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擦边球”“碰瓷”国际化

梵罡fàn gāng

<p class="ql-block">农,天下之大业!而这天下之大业中,植物营养又是一个很庞大的市场。在农资这个行业中肥料又是起点比较低的行业,恶性竞争的拼的是利润,良性竞争的拼品质和效果,那么除此之外就是拼品牌和噱头的了。</p><p class="ql-block">说到品牌,好多耳熟能详的大品牌,且更不缺少国际一线品牌,好多是拉大旗做虎皮,有些国家一不是原材料生产国,二不是技术发达企业,科技生产力都根不上,那么在这个国家能有优质大品牌肥料出口来中国,这样的品牌你信吗?你也没少花钱买吧?其实这是看透国内农资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对进口的品牌比较钟情,“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再配上外文和外国“砖家”头像,做些宣传品,扯上一个洋气的名字而已。</p> <p class="ql-block">我们国内的技术高速发展,而且各厂家的技术竞争,行业内部互相逼着、攀比着成长起来的,真连这么个植物营养都做不好吗?</p><p class="ql-block">其实,你们所知道的进口肥也是在国内大型企业代加工,只是按照他们的要求:1、做工再细致些;2、颗粒或外观要求更均匀;3、单独上个色,把色泽调的更具神秘色彩;4、能做好以上三点我给你加点生产费用,因为有人喜欢为进口商标买单。</p><p class="ql-block">这以上种种内幕还不算让人痛恨,因为最其码给了消费者一个心里平衡,能觉得钱花的值也就好了,最可恨的是往自己脸上贴金打着“擦边球”“碰瓷”国际化。我们在市场经常看到“某某某国际”“某某化工”等等字样的农资经营店和运营商,笔者虽说不是正义感爆棚的人,但就此也想把亲眼看到的讲给大家。我在这里说到的“某某某国际”“某某化工”,大家看到字样都觉得很高大上、很有实力、很有安全感,有些是与正规大公司音同字不同,最可耻的是用“某某某国际”“某某化工”的字样在商标局注册这几个字当商标的,不知情的肯定会当做他们公司的名字,所以我称之这种行为叫打“擦边球”“碰瓷”国际化。所以在此提醒一下那些只认国际化、大品牌的朋友们也要擦亮双眼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