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腊八 妈妈八十岁生日 1952年父母亲在成都 <div> 妈妈,今天又是农历“腊八”了,也是您诞辰100周年,相传“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在这个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的日子里,我们又看了您80岁生日那年“腊八”,服务科的领导和同志为您祝寿的视频,仿佛您仍然还在我们身边,禁不住潸然泪下,更加的想念您!<br> </div><div> 妈妈于1922年农历腊八(1923年1月24日)出生于山东省长清县(现济南市长清区)纸坊村,父亲张耀南是一位乡村具有进步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母亲王芳也是一位思想解放的农村妇女。在父母亲的影响下,妈妈从小就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极具独立自主,性格坚毅的女孩子。尽管在当时的条件下,家庭经济极其拮据,父母亲仍然让妈妈,读完了小学和初中,正当妈妈考上了济南高中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偌大国土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学校关门了,妈妈脾气上来了,那不行,我的学费都交了,读不了书,要把学费退回来。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跑到省教育厅,居然找到了厅长何思源(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之父),真的将2块大洋的学费要回来了。<br> 1938年7月,年仅15岁的妈妈,在时任小学校长的父亲影响和带领下,与家人和许多同学一起参加了八路军,投身到艰苦卓绝的抗日烽火中,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div><div> 抗日战争时期,妈妈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鲁西区党委政干校学员、平原纵队政治部干事、山东肥城县九区妇救会主任、冀鲁豫区第四专署妇救分会组织部长、山东省齐河县三区区委书记、河南省杞县县委委员、县联合抗日救国会副主任。1942年春夏交接之际,妈妈和爸爸金绍山喜结良缘,爸爸时任分区政治部主任,魏克叔叔(时任政治部干事)说,“金主任娶了张专员(泰西专署)才貌双全的大女儿!”,一时成为分区的美谈,大家都来给爸爸妈妈贺喜。 这一年正是抗日战争最困难时期,简单的婚礼后,爸爸就率领部队出发了(精兵简政后爸爸到基干团任政委),战争时期爸爸妈妈始终是分多聚少。</div><div><br></div><div> </div> 1947年父母亲在河南淮阳<div><br></div><div> 解放战争时期,妈妈历任冀鲁豫军区六分区司令部党总支副书记,豫皖苏军区通讯队党总支书记、协理员,河南陈留地委宣传部科长、副部长,山东泰安专署教育科副科长。</div><div> 全国解放后任18军53师供给处副政委,18军后方采购处副政委,是第一批“进军西藏”的女兵。1953年转业任一机部南京机器制造学校党委书记,一机部重庆办事处干部审查办公室主任,重庆重工业局办公室主任。<br><div> </div><div> </div></div> 1955年夏在重庆南山唯一全家福,此后父亲重返西藏 1956年冬在重庆浮图关 此照片妈妈托人带给远在西藏的爸爸,以解思念之情。 <div><br></div><div> 就在此时,长期与我们分离的爸爸,在西藏艰苦的环境下,为了巩固西藏边防,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在极其复杂繁重的工作中,积劳成疾,倒在了他的工作岗位上,军委得知后专机接爸爸到北京治疗,妈妈为此从重庆飞到北京,但是爸爸的病情沉重,已入膏肓,到京仅十余天,因急性肝萎缩不治,于1957年6月2日在协和医院永远离开了我们,年仅41岁。那时我们都在重庆,没有见到爸爸最后一面,成为我们兄妹心中永远的伤痛!<br> 这突然的变故,把妈妈都打懵了。全国解放后,全家聚少离多,妈妈自从康藏高原回到内地后,服从国家需要,主动要求转业地方工作(其时,按规定妈妈仍可作为军人,陪爸爸上南京军事学院,妈妈的性格决定了她不愿意仅做一名家属)。爸爸重返西藏后,她的心始终没离开过西藏,离开过部队,那里有她的依赖,有她的牵挂。面对爸爸突然的离去和一群嗷嗷待哺的六个孩子(2岁-13岁),妈妈选择了坚强,虽然年仅34岁 ,但近20年的革命风雨,锻炼了妈妈坚毅的性格。妈妈始终牢记北京追悼会上,彭德怀元帅的亲切嘱咐:“好好抚养孩子们成长!”妈妈以极大的毅力,将悲伤掩盖在心底,在亲人和组织的关怀下,担起了抚养教育我们的重担。那时候,我们都还是一群天真的幼童,根本不懂妈妈心里的痛苦!妈妈把对爸爸的思念和爱,全都倾注在了我们身上,为了让我们永远继承爸爸的优秀品质,她总结出爸爸“谦逊的思想修养,坚定的革命意志,不辞辛苦不知疲倦的工作精神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并简练出“谦、逊、坚、辛、朴、素”,将我们兄妹的名字改成:金谦,金逊,金坚,金辛,金朴,金素。 <br></div> 1957年6月5日北京嘉兴寺父亲追悼会,彭德怀元帅,陈赓大将,李达上将,甘泗淇上将,余秋里中将等参加。<div><br></div><div> 到北京后,妈妈仍然坚持工作,服从组织分配,先后担任北京市手工业合作总社办公室副主任,轻工机械厂副厂长,五金工业公司负责人,北京皮革工业公司机关党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副经理。她把对爸爸的思念和爱,深深藏在心里,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工作中去。那几年正是自然灾害时期,群众的生活遇到了困难,连针头线脑,锅碗瓢盆都没有(炼钢铁去了),作为五金工业公司负责人,按照市委要求,最大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妈妈坐公交,跑遍了公司分布在各县区的工厂,总不能让老百姓连捅炉子的火钩都没有吧!</div><div> 为此,妈妈累垮了身体,应该是在照顾爸爸的十余天里被感染,加上长期营养不良,劳累过度,心情悲伤,患上了急性肝炎,1961年妈妈病倒了,在谭冠三伯伯的及时安排下,住进了301医院(正遇谭伯伯回京述职)。一时我们这群孩子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妈妈病势沉重,医院都报了病危,甚至亲人和一些老战友,都商量如何分养我们了。妈妈看着我们这群孩子期盼的眼神,她心里也难受,但她绝不会丢下我们,绝不会辜负爸爸,妈妈坚强的挺过来了,稍有好转,就坚决要求出院,拖着病体回到家里,不能让孩子们成为孤儿的信念支撑着她,妈妈最虚弱的时候,炎热的夏天,还身着毛衣在院子里嗮太阳。后来,经过医护人员的努力,并经几年的北京中医院王鸿士大夫治疗,妈妈终于在1965年初恢复了健康,妈妈高兴,我们也高兴,终于看到妈妈的笑脸了,孩子们心里的阴霾也一扫而光,这时候大哥已经考上了哈军工,妈妈也可放一些心了。</div><div> <br></div> 1965年妈妈在马大人胡同家院中<div><br></div><div> 妈妈无论是在繁忙的工作中,还是养病时,从未放松对我们七个孩子(1959年妈妈将二姨的长女留在了北京,后来才知姐姐的爸爸于1947年牺牲)的教育,妈妈特别注重对我们品德的培养,经常用爸爸的故事告诫我们,要热爱劳动,热爱学习,守纪律,懂礼貌,尊重老师,勤俭持家。1957年刚到北京时,暂住帅府园军委招待所,虽有服务员,但妈妈总是让年幼的我们,自己动手扫地擦桌子,服务员为我们做了什么,也要说“谢谢”,在家中,小的必须叫大的哥哥姐姐。妈妈说,爸爸在南京军事学院时,偶尔周末回家,见到上托儿所的我和二哥,吃饭时要把掉在桌子上的饭粒,捡起来吃掉。要求我们坐有坐姿,站有站姿,不许跷二郎腿,从点滴上对我们严格要求。<br> 妈妈还特别注意我们的心理成长,尽量不让我们有失去爸爸的阴影,在我们面前,从不表露任何的心里伤痛。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呵护,逢年过节,也给我们换上新衣服,让我们也同样有欢乐的童年,无论谁病了,妈妈都关怀备至,带着看医生,直至痊愈。妈妈对我们从不娇惯,有了错严厉批评,有时我们都怕她。那个年代,妈妈经常教育我们要勤俭持家,她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处处穷!始终要求我们“生活上要低标准,学习工作上要高标准”,妈妈要求我们学习爸爸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她以身作则,报了人大夜大学广播课程。要求我们尊重老师,认真学习,不要辜负爸爸生前希望,将来都成为大学生,以报效祖国!<br></div><div><br></div><div> 当我们都逐渐长大成人,参加工作,结婚成家后,妈妈的心里才彻底得到了释然。我们才慢慢理解了妈妈藏在心里的伤痛,体会到妈妈是多么的不容易!妈妈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妻子,更是一个女人,年纪轻轻就失去了丈夫,爸爸走后多年,她的感情始终缓不过来,只能用读书看报,上人大广播课,让身心扑在工作中,以此来分散自己的精力。即便这样,爸爸的容貌依然不断萦绕于脑海,有时在和工人吃饭时,在公交车上,泪水就禁不住的涌出。妈妈总劝自己,不能这样,别人知道你怎么回事啊,强将伤心的泪水咽回肚里。爸爸刚去世时,父母的一位老战友想为妈妈分忧,要领养五弟(4岁),妈妈谢绝了,说“若金绍山在的话,我会同意,现在不能答应”,她是要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家啊,再苦再累,妈妈都要用她柔弱的身躯撑起来,她不想让孩子们心里再有任何创伤,她要让孩子们与他人家孩子一样,有一个健康的身心!</div> 1995年春节兄妹六人与妈妈合影<div><br></div><div> 工作中,妈妈长期战斗在工业生产第一线,无论在哪个岗位,她狠抓产品质量,带领技术人员搞创新,为提高北京市皮革产品的质量,为培养皮革制造技术的专业人才,妈妈创建了北京市皮革工业学校,并且一度成为北京市重点中专学校,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扩大,该校现已并入北京服装学院。妈妈对基层工人、干部关怀备至,遇有调级等机会时,极力要求名额向基层倾斜,公司厂领导要让,为此妈妈至少失去了两次机会,并得罪了个别领导,直到离休仍然为14级,但是妈妈得到了大多数干部职工的拥戴。 <br> 妈妈从来不为个人争什么,特别是职务上,总是愉快的服从组织分配,认真努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她曾玩笑地对我们说:跟着你爸爸总吃亏,在地方上,我已是正县级了,到部队,反而成副的了。她总跟我们说:你们的爸爸虽然走得很早,但他在咱们国家党史、军史上还留有一名,比起牺牲了那么多战友和无名烈士,我们是幸运的!以此要求我们永远不要忘记无数革命烈士和革命前辈。妈妈以她自身的行动,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要求我们堂堂正正的做人,老老实实的做事。可以告慰爸爸妈妈,我们没有辜负您们的期望,在几十年的工作中,都凭自己的努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应有的成绩。<br><div><br></div><div><br></div></div> 1995年春节妈妈在玉渊潭公园<div><br></div><div> 当我们的孩子出生后,妈妈又把她对爸爸的思念与爱,都倾注到孙辈身上,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思想上也严格要求,从不对孙辈们讲大道理,只讲他们明白的,毕竟社会与我们小时候不一样了,她要求孙辈们好好学习,品行端正懂礼貌,今后才能立足于社会。妈妈病重时,一次有位大姐问:张阿姨,孙辈最喜欢谁啊?妈妈大声回答:都喜欢,不论孙子、孙女!令人欣慰的是,妈妈还见到了几个曾孙辈。<br></div> 妈妈怀抱曾孙子洋洋<div><br></div><div> 妈妈这一生,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国家建设付出的太多太多,也为我们这个大家庭,付出了她的全部生命,在妈妈年轻丧夫,人之大不幸时,妈妈没有倒下,她坚强的走过来了。虽然妈妈也不是完人,她也会发脾气,犯错误,但在我们心中仍不愧为“伟大的母亲”“坚强的母亲”,在她病危之时,她心中仍念着我们,“我要回家,我要回家”。<br> 2007年爸爸去世五十周年时,妈妈累了,她和分离五十年的爸爸团聚去了,妈妈离开我们十五年了,我们这个大家庭都非常的想念您!想念爸爸妈妈!</div><div> 今天,是妈妈诞辰100周年,感恩亲爱的妈妈,您用一生陪伴我们长大成人,您用全部生命撑起我们这个大家庭,您没有辜负爸爸,没有辜负彭德怀元帅的嘱托,您一生不愧是“坚强的母亲”!<br> </div><div> 在此之际,我们还要深深的感谢,始终关心与关注我们的亲人们,父母亲的老领导、老战友及子女们,以及许许多多我们的战友,同学,同事,朋友们! </div><div> 望大家多多保重!身体健康!新年快乐!扎西德勒!</div><div><br></div><div> 金谦、金逊、金坚、金辛、金朴、金素<br> 2022年12月30日(农历腊八)于北京<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