索他们的本身。</p><p class="ql-block"> 而要进行自身探索,就需要解决如何面对孤独,也就是面对自己的问题。我们的一生中将面临着很多孤独的时光,只有在孤独的时光,才是我们与内心真正对话的时光,才是自己与内心那个我真正相处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认为:“现在我们所有的不堪,可能都是因为我们不善于面对孤独。”</p><p class="ql-block"> 《孤独的力量——内心才是一切的答案》这本书是集合了尼采、叔本华、黑塞等世界著名文学家、哲学家的作品选集,以“孤独”为主题,选取了他们关于独孤的一些作品编写成册 。这本书就告诉了我们——孤独并不可怕,它是万物的开始,亦是万物的终结。</p><p class="ql-block"> 帕斯卡尔告诉我们:“所有人都得直面死亡,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拿来慰籍时。”于是“人们害怕独处,恐惧独处,所以才会本能的在刺激中寻求慰籍,同时,人们又本能地意识到,喧嚣背后才是最极端的孤独,而人们真正需要的是刺激背后的安宁。”</p><p class="ql-block"> 尼采告诉我们:“孤独并不意味着你独自一人,山川与森林会用庄严与肃穆来守候你。还有时刻向你伸出双手,期待用拥抱来温暖你的大树,她总是会在大海的另一头等着你,绝不离去。”</p><p class="ql-block"> 叶芝告诉我们:“当我们与别人争论时,或许会为后人留下经典的辩论。而当我们与自己争论时,却可能为后人留下最美的诗篇。”</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告诉我们:“我们通过自身收获的幸福,要远超任何外界存在给予我们的幸福。”“一个人自身的个性与价值,决定了他的幸福程度。”</p><p class="ql-block"> 本多显彰告诉我们:“与其在表面社交里浪费时间,不如享受孤独。”“静听幽风吻细雨”。“我(本多显彰)眷恋尘世,却恐惧世人,不若拥抱寒夜。</p><p class="ql-block"> 纪伯伦告诉我们:“孤独似海,而生活便是这海中的一座岛。”“你终究会回到自己的岛屿独处,独自面对痛苦、欢乐以及无边的思绪。”</p><p class="ql-block"> 亚伯拉罕告诉我们:“如果有人连生活中无可避免的间歇性孤独都无法忍受,那他便是无药可救了。”</p><p class="ql-block"> 爱默生告诉我们:“孤独并不是狭义的与世隔绝,而是一种精神上的独立。”</p><p class="ql-block"> 孤独时我们可以像梭罗一样选择回归大自然,在大自然勃然的生命力中接受心灵的慰籍;可以如加缪一般“在这种安静的状态下,学着吐纳空气,与天地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读这本《孤独的力量——内心才是一切的答案》让我学习着如何对待孤独寂寞、如何安然独处于世、如何面对欲望痛苦与死亡、如何聆听大自然和自己心底的声音……思考着在余生中淡然接受孤独——这份生命的礼物。</p><p class="ql-block"> 一本好书。</p><p class="ql-block"> 20220111</p> <p class="ql-block"> 《见证》</p><p class="ql-block"> ——读肖斯塔科维奇口述回忆录随笔</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季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1906.9.25-1975.8.9),生于圣彼德堡,是闻名世界的苏联最重要的作曲家。</p><p class="ql-block"> 《见证》是一部口述回忆录。肖斯塔科维奇在晚年时将其一生中遇到的人事和思考口述下来,由他信任的伏尔科夫记录整理而成。由于当时社会意识形态,整个口述记录过程应该在保密的情况下完成的。</p><p class="ql-block"> 在书的序中写到:他(肖斯塔科维奇)唯一坚持的是,这本书要在他死后发表。</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真正面世已是成书两年后的1976年,那时伏尔科夫已向苏联申请离境。</p><p class="ql-block">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在苏联,最难得可贵的竟是“回忆”,“回忆”已被践踏了数十年。特别在20世纪30年代,“大恐怖”时期,受惊的公民销毁了私人的文字记录。随之也抹去了他们对往事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努力只讲真话,这是困难的。我是许多事件的目击者,而这些都是重要事件。我认识很多名人显要,我要把他们的事说出来,我既不添加色彩,也不伪造。这是一个见证人的证词。”</p><p class="ql-block"> ——肖斯塔科维奇</p><p class="ql-block"> 就是这样“一个目击者的见证”,他洞穿于这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回忆。其范围包括他整个一生,从革命前一直到赫鲁晓夫谴责斯大林以后的不幸的解冻时期。这里有肖斯塔科维奇对权利意识形态的思考;有对那些无辜被清洗被伤害的人同情无耐;还有自己被斯大林定为“人民公敌”打击迫害的痛苦扭曲……</p><p class="ql-block"> 读着这二十万字不分章节的泣血之作时,会被无尽悲愤攥住。而且我知道文字中描写的肯定不及他现实苦难的万分之一,而文字背后那一分钟一分钟的真实生活将是怎样无尽的煎熬?特别想到,这些所有的苦闷挣扎,他只能独自放在心中憋住发酵膨胀……</p><p class="ql-block"> 如肖斯塔科维奇所说:我在回忆朋友们的时候看到的只有尸体,堆积如山的尸体。</p><p class="ql-block"> 肖斯塔科维奇所有这些埋在心底不幸苦难的真实情感化成音乐,这些音乐帮助他在精神上维持不死。</p><p class="ql-block"> 看这本书时,我循环播放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圆舞曲》,在充满对生命无限尊重与热爱的优美旋律中感受隐隐流淌着的深深忧伤……</p> <p class="ql-block">  读黑塞的巜荒原狼》随笔</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和你一样。因为我也和你一样孤独,和你一样不能爱生活,不能爱人,不能爱我自己,我不能严肃认真地对待生活,对待别人和自己。世上总有几个这样的人,他们对生活要求很高,对自己的愚蠢和粗野又不甘心。 </p><p class="ql-block"> ——赫尔曼·黑塞《荒原狼》</p><p class="ql-block"> 最早看到这段文字是在逛南京先锋书店的墙上,印象深刻。文字中能够感觉到一个深陷在如渊孤独中狂傲不羁的灵魂……于是记住了《荒原狼》这本书,记住赫尔曼•黑塞这个作家。</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读书也是要有缘分的,一直隐约觉得自己没有做好阅读《荒原狼》的准备,直到在看王小波的书中提到黑塞,于是打开了有关这本书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书中提到“《荒原狼》是黑塞纪念50岁毫不留情的自我告白。”当时作者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战争思考与对革命幻灭让黑塞无限悲伤。他的反战和批判民族主义思想,他的认为德国是要对第一次世界负有责任等等思想,在当时整个德国都狂热拜倒在希特勒脚下的状况下是另类的。黑塞最终被定为国家卖国贼,众叛亲离,不得不放弃德国国籍。《荒原狼》就是作者在长期巨大的命运漂泊中,悲惨涂身,“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极限中诞生出来,是饱受一切痛苦后,救赎就在痛苦尽头”的自我探寻反省之作。</p><p class="ql-block"> 在书中我看到化身为自称荒原狼的哈里•哈拉的作者矛盾分裂与孤独痛苦。</p><p class="ql-block"> 哈里身上的矛盾性表现为:首先他曾归分外渴望孤独,却又害怕孤独。青年时,他能在深秋和冬日沉醉在孤独伤感深夜并将其化为优美的诗句。当他受到排挤,没有了故乡,没有了家庭,没有了朋友,没有了爱,彻底轮为孤独的人独自生活时,绝望无助的他总是想让用刀、手枪等结束自己生命来终结这噬骨的孤独。其次,对于市民阶层的生活,哈里既厌恶又始终无法逃离。作为精英知识分子的他讨厌小市民沉醉在物质享乐中,无暇照顾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是哈里又生长于小市民家庭,他又喜欢市民阶层的整洁干净礼貌平和。再次,哈里不满足于自己平淡生活。最后,他所喜欢的崇高文化与市民文化之间是分裂的。</p><p class="ql-block"> 看到这样在分裂和绝望中的哈里,我如照镜子般凝视着他苦闷挣扎和窒息。看到他时刻处在被精神危机折磨得渴望自杀,又恐惧自杀纠结中,让我生出无限悲哀与怜惜。</p><p class="ql-block"> 作为隐藏在哈里背后的作者,也在探索着如此矛盾痛苦的根源。以哈里的角度思考他身上同时存在的人性和狼性的不可调和冲突。</p><p class="ql-block"> 所谓人性,就意味着顺应社会规范和道德,做一个举止合宜的社会人。所谓狼性,是对人性的反叛。它在哈利的身上露出血淋淋的獠牙,放肆的嘲笑着哈利。当然,人性和狼性各有其正面和反面。人性既可以适应人类社会的虚伪和造作,又可以是人类精神的伟大创造,比如思想、感情、文化、艺术,还有崇高的品格。狼性即可以嘲讽和撕裂人类的虚伪面具,率真和野性,也可以是欲望、粗野、残酷和肮脏的黑暗世界。</p><p class="ql-block"> 人性与狼性过度膨胀都会失去自我的。如果人性彻底压倒狼性,人就变得虚伪,会变成没有思想的行尸走肉,会被集体的力量胁迫陷入非常压抑的境地,找不到自我。如果人的狼性彻底打到了人性,那么内在的欲望和暴力就会彻底失去人类文明的控制,人就会陷入狂暴状态,蔑视和嘲弄人性中一切美好的东西,丢弃了道德、信念,希望、同情,甚至还有爱,在野性的支配下,人同样也会失去真实的自我。</p><p class="ql-block"> 读着被相互作用,势不两立人性与狼性分裂折磨得遍体鳞伤哈里。自己仿佛进入到这匹放逐于荒原的狼一样,成为远离尘世的局外人,世间逸脱者的哈里灵魂,感受着极度孤独绝望,无助寒冷。</p><p class="ql-block"> 如何理解自我的内在分裂与矛盾?又如何去获得内在的和谐与统一?这也就是作者引导哈里走上自我省悟,自我拯救之路部分。</p><p class="ql-block"> 哈里邂逅魔幻院后,他才开始救赎自己。这期间他与赫尔米娜进行了谈话,与玛利亚欢愉,学会了跳舞,参加了舞会,还与歌德相遇……魔幻院是一个现实世界的投射,里面充满了肮脏和纯洁、卑鄙和高尚、冷静和疯狂、罪恶和救赎……所有的矛盾与冲突都在这里赤裸裸的展现。也是在这个地方哈里在帕布罗在引领下完成了对自己的假自杀,把自己身上分裂出来的无数个自己一个个杀死,而最终留下的才是那个整合反思的最真实自己。</p><p class="ql-block"> 这一部分充满了魔幻色彩,有许多比喻和隐喻,说实在很多地方我读不太懂,但依然挡不住我对这本书的喜爱。我想既然人性社会性是无比复杂,远远不是对错好坏能简单判定的,作者黑塞也是将他的思考摸索表达出来,他不是为了树立一个模板,而是给我们以开放性的探索与启发。如此我又何必立时都懂,不妨慢慢去体悟。</p><p class="ql-block"> 但书中许多观点,还是深深引起我的共鸣思考和觉悟……</p><p class="ql-block"> 比如:人要挣脱的无非是自己的人格,人格是一座牢笼,只有放下以前的人格,人才会有可能真正认识自己。</p><p class="ql-block"> 比如:人是情绪化的动物,他不仅仅有狼性和人性,还有猴性、蛇性和天堂鸟等十个、百个、千个个性构成。就如同样的棋子却能演化出无穷的棋局,所以人的灵魂都不是始终如一不变的。</p><p class="ql-block"> 比如:我们是害怕死亡,并且热爱死亡而活着的。正因为有了死亡,所以小小的生命才会在短暂的期间显得那样的美丽,那样的光辉。</p><p class="ql-block"> 比如:一切真实的行为具体呈现,一切真实感情力量也属于永恒。即使没有任何人知道,没有任何人看见,没有任何人写来保存于后世也是一样。永恒没有后世,只存在现在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比如:一切高级的幽默,都是从不严肃对待自己开始。</p><p class="ql-block"> 比如:名声只为教育而存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正如文中结尾哈里所说:“我总有一天会更好地学会玩这人生游戏。我总有一天会笑。帕勃罗在等着我,莫扎特在等着我。”黑塞赋予我一个走进自己灵魂的学会微笑的哈里,我在那里学着寻找自我和解之路。</p><p class="ql-block"> 在这两周多的时间,我读了两遍《荒原狼》,其中第二遍我是以朗读方式完成的。这是我第一本通遍朗读的书,觉得朗读更能将我带入主人公的痛苦纠结的心路历程。读着黑塞那“重得让人直不起腰”的文字,特别过瘾!这本书应该属于我由衷地非常非常地喜爱,会一读再读的书,真的特别棒!</p><p class="ql-block"> 下一本书:黑塞的《悉达多》。</p><p class="ql-block"> 20220224</p> <p class="ql-block">  读黑塞的《悉达多》随笔</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结束《荒原狼》阅读,我拿起了黑塞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悉达多》。原因有二:其一是对黑塞的文字没读够;其二是在一篇关于黑塞的评论文章中看到——在黑塞的《悉达多》中可以找到一些有关《荒原狼》的答案。(《荒原狼》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p><p class="ql-block"> 看完这两本书,我觉得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在回答人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无限的、永恒的人生境界的问题;回答感性的生活与理性的思想如何相互融入升华达到统一和谐问题。终极,都是在探求如何认识自我;如何觅得心灵安宁。</p><p class="ql-block"> 不管哈里还是悉达多,他们一直都走在求道的路上。荒原狼阿里,作为现实中的人,最终有所觉悟明了,看见光明但还走在开悟的路上;悉达多作为佛陀释迦牟尼的前身则是历经人生思考与生命体验,最终达到证悟了永恒“自我”的完美结局。</p><p class="ql-block"> 表面看来《悉达多》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悉达多曾潜心于“吠陀”的圣典,后来又祈愿通过苦行看见真理,他曾经试图追寻佛陀踏上梵行之道,但又投身红尘,在欲望中迷失。最终,他再度踏上探索之旅,悟得了活在当下的真理。书中充满了深奥的哲学思想,佛教证悟和生命智慧……的“对生命整体的自觉思考”,这些文字让我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 比如:</p><p class="ql-block"> 究竟什么是智慧?什么是目标?不过是在生命中每个瞬间,能圆融统一地思考……和谐、喜悦、统一、对永恒圆融世界的学识。</p><p class="ql-block"> 他永不停歇地向河水求教,首要的是学会抛弃激情和期盼,不论断,无成见地以寂静的心,侍奉和敞开的灵去倾听。</p><p class="ql-block"> 一个探求之人,往往只关注探求的事物。他一无所获,一无所纳。因为他一心想探求,被目的左右。探求意味着拥有目标。而发现则意味自由、敞开、全无目的的。可敬的人,你或许确实是位探求者。但你却因为努力追求目标,而错过了眼前事物。</p><p class="ql-block"> 知识可以分享,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智慧令人安详,智慧创造奇迹,但人们无法言说和传授智慧。</p><p class="ql-block"> 世间每一瞬间皆为圆满…世间存在的一切皆好…我不再将这个世界与我所期待的,塑造的圆满世界比照,而是接受这个世界,爱它,属于它。</p><p class="ql-block"> 我不爱言辞,学说于我毫无价值…或许正是言辞阻碍你获得安宁。</p><p class="ql-block"> 爱乃头等要务。审视世界,解释世界或藐视世界,或许是思想家的事。我唯一的事,是爱这个世界不藐视世界,不憎恶世界和自己,怀抱爱,惊叹和敬畏地注视一切存在之物和我自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还有就是悉达多两次渡过并最终永远留下来的那条河,河水教给他许多——倾听自然密语,倾听自己心声……</p><p class="ql-block"> “他知道,获悉这条河的秘密,就能获悉许多别的秘密,所有秘密。”</p><p class="ql-block"> “我渡过千万人过河,他们将我的河视作旅途中的障碍…对于这些人中为数不多的四五人来说,河水却并非障碍。”</p><p class="ql-block"> “我跟河水学会倾听,你也该跟它学。河水无所不知,求教河水你可学会一切。”</p><p class="ql-block"> “当他专注于河水咆哮的交响…当他的灵魂不再执念于一种声音,自我不再被占据,而是倾听一切,倾听整体和统一时,这伟大的交响,凝成了一个字,这个字是‘唵’,意为圆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跟随悉达多独自行过生命,蒙受玷污,承担罪过,寻觅痛苦,最终开悟并渡人于世的探索步履,在充满歌咏与音乐的如诗文字中思索体会。那种不念过去,不问将来舒缓平和的此刻时光,让我觉得宁静安祥。</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阅读体验。最后以黑塞《悉达多》封底的这段文字结束这篇随笔:</p><p class="ql-block"> 我听便灵魂与肉体的安排,</p><p class="ql-block"> 去经历罪孽,追逐肉欲和财富</p><p class="ql-block"> 去贪慕虚荣,以陷入最羞耻的绝望,</p><p class="ql-block"> 以学会放弃挣扎,学会热爱世界</p><p class="ql-block"> 我不再将这个世界与我所期待的,</p><p class="ql-block"> 塑造的圆满世界比照</p><p class="ql-block"> 而是接受这个世界</p><p class="ql-block"> 爱它,</p><p class="ql-block"> 属于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定还会再读《悉达多》……</p><p class="ql-block"> 20220301</p> <p class="ql-block">  读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随感</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几天前看到一篇关于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唤》的书评,其中有一句话让我打动到我:“人在中年应该勇敢地看看《在细雨中呼喊》。它是一个人童年记忆的药引,引起过往各色情绪的浩荡奔涌。在生活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人或许没有大奸大恶,但就是那些劣根碎屑又无法剔除的人性弱点,往往让整个家庭走向万劫不复。</p><p class="ql-block"> 就是这样一段文字,让我再一次拿起了《在细雨中呼喊》这本书。 </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读书记忆中,余华和严歌苓都是写苦难的高手。他们用冷峻的笔端将深切的苦难毫不留情地写得撕心裂肺,让人不忍卒读。</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在读余华的《兄弟》时,晚上梦到书中人物的悲惨命运竟然悲伤地哭醒;在说余华的《活着》时,被人物永远苦无尽的苦难压抑憋闷得透不过气来,几度将书放下……而读《在细雨中呼喊》时,我似乎平静了许多,却多了一种“年少不识书中意,读懂已是断肠人”的无限惆怅。</p><p class="ql-block"> 书中本应该承担家庭责任的父亲,却是一个自私自利、无情家暴、贪婪好色、恶贯满盈的无赖;作为家庭核心的母亲却懦弱地屈服在父亲凶狠恶霸下无能为力;作为手足兄弟之间只有是冷漠欺骗与拳脚相加;年老的祖父更是可以无动于衷地嫁娲于孙子致使其受骂挨打……主人公生活在这样“万劫不复”的家庭中,有的只是冷漠无情毒打伤害,没有感觉到一丝一缕的爱与尊严。</p><p class="ql-block"> 而他周围的社会呢:有的是因为自己要重新走入婚姻就狠心遗弃年幼儿子的父亲;有的是对学生的精神控制和折磨打压的阴险老师;有的是为了婚外情就抛弃病妻的丈夫……太多人间的不幸丑恶让小主人公无所适从,他“于是回到孤单中,独自生活”。</p><p class="ql-block"> 书中将人间苦难丑恶如一幅幅图画展开在这个对世间一无所知的孩子面前。充斥残酷、愚昧、可怕、冷漠、无情的文化荒原与既可怜可悲又可恨可厌相互纠缠着的泯灭人性,让小主人公在悲伤慌乱和无法释怀中感到比彻底黑暗还恐怖的绝望。</p><p class="ql-block"> 这些使得主人公孙光林在懵懂无知中就感觉到:“我已经懂得只有不择手段才能达到目的,我用恶的方式得到的则是一种美好。”</p><p class="ql-block"> 感觉到:“此起彼伏地死亡,不及迎面而来的孤单的活着更可怕。”</p><p class="ql-block"> 感觉到:“当我们凶狠地对待整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而雅。”</p><p class="ql-block"> 感觉到:“意志只会在吃饱穿暖时,才会坚强无比。”</p><p class="ql-block"> 感觉到:“相比于活着,死,其实是一种解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进,作者又为这个被温吞又惨烈的现实抠出千疮百孔的身体注入了些许细小孱弱的光亮。</p><p class="ql-block"> 这光里:有在他觉得世界把他所有活路堵死的时候给他带来光明温暖的苏宇;有当所有人都认为他是说慌孩子时,给予他绝对信任他的养母;有永远热爱不嫌弃不抛弃自己母亲的小鲁鲁;有代表着文明教养的温文尔雅音乐老师;还有他的养父,他的朋友……我想正是凭着这些许美好的光斑,小主人才能面对艰难的生活勇敢走下去。</p><p class="ql-block"> 超现实主义的布勒曾经说过:我既然无法决定强加于我的命运,又因不公正的对待而高度意识到伤害,就要警惕把自己的一生拿去适应世间任何可笑可怜的生存状态。</p><p class="ql-block"> 就如这句话所说,这个少年孙光林没有被黑暗的生存状态吞没。他艰难地捣碎自己身心桎梏,保持善良优雅本性初心,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心怀美好在苦难艰辛中长大成人,并且读完大学,成为了一位站在光明里讲这个雨中悲伤故事的人。我想,这是作者慈悲地在无尽的寒冷后,给我们读者留下的光明温暖。</p><p class="ql-block"> 20220308</p> <p class="ql-block"> 读黑塞《德米安》随笔</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德米安》,作者依然是黑塞,译者依然是姜乙,继续着充满了哲学与诗意的美好阅读。</p><p class="ql-block"> 从《荒原狼》开始,到《悉达多》以至刚刚读完的《德米安》,一个月来黑塞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我。</p><p class="ql-block"> 除了语言文字的优美中外,书中主人公的痛苦压抑,恐惧不安,在生存与死亡之间的挣扎追寻都不断地冲击着我。直到我读到这段文字,我好像找到了我一读再读黑塞的答案。“黑塞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忍受着生活的两极分裂带来的心灵上的痛苦,在道德与人性、理智与感情、社会与个人间徘徊,为寻找两者的和谐与统一而苦苦探求。”</p><p class="ql-block"> 我想正是黑塞在作品中对自我精神的探索,引发我与他作品的共鸣。读着他书中的一个个人物,仿佛我找到了“隐藏在角落里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德米安》是黑塞的代表作之一,讲述少年辛克莱寻找通向自身之路的艰辛历程。出生并成长于“光明世界”的辛克莱,偶然发现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那里的纷乱和黑暗,使他焦虑困惑,并陷入谎言带来的灾难之中。这时,一个名叫德米安的少年出现,将他带出沼泽地,从此他开始走向孤独寻找自我的前路。之后的若干年,“德米安”以不同的身份面目出现,在他每一次孤独寻找、艰难抉择的时候,成为他的引路人。</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由于阅读能力不足,这本书有些部分,特别是结尾,我没太看懂,但这样仍不影响我对这本书的喜爱。我就将我能力范围内的感受的重点部分写下这篇随笔。</p><p class="ql-block"> 正如书的扉页上写的:我所想的无非是试着依我自发的本性去生活。为何如此之难?</p><p class="ql-block"> “自发本性”正是打动我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说到“自发本性”就要从小说的“两个世界”谈起……</p><p class="ql-block"> 小说主人公辛克莱在十岁时就逐渐发现他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一个是“光明而纯洁,审慎而有秩序”的世界;另一个则是“幽暗的世界”,“被禁止的世界”。在前一个世界中,充斥着良善的义务与宽恕,拥有良好的习俗、秩序与圣经话语,这是主人公信仰宗教的父母所构筑起来的世界;而后一个世界则神秘、可怕,充斥着被禁忌的行为,但却又无时无刻诱惑着辛克莱。</p><p class="ql-block"> 有人用尼采的话解读了辛克莱的这两个世界,我觉得挺贴切的。尼采说“那么前一个光明的世界就是善恶的世界,而后一个幽暗的世界则是超善恶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我理解的这两个世界:前一个是理性的世界也可以说理想的世界,非善既恶,是非分明;而后一个则是人性的世界也可以说是现实的世界,既美妙惊人又野蛮残忍。</p><p class="ql-block"> 徘徊在这两个世界中的辛克莱,经历着信仰的坍塌、思想的迷失和行为的放荡,但他不断否定自己、不断寻找自己、不断纠正自己,探寻和实践着他的“自发本性”……</p><p class="ql-block"> 在此过程中,他懂得了:</p><p class="ql-block">……人根本无须害怕任何人。如果一个人害怕某人,就会将此人的权利置于自身之上。比如一个人做了什么错事,被另一个知道了——另一个人就具备控制你的权利。……</p><p class="ql-block">……恐惧毁了我们,我们必须摆脱它。……</p><p class="ql-block">……我们需要上帝的礼拜,也需要魔鬼的礼拜……人就当创造一个也是魔鬼的上帝。……</p><p class="ql-block">……只有经历过生命洗礼的思想才有价值。你知道,你的“光明世界”只是半个世界,像神父和老师一样,你躲避另一半世界。但你必不成功!人一旦开始思考,就无法躲避那个世界。……</p><p class="ql-block">……难道您在街上见到的所有双足动物都是人,只因他们能直立行走,能十月怀胎?您要知道,他们中有众多的鱼和羊,蠕虫或水蛭,蚂蚁和蜜蜂。……</p><p class="ql-block">……一个觉醒的人,只有一个任何义务也无法超越的义务:寻找自我,固化自我,摸索自我,摸索自己的路前行,无论去向何方。……</p><p class="ql-block">……人只有在无法认同自身时才会感到害怕,他们害怕,因为他们从不认识自己。……</p><p class="ql-block">……谁真正追随命运,谁就不再有同伴,谁就彻底孤单,身处冰冷的世界。……</p><p class="ql-block">……人只有一个使命:走向自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正如书的前言所说:“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条通向自我的路,是在路上的尝试,是狭路上获得的启示。没有一个人能成为自己,但每个人都力争成为自己,都尽其所能,成为昏庸的人,或明智的人”。小辛克莱就是一直在这条“最让人畏惧的恰恰是通向自己的道路上”不停寻找自我,完成他的职责——“发现自己的命运,不是别人的命运,是彻底而不屈地活出自己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黑塞曾说:我要用诗句,用篇章赞美世界的两极性,因为在那火花闪耀的两极间我看到生活的灿烂。</p><p class="ql-block"> 另外,我还想写的就是有关翻译姜乙老师。她应该是我第一位关注作品后面的译者。读后她翻译的《悉达多》和《德米安》,我觉得她译出了黑塞作品中有着淡淡忧愁的诗意哲学,非常喜欢。在网上搜到了一期有关她的采访,感觉她是位非常年轻可爱而富有才华的浪漫纯粹女性。她所学的专业是音乐歌剧,翻译应该不是她的专职工作。她在对译者工作的定义中有一段话大致是:“翻译——是译者有限度的,在约束力的范围内,有稍许自由度的创作空间内的创造性劳动。”</p><p class="ql-block"> 对于黑塞,下一部读书计划是《玻璃球游戏》;对于姜乙,下一部读书计划是她译的《人类群星闪耀时》。</p><p class="ql-block"> 20220312</p> <p class="ql-block"> 读《岛上书店》随笔</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连着看了黑塞的三本书,想读点轻松的书,于是就拿起了《岛上书店》。</p><p class="ql-block"> 吸引我的是书介上的这句话:“这是一本关于全世界所有书的书,写给全世界所有真正爱书的人”。</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读书,每当读书时,映入眼中的一行行文字,划过指尖的一页页纸张都如春风拂面般给我安慰和愉悦,让我觉得是那么安静舒服美好。我也喜欢逛书店,穿行在层层叠叠堆积的书山中,信手翻开一本本书,或如重逢旧友或如偶遇新朋,或立或坐读下去,时间就此披上惬意的阳光温度。</p><p class="ql-block"> 《岛上书店》是一本献给孤独者的书,它的落脚点是孤独、爱和救赎,而串起这一切的,是书。</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不想介绍书中故事的梗概,而是想写点书籍在爱书人心中流动着的神奇磁场感应。它仿佛是印迹,是密码,是于世间孤独行进中我们寻找同类的钥匙。</p><p class="ql-block"> 在书店褪色的招牌上,写着“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这句话戳中了万万千千孤独而渴望温暖的灵魂。面对世界,书就这样悄无声息把一座座孤岛连接起来,让孤独的灵魂暂时有了支撑与依靠。</p><p class="ql-block"> 这种情节在书中有好处:</p><p class="ql-block"> 比如: 书中的几对男女朋友早期交往,在试探是否彼此合适时,他们都选择了“想要了解一个人,你只需要问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本书?”各种答案,非常好笑。</p><p class="ql-block"> 比如:主人公A.J在给他热恋的阿米莉娅求爱信中写道:“当我读一本书时,我想让你也同时读,我想知道,阿米莉娅对这本书有什么看法。我想让你成为我的。我可以向你保证,有书、有交流还有我的全心全意”,有一点憨憨的浪漫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p><p class="ql-block"> 还有,俩人喜欢的同一本书《迟暮花开》中的一段话鼓励他们牵手走进一生的婚姻:“因为从心底害怕自己值得被爱,我们独来独往。然而就是因为独来独往,才让我们以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有一天,你还知道什么时候,你会驱车上路。有一天,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你会遇到他(她)。你会被爱,因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单。你会选择还再孤单下去。”多好,一个人的独来独往是孤单,两个人的独来独往就是全世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看了这些,我想对一些人来说:</p><p class="ql-block">书是介质</p><p class="ql-block">它让我们走出了孤独</p><p class="ql-block">它让我们发现了同类</p><p class="ql-block">它让我们学习了爱</p><p class="ql-block">它让我们寻找到爱</p><p class="ql-block">它还让我们保存和传递了爱</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在看到主人公A.J打趣阿米莉娅,说:“哈!书是给书呆子们看的。”“像我们这样的书呆子。”还有,他骄傲地说把养女“培养成这样一个妙不可言的书呆子”时开心样子……这一个个“书呆子”称呼,让我不由得莞尔。赶紧把这段文字拍下来,发给了我认识的一个“书呆子”,分享只有“呆子”们才能心领神会的不可言传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读到书中“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我们并不孤单”这句话时,想起曾经有人说“书对他来说是桃花源”,我当时就想“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人世间的避风港。”有了书,我就可以把自己随时抛出这个世界,自娱自乐,自己逗自己玩儿。</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想用今天在哔哩哔哩上看到一部纪录片《我们的图书馆》中一段关于读书的旁白结束这有些混乱的文字。大意是: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找到心理的安慰。阅读是精神上的鼓励,是形而上的愉悦,是追求自我的纯粹体验。阅读,不就是“诗和远方”的最终归宿吗?</p><p class="ql-block"> 另外,这也是一本忧伤的书。当读到结尾,A.J因脑瘤离开了他爱的世界,他爱的书店还有他爱的也爱他的人们时,我非常难受,想起杨绛先生的那句“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p><p class="ql-block"> 2022031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读叶嘉莹《人间词话七讲》随笔</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一直都喜欢中国古诗词,一直都想看《人间词话》。可是由于受阅读能力限制,几度拿起,几度放下……直到遇到《人间词话七讲》,才终于如愿以偿。</p><p class="ql-block">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先生写于1908—1909年的一本关于批评中国古词的书。是具有“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定位的口碑作品,甚至在至今词论界中还被奉为圭臬。</p><p class="ql-block"> 最早知道这本书源自于读到的一段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p><p class="ql-block"> 自看到人生三境界说法后,我知道了《人间词话》这本书,知道了王国维先生。</p><p class="ql-block"> 可惜王国维先生一生都是在苦闷和忧愤中渡过的。他于1927年6月2日,留下“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一纸遗书,自沉颐和园昆明湖。从此在湖水的波纹中消散了这位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人格精神。</p><p class="ql-block"> 同为清华国学四大导师的陈寅恪,甘愿屈尊带领清华学生在王国维先生的葬礼上行跪拜,以示无限尊重和沉重悼念。并亲自撰写碑文。其中“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万千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语意深长,虽斯人已逝,至今其风骨精神仍存。</p><p class="ql-block"> 《人间词话》虽数读不成,但我仍念念不忘此书。一日,偶得叶嘉莹先生《人间词话七讲》。一经翻开,便一发不可收。于是近一周来,但凡有空余时间,就手不释书。醉心于豁然在胸,甚于无人之处,我会不自主吟诵于口唇之间,自觉满口沁香。</p><p class="ql-block"> 叶嘉莹先生,1924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作为一名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专家,叶先生还有着长期在西方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经历背景。故叶先生能够将中西方文学理论融会贯通,形成独特的观点和视角。在既秉承又不拘泥中国传统下,借以西方文学理论,展示出对古典诗词独到的、崭新的,更贴近时代的解读。</p><p class="ql-block"> 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是公认的评词佳作,与叶嘉莹先生独辟蹊径的解读交相辉映。让我通过此书,得以一窥中国诗词精眇幽微,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如书中从最早文人诗客为歌伎酒女吟唱的《花间词》开始,讲到“诗化之词”“赋化之词”;从“伶工之词”讲到“士大夫之词”……等等,让我大概了解词的演绎和发展。</p><p class="ql-block"> 如书中开篇提到“词以意境为最上。有意境,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界为词之灵魂,等等,让我初步知道如何分辨词之佳品。</p><p class="ql-block"> 如书中将“天水碧”三个字,从古之典故出处,后之词人化用及今之字词本意娓娓道来,等等,逐字、词、句和段,条分缕析地帮我理解书中词评深意。</p><p class="ql-block"> 如书中涉及“创造性背离”、“西方接受性美学”和艾略特的“新批评”理论,等等,为我介绍了借用西方的文学理论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思索。</p><p class="ql-block"> 如书中谈到“物转心则凡,心转物则圣”的佛家理念,以及马斯洛的追求自我完成和“意识”“潜意识”“无意识”等哲学思想,等等,让我学着对词和词人注入生命哲学深度思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书中还有许多经典的古诗词传世佳作……这些唯美文字,很快地让我专注投入到阅读中去。</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现在读这本书时我正在参加疫情流调工作。这段时间,我和同事们都感到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各种担心使得心态波动也较大,挺庆幸带了这本书。我把所有工作间隙都用来读它,被充满美的意境阅读占据后,我渐渐觉得远离了烦燥焦虑,逐渐平静和放松。不记得谁说过“忘我而无用的专注”,是对时间最好的克服。阅读这本书获得的悦已的素净清欢感,陪我渡过这段特殊时光。</p><p class="ql-block"> 另:书中许多处提到屈原的《离骚》。不知我什么时候可以遇到一本能够起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的书,帮我领略屈子之伟大精神的悲情浪漫。</p><p class="ql-block"> 20220329</p> <p class="ql-block"> 读《癌症楼》随笔</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癌症楼》这本书进入我的阅读视线有三个原因:第一:是我在网上购书时发现了有类“诺贝尔文学奖经典作品”书目,此书正在此类书目中。第二:可能是由于职业兴趣,我比较喜欢与医学背景有关生命死亡题材的书籍。第三是:对索尔尼琴科这个作者感兴趣。最后,此书在豆瓣评分是8.9高分。</p><p class="ql-block">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科琴,俄罗斯作家(1918.12.11-2008.08.03)。二战时期的苏联炮兵连长,因勇敢获得两枚勋章,1945年因在私人通信中对斯大林有微词被流放八年。在流放期间患有癌症。1968年因作品《第一圈》无法在国内出版而在境外发表,被开除作协。1970年获诺贝尔奖,后因出版描写极权主义的巨著《古拉格群岛》被驱逐出国。到美国后,他既豪不留情批评自由主义,苏联解体后他又大骂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毁了俄罗斯。索尔仁尼科琴的立场让左右两派都无法与之相处。2007年俄罗斯国庆节那天,索尔仁尼琴获得2006年度俄罗斯人文领域最高成就奖俄罗斯国家奖。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37年之后,索尔仁尼琴终于在自己的祖国获得了肯定。普京在颁奖典礼上说:“全世界成百上千万人把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名字和创作与俄罗斯本身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的科学研究和杰出的文学著作,事实上是他全部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他逝后,被誉为“俄罗斯人的良心”。</p><p class="ql-block"> 《癌症楼》的故事背景应该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左右,在斯大林与赫鲁晓夫为国家领导人这段时间内。</p><p class="ql-block"> 癌症,大部分癌症即使在当今仍是绝症,这种“绝”更大意义上是心理上的而不是生理上的。罹患癌症的人,医学上是计算存活时间而很少以“治愈”的判断对治疗进行评价,给人的感觉好像是这人在得癌症那一刻起就得等死了一样,就这一点来讲,癌症给病人造成的打击是远远大于其他病症的。</p><p class="ql-block"> 癌症死亡的威胁不仅笼罩在病人群体上,还置于医生这个群体之上。他们虽然试图用医疗手段去治疗癌症,但几乎都是图劳无功近乎绝望的努力。癌症楼就将这两个群体共同封闭在这个近乎绝望的处境中。</p><p class="ql-block"> 书中讨论了医患在治疗过程中相互依靠的关系,患者是否应该有平等、知情、参与与选择的权力,医生如何单纯从对“病”的治疗转化到对“病人”的治疗,医患如何共同去面对他们的敌人——肿瘤;谈到处在病房是个奇特地方中,人在死亡面前的平等性。不管你在正常的社会处在哪个阶层状况,在这里随着时间的增加区别必然会慢慢弱化消失,就是一句话,在死亡面前大家是平等;书中还谈到了面临死亡迫近时人的想法和态度,你的理想抱负、你的财富地位、你的抱怨不甘、你的恐慌无助……等等既然都无济于事,你仍可以坚持爱情、坚持努力、坚持善良,坚持美好……这样虽不能让你的疾病治愈,但还是能够让你的生活变美一些或者好过一点;还有,在书里我们看到人们在许多莫须有的”流放”中,生活的艰辛和环境的恶劣,最重要的在于身后背负的那个巨大的罪孽的十字架。流放之人是有罪之人,是社会的毒瘤,理应加以剪除,只是出于人道才留给这些人一条性命等等,在书中讲述了有关类似“流放”等等为代表的许多社会历史问题,沉重的时代记忆引人深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特别感动作者记述的一对老年医生夫妇。他们于艰苦荒凉的流放地,在苦难的生活相互陪伴中努力制造出种种乐趣,将生活点缀成火树银花。他们会步履沉重相互扶持地欣赏夕阳余辉晚景;他们会自制一盏有玻璃灯罩的台灯将简陋的房屋变成18世纪豪华客厅;他们会养小狗小猫这些灵性的动物而不是鸡、羊和猪这些实惠的家禽;他们会在院子里种些美丽花草而不是蔬菜这些经济植物……他们认为“略有所得便知足是聪明人”;他们认为“总之别处都不好,比较差,我们这里还不错,运气好“;他们认为”乐观者常常有一点东西便知足,没有苦恼”;他们认为“悲观者通常这样说:总之别处都挺好,呱呱叫,只有我们这里最糟糕”。他们两个已经约好,死要一起死:“一个归西,另一个随之而去,否则留下来还有什么活头?”他们于苦难中的生活心态由作者借主人公奥列格的口说出:因为人们的幸福并不取决于富有的程度,而是取决于心与心的关系和我们生活观。这两点永远由我们作主,而这就是说人只要自己愿意,随时可得到幸福,任何人都不能妨碍他。</p><p class="ql-block"> 我阅读《癌症楼》这本书几乎是一气呵成的。虽然在散发疾病、痛苦、无助和死亡的灰色背景下深感压抑无奈,但那如初冬的暖阳一般凛冽而蕴含的生命力,让我深刻地体会着人类向死而生的希望与决心。</p><p class="ql-block"> 非常值得阅读的一本书。</p><p class="ql-block"> 20220404</p> <p class="ql-block">  读《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随感</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是否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越来越爱读带有自述性、探索生命哲学的书籍。这些书里虽无太多的故事情节,但循着作者的思维轨迹可以得到更多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共鸣。</p><p class="ql-block">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就是属于此类书籍。他是出自于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让·雅克·卢梭之手。此书写于1776年至1778年间,是卢梭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他于1778年2月因脑血管疾病发作猝然离世。 </p><p class="ql-block"> 卢梭在他生命最后日子里,“再没有兄弟、邻人、朋友,没有任何人可以往来的”悲惨境况下远离尘嚣。在孤独的漫步中,通过自我遐想,终于能够挣脱尘世的羁绊,无拘无束地坦然展露自己的思想和感情。</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我看到的是一个自由,坦荡和平静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卢梭的孤独不仅是指在空间上与人的隔绝,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孤独。十八世纪的卢梭一生颠沛流离。母亲的早逝父亲不负责任的出走,让他早早就备历艰辛。他聪明敏感,努力好学,但他的卓越才华却在那个年代与主流思想不符。更是因其在《爱弥儿》和《社会契约论》以及《论人类不平等起源和基础》书中宣扬自由平等超前的思想,遭到当局驱逐追捕,作品被焚烧。</p><p class="ql-block"> 痛苦焦虑中的卢梭选择远离人世。在孤独漫步不断遐想中,他为自己的精神世界建立起最为坚实的基础,在良知的庇护下思想得到安顿强大,任何事情都无法撼动他的精神世界。</p><p class="ql-block"> 他发现:“真实的痛苦与我所臆想的相比简直微不足道,这甚至让我在种种苦难中感到一丝轻松和慰藉。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不再受制于新的恐惧,从焦灼的期待中解脱出来,唯一剩下的只是习惯,这让我越来越能够忍受自己的处境,因为确实也没有什么能让这种处境更糟了。而我的感受力也随着时间流逝变得日渐迟钝。”于是“我便不再有任何忧惧,但我仍心怀希望。”</p><p class="ql-block"> 正如卢梭书中所写:“终于,领悟到自己所有的努力其实毫无用处,只不过是在自我折磨罢了。于是,我做出了最后一个决定,那就是顺随自己的命运,不再抗拒必然到来的定数。这样的顺从使我获得了安宁,一种在艰难又无益的反抗挣扎中不可能有的安宁,也正是这种安宁,让我所有的伤痛都得到了补偿。”在安宁中卢梭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之源就是我们自身,如果一个人懂得如何感受幸福,那么旁人便无法真正使之陷入悲惨境地。”</p><p class="ql-block"> 特别喜欢卢梭在逃亡中居住在比尔湖上的一座叫做圣皮埃尔的孤岛生活。在那段孑然一身的岁月中,宁静的卢梭与自然界中植物相处,与海水波浪相伴,不受任何激情搅扰地徜徉在自己思想海洋中。卢梭认为他是处在一种“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完全一无所知的我,就可以忘记世界的存在——也让世界忘记我的存在”的状态。</p><p class="ql-block"> 在这种状态下,卢梭认为“灵魂可以获得足够踏实的依靠,完全地放松休息,并凝聚起自己全部的生命气息,不必回忆过去,也不用跳跃到未来;在这种状态下,时间对于灵魂没有任何意义,此时此刻就是持续的永恒,既不会让人感觉到时间的存在,也没有任何时刻接续更替的痕迹。既没有失去,也没有享受;既没有快感,也没有痛苦;既没有欲望,也没有恐惧,除了我们自身的存在之外,什么也感觉不到,只有这种感觉能够将灵魂完全填满。只有这种状态持续下去,身处其中的人就可以说自己是幸福的。”</p><p class="ql-block"> 在书中卢梭对命运、知识、谎言、真相、善行和苦难等等有许多精彩的论述,让人读后耳目一新。</p><p class="ql-block"> 正如书的序言中所说“卢梭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最终在遐想中与自己的命运达成了和解——拥抱孤独,拥抱疼痛,拥抱生命的每一天。”而我也在阅读这本书中,追随着卢梭的每一步孤独的脚印,于他生命的遐想中聆听着自己的灵魂呼吸……</p><p class="ql-block"> 20220422</p> <p class="ql-block">  为了太阳,我才来到这个世界 </p><p class="ql-block"> ——阅读黄永玉老先生</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黄永玉先生曾经说过:“十年浩劫中,当他看到巴特尔的诗句‘为了太阳,我才来到这个世界’时就会嚎啕大哭。”我是在黄永玉先生所写的散文《太阳下的风景》的扉页上看到这句话。</p><p class="ql-block"> 黄永玉老先生12岁离开家乡凤凰古城四处漂泊;16岁开始自学木刻艺术;32岁版画轰动整个中国;50岁学驾照;70岁出国游学;80岁登上《时尚杂志》当封面模特;93岁开着法拉利上街头飙车……成了他自己口中活得最“不正经”的老头儿。</p><p class="ql-block"> 一个月来我看的书都是围绕着这个“老头儿”。他的豁达善良,嬉笑怒骂,诙谐幽默让我越来越喜欢他。从介绍老先生的《黄永玉的文学行当》开始,到他的系列散文《太阳下的风景》、《比我老的老头》、《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还有就是刚刚读完的2021年11月出版的最新诗集《见笑集》。一路读下来我越发迷恋他的文字,更是如追星般地参观了中国近代文学馆举办的题为“诗和插画”的黄永玉展览。对这颗拥有坚强、正直、超然、睿智,又纯真如赤子般的有趣灵魂爱到无以复加的地步。</p><p class="ql-block"> 感触太多,在这里我却想写写在阅读过程中让我泪目的几个节段:</p><p class="ql-block"> 其一:是《见笑集》中的一首《非梦》的诗。这首诗是当时老爷子从手机上看到一个陌生孩子意外遇难后写下的:</p><p class="ql-block"> 不要告诉家人昨晚我哭过</p><p class="ql-block"> 半夜躺在床上看手机,</p><p class="ql-block"> 一个乡下孩子掉进深坑里去了。</p><p class="ql-block"> 五个多小时他叫着:“妈妈我怕!”</p><p class="ql-block"> 二十个小时之后他死了。</p><p class="ql-block"> 我,一个九十五岁的老头哭湿了枕头。</p><p class="ql-block"> “孩子别怕!老爷爷快来陪你了!”</p><p class="ql-block"> 另外那个世界,没有“怕”这个东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展览上读着这首诗,看着边上那副小心翼翼抱着小朋友的老爷爷的插画,我瞬间破防了……</p><p class="ql-block"> 其二是在读到黄永玉生日那天挨打后回到家里,脱下衣服,贴身的背心被血牢牢粘在身上,妻子张梅溪用温水焐了以后,小心翼翼脱下来。“文革”开始后,黄永玉执意要回北京,这样的境遇之下,相濡以沫的妻子所有的抱怨和辛酸只成了一句话:“唉,那时叫你不要回来你都不相信!”然而黄永玉的回答是:“不是这样的,将来不会永远这样的!”读到这里,一种无名的悲愤涌上了我的心头。</p><p class="ql-block"> 再有就是那首他写给妻子张梅溪的深情长诗《老婆呀!不要哭》。诗是黄永玉写于“五七干校”极其艰苦而又前途难卜的一九七零年。在简陋的平房里,面对现实生活的残酷、政治氛围的高压,他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亮稿纸,写下了在摆脱岁月晦暗,寻找生活美好光明的长诗。</p><p class="ql-block"> 《老婆呀!不要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你常常紧握着我这和年龄不相称的粗糙的大手,</p><p class="ql-block"> 母性地为这双大手的创伤心酸。 </p><p class="ql-block"> 我多么珍惜你从不过分的鼓励,</p><p class="ql-block"> 就像我从来不称赞你的美丽一样。</p><p class="ql-block"> 要知道,一切的美,都不能叫出声来的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爱情,</p><p class="ql-block"> 和我们的生活一样顽强, </p><p class="ql-block"> 生活充实了爱情, </p><p class="ql-block"> 爱情考验了生活的坚贞。 </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欣慰于心灵的朴素和善良,</p><p class="ql-block"> 我吻你,</p><p class="ql-block"> 吻你稚弱的但满是裂痕的手, </p><p class="ql-block"> 吻你静穆而勇敢的心, </p><p class="ql-block"> 吻你的永远的美丽, </p><p class="ql-block"> 因为你,</p><p class="ql-block"> 世上将流传我和孩子们幸福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曹禺先生曾评价这首诗是“充满了人与他所爱的那样深厚的情诗,我一生仅看见这一首。”</p><p class="ql-block"> 还有很多……</p><p class="ql-block"> 写了先生这些感人至深的文字,我又忍不住想起老人让人捧腹大笑的好玩的文字:</p><p class="ql-block"> 如那首《一个人在家里》的诗:</p><p class="ql-block"> 我一个人喝着寂寞的汤水,</p><p class="ql-block"> 斜着眼睛看电视里医生说话:</p><p class="ql-block"> “多喝开水</p><p class="ql-block"> 看健康节目,</p><p class="ql-block"> 对人有好处。”</p><p class="ql-block"> 所有的老朋友都死了,</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最听医生的话。</p><p class="ql-block"> 以前,聪明年轻的妈妈提醒孩子:</p><p class="ql-block"> “你以为自己还小,你都三岁了!”</p><p class="ql-block"> 聪明的医生也提醒我:</p><p class="ql-block"> “你以为自己还小,你都九十五了!”</p><p class="ql-block"> 我,我惹了谁啦?</p><p class="ql-block"> 我老不老干谁什么事啦?</p><p class="ql-block"> “老”又不是我发明的。</p><p class="ql-block"> “老”又不是我街上捡的。(我从小捡东西都交警察)</p><p class="ql-block"> 我很少街上瞎走,</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在家里,</p><p class="ql-block"> 跟许多猫一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有:在黄永玉90岁那年,国家博物馆准备为黄永玉举办《黄永玉90画展》,记者问黄永玉:“参加宴会的人是否需要打领结?女士是否要穿晚礼服?”黄永玉叼着烟斗,哈哈大笑:“都不必了,最好裸体。”</p><p class="ql-block"> 好多好多……</p><p class="ql-block"> 除了题目那句话,我还特别喜欢黄永玉书中的另外的两句话:</p><p class="ql-block"> 一句是:“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出自《世说新语》,是黄老先生生命中喜欢的一句话。</p><p class="ql-block"> 另一句是:“使你永远不会负义于那一点童心,这东西是可以医治创伤的。”</p><p class="ql-block"> 在读着黄永玉老先生的书时,我的脑子里总是浮现出罗曼·罗兰那句著名的经典文字: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p><p class="ql-block"> 今年老先生98岁了,祝老人天天开心顽皮,永远洒脱精彩!</p><p class="ql-block"> 20220426</p> <p class="ql-block">  读《活出生命的意义》随感</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图书数量极为丰富,各类书籍琳琅满目,良莠不齐,既有良好的精神食粮,也有误导人们的精神糟粕。如何在有限的阅读时光中选到有品味的书,是摆在每一个读者面前的课题。</p><p class="ql-block"> 我选书的方法之一,就是会读喜欢的作者推荐的书,或者是在他们的作品中提到的书。这类书首先他们阅读过,并且还会或打动或引起他们的思考,如此选来的书都很是不错。</p><p class="ql-block"> 最早看到《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的名字,是在史铁生的《病隙碎笔》。第二次见到它是在周国平的文章中。无独有偶,这两位作家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于是我迫不急待地开始了《活出生命的意义》的阅读。</p><p class="ql-block"> 本书的作者是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1905-1997)。作为犹太人,纳粹时期,他和全家人都被关进了恶名昭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p><p class="ql-block"> 《活出生命的意义》就是作者面对着极端邪恶与残酷,死亡随时降临,人性最大蹂躏的背景下,超越了炼狱般的痛苦,将自己的体验与学术结合,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生命意义。从而也形成丰富完善了他的心理学“意义疗法”理论和实践。此学说的治疗理念就是通过引导灵魂找到生活的意义而达到治愈心灵创伤目的。</p><p class="ql-block"> 书中关于“人如何面对极限环境下的苦难,以及如何从苦难中借着对意义的寻找,将自己拯救并超拔出来,始终能重新爱人与爱这个世界”的主题论述探讨,让我不断检视验证审视着我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他告诉我: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我们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p><p class="ql-block"> 他告诉我: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p><p class="ql-block"> 他告诉我: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p><p class="ql-block"> 他告诉我:拥有一个活下去的“理由”(生命的意义),这些身患重病者能够承受这样活着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他告诉我:人需要做的,不是像某些存在主义哲学家所教导的那样去忍受生命的无意义,而是忍受自己不能以合理的方式去把握生命之无限意义。</p><p class="ql-block"> 他告诉我: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我只害怕一样——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p><p class="ql-block"> 他告诉我: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曾经感动千千万万的人,它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为具有影响力的十本著作之一。到今天,这部作品销售已达1200万册,被翻译成24种语言。弗兰克尔并不是当年集中营里被编号为119104的待决囚徒,而是让人的可能性得以扩大的圣者。</p><p class="ql-block"> 读这本书时我想到了永远风度翩翩的木心。他被囚禁于黑暗窄小的牢房,作品皆被烧毁,三根手指也被折断。但他却在白纸上画上黑色琴键,无声地“弹奏”莫扎特。他偷偷用写“坦白书”的纸笔写出了65万字的《The Prison Notes》。他说,“白天我是一个奴隶,晚上我是一个王子。”</p><p class="ql-block"> 想起中国最后的贵族——郭婉莹。她出生富家名门,是上世纪初留美的上海名媛“永安四小姐”。作为资本家千金,在文革中她挨批斗、扫厕所、喂猪、刷马桶……但无论多落魄,她都坚持把自己洗漱干净,头发梳理整齐。她自己摘茶叶晒茶制茶,她把干硬的馒头烤成面包……她用一生诠释了,何为刻在骨子里的优雅,何为骄傲的贵族气质:泰然自若地看遍世间险恶,然后继续爱这个世界。</p><p class="ql-block"> 想到一生被打压贬谪数次和苏轼和他的那首著名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想我还会读这本书的……</p><p class="ql-block"> 20220615</p> <p class="ql-block"> 读《西西弗神话》随笔</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们的生命要有意义,人生要有理想,生活不能空虚……</p><p class="ql-block"> 可当一本书告诉你“人生是无意义的”、“人生是荒诞的”……时候,会有一种被吓着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在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哲学随笔集《西西弗的神话》中读到的。</p><p class="ql-block"> 书的开始就是那段非常著名的文字:真正严肃的哲学命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判断人生是否值得,就是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p><p class="ql-block"> 由此加缪展开了对生命荒诞感思考论述。</p><p class="ql-block"> 加缪告诉我们产生人生荒诞感有三大因素:</p><p class="ql-block"> 其一:对日常机械生活的厌倦。对此加缪有很形象的描述“起床,有轨电车,办公或打工四小时,吃饭,有轨电车,又是四小时工作,吃饭,睡觉;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同一个节奏,循此下去,大部分时间轻便易过。不过有一天,'为什么'的疑问油然而生,于是一切就在这种略带惊讶的百无聊赖中开始了。”这不就是我们的现在生活状态吗?加缪告诉我们,当你开始想每天来来回回重复的日子究竟为了什么?它的意义在哪里?你就和你从前习惯了的生活拉开了距离。这距离就是一种疏远感,一种生活的荒诞。</p><p class="ql-block"> 其二:是我们生活的局限性。千百年来,为了寻找生活的安全感和秩序,人们用自己的头脑和语言创造出一套又一套对生活的解释,用来缓解对未知的焦虑。但遗憾的是,整个世界浩瀚无垠而又充满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无法用现有的理性加以全面解释的,这就是理性解释过程中存在着荒诞。</p><p class="ql-block"> 其三:是人意识到自己终有一死,无论恐惧害怕还是努力挣扎都逃不脱这最终结局,这就是生命的荒诞性。</p><p class="ql-block"> 既然生命是荒诞的,是空虚无意义的,那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p><p class="ql-block"> 加缪为我们指出面对荒诞的态度有三种:</p><p class="ql-block"> 第一种:是生理上的自杀。“我看到许多人由于认为生活不值得活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人死了,荒诞也就不存在了,就能够逃避荒诞。这种“自杀就是招供,招供他已被生活超越或不理解生活”。</p><p class="ql-block"> 第二种:是哲学上的自杀,这是精神领域里的一种现象,它不是正视荒诞,而是逃避到并不存在的上帝那里去,以虚幻的天国作为荒诞的乐园,依赖虚妄的神而放弃现实抗争的消极人生态度。</p><p class="ql-block"> 第三种是反抗。这种反抗如果仅仅停留在意识到荒诞这一阶段,人就会陷入一种忧郁和软弱的境地。而这种反抗则是要行动。正如“举起巨石,藐视诸神”的西西弗。</p><p class="ql-block"> 在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得罪了诸神。在诸神看来:“最可怕的惩罚,莫过于无用而又无望的劳作”,于是诸神罚他将巨石推到山顶。然而,每当他用尽全力,将巨石推近山顶时,巨石就会从他的手中滑落,滚到山底。西西弗只好走下去,重新将巨石向山顶奋力推去,日复一日,陷入了永无止息的苦役之中。但西西弗让自己活成了荒诞的英雄,他清楚自己的岁月由自己做主。</p><p class="ql-block"> 加缪将这反抗的象征意义赋予了西西弗。西西弗这个希腊神话人物推石上山、永无止境的苦役无疑正是人类生存的荒诞性最形象的象征。但同时,他又是人类不绝望,不颓丧,在荒诞中奋起反抗,不惜与荒诞命运抗争到底的一面大纛。</p><p class="ql-block"> 选择了这种反抗,也就选择了对荒诞和无意义的努力。这唯一可能的反抗形式里有着尊严和幸福。是“以鄙视的态度,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余华曾在《活着》中写到:“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如此这般,我们还纠结什么,不如学学西西弗态度来对待荒诞虚无的生活。如书结尾所写: “这片天地,从此没有了主子,在他看来既没有更贫瘠,也不是更无价值。这块石头的每一颗粒,这座夜色弥漫的高山每道矿石的闪光,都单独为他形成一个世界。推石上山顶这场搏斗本身,就足以充实一颗人心。应该想象一下幸福的西西弗。”</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还是要多想想尼采的那句话:“重要的不是永恒的生命,而是永恒的活力。”</p><p class="ql-block"> 另:其实看这类哲学书籍,对我来说还是挺困难的。两遍后,还有好多读不懂的地方。顺其自然吧!就是这些读懂内容的已让我收获挺大了,慢慢来……</p><p class="ql-block"> 20220709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读《卡拉马佐夫兄弟》随感</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卡拉马佐夫兄弟》这套书买了已经好长时间,一是觉得它太厚,二是怕太难读懂,一直放在书柜里。这段封闭管理的时间,却让我静下心来完成了阅读。</p><p class="ql-block">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11月11日—1881年2月9日),俄国作家。</p><p class="ql-block">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通常也被认为是作者文学生涯的巅峰之作,也是他有生之年最后一部作品。</p><p class="ql-block"> 该书改编自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之间的尖锐冲突,以及弑父案件的法庭审判。整部小说有两个层次:从表面上看这是一桩弑父案,而受害人的几个儿子在某种程度上有串谋之嫌;但深层次上,这是一幕关于人精神的戏剧,讲述了一个情欲、信仰、理性与自由意志间的道德角斗。</p><p class="ql-block"> 这部小说有七百八十万字,是关于“上帝与魔鬼作战,人心就是战场”的哲理性小说。</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我花了差不多两个多月时间连续读了两遍。 第一遍,我只读出了一个大概故事情节,书中大概有五分之二的部分我几乎不知所云,但潜意识中觉得这模糊不清里藏着本书的精华。 </p><p class="ql-block"> 就在不甘与期望中,我开始了第二遍的《卡拉马佐夫兄弟》阅读。还好有了这第二遍的坚持,才让我能一窥有着“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美誉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残酷的天才”或“病态的天才”交织挣扎的情感道德理念。我努力理解着综合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人性、历史、宗教与哲学的思考,探讨权威与个人、律法与自由、理智与情感这些概念之间关系的《卡拉马左夫兄弟》。尤其以本书的“篇中篇”《宗教大法官》为代表的思想探索,精彩深邃,耐人寻味。</p><p class="ql-block"> 最后用鲁迅先生的一段话结束此随笔: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有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洁白来。而且还不肯爽快地处死,竭力要放他们活得长久。</p><p class="ql-block"> 备:又入手一本《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p><p class="ql-block"> 20220717</p> <p class="ql-block">  读《心灵的激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传记小说》随笔</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是想换换读书的口味,读点轻松的书,恰好朋友手中有1986年出版的《心灵的激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传记小说》。</p><p class="ql-block"> 看着厚厚的上下两册,一千一百多页,九十余万字,心里还是有些怯意,且试着读读吧。</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读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平均每天以一百页有速度,不到两周就看完了。意犹未尽,属于我还会再看的那类书。</p><p class="ql-block"> 《心灵的激情》。吸引我的有三大部分:</p><p class="ql-block"> 第一部分吸引我的是弗洛伊德传记内容,也就是记述他生平事迹部分。</p><p class="ql-block"> 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p><p class="ql-block"> 本书从弗洛伊德26岁热恋开始,写至其80多岁时为躲避法西斯迫害而仓皇出国。书中材料翔实,生动地展现了弗洛伊德的生活、心灵及事业。讲述了弗洛伊德以毕生精力,研究未曾被人们关注的“潜意识”,创立了当时医学界被认为的“邪说”的精神分析学。他排除万难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他还在医学、文学、哲学等方面均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弗洛伊德 “改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人类再也用不着对人的本性中起作用的各种力量一无所知。”虽然至今他的学说还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而激烈的争论,但他在精神分析及心理治疗上面的探索坚持以及研究实践的成果,仍为当代许多心理医生在治疗心理疾病的实践中被指导借鉴。弗洛伊德对人类灵魂的洞察是无愧于“精神分析之父”的称号,他和爱因斯坦、马克思一起被称为“改变现代思想的三个犹太人”。</p><p class="ql-block"> 在书里,弗洛伊德两个心理学观念让我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 一是弗洛依德的“无意识”、“潜意识”和“意识”的观念:“无意识”象个很大的门厅,拥挤着各种冲动,都想闯进“潜意识”撑管的一小间接待室,引起室里那位“意识”先生的注意。可是接待室门坎(学名叫意识阈)那儿站了个看门人,把看不顺眼的一些冲动横加“压抑”,拒之门外。被压回“无意识”大厅的冲动总不死心,倘不能乔装蒙混过关,渗入“意识”,便郁郁不欢,酿成病态心理。</p><p class="ql-block"> 二是弗洛伊德的“三重心理结构”,既“自我”、“本我”和“超我”。“本我”,是无意识领域里“大锅沸腾的亢奋欲念”,是“未经驯服的炽情”。包括以性欲为主的生存本能(后来又加进了死亡本能)的一味追求满足。“超我”代表道德和准则。“自我”代表理智和审慎,它是为“本我”服务,又要顾及客观条件,并且受到“超我”随时以惩罚相威胁的严厉监督。</p><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吸引我的是书中大量关于精神疾病病例的心理分析治疗记录,其中包括弗洛伊德经过“梦的解析”对自己进行心理分析治疗。这里不仅让我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在黑暗中摸索形成的艰难过程和理论轨迹,还让我试着去窥探人的内心世界,看到了精神活动的外在泛化,跟着弗洛伊德治疗过程,学着分析其产生精神源头和治疗方法效果。这部分确实有点让我着迷。</p><p class="ql-block"> 第三部分吸引我的是本文作者——欧文·斯通(Irving Stone,1903~1989),美国传记作家。他一生写了二十五部传记小说,在欧美各国影响深远。这是我读他的第一部传记小说,喜欢,开始中毒了。</p><p class="ql-block"> 摘一段书中我非常喜欢的文字:</p><p class="ql-block"> 人越往后活,每年的月份好象就越变越少,再往后,每个月的天数似乎也越来越少了。时间在变质。早晨刚刚开始新的一天,很快就收缩为一个疲倦的夜晚。界线消失了,年去年来,谁也不曾留意旧的一年何是终了,新的一年又是从哪里开始的。他刚刚为不要祝寿而争吵完毕,下一个生日就接踵来临了。时间根本就用不着打发,过去的固态变成了液态,然后液态变成了气态,变成了蒸气,跑得无影无踪了,他不由想到,时间是一列火车,众生都是无票的乘客……身体好一些的就可以乘远一点。</p><p class="ql-block"> 最后,是我的两个想法。一是继续开启欧文·斯通阅读,《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书已购)。二是考虑要不要读一些弗洛伊德著作(这个有点难,怕看不懂,再想想)。</p><p class="ql-block"> 20220723</p><p class="ql-block">备注:第二张图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第三张图是:欧文•斯通。</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读《渴望生活——梵高传》随笔</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不懂美术,但一直就莫名地特别喜欢梵高的画。那浓烈神奇的色彩,那狂放粗野的线条,那扭曲夸张的形体,有着摄人心魄的震撼。每当看到梵高的画,眼睛就如被磁石般吸引,一丝一缕的魂魄都被吸引到那个如黑洞一般的情绪中。在画中读出的激情、忧郁、挣扎、不甘,焦虑,还有无尽的孤独和对太阳的无限渴望,撞击窒息着我的心脏。</p><p class="ql-block"> 我总在想:有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经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造就了他,让他将这些激情注入到他的作品中?</p><p class="ql-block"> 一直有这些疑问,一直想了解隐藏在这些画后面的那个人,那颗心……</p><p class="ql-block"> 刚刚读完的《心灵的激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传记小说》,非常喜欢这本书。在这种情绪下,继续开始了欧文·斯能的另一部著名传记——就是这本《渴望生活——梵高传》阅读。</p><p class="ql-block"> 由于喜欢和吸引,我用了一周的时间读完了这本大约九十万字的传记。掩书不由长叹,梵高的一生在世俗人的眼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爱情失败、婚姻失败、事业更是一事无成(他生前仅卖出一幅画,绘画收入400法郎)。就这样还被人关进了精神病院,最后连自杀都是失败的——他没能一枪打入自己心脏,又受了两天的苦才离开这个辜负他的人世。</p><p class="ql-block"> 我不是基督徒,没有关于上帝的信仰,但是在我心中梵高就是坠入人间的天使。不管这个寒冷的世界对他如何不公,他心中都有一团火,有一颗灼热的太阳,温暖照耀着苦难贫穷,被轻视的底层人群。那些辛苦劳作的农民、那些命如草芥的矿工、那些被侮辱的妓女……他给他们最大的同情和全身心的帮助,乃至愿意为他们付出生命和名誉也在所不惜。当他看到他所有的付出,在那个冰冷的世界如杯水车薪甚至连个火星都没有,只有是无尽的嘲笑,是注定失败的努力时,他发出了“压根就没有上帝”,“有关上帝的那些话,其实全是孩子气的借口和推托,是一个吓坏了的孤独的人在寒冷、漫长的黑夜中,由于绝望而编造、散布的流言。”</p><p class="ql-block"> 梵高一生都生活在贫困饥饿,痛苦焦虑,自我否定和不被世人认可中。但是上天赋予他一颗艺术的心,一个绘画的天才。他就将这些苦难化成了灵魂中一团烈火,渲染泼洒在他的作品中,耐心地等待有人前来取暖。正如书中所说“一颗破碎的心所感受的不幸,比美满的幸福对你更有好处”,“艺术家是靠痛苦滋养的”,“世界上最好的艺术家是那样一种人——无论上帝还是魔鬼都不能摧毁他们,除非他们已经创作出他们想要创作的一切作品”。是的,当所有的激情都付与画中,梵高带着失望与对弟弟提奥的无限愧疚,选择了自杀离开这个对他不友好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正如周国平谈到这本书是说到:斯通的笔写出了梵高的魂——一个因善良受苦的天使,一个用色彩享乐的天才。</p><p class="ql-block"> 安妮宝贝说:梵高在田野边画画的时候,一定被那些云朵和果树的美打动着。他的被时间审判的才华,是他的天性。只不过人的世界后来给了他回报。</p><p class="ql-block"> 书的导言一段话写出了我对梵高的画说不的感觉:“由色彩、阳光和运动组成的骚动不安的世界”,那些“人、植物、动物从那富有生命感的大地升向富有生命感的天空和太阳”将“一切生命的有机成分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伟大崇高的统一体。”</p><p class="ql-block"> 注:不知为什么,读这本书后半部分有一点意犹未尽的感觉,不如读欧文·斯通《心灵的激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传记小说》酣畅淋漓。既使这样,《渴望生活——梵高传》也不失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传记。</p><p class="ql-block"> 20220811</p> <p class="ql-block">  这段时间连续看了两部历史题材的书,一部是刘和平的《大明王朝1566》,一部是马伯庸的《风起陇西》。</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选择这两部书是来源于与其同名的电话剧。</p><p class="ql-block"> 《大明王朝1566》豆瓣评分9.7分,位列国产电视剧首位。讲得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历史。在陈宝国、王劲松和倪大红等老戏骨的演绎下,精彩绝伦。里面许多台词深刻感人,引人沉思。看完电视剧感觉不过瘾,于是买来原著,不负我望,越读越在心里反复升起“还好没有错过”的念头。</p><p class="ql-block"> 于是又有了《风起陇西》这本书。电视剧被网上评为:这是一部被严重低估的好剧。我直接买了原著来读。讲述在天下三分魏蜀吴时期惊心动魄的谍战,精彩异常,特别在层层抽丝剥茧的分析探查后的真相却让人意想不到的不寒而栗……</p><p class="ql-block"> 历史类书籍一直是我比较喜欢阅读的一大类书籍。昨天偶尔看到了一段文字大概意思是说“与数千年的时间和不同朝代更迭的历史相比,人性的变化却是很慢的”。人性使然的历史轮回,我想这也就是历史书为什么这么让人着迷,因为在那里你会找到许多现实中似曾相识的印迹……</p><p class="ql-block"> 20221127</p> <p class="ql-block"> 生命的记录者</p><p class="ql-block"> ——读《沈从文评传》及《边城》随感</p><p class="ql-block"> 一直莫名地喜欢沈从文的文字。总觉得那如清风,如雾岚般缭绕在山间水波中的文字里,总是缠绕着无尽的淡淡忧伤,幽幽的,湿漉漉的,无法言说亦无处可说……</p><p class="ql-block"> 朋友推荐了聂华苓著的《沈从文评传》,让我试着了解这些让人悸动文字背后的感情。</p><p class="ql-block"> 大家知道沈先生的文学著作创作高峰主要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先生只是小学毕业,他是从湘西走出来了。长江支流沅水穿过这片粗野神密,山峦连绵的贫瘠土地。沈从文的许多作品中都离不开这片生养他的故土。</p><p class="ql-block"> 先生曾说过:“我的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与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作用。” </p><p class="ql-block"> “那风吹过的田野,即使在他小时候也在教他一种将来文学生涯中要使用的语言。”</p><p class="ql-block"> 沈从文的领域或可称之为乡下人:贴地的人和水上人。</p><p class="ql-block"> 沈先生当过兵,他“对于农民与兵士有着不可言说的温暖”,这种感情在他的作品中随处皆可以看见。</p><p class="ql-block"> 沈先生的文学记录世界中的自然是元气淋漓,生机活泼的自然,和历史、文明、理念都没有关系的自然。“从容地各在那里尽其生命之理——那就是维持中国人在数千年的战争、变革和自然灾害中活下去的自然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先生总是避免“立场的意识形态化”,他要表现的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p><p class="ql-block"> 沈从文先生的句子有时候看起来很笨拙,很随意,但它们因此有了腔调,使主题隐藏在意象中。他说过:“文字在一种组织上才会有光有色。”</p><p class="ql-block"> 书的封底所言——沈从文是一位跨越人类苦难,走向基本人性的作家。而在他给一位诗人的信中所说:“一个聪明的作家写人类痛苦是用微笑表现的。”</p><p class="ql-block"> 沈先生作品的优秀肯定不仅仅是上面这些……想起曾经在首图看到沈先生作品全集长长一排摆在书架上,那是怎样博大美好的精神财富呀!等疫情过了,图书馆开了一定借来慢慢读。</p><p class="ql-block"> 突然想起我曾经买过沈先生的一本小说集《边城》,读了一半。翻了出来,窝在沙发里,在先生温暖湿润的笔触下,沉醉着迷在翠翠、三三和邹虎的无奈忧伤故事中……</p><p class="ql-block"> 20221204</p> <p class="ql-block">  《你不了解的两晋南北朝》随笔</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喜欢看历史书籍,但有一段历史我总是绕着走,这就是魏晋南北朝。它既朝代国家十分混乱又英雄名士层出不穷。太复杂让人头大,无从下手,以至于我连打开这这段历史书籍的信心都没有。</p><p class="ql-block"> 前一段时间看完讲魏蜀吴谍战的马伯庸《风起陇西》,又勾起了我了解魏晋历史的兴趣。于是在百度上打出“魏晋南北朝”、 “容易读”和“好看”字眼, 就跳出这本书,巧的是又刷到我喜欢的历史文化大V“小璐歌”杨汶锦,他也推荐了这本东方小北的《你不了解的两晋南北朝》,于是就有了这次愉快的悦读体验。</p><p class="ql-block"> 曾经在有关正史与野史的文章中读过一段这样的文字,不禁莞尔。其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读完了《你不了解的两晋南北朝》,我不仅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之感,而且还觉得这是一位有点调皮谐谑的让人着迷的小君子。</p><p class="ql-block"> 《你不了解的两晋南北朝》是从公元220年魏国建立开始,一直讲到公元581年杨坚平定北周,建立了南北统一的隋朝,共近四百年的历史。其中包括魏蜀吴如何为司马懿做了嫁衣裳和两晋及南北朝连续不断地割据战争,其中还有东晋的十六国各种的渊源历史。一遍读下来让我受益匪浅,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历史轮廓,感觉以后可以读有关这段历史的书籍了。</p><p class="ql-block"> 不管是“风流人物,总被雨打风吹去”还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史实是历史书籍必要原素,在此书中被讲得条分缕析通俗易懂。在这里我只想摘几句其中非常有意思话作为结尾,再搏已一笑……</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文艺青年?作者答:“文艺青年身份有两种:一种是最穷的,生活已经到了绝境,反而会绽放出一种极致。另一种是不缺钱的,不必为了五斗米而折腰,拥有大把的时间来追求精神财富 。”</p><p class="ql-block"> “也许这就是人性的恶,人们无法容忍与自己不同的人,即便那个人如此的独特美好。毕竟一个垃圾场,是不会容忍里面开出鲜艳的玫瑰的。当明镜照出一个人的丑陋,就难逃被砸碎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 颜值这种东西,无论和什么组合在一起,都是王炸。比如颜值和能力,颜值和学识……但若单独出现,则有可能就是个“坑”。”</p><p class="ql-block"> “合群这种事,越努力,看起来越好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你不了解的两晋南北朝》,一本我读起来轻松但有点上头的好书。</p><p class="ql-block"> 20221211</p> <p class="ql-block"> 皮囊与灵魂</p><p class="ql-block"> ——读蔡崇达《命运》随笔</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曾经读过蔡崇达的一篇关于他阿太的文章《皮囊》,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后来我甚至在生活的某些艰难的日子里,心里会莫名地想到这句话,仿佛再“劳身”时,偷偷会有一种“赚到了”占了便宜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如此这位名为蔡崇达的作者走进了我的视野。其实拿到《命运》这本书,我并不知道讲得是什么,会不会好看?当时只是想读点轻松的书,但是打开书后我就一发不可收拾,那如磁石般强烈地吸引,让我停不下来。</p><p class="ql-block"> 故事是作者以活到九十九岁的阿太为第一人称,讲述她一生的经历。她15岁就被预言“无子无孙无儿送终”,为了改写这个命运,她做了女性的全部努力。包括吃药问医努力孕育子女、为了夫家有后她忍痛让丈夫再娶、收养“北来、西来和百花”这些仿佛是神给她带来的孩子们以及围绕在她周围的人们如那位能与神灵魔鬼对话的婆婆、朴素地爱着她的丈夫、她的怕无儿子不能为其烧纸的父母长辈等等……书中述说了阿太从与命运抗争到与命运和解的“向死而生”笃定前行的历程。</p><p class="ql-block"> 当我读完第一遍的时候,总有个问题困扰着我,那就是这本以《命运》为题的小说并没有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没有痛不欲生的情感经历……只是一个不认字未读过书的再普通不过的闽南海边老妇一生经历却让我如此不舍?我知道里面一定有我心底的某些东西,我就是想知道是什么,于是我就开始了第二遍的阅读。</p><p class="ql-block"> 在阅读中我越来越能触摸到那东西——那就是一个普通平凡的人对生死命运真实朴素感悟和了然,这才是深深吸引打动我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死亡,是人一生经历所有一切必然面对的终结。这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残酷可怕又不得不独立面对的生命命题。我们怕它、恨它、焦虑、恐惧、甚至想视而不见……但是它无时不刻地在生命的底部嘲笑着你、压迫着你、激怒着你,戏弄着你……看你哭、听你骂、笑你无助、由你愤怒……而我们虽然害怕却又不由得去不停寻找,寻找如何让自己的心能安静坦然去面对接受这不知什么时候又可能随时到来的未知死亡……</p><p class="ql-block"> 在书中“死亡还没有到来”“阿太对它的念叨,也像呼吸一样自然”,阿太告诉我:“相信灵魂很重要,你的一生心里才有着落。”以及“知道怎样死才知道怎样活。”</p><p class="ql-block"> “一个生命中的鸡毛蒜皮的酸甜苦辣,就是别人有滋有味的精神养料。”</p><p class="ql-block"> “再烂的活法,也算活法。”“再烂的活法,日子也会过去。那时候我看不见,后来一回首,那时间一刀刀真真切切刻在我们身上。”</p><p class="ql-block"> “我后来也学会了,很多疼痛啊,接受了 好像就不痛了,甚至的琢磨细一点,痛到最后的时刻,心里会莫名地平静,像整个人悬浮在海里那样平静。”</p><p class="ql-block"> “这世界最容易的活法,就是为别人而活。而如果那人恰好也为你活的,那日子过起来就和地瓜一样甜。”</p><p class="ql-block"> “这世界很多坏东西都是在发现你软弱的时候追上来。”</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的内心不怕苦难,怕的是不安定。”</p><p class="ql-block"> “其实那几年不是没发生事情的,但它们已经伤害不了我了——那个时候我知道,每个将来的日子最终会是我的一部分。它们到来了,然后就贴在我身上,成为了我。”</p><p class="ql-block"> “你看,这不,人终究是皮囊,灵魂一走就浮起来,比什么都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读这本书我时常会眼热心酸,但我从未泪流。心中时常生出如同作者与他的阿太的感觉:“总觉得和她坐在一起,有一种说不出的安定和踏实。”“每次看到阿太不甚明白的笑,展开那岁月雕刻出的层层叠叠的皱纹,我就莫名其妙地释然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想在2022年被疫情折磨得精疲力尽的年未,我能读到这本书,可能也是命运的一种安排。它不仅是一种无形温柔的心灵治愈,更是一种克服恐惧坦然面对生死的深刻教育。前几天陪了我们家十年的我的爱犬“小熊”因病离开了我们,在陪伴它最后时光也是《命运》这本书陪伴着我。我轻轻告诉它:“宝贝,不要害怕,我会守着你。失去皮囊的你的灵魂会更轻盈地陪着我们,别太淘气。记住不许喝孟婆汤,一定在天堂大门口等着我……”</p><p class="ql-block"> “这人间从来没有生离,没有死别。这人间不过是天上的人来了,天上的人回天上去了。”</p><p class="ql-block"> ——蔡崇达</p><p class="ql-block"> 20221224</p> <p class="ql-block"> 忧伤的轻盈</p><p class="ql-block"> --读蔡崇达《皮囊》随笔</p><p class="ql-block"> 蔡崇达的《皮囊》应该是我2022年读的最的一本书,依然是一种带着忧伤的喜欢。那处于社会底层普通平凡的弱势人群在生命无耐与挣扎中以各种姿态与命运妥协和抗争以及作者那写下充满善良与爱的人性思考的敏感笔触仍是最打动我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作者在书写过程中不仅是再次认识这些在生命中与他相遇的人,也仿佛又再活一遍。重新将那些或锥心刺骨、或迷茫彷徨、或不屈坚持等又体会一遍。写这一本书,作者一定是伤心累累的,甚至我能读到他内心的泣血。我想这对作者或读者都应该是一种解剖、理解、敬畏以至治愈的过程。正如作者所说“伤痕累累的心是好的,流泪、流血、结了痂、留下了疤痕,然后依然敏感者,让每一次心痛和跳动都如同初心,这是好的。”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与变幻无常的生活和命运相对时应该具有的人生态度吧……</p><p class="ql-block"> 依然还是以书中打动我的文字结束这篇随笔吧……</p><p class="ql-block"> “人生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这颗心很多时候 睡去了,有时醒来。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p><p class="ql-block"> “皮囊可以不想信心,可以把心忘掉。但一颗活着、醒着、亮着的心无法拒绝皮囊,皮囊标志出生命的限度、生活的限度,生命和生活之所以值得过,也许就因为它有限度,它等待着、召唤着人的挣扎、愤怒、斗争、意志、欲望和梦想。”</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我讲每句话的时候,总担心会冒犯他人。我总在拼命感知,人们希望什么?如何表达到位?说不出的恐惧,恐惧自己成为别人不喜欢的人。为什么这么需要让别人喜欢?或许是求生的本能。”</p><p class="ql-block"> “我不想信成熟能让我们接受任何东西,成熟只是让我们更能自欺欺人。”</p><p class="ql-block"> “时间多残忍,那个懦弱但可爱的父亲,兢兢业业一辈子的所有印记一点都不剩下;那个过于狂热,战天斗地的兄长成刚,短暂地燃烧生命,也就耀眼那一瞬间;而我深爱着的,那如石头一样坚硬的阿太,还是被轻易地抹去。太多人的一生,被抹除得这么迅速,干净。他们被时光抛下列车,迅速得看不到一点踪影,我们找不到他们的一点气息,甚至让我们凭吊的地方都没有。”</p><p class="ql-block"> “但我始终接受不了,活得那么轻盈,轻盈到几乎没有活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21231</p> <p class="ql-block">  想想最初动笔写这份美篇时,当时心情很不好,各种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的负面情绪包围着我。我想写出来的东西也应该是灰色的不好看的,但没想到写着写着,最后竟是以这样的面目示我,想来文字的书写也是一种治愈,真好!最后,我就以<span style="font-size:18px;">泰戈尔的诗《烧毁记忆》作为2022年我的美篇回顾的结束语吧……</span></p><p class="ql-block"> 《烧毁记忆》</p><p class="ql-block"> 泰戈尔</p><p class="ql-block"> 有一个夜晚,</p><p class="ql-block"> 我烧毁了所有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p><p class="ql-block"> 有一个早晨,</p><p class="ql-block"> 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p><p class="ql-block"> 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感到委屈,</p><p class="ql-block"> 证明你还有底线 。</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感到迷茫,</p><p class="ql-block"> 证明你还有追求 。</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感到痛苦,</p><p class="ql-block"> 证明你还有力气 。</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感到绝望,</p><p class="ql-block"> 证明你还有希望 。</p><p class="ql-block"> 2023010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