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京汤山矿坑公园位于南京市东偏北,距离南京主城约1小时车程,北临汤山绿核,南接温泉小镇中央绿轴,东望温泉公园,西靠颐养公园。南京汤山矿坑公园的改造建设成为展现全新宜居城市形象的新门户地标,也是深受市民欢迎、周末亲子游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南京汤山矿坑公园是南京城市双修示范项目,由张唐景观设计完成。项目的初衷原本是如何让几个赫赫然的宕口复绿,并为未来的旅游休闲活动提供场所。</p> <p class="ql-block">宕口远看伤痕累累,走进却气势恢宏,植物已经悄然的从破碎的石缝中慢慢长出,与冷峻的石壁搭配成漂亮的肌理,巨大的采石场的尺度让人觉得不可触、不可及,但是热血沸腾。</p> <p class="ql-block">自然山水一旦伤筋动骨再自我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让采石破坏的崖壁人工变绿需要花费的代价非常大,其效果却难以预估。那么如果掩盖错误并不能让人类未来少犯类似的错误,不如让人看到这些破坏,从而更加敬畏和珍视自然。设计师认为这何尝又不是一种环境教育。对于张唐景观是如何在这样的思考下挖掘场地潜力使它换发生机,是我这次游览最想探索的。</p> <p class="ql-block">设计对景观游览路线和方式进行了多种可能性研究,综合安全、造价、体验、生态等多个因素做出选择。</p> <p class="ql-block">经过地质专家综合评估,采石破坏的山体岩壁由于其特殊的地质特征,即使经过加固,也不能完全排除未来崩塌和落石等安全隐患。空中栈道与独特的场地条件结合,沿边的峭壁采用了挂网边坡防护。</p> <p class="ql-block">景观设计通过梳理现场地形和水文,在已经被破坏的自然碎片基础上形成丰富的体验场所,包括四个不同景观功能的宕口(温泉酒店、攒子瀑、天空走廊、伴山营地),阡陌花涧、矿野拾趣与三叠湖,以及服务配套的餐厅茶室等。 </p> <p class="ql-block">游人进入公园后先到自然汇水而成的湿地湖泊区,这里设计的三叠湖是通过修筑水坝,营造了三个分级层叠的水面,它们既是蓄水池、缓冲池、滞留池、净化池,更是独具特色的生态湖、景观湖、活动湖。</p> <p class="ql-block">叠水湖泊采用石笼挡墙结合锈钢水槽,生态自然也颇有趣味,一道道窄窄的水坝任由人们穿行。</p> <p class="ql-block">穿过湖区,然后沿坡道到达湿地草甸及阡陌花涧,冬季草花萧条,但大尺度的山坡地形还是给人留下了开阔恢弘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山坡道路采用了透水混凝土铺装,生态自然。</p> <p class="ql-block">接近坡顶设计了一处演出场地,结合大尺度的条石坐凳看台,既是表演场地也是高处观景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到达山顶后要通过一个“时光隧道”进入第一个宕口的底部,隧道的不锈钢线条结合了文化元素,夜间配合放射状灯光效果应该更为有趣。</p> <p class="ql-block">穿过隧道拾阶而上逐渐体验曾经的采石场粗犷陡峭的岩壁,几经转折到达一个眺望台,看一潭深水和宕口瀑布。</p> <p class="ql-block">矿野拾趣乐园原为采石场堆放废料的地方,原有植被和水文已被完全破坏。根据现场条件,在恢复水文生态加固山坡基础上,设计将攀爬、滑梯、秋千滑索、蹦床等等活动设施组合在一起,形成矿坑特色的游憩场所。</p> <p class="ql-block">矿野拾趣乐园有南京周边游乐场唯一的大蹦床,它是乐园里最有人气的设施。</p> <p class="ql-block">各种形式的滑梯从低到高满足不同年龄孩子的玩乐需求</p> <p class="ql-block">滑索、秋千等玩乐设施都采用锈钢材料,与公园主题环境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标识系统也采用锈钢材质,与矿坑粗犷的环境气质相符</p> <p class="ql-block">结合栈道,也有科普景观类标识,起到环境教育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公园引入适当的经营项目,包括矿坑温泉中心、音乐节、房车营地、儿童乐园、餐厅茶室、书店等等,既能服务游客,又为未来公园管理提供了经费,保证了公园有质量的维护,这为未来城市郊野公园提供了一个长期的良性发展范式。</p> <p class="ql-block">南京颇具人气和格调的先锋书店入驻此处。书店是由一座废弃多年的20米高双筒砖窑改建而来,设计在提取砖窑双筒原型的基础上,把竖向的垂直形态转化为水平形态,将筒转化为拱。拱不仅在形态上与砖窑形成呼应,且其形式的古典性和精神性恰与先锋书店的内在气质相匹配。</p> <p class="ql-block">场地的高差丰富了建筑竖向上的空间层次。一层的局部屋顶将前广场、北面的草坡,以及后面的山体草坪联系成一个整体,建筑与矿坑公园采石宕口相呼应,在这里建筑、景观、山体得以彼此融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