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2022年最后那一天

之外

<p class="ql-block"> 2022年,即将跨过,我想,应该提笔以志,为过去,现在与未来,这一年,人们将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所有刷新了观感的刺激之闻,底线之下的无尽黑洞……</p><p class="ql-block"> 从2019年末到2022年末,从岁月静好到人间忍耐,每一年都是未来岁月里最好的那一年。这句话不知是谁发明的,我要称之为预言家。在这即将过去的旧年最后一日,脑海里又跳出这样的一句话,猛觉着冷冬夜里彻骨之寒。我不由得紧一紧被奥密克戎侵染过的病体,想从肺部咳出所有的寒意,而我终究是干咳,没有一丝痰出的舒爽。网络精英们传送着一段文字,一月核酸阴,二月核酸阴,三月核酸阴…十一月核酸阴,十二月阳了。感同身受的精妙写照,不知这段文字能活多久,这年头流行快传快看,鱼们的七秒跑不过大数据的精准,真真切切的新闻被精准防控,这一届的P民们多说话会让许多人不安。思想的疆域里漫天沙尘,鸵鸟们的屁股是一道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2022年还有什么?我知道很多很多。那一个春天里的上海,人们在家里守着小小的网络窗口,抢菜抢看新闻,一幕幕悲喜剧在这魔都的各个角落上演着,有时候个人的悲剧竟会演绎成众人围观的喜剧。这种哭笑不得的魔幻剧支撑着封闭在家的无尽聊赖,让那苦闷的岁月里有了丝丝的滑稽。还记得那个在暴风雨的方舱临时浴室洗澡的倒霉蛋,光溜溜的趴在被风吹走浴室的街边,光天化日之下那惨白的酮体模样只因围观之人随口说了一句他像一个蛏子,那照便被P成一盆蛏子里的怪景。从此,盐焗蛏子便有了洗澡味……有人做了一段视频,好像是叫上海之春,我知道它活不过上海之夏,人们不断转发被夹,夹了换个模样还有人传,这春很顽强,我相信那所有的记忆都将会成为历史。</p><p class="ql-block"> 不管是封控与放开,我认为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每一个选择都是对另一个不得已的放弃。但是,没有准备的放开与无道的封控,结局都是一样的怨声载道。我们这一届糖水里泡大的p民,享受了改革开放的红利,躲过了十年艰辛,最终没躲过三年的疫情,人间的悲喜剧,一幕幕上演着,难以退场,我不知道老天爷何日收手,倘若有的话。</p><p class="ql-block"> 惶惶中,我翻看着敦煌画册,那是今年上海解封后快速出游敦煌带回的,画册精美绝伦,把人带回那遥远的地方与历史中去,去那有灵魂有信仰的世界。我们的文明太早熟,早熟得我们当下的人儿呀,找不到回家的路。</p><p class="ql-block">写在这2022年的最后一日,可以写的很多,但也不能多写,太多的文字比不过一张白纸的智慧,以言获罪自古有之,呜呼哀哉,乖乖隆地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