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地久2022

宁ing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人生忽如寄,转眼又到了一年一总结,一岁一感叹的时候,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年岁末都是我节点性“时间恐慌症”的发病期,症状就是一边掰着手指清算着我不受管理的时间,一边对自己天天争分夺秒、岁岁年华虚度的一年又一年陷入深度的思考和疑惑,但也总能与自己和解,升华出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境界。走过2022,生活在左,工作在右,日复一日都是两点一线简单而又冗繁的重复,毕淑敏的《女心理师》里有一句“一杯咖啡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水,一杯咖啡里98%都是水”,于我来说,那些简单而又冗繁的重复就好像咖啡里的水一样重要,当然还似有若无的掺入了微量的糖和奶,混合成一大杯清淡的灰咖,喝起来微苦,但起码闻上去还是蛮香的。</p> <p class="ql-block">  <b><i>关于鸡汤:</i></b>这一年在矛盾纠结和情绪捆绑中学会了两个词,一个是“钝感力”,一个是“反脆弱”,渡边淳一说“对各种令人不快的毛病忽略不计,视若无睹,拥有对大多数事务不气馁的钝感力,就是现代最大的智慧。”这本书越看越来气,我不就是钝感的反向作用“敏感”吗?并且还脆弱、多疑、容易放弃,心想哥们儿这碗鸡汤对我没有用啊!转而我又研读了塔勒布《反脆弱》里的三元结构:脆弱-坚韧-反脆弱,本打算对号入座、靶向治疗,分析自己到底是脆弱类特征的喜欢安宁的环境、还是强韧类特征的不在意环境,又或是反脆弱类特征的从混乱中成长,好像自己都略有倾向,但靠哪儿站都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于是,这两本书读完彻底懵圈了,本想在名家的精神世界中找到路径完成自己思想上的救赎,奈何越看越觉得到处都是路,又到处都是死胡同。周国平的散文《读永恒的书》写道“世界上的书,大多可读可不读,这种书读了也许不无益处,但不读却肯定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和遗憾。”我想这两本书便是如此。所以凡事需“自得于心”,只有自得于心才是最合适的,于己也是最有用的,类似心灵鸡汤这种形而上的人生哲理,还得是自己给自己对症熬汤,别人熬的最多也不过是闻着香而已。</p> <p class="ql-block"><b><i>  关于妈妈:</i></b>这一年,72岁的妈妈好像在加速衰老,以往每周末回去陪爸妈,走之前,妈妈都会非常不舍的抱怨一句:“就住一晚上就走啊,住的时间太短了!”,我都会赶紧跟一句“下周末又就回来了!”,但大概从今年9、10月份开始,妈妈的眼睛变得低垂而呆滞,她不再主动说话了,回到家变成我说:“妈,我回来了!”,走时:“妈,我走了,下周末还回来!”妈妈都会缓慢的抬起眼睛,看着我有气无力的回一声:“嗯!”。我问过妈妈几次;“我下次回来,你会不会不记得我呀?”,妈妈才会难得的多说几个字“你是我闺女,我怎么可能不认得你!”。疫情放开后,我有近两个月没有回家,前几天妈妈也感染了新冠,烧到38度5时,妈妈好像不知道怎么咽东西了,退烧药喂不进去,妹妹连夜把妈妈送到医院治疗,因为医院病房紧张,只好让妈妈住进ICU,但ICU不允许家人陪护,我跟妹妹通电话:“咱妈一个人在ICU可以吗?妈妈做肠癌手术那一年住进ICU,一晚上吵着护士要见她的孩子。”,妹妹无奈的说:“姐,咱妈现在不知道这些了!”。强烈的心疼蓦然袭来,眼泪毫无准备的潸潸而下。如今的妈妈已不再是那个强势犀利,在家族里说一不二的大家长,暮年里的妈妈越来越依赖、越来越柔软、越来越孱弱。</p> <p class="ql-block">  <b><i>关于树仔:</i></b>从小到大一直守在父母身边的树仔,从未做过任何家务,本以为独自在外求学,生活会一团糟,没想到竟会成为同学眼中的“讲究男”。自己的洗脸台各种日用品摆放有序,袜子、短裤叠放整齐在五斗橱里,鞋子干净整洁的摆放在床底下,几个行李箱从小到大摆放在壁橱里,四季的衣服按季节整整齐齐挂在衣架上,半个月更换一次床品,洗好的床品叠好放进收纳袋中再摆放到衣橱中,我问:何必多此一举,洗干净了直接放进衣橱不就行了,干嘛还要放进收纳袋?他说这样看上去整齐。平时学业紧张,树仔也没放弃健身和自律的饮食,以及每天睡觉前都要跟着“keep”做一套瑜伽拉伸运动。总之离开父母的孩子好像总能迅速得成长起来,并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手足无措、杂乱不堪,无论学习课程、还是衣食住行处处安排的条理分明、井然有序,这让老母亲我实在欣慰不已,甚至竟有些自叹不如。都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折射出的是父母的优缺点,我想说,这面镜子在外面还真是溜光水滑、光洁锃亮啊!好几次和树仔视频都遇上他跟同学打招呼,我打趣道:“同学经常看到你跟妈妈视频,大家会不会认为你是’ 妈宝男’呀?”树仔反驳道:“以大家对我的了解,他们肯定知道我有一个’ 儿宝妈’!”。的确,孩子长大了,可妈妈好像还未“断奶”!</p> <p class="ql-block">  <b><i>关于健身:</i></b>这一年,健身房没去过几次,年卡算是又白消费了,但又不甘心放任身材随心所欲下去,幸好抖音的“猜你喜欢”总能恰合时宜的将各路优秀的健身主播精准投送到我的眼前,什么刘耕宏、牙牙有氧、宋宋爵士、一阳瑜伽等等等等,每一个都是我的理想型身材目标,要不是不会使用抖音打赏功能,我都想成为他们的“榜一大姐”!每次刷到那魔性的健身口号“腰间的肥油咔咔掉,人鱼线马甲线我想要!”,“瘦肚子、瘦侧腰、瘦出你的小蛮腰;瘦大腿,瘦小腿,瘦出你的超模腿。”不由得就会被洗脑般跟着节奏抖动起来,甚至感觉这类直播只是看着都能瘦上两斤!奈何这种“云健身”于我而言也是一天打鱼六天晒网,印象中从未完整跟完一堂课,还总能给自己找理由:“每次不能练太长时间,降低目标方可持之以恒。”但“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则无所得矣”,所以这种间歇性努力、持续性摆烂的懒汉操作肯定收不到什么瘦身效果,才发现在降低目标的同时,还要降低期待,正如父母常说的:“什么胖了瘦了的,健康快乐就好!”</p> <p class="ql-block">  <b><i>关于小阳人:</i></b>年底,国家的三年抗疫大战宣告结束,人民群众的自卫保护战正式打响,为了躲开第一波感染者,每次出门N95、棉袄、帽子、酒精招招安排到位,进家门衣服喷洒酒精后,马上扔进洗衣机清洗,这应该够小心、够洁癖了吧?即便如此,千躲万躲、里防外防的层层保护还是败给了病毒的传播速度和自身的抵抗力,在奥密克戎爆发高峰期我毫无招架之力的成了最先阳起来的一批人,高烧不退、头晕乏力、骨肉酸疼、久咳不愈,更没想到感染的还是一株“减肥株”,餐不知五味,闻不知香臭,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十天瘦了近十斤。在此期间,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树爹成了天选做饭人,每天守在身边叮嘱着我的饮水、吃药,更是第一次下厨房洗手为我做羹汤,味道好坏反正也吃不出来,但那份守护的温暖却可以让食物甚是美味。当我欣喜的以为,树爹可能是专家口中有百分之十概率不会感染的幸运儿时,在我感染后的第八天,树爹也开始发烧了,我俩一个还没痊愈,一个新鲜出炉,这可好,俩人一起端着红糖葱姜水,眯着眼睛、晒着太阳,咳嗽成一曲暖羊羊、沸羊羊、慢羊羊、软绵绵……&nbsp;</p> <p class="ql-block">  流光容易把人抛,逝去的年华和青春的岁月,就像细沙吹散于沙漠,水滴消失于大海,走过便没了痕迹,幸好有情感的记忆标注了时间的存在,那些记忆有感动的瞬间、有努力的样子、有亲人的陪伴、有思念的孩子、有牵挂的父母,所有的记忆穿过时光的长河温暖至今,我也依然还是最好的年纪。</p><p class="ql-block"> <b><i>新年愿望:</i></b> 只愿父母平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二〇二二年十二月三十日夜</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