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疫情居家期间,我再次阅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今天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把此书分享给大家。</b></p> <p class="ql-block"><b> 首先进入第一部分,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主编和这本书的尤其之处。</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二部分:为大家分享五个经典案例</b></p> <p class="ql-block"><b> 请大家回忆一下《再别康桥》,试着背诵一下。我能记住的是开头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和结尾的“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盘云彩”,中间的诗情画意部分我是记不清了。</b></p> <p class="ql-block"><b> 这种现象就是系列位置效应。书中是这样给的定义:</b></p> <p class="ql-block"><b> (首因效应)还记得的第一次约会吗?第一次约会时大家都做了些什么?(化妆、打扮)为什么要那样做呢?(目的就是给对方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还有我们平时说的“先入为主”“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等说法都是首因效应。</b></p> <p class="ql-block"><b> (近因效应)在鼓励孩子时有两句话:第一句是“随便考上一所学校,该没有什么问题吧?虽然录取率那么低。”第二句是“虽然录取率那么低,总能考上一所学校吧?”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只因语句排列的顺序不同,给我的印象就截然不同。前者给人留下悲观的印象,后者则相反,给人一种乐观的印象。这就是在沟通的艺术上体现出的近因效应。有时尽管你有心讲出令人感到痛快的话,如果最后一句话是悲观的语调,整句话就呈现出悲观的气氛。</b></p> <p class="ql-block"><b> 既然如此,我们在批评孩子时,是不是应该讲究一点艺术?在批评结束时,如果我们再加上一句:“……也许,我的话讲得重了一点,但愿你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很抱歉,刚才我太激动了,希望你能好好加油!”此时,孩子会怎么想呢?但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方式(“……懂了没有?”“……听不听由你,到时候一笔计算。”“……如果再犯,我绝不饶你!”)做结束语的话,孩子又会有如何反应呢?我想大家心里都已经有了答案。</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先看看书中马克吐温捐款---偷钱的故事。马克吐温为什么最后会气愤,不仅没有捐款,反而还偷钱呢?显然是因为牧师讲的时间太久了!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唠叨个不停,仿佛要把人的耳朵一下子灌满似的,再耐心的人也会心生厌烦!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来做个小测试,我出是一串数字:71863945284,请大家读一遍,再按照原来的顺序,尽可能多地默写一下。我再出示一串字母,同样的方法,先读再默写,大家来测测自己的记忆。大部分在5---9之间,这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神奇的7±2效应。他是美国心理学家米勒在1956年提出的,他发现一般情况的短时记忆能力的广度为7±2信息块,即5---9之间。</b></p> <p class="ql-block"><b> 3+1怎么会不等于5-1,很奇怪的不等式吧。即使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也会笑话这是一个傻瓜公式吧,3+1明明等于5-1。请别着急,有时候,也许、可能、或许、大概、这个不等式真的会成立哦!</b></p> <p class="ql-block"><b> 想象一下,本学期我们要发奖金,可是不知道有多少钱,所以每人先发了3000元,发到最后发现还有余额,于是每人又多发了1000元,当我们拿到钱的时候,心里会怎样?(美滋滋)如果学校一开始就发给我们每人5000元,可是最后发现不够了,只好又从大家手里要走1000元来补给剩余的人,这时候你心里又会怎么想呢?(有点失落,有点遗憾,有点不舍……)总之感觉要比第一种情况差。可是你拿到手上的不都是4000元吗?为什么你的心理感受就那么不一样呢?这不是正好验证了3+1≠5-1不等式吗?</b></p><p class="ql-block"><b> 也许你会说,我们要通过现象看本质。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虽然结果可能都是一样的,但是如果变通一下,以不同的方式给予,给人的心理感受可能就截然不同。来之不易的东西,人们才会更加珍惜;失去之后才知道一个东西的可贵。所以,我们会很惦记从手里拿走的那部分钱。好好利用这种心理可以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第三部分:读有所思</b></p><p class="ql-block"><b>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它是一面镜子,让我反思我在教育教学中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又是违背教育心理学的;它是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告诉我怎样做才是正确的、科学的、充满关爱的;它又像一根神奇的魔法棒,总是带给我无限的惊喜和期待,那是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b></p> <p class="ql-block"><b> 第四部分:谈谈几种心理效应在我教育教学中的“超”级链接。</b></p> <p class="ql-block"><b> (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首因效应</b></p><p class="ql-block"> 从古至今,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我们事业的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坏的第一印象有时会使英雄无用武之地,也会在以后工作、生活的道路上掷下绊脚石。在教育教学中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我们要充分考虑“首因效应”的影响,积极、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第一次”并科学地设计,一定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回顾我的教学工作,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太重要了,它往往会深刻而长久地留在学生的记忆里,不可磨灭。因此,我每次接新班都把“如何让学生喜欢我的数学课”作为首先考虑的问题,独具匠心地上好新接班的第一课,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让孩子们从上第一节课开始就感到数学是有趣的。</p><p class="ql-block"> “首因效应”的影响不只体现在教师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教育教学的许多环节,都要很好地利用“首因效应”,已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如要上好每学期的的第一堂课;要处理好教材每个章节或每个单元的第一节课;要认真对待每节课的导课部分;同时要科学设计第一次考试或检测等,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p> <p class="ql-block"><b> (二)利用U性记忆---系列位置效应合理安排教学时间</b></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没有让我们过目不忘的“记忆丸”,只有在最要的时候安排最重要的事情、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效率才会更高,才会更有收获。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大脑对信息的保持率可以分三个阶段,开始阶段是高效期,中间是低沉期,结尾是高效期,高效期和低沉期随着课时长度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将1节40分钟(高效期大约30分钟)的课分解为2个20分钟(高效期大约36分钟)的课,那么高效期会多出20%,所以,老师不仅要充分利用一节课开头和结尾的宝贵时间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以外,还应该在课程过半时进行一些休息,比如讲个简单的笑话或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这样能帮助学生最大程度地利用课上时间吸收知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给教育留点“空白”---超限效应</b></p><p class="ql-block"> 1.避免认知超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能让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不要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传授你以为很重要的知识,不要到下课了,仍讲解再三,这样会使学生认知超载,不仅达不到教育的初衷,而且会适得其反。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度”,给学生适当地留些“空白”---思维的空间和平台,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主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让学生补充这些“空白”,“空白”的流动性、生成性可以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本学期做到按时下课,绝不拖堂。</p><p class="ql-block"> 2.表扬不能太廉价:对学生的表扬并非越多越好,在教育中对学生的表扬也不能太“廉价”。</p><p class="ql-block"> 3.批评要点到为止:对学生的批评更应该避免超限效应,更应做到点到为止,切不可“宜将胜勇追穷寇”,要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惟其如是,才能使成长中学生把我们视作自己良师益友,从而甘愿接受教育,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四)巧妙运用3+1≠5-1---心理加减法</b></p><p class="ql-block"> 1.教育中的3+1>5-1心理加法效应:在育人过程中,老师也可以用3+1>5-1效应。例如在行为矫正中,老师若关爱有加,过多的付出,刚开始学生会感激,去改变自己的行为以满足教师的期望。天长日久,学生会习以为然,这时的学生,已经不在意这个老师是否爱与不爱。相反,如果老师一开始感情投入有所保留,学生只感受到你的部分付出,若他改正好,则老师多满足他一点,学生会觉得老师越来越好,也会越来越愿意听老师话,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这就是利用心理加法效应。</p><p class="ql-block"> 2.教育中的3+1<5-1心理减法效应:给学生布置作业或安排任务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心理减法效应,想让学生做5道题,我就会给学生出10道题,让他们从中选取5道题来做,这样学生心理感觉减少了5道题,没有压力,做起来就不会感觉厌烦了。这是心理减法效应。</p><p class="ql-block"> 心理加减法效应巧妙运用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理教育艺术,作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们只要熟练掌握其策略,就一定会另辟蹊径,打通一条新的“华山”栈道。</p> <p class="ql-block"><b> 要使我们的教育更有效,我们就应该把心理效应“超”链接在教育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一种适度紧张而有趣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思维活跃的环境中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从而到最佳的学习效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