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心灵因学习而丰盈,成长因坚持而精彩。为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围绕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推动深化对《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理解贯彻,充分发挥游戏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独特价值,提高教师观察、解读、支持幼儿游戏的专业核心能力和水平,12月29日海勃湾区第十四幼儿园开展了线上发现儿童游戏案例交流培训。</p><p class="ql-block"> </p> 倾听记录 解读游戏 <p class="ql-block"> 儿童是天生的游戏专家,是有能力的学习者,作为教师我们要最大限度尊重儿童、相信儿童,从而解读游戏背后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做到有效的支持儿童。那么如何在一日生活当中更好的做到——“倾听记录、解读儿童游戏”就显得尤为重要。</p> <p class="ql-block"> 在观察儿童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哪些维度更好的分析解读儿童行为呢?通过和老师一起观看和分析案例共同归纳和总结出: 我们可以通过幼儿在游戏中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分析幼儿品质能力、行为能力、想象创造能力,通过身体的动作判断幼儿协调性、耐力、灵活性。通过儿童在游戏中的状态和表现分析幼儿游戏的兴趣点等等。</p> 优秀游戏案例分享 <p class="ql-block"> 通过一篇篇鲜活的游戏案例的分析和解读,老师们明白了游戏案例的书写不是教师个人文采的抒发和词藻的堆砌,而是通过“放手游戏,发现儿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不断研究儿童,积累实践经验,更好的促进儿童的发展,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我们要学习优秀案例中教师对于“游戏精神”的有效贯彻,将教育目标隐含在环境和材料中,让幼儿基于兴趣自主自发的开展游戏。而作为教师要做到: <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放手游戏,发现儿童。看懂游戏,理解儿童。回应游戏,追随儿童</span>。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和学习的主人。</p> 问题抛出 引思考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8px;">从哪些维度观察解读幼儿游戏?</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8px;">游戏中是要否帮助幼儿解决问题?</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8px;">如何看待幼儿的游戏行为?</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8px;">如何看待游戏中的成功与失败?</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老师用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发了老师们对于儿童游戏更深入的思考,对于教师而言要不断培养对幼儿行为的好奇心,学会尊重儿童,相信儿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行为,不以结果为导向,更加注重儿童对于游戏的体验和经验的积累,不断发现儿童的能力。</p> 学习中进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园教师积极与老师进行线上交流讨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师们全身心投入到精彩讲解中</p><p class="ql-block"><br></p> 理解中感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海勃湾区第十四幼儿园的教师们通过云端教研不断提升自己对“真游戏”的理解和感悟,将培训内容和自身在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相结合进行深度思考,不仅理解了“将研究幼儿作为幼儿园教师的核心素养”的理念,更加坚定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原则,树立正确教育观、儿童观,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夯实自身能力。 每一次培训都见证了老师们的成长,我们将继续前行,让教育回归本真,让游戏点亮童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看见自己 看见孩子</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编辑: 刘婷</p><p class="ql-block">审阅: 越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