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孩子》——阅读笔记

刘璐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所有的情感忽视,都是因为我们为人父母的把某些其他东西“凌驾于”孩子感受之上,在我们养育孩子的事情上,我们偏离了孩子的“中心本位”</span>。</p> <p class="ql-block">  《被忽视的孩子》这本书让我感受到我们无意识中就会有好几个容易对孩子造成持续情感忽视的父母类型,边读边思考,看看自己是否被写入了书中,读完之后有以下几种感受:</p> <p class="ql-block">这本书里边总结了造成孩子童年情感忽视的12种类型的父母给家人分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01、自恋型父母</span></p><p class="ql-block">对于孩子给自己带来荣耀、骄傲、面子更看重,而没有去关注到孩子本身的感受,我们希望他们为我们带来骄傲而去做的事情,我们并没有关心孩子自己是不是喜欢或者原因、或者开心去做,也就是没有认为孩子是独立独特的一个个体,而不是我们的附属品,帮我们“挣面子的工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02、专制型父母</span></p><p class="ql-block">会强调孩子要严格遵守和执行作为父母所设定的规则、纪律、要求,如果孩子违逆了,那就是不尊重当父母的自己、就是不爱自己,会为此而粗暴管教,甚至严厉的处罚,而没有去关心孩子害不害怕、为什么违逆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03、放纵型父母</span></p><p class="ql-block">当父母的可能因为自身“爱好自由”,或者"回避冲突”,或者因为亏欠感而想要去弥补等等,而对孩子不管不顾,放弃了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孩子干什么都无所谓,也不会关心孩子该不该做、该做什么、什么不该做、心情咋样等等,以至于让孩子感觉“我知道父母爱我,但我没有感受到父母爱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04、离异/丧偶型父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05、成瘾型父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06、抑郁型父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07、工作狂父母</span></p><p class="ql-block">“我热爱工作”会给家庭更好的生活条件,但光有物质的满足,人只是活了一半,没有精神生活的孩子,会因为自己有任何不好的想法而内疚、自责,因为他会觉得自己是负担、自己的任何成绩在父母眼里不值一文,因为父母眼里只有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08、照顾伤病家属的父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09、成就/完美导向型父母</span></p><p class="ql-block">和自恋型父母有些类似,但更多是强调孩子要拿成绩、要表现完美,能考100分考了99分就是无能,这种高强压是可怕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0、反社会型父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1、孩子即父母</span></p><p class="ql-block">可能因为家里穷、父母迫于生计、家里有人需要照顾,或者当父母的只享受自己生活,孩子的一切都得自己去安排和做主,甚至还要承担家庭生活任务,“小大人”表面看起来能当家,但自由缺少的爱会留下永远的伤痕,将来撕开以后会疼的撕心裂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2、“都是为你好”型父母</span></p><p class="ql-block">这是比较常见的,单向输出爱、为孩子规划好一切,孩子就“上台串场”就行,我们忘了,孩子的人生孩子自己才是主角,我们“替”不可能是一辈子,孩子终归是要走出象牙塔去经历风雨的。</p> <p class="ql-block">这12种情形,基本上都是父母爱孩子的,只是因为有意无意当中,思想、关注点、重心偏离了“孩子情感”这个中心过多了,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造成不可逆的伤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父母的,其实“没有主观过错”,爱一直都在,只是因为我们在成绩、规则、生计、自我情绪等方面和孩子的感受之间,我们“失衡”了,偏离太多自然会出现偏差和伤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12种情形,不是让我们去对号入座,更多是希望我们“照照镜子”,看看自己当父母的在哪些个维度出现了偏离,提醒我们把重心校准一下,回归到“孩子本身、孩子情感”这个中心点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改变从自己开始,关爱自己是关爱孩子的开始,同时,改变是一个过程,开始了就要坚持,要有耐心去等待变化的发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乔尼丝·韦布博士的研究发现,造成孩子情感忽视的父母,他们大多数自己的小时候都经历过情感被忽视。极少有人是天生会当父母的,更多的是凭着基因的记忆,用自己儿时自己的父母对待自己的那一套,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这就自然而然造成了“情感忽视”的传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们自己回归到“健康态”,懂得怎么爱自己的时候。首先,孩子会从我们身上学会“关爱自己”,把我们身上健康的心理、生活习惯用到自己的生活里,这种“健康的渗透”,会很自然地发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外,因为我们当父母的有了一个健康的关爱自己的状态,也就更能够去关注孩子的感受,更容易去和孩子建立共情,一切美好的事情由此就开始发生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做父母的,为子女计长远,平衡是最为重要的家庭哲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养生养,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间,自然有责任和使命让他们在这个世间过好。人生理想有高有低,最终追求有志向远大也有烟火气,无所谓好与坏。我们都可以做到的,是让养育孩子这件事回归到“孩子本身”上面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爱和规则、生计和情感、伤痛和共情,相互之间都不是矛盾和对立的,家庭成员之间更是如此。我们有限的精力会分配在不同的事情上,永远不可能做到完美均衡,但在其他事情和孩子情感之间,我们需要去寻找平衡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都是善解人意的。他们什么都懂。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在事情之外,去关心一下孩子的感受,让他或者帮助他表达自己的情绪,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在关心他们、在爱他们,或许,并不需要做太多其他的动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