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税丝路绽芳华 译研宣教谱新篇——陕西省税务局科研所举办“秦税丝路”智库2022年度突出贡献人才经验分享活动

美友1921491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2月30日,为总结经验,表彰先进,规划未来,陕西省税务局科研所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秦税丝路”智库2022年度突出贡献人才经验分享活动。省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农同志对活动作批示要求。会议通报主要工作成果,10名项目负责人分享团队工作经验,税务总局科研所国际税收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孙红梅,苏州翻译基地负责人余菁,省局人事处副处长周蓉,空港新城税务局副局长王孝杰等领导(专家)点评指导会议。“秦税丝路”税收智库之“税语”“税智”“税苑”三支团队成员线上参加会议。省局科研所所长刘峰主持会议。</b></p> 领导批示提士气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省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农同志指出:“秦税丝路”税收智库2022年建立了三支团队,推出一系列优秀成果,成绩来之不易,10名突出贡献人才团队工作可圏可点!2023年要进一步优化机制,健全制度,把智库建设向基层延伸,向高校科研机构拓展,出人才、出成果、出品牌,为税收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更多更大贡献!</b></p> 智库硕果喜人心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2022年,在省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秦税丝路”智库坚持“成果导向、服务大局,人才强研、以研资治”思路,扎实工作,创新发展,取得初步成效。着力打造“丝路税智”科研团队,因才施策重点围绕数字化与组织变革、征管与服务、税收法治、制度与政策、税收与经济、国际合作、融合治理等内容设立7个学研小组,以“统筹规划,立项攻坚,揭榜挂帅”的方式厉兵秣马,组织智库人才积极参加总局、省局重点科研项目。2022年,在国家级核心期刊《税务研究》《国际税收》《中国财经报》《中国税务报》等发表论文10余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着力锻造“丝路税语”翻译团队,部分单位翻译人才积极参与总局、省局翻译与研究工作,团结作战、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总局交办的任务。其中,《加拿大奢侈品税制度及启示》《发展中国家税收管理数字化转型》《加拿大调节收入分配的税收制度及借鉴》等成果获得总局领导多次肯定批示;翻译基地总体工作获得总局分管领导及省局主要领导表扬性批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着力铸造“丝路税苑”税务文化团队,2022年4月,组建“丝路税苑”税务文化社,坚持“以文聚才、以文凝心、以文化人、以文铸魂”理念,以《陕西税务》杂志“编者+作者”队伍和市县“采编点”为基础,以全省税务系统文化才俊、文苑精英为支撑,吸收成员160余人;以《陕西税务》杂志为依托,通过“跟班学习”方式培养6批次20余专业采编人员,培养出一批政治过硬、能写会编、熟悉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总结好陕西税务经验,讲好新时代陕西税务故事,更好地服务陕西税务文化建设。</b></p> 经验分享火花迸 专家点评催人进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国家税务总局科研所国际税收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孙红梅:首先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祝贺十位取得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因为是他们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承担了很多总局的研究工作,最终用汗水赢得荣誉;同时对陕西省税务局科研所近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予以肯定和感谢,感谢陕西省税务局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感谢刘峰所长管理有方向、实战有成效,感谢“秦税丝路”平台,感谢智库成员积极参与、甘愿付出 、彼此成就。最后对陕西省税务局科研所来年发展提出四点希望:一是提神振气,坚守政治底线、坚守学术阵地,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工作劲头。二是奋发有为,更加紧密围绕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服务税收改革发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学调研,更好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陕西、服务税收,为全面助力税收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三是精准发力,持续优化工作机制方法。不断提升科研学术水平和科研质量,更好地发挥税收科研的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公众影响力,创响陕西税收科研品牌。四是务实笃行,围绕税收中心工作,紧扣基层实际,选好重点、热点、难点课题,通过税收科研项目的磨砺锻炼,加强全省系统税收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税收业务骨干人才和青年人才的高效精心培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苏州翻译基地负责人余菁:非常荣幸受刘所长之邀参加陕西税务“秦税丝路”税收智库2022年度突出贡献人才经验分享活动。刚才10名省局重点课题成员代表所做的开题报告发言,各个都非常精彩,像执法风险、数字化转型、智慧税务、双碳研究等等课题都站在了税收研究的前沿,4名“丝路税智”智库人才队伍组长围绕科研课题经验、科研心路历程、今后工作打算的经验分享,也都让我受益匪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陕西翻译基地成立虽然只有两年时间,可是在刘所长的带领下,不仅汇聚了全省的资源,获得了各个部门的支持,打造了一支专注于7个重点研究领域,总计65人的翻译研究队伍,翻译成果,更得到了税务总局局领导的肯定批示,在实战练兵中总结出的“六步法”经验对于其他翻译基地做好翻译研究工作也非常有借鉴意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近年来,总局科研所翻译基地在总局科研所本贵所长,红梅主任等领导的带领下迅速成长,最早只有五家成员,现在已经发展成十多家家成员单位,翻译人才更是几何倍增长。在总局科研所的指导下各个基地的翻译科研工作也更系统,更有计划性,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显著提高,群里时时有翻译基地出新成果,也能常常收到兄弟翻译基地的研究报告,这些对我们的工作都有非常大的启发和帮助。希望新的一年兄弟翻译基地之间更多交流合作,大家一起用好总局科研所翻译基地平台,互帮互学互鉴,持续提升翻译研究水平,实现自我价值,在总局科研所的带领下共同创造佳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陕西省税务局人事处副处长 周蓉:今天很荣幸来参加“秦税丝路”智库 2022 年度突出贡献人才经验分享活动。2022 年,我们紧扣总局“带好队伍”五大机制,大力实施“四带四好 '陕’耀铁军”计划,持续激活人才强税新动能,为全省税收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特别是我们全省税务系统的税收科研工作,在省局领导的指导下,在刘峰所长的精心谋划和倾情带领下,打造了“丝路税语、丝路税智、丝路税苑”智库品牌,参与总局、科技厅等十余项涉税研究,助力“一带一路”和地方发展,工作成果获得总局(王军局长、刘丽坚副局长、王道树副局长、饶立新总经济师)及省委、省政府和省局领导的多次肯定性批示,拓宽了改革创新“活力圈”,可喜可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家的努力与付出,总局科研所孙红梅主任对大家的成绩进行了充分肯定,并对今后的科研工作寄予了厚望。听了大家的发言,我觉得体现在大家身上的共同品质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情、有才、有心”。是大家凭着对专业的敏感,对事业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当然在我们的科研人才团队中还不止分享的这十位同志,还有很多辛苦的工作都在默默中进行,大家都很辛苦我为大家点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这里我也想就科研人才队伍建设谈谈自己的想法:抓好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就要推进科研人才总量和质量上新台阶。哲学大师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总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接下来我们也要通过多种途径选拔和培养一批科研人才,争取涌现一两个标志性人才,以点带面带动税务铁军建设。抓好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就要推进科研平台建设上新台阶。重点完善“丝路税语、丝路税智、丝路税苑”智库品牌建设,不断提高研发水平,进一步扩充“税语”“税智”“税苑”团队人数,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为税收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抓好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就要争取科研项目上新台阶。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接总局、省委省政府重点项目,完成好全省税务系统重点科研课题研究,加大横向项目的合作力度和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研究力度,积极发挥“以税辅政”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马克思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希望可以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昂扬斗志,总结经验,大步前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丝路驼队”队长 空港新区税务局副局长 王孝杰:作为“秦税丝语”团队的一员,一年来我和大家一起见证了这支专业性队伍的成长和壮大。省局科研所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和参与重点工作项目的高端平台,一是激发了基层单位和干部的积极性,发现挖掘的一大批来自基层的学有所长的专业性人才;二是有效整合了优势人才资源,发挥了集成效应,让分散在不同单位、不同地域的专业人才“汇集云端”,迸发出了无限的工作激情和潜力;三是着眼为基层办实事,为基层单位青年干部开辟了一条成长成才的新路径。全体成员在合力攻坚的过程中,有了认同感、获得感和成就感,我们也将在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进程中,继续以昂扬的姿态、坚定的步伐和不懈的奋斗勇毅前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科研所刘峰所长在会议总结中强调:一年多以来,全省税务系统科研部门在省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县(区)各级智库人才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多篇得到省局以及地方党政领导肯定性批示,为服务税收中心工作发挥了参谋辅政的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一是牢固树立“大科研”理念,开创税收科研新格局。2023年将进一步扩充“税语”团队到80名左右,扩充“税智”团队到70名左右,扩充“税苑”团队到200名左右,持续推动“丝路税智”“丝路税语”“丝路税苑”三大品牌建设,在课题研究、国外税收翻译、《陕西税务》办刊等方面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知识分享、论坛交流、绩效管理、集成提升等机制为税收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二是深化“秦税丝路”智库建设,充分发挥税收科研“以税辅政”作用。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接总局、省委省政府20个左右重点项目,完成好全省税务系统30个左右重点科研课题研究,锚定税收现代化目标,深化“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促进共同富裕的税收制度”“税收服务秦创原”“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的中外税制比较研究”等一系列专题研究。加大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研究力度,围绕涉税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联合开展课题调研,积极发挥“以税辅政”作用。三是创新机制制度建设,夯实筑牢税收科研管理根基。统筹优化落实“揭榜挂帅”“税收科研与翻译人才基地建设”等制度,推进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积极参与总局、省局课题研究等各项工作。严肃课题、人才、经费、资料、数据等管理,为提升科研学术、决策、社会、国际影响力厚植根基。正所谓:秦税丝路绽芳华,译研宣教谱新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编辑:王亚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审核:刘 峰</b></p>

丝路

税收

人才

省局

科研

智库

翻译

总局

科研所

秦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