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上午聆听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吴键教授的《问题与挑战 研判与应对 基于社会环境变化的学校体育改革策略》,吴教授从当前的疫情情况、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治环境、科学环境和文化环境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的报告高屋建瓴,又接地气,就像体育灯塔为我们照见了远方,指明了道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在齐鲁名师安朝阳老师主持下观摩了博兴县店子镇中学徐哲老师的《少年拳》,彭荣建专家进行了点评。徐老师课例录制效果非常好;课堂内容前后贯穿,体现单元性;教学勤练结合扎实,紧扣新课标要求;结合实战攻防和学生配合示范,注重德育渗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议:在孩子们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完可以看到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了路线和大体的动作方法,如果后面的小组练习孩子们用老师讲的攻防方法两人一组来练习,孩子们对发力点的体会更深刻,在提高兴趣的同时再“会用”,细节纠正效果应该会更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节课观摩了沂水县于松峰老师的《健身拳》,王书奇校长进行了点评。于老师是一位扎根农村年岁较长的体育教师,他向我们展示了一节朴实无华的常态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结束后,俞文东主任向我们介绍了于老师:沂水县下古村中学教师,临沂市教科研能手,中学生体协网络研修先进个人,2022年“新课程标准解读”县级主讲。一直潜心研究体育课堂教学,采用自我录制研究课、打磨自己精品课的方式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探素总结出将学生观察、探究、练习、发现、改进,体验“六大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其研究成果在《山东教育》《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等杂志上发表文章近40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同时致力于班级教育的研究,积极推行“前景教育”和“体验式”教育,其做法在《中国教育报》《教师博览》《班主任之友》《班主任》《德育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近50篇,被班主任之友杂志社评为优秀版主和优秀作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完俞主任的介绍,令我们肃然起敬。林增阔专家对于老师做了高度的评价:农村学校没有良好的课程资源和设施,教师不是专业的武术教师,如何开展武术教学?于老师给出了答案。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兵教兵,同时学生自信、认真、执着的态度,也是课堂教学的有力保障。向坚守农村一线教学的于老师致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例观摩结束后,俞文东主任主持进行互动交流。针对老师们提出的选项教学,林增阔专家发表了专业的看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回顾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项项都得学、项项学基础” 的传统体育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学生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了。选项教学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需求,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萌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给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出良好的条件和发展空间、方向。尤其是新课标下的大单元教学,整合学校教师资源,不同专业老师进行专业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一项技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俞文东主任和我们分享了一篇文章《武术和体育是一回事吗》,让我们对中国武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阳信县初中体育名师工作室成员、青蓝工程团队及第一实验学校初中部体育组的老师们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魏海雁老师心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廷玉老师感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燕老师心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利洲老师感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仁俊老师心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希红老师感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辉老师心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阳信县初中体育名师工作室顾问刘善勇主任表达见解并给予我们希望:提高站位,立足未来国家战略意图,不管是学校体育还是社会体育,发展的道路还是很广阔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体育人争取政策支持,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得到培训、提升、发展,是我们这个团队中每一个人的责任,在一个学校就为一个学校争创名牌,创特色做贡献,用我们的努力争做学校体育工作的标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谢为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而辛苦付出的俞文东、林增阔、安朝阳等专家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体育人,最美好的生活莫过于与学生、同仁共同奔跑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远方……我们愿与学生以及各位同仁继续携手,乘着新课标的春风,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去往成长的路上越走越远!</p> 编辑 王辉 审核 刘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