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郑先生,你真得不去吗?!”</p><p class="ql-block"> 这是可乐(在慕峰认识的山友)再次约我了,她要去速攀哈巴雪山。我说“真的不去了!”</p><p class="ql-block"> “为啥?!”</p><p class="ql-block"> 我说“从慕士塔格回来后,我就决定暂时与雪山生活说再见了。”</p><p class="ql-block"> “为啥”!</p><p class="ql-block"> “也没啥,总有一些活法要舍弃,才会有一种新的活法”!</p><p class="ql-block"> “那珠峰呢? ” </p><p class="ql-block"> “你猜”!</p><p class="ql-block"> “好吧,那以后,你准备干嘛”?</p><p class="ql-block"> “放心吧,会有另一种方式,虽不属于雪山,但还是属于我自己”。</p><p class="ql-block"> 是的,暂停更高海拔雪山的攀登是我在登慕峰之后的决定。</p> <p class="ql-block"> 还是先说说慕士塔格的经历吧。</p><p class="ql-block"> 从玉珠峰(6178米)下来的那年(2020年8月)就计划在2021年登慕峰。一是,延续自己更高的雪山目标;二是,进一步提升身体素质来看看是否可以提升抗高海拔的能力,让自己不能每座雪山都这么难。从玉珠峰下来后,就开始系统地跑步了。</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喜欢登山的人有时候就是这么执念:强大能战胜一切!之所以感觉难,只是因为你不行,要不,别人怎么可以--纯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p><p class="ql-block"> 技不如人,就不停地折腾自己。</p><p class="ql-block">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对工作与生活还是很有帮助的!</p><p class="ql-block"> 事情没做好,基本上不会怨天忧人,只怪自己不够强大,能力还不及! </p><p class="ql-block"> 由于疫情的原因,2020年慕峰关闭,2021年慕峰还是关闭。接到可以攀登的消息是2022年的春节前后。</p><p class="ql-block"> 跑步果然是提升体能最好的方式。从2020年10月份正式规律的跑步,经过2021年10月份重装狼塔的检验,自己耐力方面得到质得提升。也更坚定了自己跑下去的信念。半马成绩也提升到了4:55的配速。</p><p class="ql-block"> 一直做着体能储备,也一直与内心的“逃避情绪”做着斗争。</p><p class="ql-block"> 日子到了,最终还是选择了出发。</p><p class="ql-block"> 慕峰的攀登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 慕峰常规攀登行事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Day 1(7月17号):到达喀什</p><p class="ql-block"> 带齐最后一件装备(国旗,也为给自己增加力量),启程。</p><p class="ql-block"> 是怀着忐忑及期待的双重情绪出发的。</p><p class="ql-block"> 在机场大厅纪念一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到达喀什,赶上了俱乐部准备的欢迎宴。</p><p class="ql-block"> 由于是三年后的首次放开,所以今年攀登的人员相对较多,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山友,还有一起登玉珠峰的立群兄,本次我俩就拴在了一起。</p><p class="ql-block"> 其实登雪山本就是一个小众群体,大家都是从5000+开始的,然后6000+,就那么几座山,相同的登山季,所以彼此之间都能串联起来,再加上登山人本就有的豪爽的特点,很快就熟络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欢迎宴上还有王铁男老师(被凯途聘为顾问)给我们介绍了很多登山的知识。他说到“登山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跳舞,自然就会有人喜欢登山,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 都是生活方式,都是自我的选择,无关对错,无关好坏!</p><p class="ql-block"> 我也一直这么认为。</p> <p class="ql-block"> D2( 7月18日):喀什至204登山基地(3800米)</p><p class="ql-block"> 根据俱乐部的安排,一早出发至204国际登山基地。</p><p class="ql-block"> 这个季节是新疆的旅游旺季,路上车辆较多,再加上雪山融水冲坏了一段路,我们到达基地的路途多耗了2个多小时。 </p><p class="ql-block"> 在基地附近的布伦口乡苏巴什村进行边防登记与防疫情登记。村民都住进了政府统一安置的砖瓦房,已不是过去漂泊流浪的游牧生活,过得比较安逸。</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午10点左右到达基地。</p><p class="ql-block"> 夕阳下,背后的慕峰,离它又近了些,感受到雄伟而有魅力。</p> <p class="ql-block"> D3 ( 7月19日):从204至BC(大本营,4300米)</p><p class="ql-block"> 一早起来去拍慕峰,日照金山的模样又是别样的壮观。</p> <p class="ql-block"> 王红向导是我们这个团队的总领队,他带我们早上9:00出发。</p><p class="ql-block"> 为了适应高海拔,一路上节奏压得较慢。这一天是没有任何压力的,可以尽情欣赏雪域高原的透彻、辽阔……也点亮了自己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 下午4:30到达凯途BC登山基地。</p><p class="ql-block"> 我与立群兄一个帐篷。基地还能限时供电及wifi服务,条件不错。</p><p class="ql-block"> 状态也不错。自拍一张留作纪念。作为模板以比照十几天高山对自己的摧残。</p> <p class="ql-block"> 第一天入驻BC的我:</p> <p class="ql-block"> 在BC营地俱乐部安排的餐食是比较丰富的,保持四菜一汤的标准。</p><p class="ql-block"> 晚上开始有些不适,没睡好。还是高反了。</p> <p class="ql-block"> D4 ( 7月20日): BC---冰塔林(4500米)</p><p class="ql-block"> 起床有点困难,眼睛肿胀,呼吸也不均匀了。早饭勉强吃得下。还有几位山友高反的症状看上去更严重一些。</p><p class="ql-block"> 庆合兄(来自青岛)及可乐等四人先在西藏阿里等地方自驾游玩了十几天,然后到这里与我们汇合。他们看上去状态很好。还有在上海工作的刘先生,是潍坊人,山东老乡。他们给团队带来了很多快乐。立群兄状态正常,正如他在玉珠峰时一样,本次慕峰也全程没有高反。真是羡慕!</p><p class="ql-block"> 10点领登山装备——高山靴及连体羽绒服。11:30出发拉练至冰塔林。高山靴真沉。</p><p class="ql-block"> 慕士塔格峰被称为“冰山之父”,接近型最好的3号冰川。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 很快回到BC。太阳一落山温度就急速下降,需要穿上羽绒服。晚饭后大家坐在餐厅帐里聊天,各自说说自己登山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与王铁男老师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 自己的高反症状也渐渐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 D5 ( 7月21日): BC(4300米)—ABC(5300米)—BC</p><p class="ql-block"> 今天进行正式拉练(也称一拉)。</p><p class="ql-block"> 其美队长是我们拉练的向导。从早上11:00出发到下午约2:30到达。主是目的是适应高海拔,顺便将自己的高山靴、羽绒服背至ABC(紧挨雪线的物资存放营地)。</p><p class="ql-block"> 全程基本都是碎石坡,难度不大,强度也适中。</p><p class="ql-block"> 自己状态正常。基本上也走在了第一阵营。把物资放在帐篷后,我们即回到了BC。</p><p class="ql-block"> 凯途罗队及向导们晚上给我们带来了变化,说是由于天气的原因(看目前的天气预报31号之后极可能没有了窗口期),另一个原因是为了更合理地分配高山营地及向导,分成两队(A\B)最为合适,A队要提前至29号登顶,(A队二拉时不再安排在C2住宿而是直接下撤BC,在大本营只休息一天,原计划是两天),B队按原计划30号登顶。这引起了大家的不安。</p><p class="ql-block"> 罗队说本着自愿及适当调剂原则,让大家先考虑,第二天定。</p><p class="ql-block"> 整个计划从这里就开始改变了,这是第一次变化,更大的变化还在后边。</p> <p class="ql-block"> D6 ( 7月22日): BC 休整</p><p class="ql-block"> 按计划,休整。看书、喝茶、熬性子。</p><p class="ql-block"> 登山是孤独的。</p><p class="ql-block"> 要先从内心里战胜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说得不仅仅是老马的决心,而更主要的是老马能耐得住寂寞,不被外境所困扰,要内心的安定,才可到达远方。所以要先把自己的浮躁熬下去,如木鸡般专注。要学老成持重的廉颇,而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p><p class="ql-block"> 晚上正式分组。我经过了犹豫再三,犹豫的原因主要还是担心高反,少了一天在C2的适应,到底能不能行,真是没把握!但在立群兄及可乐姑娘的鼓励与影响下,我最终还是选择了A队。</p><p class="ql-block"> 还有庆合兄,他说“就我这样基本天天吃喝玩乐、昼伏夜出的人都有信心,老郑你自律到几乎天天跑步的人再登不上去,就真的天理不容了!肯定没问题”!庆合兄也是从玉珠峰上过来的,他是一个很豪爽幽默的人,是个“神”一样的人。是啊,并不是所有登山的人一直就这么苦逼,从他身上能看到另一种存在:随意与潇洒。我说“庆合兄,你如果愿意,你就能成为登山界的天才”!</p><p class="ql-block"> “无兄弟,不登山”。</p><p class="ql-block"> 看来登山也不仅是孤独的,还有队友始终与你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选择A组另一个原因就是时间,如果30号之后一直没有窗口期的话,今年所有的努力就报废了。(8月5号是慕峰登山季的截止日)。不确定的、等待的状况会更加煎熬。高反,毕竟还是自己的事,但天气是老天爷的事。</p><p class="ql-block"> 该来得,终归会来!就这么着吧。</p><p class="ql-block"> 决定来登山的那一刻起,就不是为了舒服及侥幸,就是奔着克服一切困难,挑战极限来的,所以也就没啥可逃避的!</p><p class="ql-block"> 下定了决心,人就安定了!内心也变得强大了!</p><p class="ql-block"> “静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p> <p class="ql-block"> D7 ( 7月23日):BC---C1(5400米)</p><p class="ql-block"> 今天二拉。也是拉练中最长的路段。照例从上午11点准时出发。</p><p class="ql-block"> 从BC至ABC的路程是一样的,前天走过。</p><p class="ql-block"> ABC之上就是雪坡了,需要穿上高山装备---登山靴及踏雪板。一下子就笨重了很多,艰难了很多。</p><p class="ql-block"> 整个行程,我基本上按两种模式,一种是保持跟上第一梯队,跟着队伍的节奏一步一步向前挪,另一种就数着数走,走五、六十步,歇三十个数,再累了就歇更长一些。</p><p class="ql-block"> 行进中队伍基本是沉默的,看来都不是轻轻松松的事!</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路程虽不轻松,但自己没有高反,还是很欣慰的。</p><p class="ql-block"> 终于在下午8点左右到达C1。抓紧趟进帐篷里先歇上半小时,恢复了体能。</p><p class="ql-block"> 穿上羽绒服,在太阳下,很暖和。观赏雪山之上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到C1也就是真正进入了雪山腹地。</p><p class="ql-block"> 在C1晒太阳的我们,看上去状态都还不错,另一位是立群兄。</p> <p class="ql-block"> 11点左右回到帐篷休息。晚上高反又来了,头疼、恶心,睡得迷迷糊糊。这是常态,没啥可奇怪的。总体感觉高反的程度要比玉珠峰时弱很多,是可以克服的。</p><p class="ql-block"> 我战胜了5400。</p> <p class="ql-block"> D8 ( 7月24日):C1---冰裂缝处(5600米)---BC</p><p class="ql-block"> 早上艰难地坐起来,艰难地穿上羽绒服,艰难地站起来,艰难地过去吃了几口饭。</p><p class="ql-block"> 今天也是整个过程中高反最严重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如我所料,我走在了队伍的最后面。</p><p class="ql-block"> 每一步都异常艰辛!每走二、三十步,就需要用近半分钟的时间去攒足力气。</p><p class="ql-block"> 前两个小时没有力量,后一段时间整个人都处于半睡眠的状态,但脑子是一直保持着清醒,告诉自己不要摔倒。</p><p class="ql-block"> 有个长度约200米的雪坡,感觉一直不到头,几乎用了半个小时才上去,耗尽了最后一点气力。爬上这个雪坡后,我给收队说决定提前结束自己今天的拉练,要下撤。</p><p class="ql-block"> 我大约完成了今天任务的三分之二。</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段雪坡,在当时及现在也想不不起来是怎么上去及下来的。</p><p class="ql-block"> 返回的路,大约用了一个小时。回到了帐篷睡了一觉,等队伍回来一起下撤到BC。</p><p class="ql-block"> 王铁男老师担心起了我的身体,几次到帐篷里问我状况,包括晚上在餐厅帐也一直关注我,估计,他当时有可能以为我要放弃或者没有能力能登顶了。 </p><p class="ql-block"> 后来想想,我的决定是对的。既然起不到拉练的作用了,就不如省些力量,没必要拉伤自己与加重高反,否则可能后边的正式登山计划就报废了。所以认清自己,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有一位山友早上直接起不来了,当时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他说走路都摇晃,担心小脑受伤了。领队说计划安排人给抬下去。但最后听说他还是坚持自己回到了BC,走到了黄昏。到BC后,大本营安排车辆拉去塔县医院进行了检查,还好,就是高反的缺氧。他的这次登山计划就提前结束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半败于5600。</p><p class="ql-block"> 也不由得为将来正式登顶时在C2及C3的状态担忧起来。</p><p class="ql-block"> 回到大本营后,又恢复了正常。由于第二天的计划是在大本营休整,有几位山友选择租车去塔县洗澡、补充能量。</p><p class="ql-block"> 我与立群兄继续待在BC,继续熬性子。</p> <p class="ql-block"> D9( 7月25日): BC </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按时作息,按时吃饭。</p><p class="ql-block"> 今天又有一个山友高反越发严重了,混身僵硬。俱乐部也安排他去了塔县,提前下撤了。好在,回到城市后也无大碍。</p><p class="ql-block"> 来时,带来了电子书,这几天基本浏览完了一遍《明朝那些事》。</p><p class="ql-block"> 看到李时珍&徐霞客,一个本可以一生做首席御医,一个本可以科举高中,都可高官厚禄,都可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而偏偏选择了去做山野村夫,风餐露宿,受尽苦难,游历世间,一个用20多年时间完成《本草纲目》,一个用30多年的时间完成《霞客游记》,从而造福千秋百代,惠泽后世。我想这是情怀!是一个医生、一个旅行家的最博大的情怀。更是,他们自己内心的选择!---愿意过这种生活!</p><p class="ql-block">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好一生!</p><p class="ql-block"> 去塔县的山友们回来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一块腐败,感谢他们的无私。</p><p class="ql-block"> 晚上领队带来了第二个变化</p><p class="ql-block"> 高山气象预报显示29号凌晨是最后一个可攀登的天气(风速已达55,60是可登山的临界点),30号之后的若干天已确定没有了窗口期,所以原计划的B队要么提前冲顶(在C2不再回来休整,直接去C3,然后冲顶),要么就下撤,今年再也无法登顶。</p><p class="ql-block"> 他们一行几个人又要分成两组。听说约50%的人选择了直接冲顶。B组的一部分反而成了突击队。真佩服他们的勇敢,也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每一个人的决定都是勇气!都是对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也为他们祈祷,一切顺利!扎西德勒!</p><p class="ql-block"> 凯途给我们正式分配了协作,什斤是我与立群兄的向导。也算作老朋友了,在玉珠峰时,他就是向导之一,在那时就认识了。心里也多了一份温暖及力量。什斤,是一位非常负责任及热心的向导。感谢他这一行的照顾。</p> <p class="ql-block"> D10( 7月26日): BC---C1</p><p class="ql-block"> 休整了一天的我们,整装待发,正始踏上了7546的挑战之旅。</p><p class="ql-block"> 经过了前几次的拉练,自己身体状况越来越好,自己一直努力保持于队伍的前三分之一位置。</p><p class="ql-block"> 下午5点左右到达C1。</p><p class="ql-block"> 刚到达时,遇到了暴风雪。狂风怒号。第一次感受了雪山之上的风雪,来得那么快,那么直接,走得又是那么急,那么紧迫。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整个世界就成了一片白茫茫。</p><p class="ql-block"> 大约一刻钟就雪过天晴了。所有人都出来看风景。</p><p class="ql-block"> 最快乐的是可乐姑娘,她居然跳起了舞蹈。整个登山过程中始终没见到她有一丝的疲惫,永远充满着活力!她的快乐也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给我们了力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向C1途中</p> <p class="ql-block">快乐的可乐</p> <p class="ql-block"> 看到这些人间不见的风光,也治愈了以前所有的辛苦与努力!那都不算啥,真是人间值得!</p> <p class="ql-block">雪线之上的跋涉</p> <p class="ql-block"> 今天在C1感觉好了很多,睡眠也好了很多,基本上能适应了这个高度。 </p><p class="ql-block"> 《人体简史》上说身体是有记忆的,看来不假。接下来的行程多了些安定。</p> <p class="ql-block"> D11 ( 7月27日):C1—C2(6200米)</p><p class="ql-block"> 早上5点出发去C2,下午4:30左右到达。</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天艰难的行程。每一步都是磨砺,就是磨着向前走,成语“砥砺前行”,一定是登过山的人创适的词汇。</p><p class="ql-block"> 过程的艰辛就不详说了,反正也是拼尽了最后一点力气!</p><p class="ql-block"> 也是风景最美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看摄影师拍的冰裂缝:</p> <p class="ql-block"> 能用手机拍照的想法是奢侈的!除了向前迈步,其他任何事都是多余,美景就都留在心里吧。</p><p class="ql-block"> 在到达C2之前又下起了雪。进一步印证了Mountain line (瑞士的一家专门预报高山天气的户外网站)的准确度---最近几天慕峰会连续风雪,这也预示着后天的冲顶不会是好天气了,让我们丧失了对好天气的最后一点希望。</p><p class="ql-block"> 在C2遇到B队中已冲顶成功陆续在下撤的山友,一位叫冰冰的女孩到达这里时约7点。领队给她补给了热汤,稍作休息后,她继续下撤了。后来看她写的游记,说到她强忍着剧烈的腰痛,从晚上3点起床开始,登顶,下撤,加起来才12公里的路,走了近25个小时,于28号凌晨3:30回到了BC。她说走哭了好几会,当时死得心都有。总算,平安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她应该算得上我们这一行人中最磨难的,也是最坚强的!</p><p class="ql-block"> “她说到:她喜欢登山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克服特别急躁的性格,攀登雪山的过程可以让自己更静定,更强大,然后才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人。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有能力可以帮助别人的人。”</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要学习疗愈自己,去自我教育。这是一生都无法停止的任务。我们疗愈自己,持续学习精进,才能有机会为他人做一些什么。只有能够服务他人,生命才能扩展。”</p><p class="ql-block"> 从文字中可以看出她的善良。</p><p class="ql-block"> 愿每一个人都成为最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C2是6200米的海拔,创造了自己的最新高度(以前是玉珠峰的6178米),而且基本也没有高反,看来,身体还是进步了,成就感飙升。</p><p class="ql-block"> 在C2的一晚上还算比较安稳,除头疼外,勉强可以睡着。也真佩服立群兄,每天状态都很平稳,他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是个心如止水的人。向他学习!</p><p class="ql-block"> 我战胜了6200。</p> <p class="ql-block"> D12( 7月28日): C2-C3(6900米)</p><p class="ql-block"> 照例早上5点出发。</p><p class="ql-block"> 从C2营地开始,就是一路向上,好象就没有其他的路况。</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临近到达C3之前是一段大雪坡,坡度大、距离长,每走一段路,就得趴在登山杖上休息,记得这一段拄在杖上的时间比走路的时间都长,真是感觉用了毕生积攒的所有力量才登上去的。</p><p class="ql-block"> 好在听领队说,成功到达C3就算成功了70%,冲顶的过程没有这段难。用意志力与希望去完成吧。</p><p class="ql-block"> 希望的力量,是无穷的!</p><p class="ql-block"> 终于到达C3了!约下午5:30。</p><p class="ql-block"> 没有多少记忆了!幸亏手机里当时录了一段视频,说是自己到达营地后,混身失去了力量,雪板及高山靴都没脱,立马钻进了帐篷,迷糊了半个多小时才缓了过来,才逐渐有了意识。</p><p class="ql-block"> 的确是最煎熬、最艰难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但愿如领队所言,已成功了70%!</p><p class="ql-block"> 7点多吃点东西,我记的俱乐部准备的要么是方便面,要么是酸辣粉。</p><p class="ql-block"> 8点多就回到帐篷休息了。什斤晚上同我们睡在一个帐篷里。互相挤着,也暖和,有向导在身边也踏实。</p><p class="ql-block"> 睡在6900米高的冰天雪地里,尽管因高反浑浑噩噩,头疼难忍,但想想也是奇妙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期望睡踏实是不现实的,偶尔能迷糊一会。这7、8个小时内反反复复地醒来睡去,伴随着的是脑袋的胖胀。</p><p class="ql-block"> 终于熬到了起床的时刻---凌晨2:00左右。</p><p class="ql-block"> 我战胜了6900。</p> <p class="ql-block"> D13( 7月29日凌晨): C3---7546</p><p class="ql-block"> 2:00起来,艰难地穿上羽绒服、高山靴、踏雪板,足足花了10多分钟。</p><p class="ql-block"> 帐篷外,果然风雪交加,打得人睁不开眼。从现在至登顶都是在风雪中渡过的。</p><p class="ql-block"> 但自从我起来的这一刻起,就知道,我一定能登顶。因为,高反是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我应该是有能力登顶的。</p><p class="ql-block"> 尽管困难,但信心十足!</p><p class="ql-block"> 强逼着自己吃了两个小面包,好象是喝了一些黑芝麻糊,记不太清了。</p><p class="ql-block"> 终于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整个冲顶的过程,除了风雪大之外,倒没有感觉过多的困难。</p><p class="ql-block"> 被黑暗与风雪包围着,除了前面亮着的头灯之外,四面一片寂寞。</p><p class="ql-block"> 就一直跟着走,不掉队,不冒进。</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黑暗产生的错觉,也许是缺氧的原因,感觉两边是遍布的商铺、小店……老板在门里吆喝着,如小时候赶集的景象。当时也真的有种忧虑自己走到里面,就回不来了,还有一种担心,是否突然被一只手给拽了过去,从此在这个世界上消失。</p><p class="ql-block"> 的确有点恐怖!所以让自己保持清醒,不要离队,一直前进。</p><p class="ql-block"> 许多人说,在雪山之上是容易产生幻觉的,真得不假。至到现在我依然清晰的记的那些场景,甚至比登山的“艰难经历”都清晰。</p><p class="ql-block"> 这个感觉就一直伴随着我,很奇特,直到天亮起来。</p><p class="ql-block"> 由于风雪大看不到路标,队伍在快到山顶时,滞留了大约20分钟,算作休息了。</p><p class="ql-block"> 重新行进。领队说过了前面一个雪坡,上去就平坦了,也就到了。给每个人重注力量与希望!</p><p class="ql-block"> 这时天亮了一些,雪停了一会,但风越来越大。</p><p class="ql-block"> 终于登上了平坡,看到了不远处顶点的标志---飘着的经幡。</p><p class="ql-block"> 大约8点,我到达了7546米!</p><p class="ql-block"> 天刚蒙蒙亮。山顶上寒风刺骨,冷得让人受不了。</p><p class="ql-block"> 看不到山下的壮观景色。也算稍有遗憾吧。</p><p class="ql-block"> 来之前的许诺,无论多难都要把你们带上7546的诺言实现了:</p> <p class="ql-block"> 在山顶上停留约5分钟,匆忙下撤。直到撤至C3,才觉得的风雪小了些。</p><p class="ql-block"> 在C3稍作修整,我与立群兄就下撤了,一直安全撤到BC。</p><p class="ql-block"> 凯途安排了火锅,大家尽情释放了。</p><p class="ql-block"> 我终于战胜了7546。</p> <p class="ql-block"> 7月30号中午我们回到了喀什,到酒店痛快地洗了个热水澡。晚上凯途安排了庆功宴,大家相约再会,友情长存!</p><p class="ql-block"> 7月31号,各自安排。我于当天晚上回到济南。</p> <p class="ql-block"> 在写完这个游记的时候,刚好收到了登山证书。单位的小敏姑娘说“领导,这个可不同于马拉松的完赛证书,这个真是可以吹一辈子的,第二本书也可以写了!” 我说“上半辈子是可以吹一吹了,希望下半辈子也有可以吹一吹的事”!。</p> <p class="ql-block"> 是的,未来,一定要有可以吹一吹的事!至少要保持状态,保持自律!我曾说坚持是为了登更高的山,其实坚持是为了更确定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总结一下自己慕峰的感受:山上不是生活,山下才是。胜利与激情不是人生的常态,失败与平淡才是。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保持本心,应有“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坦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好每一刻,过好每一天。用山上经历过的感悟,过好回归山下后的生活,面对每一个人,每一天。</p><p class="ql-block"> 也如贺炜在世界杯上的解说“我们热爱足球,不仅仅是展现了球员们的励志故事,更记录着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心中都有的英雄梦想。我们恭喜阿根廷,也向法国队送上祝福,无论今晚你们支持的球队是胜是负,都希望今天晚上的感悟,能够帮助你勇敢面对明天早上推开门之后真实的生活。这才是这项运动真正的魅力,我爱足球,我想你们也是,波斯湾的故事讲完了。四年后相约在玛雅文明存在过的地方,4年后美加墨世界杯再见。”</p><p class="ql-block"> 对我而言,慕峰的经历说完了,下一个行程再见。</p><p class="ql-block"> 最后想起了与可乐姑娘的对话。</p><p class="ql-block"> 她说决定登慕峰是因为要救赎自己才去的,用登山的成功战胜了一切折磨,证明了自己的“可以”,治愈了自己!从慕峰下来后,她说虽然也偶尔找不到方向,但淡然了很多,正重新考虑如何走好将来的路。</p><p class="ql-block"> 是的!站在7546米的高空,面对广袤的宇宙天地,每个人都是沧海一粟,尽其一生的所为也微不足道,何必看重荣辱得失!</p><p class="ql-block">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p><p class="ql-block"> 我说你一定可以!就如在山上的美丽!</p><p class="ql-block">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p><p class="ql-block"> 甚好!</p> <p class="ql-block"> 三年新冠“大病毒”及能影响到我们或者自身产生的 “小病毒”---失业、失败、失落、失去……等等,的确给每个人造成了诸多影响,能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安之若素,心怀初心,而矢志不渝! </p><p class="ql-block"> 好在一切都在好转!</p><p class="ql-block"> 经历过“抗疫”后的世界,也将会变得更加真实与丰满! “抗疫”之后的我们也具备了更强的免疫力!变得更加坚强!</p><p class="ql-block"> 这也许正是我们所需要的!</p><p class="ql-block"> 其实,世界上真的没有“敌人”,是“敌”是“友”,只有自己!要学会原谅别人,也要学会原谅自己,要学会与自己讲和。</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决定未来几年不再继续攀登更高的雪山,是因为,有许多更适合自己的事情要去做,这也是心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未来,继续随心而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3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