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推进区域幼儿园共同研究探索“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生活化、游戏化、自然化”的课程建设,2022年12月23日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部教研员江洪玲老师带领区学前数学教研组及区内的园所,共计三百名教师,围绕“游戏化学前数学集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开展线上教研和展示交流活动。</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教研回顾、案例观摩、概括总结。在详实的教研回顾中展现出数学教育组的研究历程和数学组老师们的专业成长;在案例观摩中数学组用心向区域内老师们展示了两节游戏化数学集体教育活动;在概括研讨环节老师们通过分组交流和江老师的引领深入领会学前数学活动高质量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教研回顾💛</b></p> <p class="ql-block"> 教研回顾环节中,江老师首先围绕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教师研究课情况和主要成绩向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们做介绍。数学组以幼儿发展为本,立足于“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定位,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探究游戏化数学集体教学指导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学习创设有游戏体验的数学学习环境,科学评价有效的游戏化集体教学,初步建立具有游戏化特征的集体教学片段,用信息化的方式积累研究成果并与区域内园所共享。最终实现育人目标,培养出五育并举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弘扬民族时代精神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进行趣味数学体验环节,老师们先回顾前期教研中体验过的趣味数学游戏,发现每道题都有关键点,有的需要用逆向思维,有的需要换角度思维,有的则需要多维度思考。接下来江老师在屏幕上出示了本次的趣味数学题,老师们开动脑筋思考答案。</p> <p class="ql-block"> 在聆听老师们的结题思路后,江老师结合PPT详细的介绍本次趣味数学的关键点,引导老师们找到关键问题,发现规律,找到答案。参加活动的老师们主动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p> <p class="ql-block"> 福怡苑幼儿园陈妍老师:参与趣味数学活动让我发现数学非常好玩,提高了对数学活动的兴趣,通过趣味数扩展了自己的思维,老师们将带着这样的思维培养幼儿,在与幼儿的互动中也将引导幼儿逐渐形成数学思维。</p><p class="ql-block"> 西坝河第一幼儿园丁颖老师:每一次体验趣味数学和每一次聆听江老师的解读,都会有更深一步的收获。趣味数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在体验种让我们感受到数学十分有趣,在解题过程中让我们学习到从多个角度思考,发现其中规律和关联,理解到数学育人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些老师通过会议室的对话框,积极表达自己的体会和理解。</p> <p class="ql-block"> UHN园王亭丽老师:我觉得数学好厉害,颠覆了我的认知。在看到趣味数学题时仔细观察很久,没有找到答案,我又换了一种方式去思考,然后发现关系。在活动中我发现要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所以我觉得数学很神奇,也让我感觉到数学对幼儿发展很重要。</p> <p class="ql-block"> 在每一次的趣味数学体验,都是一种对老师的滋养,让老师们理解到学前数学重在支持幼儿感知、操作、体验中发展数学思维。教师要基于哲学视角,发现事物的主要矛盾,并抓住主要问题,让思维既有广度,也又深度,进而在与幼儿一次次的互动中,让幼儿感受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激发幼儿对数学的热爱,为幼儿未来发展奠基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江老师围绕老师们提到的“关联”,引出了重要的哲学理论“世界万物都有内在联系”。通过《两名陌生人的人物链接》和《柏拉图眼中的鸡》的事例让老师们理解到研究数学和研究哲学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引出儿童哲学的内容。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是人的自然本性,儿童天生就是爱问问题的大师,儿童与哲学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和性,而数学思维也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的,细细品味其中的关系,让老师们逐渐领悟到基于儿童哲学建构数学活动的用意所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观摩案例🧡</span></p> <p class="ql-block"> 在观摩案例环节,分别由花家地幼儿园梁雨辰老师和人大朝阳幼儿园郑晓博老师进行研究课的说课介绍和视频活动展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大班数学活动《谁偷走了点心》</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中班数学活动《比高矮》</b></p> <p class="ql-block"> 观摩活动后,数学组的老师们围绕两节活动中数学核心经验、游戏化、思政教育、儿童哲学等研究重点分组研讨并进行交流。</p> <p class="ql-block">☘️惠新里幼儿园李小婉老师:活动以游戏情景贯穿,紧紧围绕数学核心经验开展。幼儿在分享破案记录的过程中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p><p class="ql-block">☘️中国科学院第四幼儿园付春梅:活动氛围很好,教师支持幼儿在操作中探寻活动结果,教师与幼儿对话亲切并使用文明用语,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建议活动名称和活动内容匹配度再高一些。</p><p class="ql-block">☘️西坝河第一幼儿园冯怡老师:以情景贯穿活动充分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在买卖游戏中感受减法的有用,活动材料很丰富,支持幼儿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教师的提问清晰准确,能够引发孩子思考。建议活动结束环节再设计一下。</p> <p class="ql-block">☘️战支机关幼儿园梁玺老师: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和活动材料都非常贴近幼儿生活,支持幼儿感受量的相对性,在活动结束环节让幼儿将经验运用到生活中,幼儿在活动中保持浓厚兴趣。教师在活动中还关注到个别幼儿,能够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个性化的指导。</p><p class="ql-block">☘️丽景幼儿园付海燕老师:活动中幼儿参与性非常高,数学核心价值具体明确,注重发展幼儿思维,幼儿在寻找三个物品比较的过程中和比身高时,充分感知量的相对性。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寻找到的结果和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到相互合作的必要性。</p><p class="ql-block">☘️朝花幼儿园锦安园王珏老师:我感到此节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并运用到幼儿的生活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和规则意识,引导幼儿与同伴一起协商,感受小组游戏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概括总结❤️</b></p> <p class="ql-block"> 在各小组交流后,江老师进行了全面的总结。首先江老师提炼出各小组研讨围绕的核心,一是数学学科核心价值,二是游戏化的设计实施效果,三是关于思想品德的渗透,四是涉及的哲学元素。接下来江老师结合近些年数学组的研究重点分析两节活动,这个过程对于每一位参与学习的老师,即获得观摩后更为深入的思考,也认识到高质量的数学活动应实现的重点方面。</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方面是游戏化状态。活动《谁偷了点心》中以故事内容为情景,用问题引发幼儿思考,抓住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幼儿主动探究。活动《比高矮》通过实际的生活场景游戏,能够让孩子更加充分的感知、操作和体验,这是游戏化非常关键的样态,也让幼儿体会到数学的有用,逐渐培养幼儿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p><p class="ql-block">💗第二个方面是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准确把握活动目标。体现领域的核心价值,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大班幼儿逻辑思维初步萌芽,在活动《谁偷了点心》中重在引发幼儿理性思考,所以核心目标为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中班活动《比高矮》,教师支持幼儿同伴合作,相互协商,目标设定上还关注情感态度,重在引发幼儿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突出中班幼儿发展特点。</p><p class="ql-block">💗第三个方面是活动中教师的提问。两位老师在活动中的提问一环扣一环,清晰的提问让活动层层递进,让幼儿的学习逐渐深入。有效的提问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和好奇心,在问题的引导中师幼同频共振,共同研究学习和探讨。</p><p class="ql-block">💗第四个方面是活动反思。两位老师进行反思时都是站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视角,活动即关注幼儿数学核心经验的获得,也关注幼儿长远的发展。这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且重要。</p><p class="ql-block">💗第五个方面是最近发展区。活动后期设置具有挑战性的环节,有一个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空间。这是基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数学组的老师们也将之一理论自然而然的融入教育行为中,如《比高矮》的“变一变”环节中,幼儿积极想办法,有的踮起脚尖来,有的站在凳子上,有的蹲下来,开阔幼儿的思维,用不同的方法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此次教研活动,即是向区域内老师的一次展示,也是对三年多来数学教研组实践研究的回顾,更是让每一位老师思考到未来研究和实践的方向。在数学集体教学的研究上老师们关注思想品德教育,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关于哲学方面,老师们开始运用哲学思维看待学前儿童的数学教育,这将让老师们更加理解幼儿,发现幼儿的学习世界。</p> <p class="ql-block"> 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兼职教研员重任在肩,肩负推进区域学前数学活动质量的光荣使命。数学组老师们会在研究路上、成长路上不断前行,用教育初心指引前行之路,用教育研究滋润专业成长,潜心浇灌、静待花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