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家长:</p><p class="ql-block"> 孩⼦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系列的发展关键期。3—6岁⼉童是习惯养成、性格培养、想象⼒发展的关键期。但如今,⼀些孩⼦被迫放弃了玩具、游戏,拿起了“ ⼩学化”的课本,学起了⼩学的汉字、拼⾳和算术,孩⼦的 户外活动时间和体育活动时间被严重挤占,这样的“⼩学化”教育模式不仅增添了孩⼦的⼼理压⼒,束缚了孩⼦的独⽴个性和想象⼒,同时也阻碍了孩⼦⾝体的健康成长,对孩⼦来说是⼀种极⼤的 伤害。我们倡导遵循孩⼦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式, 杜绝“拔苗助长”式超前教育,还给孩⼦⼀个快乐的童年。</p> 学前教育“⼩学化”倾向的表现 <p class="ql-block">1.侵占孩⼦游戏和⾃由玩耍时间,提前教授⼩学的教学内容,对孩⼦进⾏写字、拼⾳、运算、英语等课程。</p><p class="ql-block">2.给孩⼦布置⼤量写、读、算、背等书⾯作业。</p><p class="ql-block">3.选择不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进⾏课外双语班、特长班等不适合孩⼦年龄的班级就读。</p><p class="ql-block">4.使⽤不科学、不合理的作息时间等。</p> 学前教育“⼩学化”倾向的危害 <p class="ql-block">1. 违背孩⼦天性。不尊重孩⼦⾝⼼特征,把孩⼦当作⼩学⽣,过早开发智⼒,损害学习兴趣,让孩⼦在学习之初就产⽣强烈的厌学情绪,影响孩⼦可持续发展。</p><p class="ql-block">2. 影响孩⼦身体健康。孩⼦长时间埋头书写,容易造成脊柱弯曲和近视等病症,强制孩⼦长时间集中注意⼒,精神⾼度紧张,⼤脑易疲劳,容易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p><p class="ql-block">3. 扭曲孩⼦⼼理发展。幼⼉时期是⼈⽣发展的幼稚阶段,过早地进⾏理性教育,使孩⼦失去本该有的童真童趣和快乐,不利于孩⼦活泼、开朗、⾃强、⾃信,⾃尊等健全⼈格的形成。</p><p class="ql-block">4. 抹杀幼⼉想象创造⼒。过早地进⾏枯煤知识的灌输,单⼀知识的积累,孩⼦想象和创造⼒空间被⼤⼤缩减,对孩⼦良好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意识的养成极为不利。</p><p class="ql-block">5. 剥夺幼⼉幸福⽣活。“童年深藏在我们⼼中,永远在我们⼼中”,学前教育“⼩学化”倾向不但剥夺了孩⼦当下的幸福感受,还会影响孩⼦今后对幸福⼈⽣的感受。</p> 如何防止或纠正小学化倾向 <p class="ql-block">1.树⽴科学的教育观。家长要不断丰富科学育⼉知识, 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不断提⾼家庭教育能⼒,配合幼⼉园做好开展纠正“⼩学化”教学相关要求。</p> <p class="ql-block">2.树⽴科学的⼉童观。 “让孩⼦成为孩⼦,让孩⼦像个孩⼦”,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天性,遵⾏幼⼉教育规律,遵循幼儿⾝⼼发展规律,把 养成良好⾏为习惯,激发孩⼦⼴泛兴趣、形成很好个性品质作为培养孩⼦的主要⽬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拥有良好教育⼼态。家长对待孩⼦的成长要有⾜够的耐⼼和信⼼,不要急于求成,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要有攀⽐⼼理,家长要采⽤ ⿎励和赏识教育的⽅法,让每个孩⼦都 富有个性地成长,让每个孩⼦都在“好孩⼦”的光环下成长。</p> <p class="ql-block">4.实施“寓教于乐”的家庭教育。家长要提供给孩⼦量多类⾜的玩具,让孩⼦在与玩具的游戏中获得锻炼, 体验成功,感受快乐,增强能⼒,保证孩子每天有不少于1个⼩时的游戏和户外活动时间,保证每天 有半⼩时的亲⼦阅读时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5.树⽴科学的评价观。家长要 摒弃⽤分数衡量孩⼦的思想,淡化分数观念,注重孩⼦综合能⼒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 真诚希望得到您的理解和⽀持,祝您和家⼈⾝体健康,家庭幸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