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半世韶华付流水 </p><p class="ql-block"> --- 对自己半生学习过程的内省 </p><p class="ql-block"> 吾乃笨人,好在还喜欢读书求进步。虽说喜好读书,但是真正谈上喜好也仅仅是近几年的事。</p><p class="ql-block"> 回想自己读书经历,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半世韶华付流水。</p><p class="ql-block"> 因为自己在读书学习上走过了太多弯路,今日算是悔恨也好,算是反思内省也好,写出来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如果能让大家对“读书”增加一点认知,也算我是在做一件善事吧。回忆大半生读书学习经历,我感觉大体上分为以下几个阶段:</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阶段是高中前。读高中以前可以说我基本没有读过书。因为小学和初中基本不学习,甚至可以说是厌恶读书,厌恶上学。所以当时最大的期待就是初中毕业后就可以不再上学了。好在父母信念坚定,无论如何也不让我辍学。所以也就勉强去读了高中。</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阶段是高中和大学:高中时好像是幡然醒悟了。高一时突然信念坚定:我要考大学,要通过读书要改变命运!所以从高一开始就发奋读书。高中期间我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回宿舍的人。经过努力考上也考上了本科。然而对我来说高中并不是喜欢读书,充其量来说是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所以不得不承受读书带来的“必要之恶”。但是在同学、老师看起来我是爱看书的。所以初中的同学和高中同学对我的印象截然相反。初中同学说:他也能考上大学?高中同学说:他太刻苦了!但是我知道那种爱读书只是假象。是真正的苦读!大学没有了升学压力和高中境况不同,时间也充裕了,但是不想学习的本性有回归了。还是不喜欢学习,不喜欢读书。以至于大一时解剖学差点挂科。因为胆小怕挂科,所以每次都是认真应付,所以大学也没挂过科,甚至还考过年级第二名,获得过一等奖学金。但实实在在谈不上喜欢读书。</p> <p class="ql-block"> 第三个阶段是毕业后。参加工作才感觉大学学的那点东西应对临床根本不够,所以每天工作都战战兢兢。所以为了不出医疗事故,为了能够胜任工作不得不去读书。这是时所谓的读书也就是学习专业知识,目的很明确:为了应对工作,为了应对生存压力。读书观念真正改变应该是在北大人民医院进修后。当时身边都是博士,每个带教老师也都很牛,不少是全国的领军人物。当时深深被他们渊博的知识所折服。因为当时进修的是电生理,所以拼命学习心电图是必须的。另外一个外在因素是:当时非常恐惧郭老师,因为他每天会提问,挨骂的感觉是非常难堪的(现在回想真是感恩遇到了能没头没脸批评自己的老师)。当时通过学习电生理体会到了那弯弯曲曲的“波浪线”里竟然能隐藏那么多的学问。随着对“波浪线”理解深度的加深,学习有了乐趣,所以就手不释卷了,记着当时有本书是《心电图的经验与教训》,我几乎翻烂了。当时和我同宿舍一个进修心内科的好哥哥老袁说:我看郭老板的《新概念心电图》看不懂,你教教我吧。好为人师的劣根在此时显露的一览无余,我恬不知耻地、爽快地答应了。所以晚上没有手术时就给袁哥讲解新概念心电图。袁哥的一句话我记忆犹新:我们医院我的心电图水平是权威,你这么一讲我才知道我的好多观念原来是错误的。因为“学生”对我的赏识教育满足了我的虚荣心,所以学习也就更刻苦。那年我已经三十六岁。也就是说36岁时才真正体验到读书的愉悦感。但是当时读书也仅仅是读专业书。因为我是考技能养家糊口的。所以维持生计仍然是我读书的唯一目的。</p> <p class="ql-block"> 第四个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增加了对人生的思考。也许是周国平教授说的那样:绝大多数人会考虑到死亡,只是或多或少而已。对这个人生大命题,我属于“或多”的那部分人,所以出于内心的需求,开始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通过对人文社科的类书籍的阅读,才感觉我的世界是狭隘的。这么多好的思想、好的方法、好的认知怎么自己从来就不知道呢?那年才明白人文哲学对人生的重要性。有人说理科以让人吃好喝好,文哲才能提升人的精神品质。那一年我感受到了,那年是2015年!我已经46岁!当时出差还就该次思想变化在火车上写了《无题》的感悟(当时的文字是: 作为一个理科生,我一直认为“数理化”是最重要的,因为“数理化”是科学的,“数理化”是生产力,能够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我做事也是“唯科学论”。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基本物质生活保障得到满足后,更感觉灵魂是需要有所归属的。这大抵属于哲学的范畴。然而抛开理论不谈,这种内心的需求却是真实存在的。毕竟我们内心是需要平静的。近读卡耐基的文章,文中说到“我们内心的平静和快乐,不在于我们身在何处,也不在于我们是什么人,而在于我们的心灵达到了何种境界”。对于卡耐基的这种说法我是质疑的。因为卡耐基是成功人士,就如一个亿万富翁可以轻松说出“钱不重要” 一样。所以卡耐基也可以轻松说出“快乐不论我们是谁”。然而近期读先哲王阳明却改变了我的看法。阳明先生是“心学”集大成者,阳明先生在人生将尽时,其学生问他有何遗言。先生回答“吾心光明,亦复何言”。人之将死其言亦善。阳明先生一生研究“心学”,对死亡尚能如此坦荡,看来“心学修为”的确是可以让内心“充满光明”的。约300年前弥尔顿说过“思想的运用或者思想本身,可以将地狱变为天堂,抑或也可以把天堂变为地狱” 。我们现在整天“忙碌”,为的似乎是在追求幸福生活,我们的物质生活远非古人能够相比的。然而物质生活已经极其丰富的我们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享受到“吾心光明自在”的内心快乐呢?在向外追逐的同时,内修“吾心”也许才能更好享受人生。_____乘车无聊胡诌解闷 )。7年前去北京拜访吴老师(首经贸的金融学博导),那天下午和吴老师谈了足足四个小时。这是第一次和真正的高人面对面。或者说有第一次有真正的人生导师特意教导我。那一次谈话让我的灵魂受到了巨大冲击。我彻底发现我的人生欠缺太多,因为没人指点加上自己的愚钝所以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给浪费了,因为那一年我已经47岁。此时我才感觉读书真的很重要。因为自己思想极其贫瘠!所以只能通过读书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此时读书已然成为生活的需求,内心的渴望,也如吃饭和喝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五个阶段是目前几年:读书读到现在,发现三个致命的问题。其一、读的多、实践的少。也就是闻思的多、修证的少。其二,语文功底太差,几乎不会读书。其三、不能静心读书。先说其一,我始终觉得学以致用是第一位的。假如读再多的书而不能指导自己生活实践,不能提高自己的涵养、心性或者技能,那所读的书就是无用的。比如我曾经把形意拳泰斗马世琦老师《顶天立地的功夫》那本书看了好几遍,甚至还专门跑的北京拜访过马老。然而几乎没有站过桩。老师当时说:要勤于实践,不要心急,任何功夫都讲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想起来这已经是六年前的事了,至今没有任何收获(因为自己没去实践)。人生还有几个三年?更别说几个十年。相比之下这几年阅读了《爱上跑步的十三周》、《姿势跑法》,因为勤于实践所以感觉跑步的功力见长,能把书中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指导实践。所以以后读书应该以指导实践为入手目的。其二、因为语文功底太差,所以阅读能力跟不上。上学多年,基本没学过语文,高考语文满分120分,也仅仅考了75分。所以对文章的归纳总结的能力远远不行。最近读《高分辨率肺部CT诊断精要》,感触尤深。以前也读过影像学的书,但是所谓的读完了也就是把汉字一个不落的念完了,谈不上读书,更谈不上收获。这次读书,不再停留在念文字上。开始试着分析每一个章节的间架结构,每一个段落想说明的问题,段落和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说逻辑关系,感觉读书的思路清晰了好多,从书中学到的知识也多了起来。所以才理解了上学时为啥语文老师老是讲“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所以以后读书不求多,读就要明白,然后再往下读,读一本是一本。其三、静心能力太差。以前看“宁静致远”,仅仅是认识这四个字而已。目前对这四个字才有一点点认识。去年练习过一段“静坐”,静坐下来后才感觉自己的“杂念”远远多于正念。粗浅的说就是自己的专注力远远不够。所以目前读起书来才感觉到,自己看似在看书,其实总是处在走神状态。“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立意深远,单单从读书就可以知道,心不宁静怎么能高效读书呢?不能高效,何谈致远?所以以后还得练习静心的功夫、练习一下专注力。但愿余生能尽早有缘得于一位良师,让我孟随其学习学习静坐功夫。因为明天就54虚岁了,已经没有太多时间去“贪图”太多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半生已过,今天简单对自己半生来对读书的认知做个总结,算不上我的前半生也算是我的前半生。最终的感悟还是那句话:半生韶华付流水。希望节省每一天的时间,干点正事,提点内涵。别无他愿,仅此而已。生性愚钝,庆幸的是:好在我中年后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并且通过不断读书来提升自己的认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我理解了。</p><p class="ql-block">(选图构思:生之初刚开始面对人生,感觉就像无边大海,茫然不知边际。所以第一张图选择了波澜壮阔的海洋。活着活着感觉任凭波涛汹涌但是人生最后的最大成功应该是老子说的“归根曰静”,所以选择了一湾静如镜面的湖水。也希望再活几年能更明白,能活到身似垂柳、心如止水。荷花的选择也是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始,最后到“花落蓬干莲子实”止,先后有次第。因为感觉人活着最终会容颜老去,如果再没有一个成熟的莲子,那真是空活了。</p><p class="ql-block">说明:文中图片除第一张外,其余都来自吴世亮老师的朋友圈。)</p><p class="ql-block"> 2022-12-3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