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过去,每年一到腊月间,这里的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了。杀年猪、杀羊子、杀鸡买鱼、汗黄粑、炸酥肉、推豆腐、煮甜酒、磕汤巴面、打酒、写春联、浇烛、买纸买香买火炮...忙得不亦乐乎。腊月二十四打阳村(打扫卫生),送灶神菩萨上天。这天,每家房前屋后,屋里屋外,墙壁上,旮旯角角都要打扫得清清洁洁。衣服被子,该清洗的东西全部搜出来,洗得干干净净。还要用猪头祭灶神,在灶房里焚起香案,摆上刀头敬酒、茶盐米豆等,烧钱纸、放鞭炮,送灶神菩萨上天。据说,把灶神菩萨供好了、敬好了,他上天给财神爷,阎王爷汇报情况时,就只点倒你家好的说,说你勤俭持家,不铺张浪费、爱惜粮食。请菩萨保佑你家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财源滚滚、四季平安、无病无灾。初几头又把他接回来“上班”。过年这天,出门在外的人,不论有多远,也不管有哪样事情都要回家陪老人过年。哪家都早早地煮年晚饭,老远就闻到香喷喷的。特别是饭要煮得多,要够初一的天吃,表示你家的粮食一年都吃不完。菜肴中必须要有鱼,表明你家年年有余,很富裕。除了煮年晚饭外,还有主要的三件大事要做。第一件事是贴春联:大门,小门、火耳门,灶房门,哪道门都要贴对联,大门前挂灯笼(彩灯)喜庆得很。关家禽牲畜的地方贴上“六畜兴旺”,放粮食的地方贴上“五谷丰登”,楼板上贴上“抬头见喜”等等,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span></p> <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杀年猪</span></h5> <p class="ql-block"> 第二件事是:砍竹子打灯笼亮灯,一房人,一所坟前打一盏。院坝边边,菜地里都要插灯笼点烛,到处都是亮堂堂的。打灯笼的竹子要用苦竹,找有疙疤的地方对着划两刀,用四根竹笺对着疙疤抵好成两头尖,中间鼓得像棱形。下面放上萝卜,芭蕉杆,苞谷芯,泥巴等软的东西好插烛,然后用皮纸或白纸封好,拿一边只粘上面,留个门好点烛。灯笼要打人把高,如果短了,说是,后代们的个子长不高,是矮子。这样,灯笼就算打好了。第三件事是:打钱纸封袱子,以前是火纸,没有裁好打好,还得要自己加工。先折成大小一致的长方形状,用锯子或苞谷芯把三边擦整齐,再用一个弧形的钱钻在火纸上打成像括号一样的印子,要打穿,每行打多少个有规定,一般是七个,这样就成了钱纸。封袱子写袱子是有讲究的,懂的要教不懂的,大人要教小孩,世代相传。袱子要封得平整方正紧固,四轮四线的,不要松皮落(la)干的。写袱子要注意正反面和上下,不要整反和颠倒了。钱钻打进去的那面是正面,火纸卷过来的那头是上头,用手去摸就感觉得到。用毛笔或沾水笔写,笔画要粗一点。字要写在正面上,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中间一行写收袱子的人,字要写大点,右边写“除夕之<span style="color:rgb(0, 0, 0);">期”或“岁末之期”或“下元之期”,写上寄的封数。另一行写“如遇关津渡口,验实放行”。左边写寄袱子的人,阳上孝(辈分)某某叩,临边写上烧袱子的日期。背面写上“谨封"或“封"字样,意为打的封条。除了给逝去的亲人写外,有些还要给地盘业主、孤魂野鬼、五音五阳善男信女写。年晚饭煮好后,开始叫老人。在堂屋里安好餐桌,端上做好的各种菜,摆上香蜡纸烛、敬酒。六个饭碗六双筷子六个酒杯三根长凳子(独凳为6根)。桌子四方中,下方不放敬酒碗筷和凳子。点好香和烛,倒上酒,每个碗里舀上一点饭,把筷子放在碗上。人站在面对香火的正前方(即下方),捧着写好的袱子和钱纸,口里默念,今天过年,请列祖列宗来吃饭,保佑全家四季平安,无灾无难,升官发财之类的话。恭恭敬敬地作三个揖,放好手中的袱子后,用钱纸在烛上点燃烧在桌子下面和大门口门坎脚,然后放鞭炮。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安静,不能有其他的人去打扰,大门开一条小缝。据说这样,逝去的人才能找得到路,进得来,高高兴兴的吃。大约几分钟后,才去收碗,把每个碗里的饭赶在一个碗里,各种菜夹一点,把杯子里的酒到在这个碗里,然后放在香火上,等到天黑后,端出去找个干净的地方,点好香烛,烧点钱纸,对着东方那面,泼到在地上,再把碗盖在地上,转身离去,不能回头去看,这叫泼水饭。叫了老人后,全家人才开始吃年晚饭了。大人小孩都要上桌子吃饭,一个不能少,表示团圆圆满,人丁兴旺。家里有好吃的东西拿出来吃,特别是酒,能喝的都要喝,吃得高高兴兴,喝得安安逸逸。但是不能喝汤,说的是三十晚上喝了汤,出门就会雨兮兮的不利索。要剩许多饭和菜,表示一年到头都吃不完。酒肉饭饱后,女的在家洗碗打扫卫生,男的大大小小去亮灯。插好灯笼,点燃烛,烧钱纸,作三个揖,放火炮。(正月间亮灯,主要是初一初二初三、初七初九、十三十四十五这几个晚上。)告诉小的些,哪所坟是哪一个,以便长大后知道谁是谁的坟。袱子一般要在主要的哪个坟面前去烧,不要把袱子夺散,要等到烧成灰烬。袱子散了分不清是哪个的,烧不过收不到,真假不去理论,主要是看你有没有耐心和诚意。</span></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除夕夜给去世的亲人上坟亮灯</font></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亮灯回来后,老辈给小辈发压岁钱。一家人坐在一起摆家史了。起籍在哪个地方?郡氏是什么?列祖列宗叫什么?姑亲表舅座哪里,姓什么叫什么?都做过哪些事?再摆家风家教、忠孝仁德、为人处事、礼仪规矩、逢年过节、生朝满日、大盘小事、红白喜事该做什么怎样做等等。老辈教小辈学,一代一代往下传。这天晚上的火要烧得大,屋里到处都是暖暖和和的。到了晚上 12 点子时,就要开大门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从堂屋里点燃后放到院坝里……有的人不睡觉,说是守田坎。寓意是期盼来年风调雨顺,稻田肥水果实丰满。有的老人把硬币散在堂屋里和院坝里,让小辈们初一早晨起床来找钱,表示一年四季要发财,金银财宝装满屋。初一的天,先吃汤圆,后吃饭,也是要叫老人的。有的汤圆里包着硬币,谁吃到了,说明一年到头运气好,能找大钱,这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良好祝愿而也。这天,屋里的东西不能往外倒,叫聚财。婚出女儿不回娘家拜年,意思是初一不回后家拜年,表示不去分财产。初几头,不要说不好听的话,不吉利的话,不能打骂小孩,即使他有错,大人都要宽恕他。一家老小孝孝和和、高高兴兴地过。初一到初十,不吃什么是有说法的。人们常讲,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豆十棉花。意思是这几天这些东西分别在过年,不能吃它们。比如,初五是牛过年,不但不能吃牛肉,还要把牛儿招呼好。真正的人过年是初七。从初一的天起,就有说财神的和吹芦笙的来,满口吉利奉承话,让你高兴拿几个喜钱。晚上就有玩花灯的,玩龙灯的,挨家逐户的玩。追灯的、唱灯的、逗幺妹的,热闹得很。在哪家玩的时间长,给老人上寿的,打座台(吃霄夜),表明那家人在当地有名望,是大户人家、有钱人家。初三的天,就去赶“踩山宝”。 逢年才赶一次,有的要走几十里路。生病的没治好,这里痛那里痛没好的,平时悔了菩萨,好了就要去兑现。是脚杆痛就提猪脚杆,是头痛就提猪脑壳,反正那点痛就提猪身上的那里去敬贡。“踩山宝”热闹得很,买卖的东西多得很。有吹芦笙的,拴观绳的,来相亲的、耍猴戏的、踩高跷的、逛耍的,五花八门,哪样都有。人很多,打架斗殴的事少不了,没打的次数不多。</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民间花灯片段</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0, 0, 0);">正月间,人们要走亲访友去拜年。拜年一般都提糖。最好的糖是白糖、猫屎糖、饼干,里面用纸壳,外面用红纸,把少许糖包在里面,封成一个下宽上窄的梯形立方体,方方正正,轮廓分明,很有立体感。这个是门技术活,好多人封不成这个样子。通过拜年,联络了亲情,增进了感情,你讲我说,交流沟通,你去我来,亲热得很。刚结婚的要去女方家拜新年,认识姑亲表舅,哪家住哪里,喊哪样,一一搞清楚,免得今后见到不认识。就这样,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过大年。过大年和过小年一样的隆重,程序也一样。不同的是吃饭前,要留一点饭,吃完饭后,把每棵挑木李果等果树吹三刀,然后将这些饭塞进刀口里,寓意来年生长茂盛,果实满枝。这天晚上的灯要特别亮。房前屋后,院坝边边,猪牛马圈,房边园地等都要插上灯笼,到处都是亮瞠瞠的,这就是人们常说“十五的灯,三十晚上的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 猜拳喝酒喜气洋洋,其乐融融,欢声笑语过春节</span></p> <p class="ql-block"> 天渐黑,就去亮最后一次灯,亮完后,有的要把灯笼拿回家放好,第二年再用。这天晚上还要去偷青,就是去扯人家的蔬菜,白菜、萝卜、葱葱蒜苗什么的。过完大年后,大家才各奔东西,各自去干自己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年过得很平淡,没有了年味。充其量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年晚饭,然后,打牌喝酒看电视,也不摆谈家族历史、家风家教和风俗习惯等。即使去给已故的亲人亮一下灯,都是匆匆忙忙,免一下意。有的连灯笼也不打,随便整个东西,有的甚至点地爬灯。正月间又不去走亲访友,到至亲家拜年了,窝起赌几天钱,喝几台烧酒,享几天清福又各忙各的去了。最苦最累的还是在厨房里办餐食的,一天几顿要办来吃,还要打扫干净,得休息的时间不多,就这样年复一年地过。</p><p class="ql-block"> 现在很多传统的东西没有了,传统习俗也不要了。这样下去好的东西会消失的,好的习俗还是应该传承下来。(何正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