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的2022】</p> <p class="ql-block">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 星奔川骛,岁聿云暮。2022,从北京冬奥会“冰墩墩”的萌萌哒中开启,又在卡塔尔世界杯“馄饨皮”的“炫富”及球王贝利的陨落中落下帷幕。2022,风霜苍凉了山水,疫情萧条了街道。2022,目之所及,皆为荒凉,人之所至,皆为病痛。即使风中的落雪,也少了以往的优雅。然而,如此兵荒马乱,如此跌宕起伏的2022,如我这般的平常人,依旧不畏岁月苍凉,深情的活着。我的2022,岁月有伤,亦有光芒。</p> <p class="ql-block"> 2022,我的关键词:核酸、封控、居家、网课、隔离、放开……这些新冠疫情的产物,生于2020年初,三年里迅速成长,在今年达到巅峰。</p> <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核酸检测如影随形,社区做,单位做,楼下做,检测亭里做。一天一次、两天一次、一周两次……“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核酸检测处”,这样的画面已成为历史,我命由“酸”不由我的日子终于结束了。但核酸检测留下的阴影还会存在,我的耳朵经常幻听:“各位居民,下楼做核酸了,带好口罩,保持间距。”多年以后,再回首,会心酸,会感慨,那是怎样的一段人生历程?说一句“命途多舛”不为过吧?</p> <p class="ql-block"> 这一年,课堂的行走轨迹呈两点一线:学校,家里;家里,学校。曾经面对四十多个学生,我惶恐不安;而后一个人的舞台,我心力交瘁,还是喜欢“众星捧月”的感觉。有人说,你们好啊,老放假。谁喜欢这样的“假期”?对着电脑自说自话,说话没人接,还要揣摩对面的人在干什么。称得上“有恨无人省”“寂寞沙洲冷”。百变式课堂,花式作业,墨迹式催作业……真可谓脑洞大开,无所不用其极。尽管最后效果依然不堪一击,但吾已尽力。我想随2022的远去,大规模上网课的时代必将一去不复返。</p> <p class="ql-block"> 这一年,过得最多的该属居家的日子,静坐窗前,做一些虚度时光的小事情。听着电视在身后自说自话,嘴上喝着在别人看起来极其寡淡的白开水。想写了,就在手机上写上那么三言两语。偶尔发发呆,偶尔与朋友侃侃微信,眼眸在翻开的书页里行走千里,脑海浮现出一个个感动的瞬间,有朋友深夜送来的蔬菜,有同事的课间甜点,有女儿的爱心午餐,更有老父亲送上楼的带着余温的晚饭……</p> <p class="ql-block"> 这一年,去医院的次数明显增加了,第一次封控,妈妈脑出血住院,解封,哥哥生病,再封控,婆婆住院。这一年,仿佛生活不再明媚,仿佛乌云正压过头顶,仿佛尘世里那些深爱的事物正在远离。有人说:“当坏事人人都不可避免的时候,它好像就不值得悲观了。”倘若生活注定不能圆满,那就该在遗憾里,去珍惜,去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正如丰子恺说的那样:“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p> <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放开封控后,一夜之间城市沦陷,人们来不及躲闪与防备,都已纷纷中招,束手就擒,似乎很少人能被病毒赦免。于是囤药抢药开始。人间又一次充满着恐慌与无助。慌乱中,人们只能在网络里,用各种形式,诉说着那些不能言语的忧伤与苦痛。手机APP里分享的都是“阳”后的各种症状,各种治疗偏方。忽然会发现,这世界的每个角落都藏着一个“济世神医”。各种偏方,各种解药,有些谣言离谱到一看就知是假,却有那么多人点赞,转来转去。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满满的焦虑。而此时,居家上网课的孩子们也纷纷被病毒斩于马下,幸运的是,我真的就是那个天选打工人,不仅一直阴着坚守课堂,而且给阳人送药,给阳人监考,给阳人买菜,陪阳人吃饭……如今,我这致阴体质每天都在接受着身边人问候“你阳没阳呢?”我已俨然成了一个异类!</p> <p class="ql-block"> “我与旧事归于尽,来年依旧迎花开。”此时,尽管微笑与伤痛依然藏在一层薄薄的熔喷布下。但我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愿我们所期盼的烟火日常,终会在春天如期归来!愿2023,一切安好!</p> <p class="ql-block">文字:含蓄</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