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育儿即育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携手共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车亭幼儿园家园共育小课堂</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永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为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上车亭幼儿园以《育儿即育己 携手共成长》为主题,通过向家长持续推送科学的育儿知识,家园共育呵护幼儿成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原来,这样也没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 近日,家庭关系又有了新的代名词——松弛感。</p><p class="ql-block"> 这个词汇来源于一位博主的微博自述,他坦言被集体旅游的一家人触动:因为家庭中小孩妈妈没有登机,挂在妈妈名下的所有行李被集体退回,但全家人都没有生气,以非常松弛的心情叫人回来拿行李、寄箱子。</p> <p class="ql-block"> “这件事如果发生在我家,一定会被骂得狗血淋头。”</p><p class="ql-block"> “看完前三段已经在反胃了,真遇到估计直接干呕了。”</p><p class="ql-block"> “好羡慕这种家庭生活,而我的家庭一直因为一些琐事内耗,鸡毛蒜皮的事也会互相指责半天,真的很累。”</p><p class="ql-block"> 热议将话题推上热搜,原生家庭再次成为网络的议题焦点,掀起一阵风浪。网友们在评论区中分享与剖白的家庭事迹,不断印证着亲密关系下松弛感的稀缺性。</p><p class="ql-block"> 同时在疫情时代,生活各处充斥着“不确定感”,而“松弛感”是对不确定感最有力的反击,一时间成为了大众最需要的情绪价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PART.01 何为“松弛感”</span></p> <p class="ql-block"> 当“松弛感”这一词语走红后,《人物》向读者收集了生活中的“松弛感”瞬间,将“松弛感”描述为一种松弛的氛围,即“原来,这样也没关系”。</p><p class="ql-block"> 在这样的语境中,“松弛感”更多表现为一种亲属关系中的包容,例如犯错后的包容,挫折后的鼓励。这其中,亲属关系本身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换言之,“松弛感”更多表现在一方对另一方的松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心理学角度的“松弛感”</span></p><p class="ql-block"> Stephen W. Porges教授提出的“多重迷走神经理论”指出,松弛感是一种腹侧迷走神经活跃下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会产生安全感以及与他人的连接感,并体验到慈悲、希望、灵活、融入当下等积极感受。</p><p class="ql-block"> 与松弛感相对的另两种状态则是令人痛苦的,分别为: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e)活跃下的状态,会调动战斗/逃跑反应,体验到惊恐的、警惕的、紧张的感受,此时,个体会觉得世界与他人是可怕和危险的;以及背侧迷走神经(Dorsal Vagal Nerve)活跃下的状态,此时,身体进入保护模式,个体感到麻木、疏离、孤独、绝望和崩溃,并感到与世界及他人失去了联系。</p><p class="ql-block"> 有些人很少体验过腹侧迷走神经下的松弛感,即使有,也可能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他们在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交感神经活跃下的警惕与不安状态,或者腹侧迷走神经兴奋下的麻木与疏离的状态中。</p><p class="ql-block"> 而一个人的内在“松弛感”与童年期的原生家庭氛围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缺乏“松弛感”的家庭危机</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松弛感来源于“金钱兜底”。</p><p class="ql-block"> 飞机事件一家人,他们之所以松弛是因为能够承担起失败的金钱成本。</p><p class="ql-block"> 当然,金钱给予人更多松弛的底气,不过金钱兜底可以是松弛感的影响因素,但绝不是松弛感的决定因素。</p><p class="ql-block"> 松弛感其实和渡边淳一提出的“顿感力”有异曲同工之处,它是一种能够坦然接受失败、继续挑战、快速忘却不快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更多的来源于家庭教育,而不是金钱。</p><p class="ql-block"> 无关贫穷或富有,孩子在家里把这磕着了、那碰着了,几乎是每个家庭都会经历过的事。</p><p class="ql-block"> 孩子不小心把勺子、碗摔碎这是一件大事吗?</p><p class="ql-block"> 显然不是,但许多网友都表示自己小时候不小心摔个勺子都会被痛骂、挨打。</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来设想一下这样的情景,如果在孩子打碎一只碗时,家长就立刻大发雷霆、歇斯底里地指责,会发生什么?</p><p class="ql-block"> 答案是:会让孩子害怕犯错,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弹性就会变低。</p><p class="ql-block"> 长大后则无法应对突发情况,一旦事情超出计划之外,情绪就会变得极度敏感和焦虑,从而陷入精神内耗。不仅害怕自己犯错,唯恐行差踏错,也难以接受他人犯错导致事情超出预计。</p><p class="ql-block"> 对待事事都如惊弓之鸟,紧绷着心里的一根弦、难以接受犯错的孩子容易过于拧巴,又怎么能走得远呢?</p><p class="ql-block"> “从小战战兢兢地长大,像惊弓之鸟,对风吹草动都很敏感。”</p><p class="ql-block"> “对各种事情都战战兢兢地,下一秒恨不得原地去世,懊悔和羞愤迟早杀死我。”更可怕的是,这种因家庭教育造成的紧绷是一种模式复制的代际情绪,是会延续给后代的,也就是说,让你精神紧绷的父母很有可能也是家庭松弛教育缺失的受害者,如果不改变教育方式这种负面情绪又会代际遗传给你的子孙后代......「 与“紧”的和解往往在家庭内部的三重属性关系下异化,错误被无限放大,致使负面情绪在亲情的盔甲下肆意宣泄,却忽略了盔甲之下柔软的个体和跳动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PART.03家庭如何拥有“松弛感”</span></p><p class="ql-block"> 缺乏“松弛感”的家庭危机</p><p class="ql-block"> 不过度保护孩子</p><p class="ql-block">“你端不稳的,别把盘子给打了”</p><p class="ql-block">“**是个坏孩子,不许跟他玩”</p><p class="ql-block"> 处处限制的“护崽式”教育,看似是护孩子周全,实则挤占并倾轧一个孩子通过其他途径成长的可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就事论事</span></p><p class="ql-block"> “我说了多少次了,你还记不住,脑子有病吗?”</p><p class="ql-block">“下次再贪玩考差,就别读书了,当乞丐去吧!”</p><p class="ql-block"> 孩子犯错,大人着急。好的父母就事论事,既不回避问题,也不上纲上线。</p><p class="ql-block"> 相反,紧绷型父母擅长通过语言或情绪暴力,制造一种天塌了的氛围,让孩子陷在情绪的乌云中,战战兢兢、谨小慎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保持情绪稳定</span></p><p class="ql-block"> 松弛型父母,懂得控制情绪。事情已经发生了,糟糕的情绪只能让事情更糟糕,不如乐观面对。</p><p class="ql-block"> 而紧绷型的父母情绪多变,很难自控。任何突发事件都可能令他们原地爆炸。孩子成了他们坏情绪的牺牲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真正接纳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 不接纳孩子内向,强行让他当众展现自我;</p><p class="ql-block"> 不接纳孩子的爱好,强行让他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p><p class="ql-block"> 甚至不接纳他是左撇子,强行让他用右手......</p><p class="ql-block"> 多少父母,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强行将孩子塑造成自己期待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好的父母愿意接纳孩子的本来面目,帮他释放自己的天性,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拒绝家庭苦情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 “为了供你上学,爸爸妈妈天天苦哈哈容易吗......”</p><p class="ql-block"> 很多家庭并非物质上真的那么悲催,但是就是要制造出一种苦情效果。目的是要孩子知恩图报。</p><p class="ql-block"> 在这样的隐形压力下长大,孩子总觉得自己不值得好的东西,不值得别人为自己的付出,会对一点点肯定诚惶诚恐。也无法坦然接受爱,更无法坦然给予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避开精神约束</span></p><p class="ql-block"> “男孩子怎么能哭呢!”</p><p class="ql-block"> “看看你,哪有一点女孩样儿”</p><p class="ql-block"> 松弛型父母从不给孩子的人生设限,特别是那些有性别符号的“必须”。</p><p class="ql-block"> 生而为人,你在这个世界生活,没有任何“必须要如何如何”。</p> <p class="ql-block"> 当家成为一个港湾、一个疗愈精神和心灵的场所,不断给家庭成员加持能量、扩大格局,家庭中的“松弛感”也就自然而然来临。从带着“松弛感”的家庭中走出来的孩子自带免疫力,也更能够以平常心面对各种评价和生活中的不如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