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毛泽东书法,被尊称为“毛体书法”,一种是毛泽东书体的简称,一种是对学习、临写的与毛泽东书法的基本风格相一致的书法作品的称谓。谈“毛体”书法,我们绕不开中国书法。什么是中国书法?自古以来就没有一个定论。汉代杨雄说:“书,心画也。”而唐代张怀瓘在《六体书论》中说:“书者,法象也。”元代郝经《论书》则说:“书法即心法也。”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这样论述:“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中国书法是由文字的适用进而上升到艺术审美的一门独特的艺术。书法是一种通过书写来表现情感意象的线条艺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其实总感觉“书法”和“渊源”两个词都显得博大精深,在我提笔时,思来想去也只有暂用在这里。</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九七八年二月我出生在秦巴山腹地汉中洋县,这里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为整个村庄,涧岭纵横,绿树掩映,汉江蜿蜒而过,子午河(子午道)从此处流入汉江,四季山青水秀,风光旖旎,这里不仅是大巴山脉与秦岭的交汇处,也是汉文化的发源地。</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那时山区没有幼儿园,上小学开始就读一年级,便与汉字有了扯不开的关系。记得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就让我们开始写大字,也就是毛笔字,每天除了语文、数学作业外,大字是必须要交的作业,老师批改完后第二天发作业时同学们就在一起比,看谁的大字红圈多,自那时起我就爱收集《小学生写字》,《柳公权描红字帖》,同学看我喜欢就把字帖送给我,高兴的拿回家反复看、临摹,放牛时就在地下用棍子划,每次都盼望第二天老师能给我在作业上多划几个红圈,大字批改后,看着上面开满了红色的圈圈花,听到老师的表扬,我渐渐知道了写大字的好处,就有一种想法在心底萌芽。有一次在大伯家翻到一本1967年版红色封面的《毛主席诗词讲解》,里面收集了毛主席的所有诗词手迹,看着里面的书法,给人一种迈着大步昂扬向上的奋进力量,于是就更坚定未来一定要成为书法艺术家的信心。</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周末或暑假,我和弟弟最喜欢的就是去外爷家找表弟玩,那时不通公路走的全是山间羊肠小道,每次都要经过半山腰一座当过两江总督的墓碑,总要驻足琢磨上面刻的字,跟随着文字的脉络筋骨,思索石碑上面的内容,下意识地用木棍在地上比划,那些碑文书法影响我如此之深,我热爱书法,走上艺术之路也与此分不开。中学时,我到了佛坪大河坝学校读书,接触到一位专业的书法老师张兴义,他个子高挑,字写得好,画也传神。他看我很喜欢书法,非常耐心地教我,纠正我书写中的错误。小舅知道了我的爱好,在汉中新华书店给我买了一本由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著名的书画教育家黄若舟教授编著《行书、一笔书》字帖,我第一次拿到该字帖甭提有多高兴,我细心地用厚牛皮纸包住封面,除了每天带在身边练习,晚上躺下还不忘在煤油灯下翻翻,爱不释手,一直伴随我。中学功课较多,我都没有落下练字,在写作业、记笔记过程中,我特别留意将所学字帖中的字体运用起来,经常办板报、写通报,有时还帮老师抄写教案。这个习惯一直陪伴我到大学毕业,我的书法不仅多次获奖,在学校也小有名气,这不断增强了坚持下去的力量。上大学后视野更开阔了,时间更充足,接触、研习的书法名帖更多了,如《王羲之传本墨迹选》、《孙过庭书谱》、《怀素、张旭书法集》等,还参加书法培训班,就这样一直不懈地坚持了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工作后,书法彻底融入了我的生活。从习书始,除了历代名家名帖外,不离手的要属《毛主席诗词讲解》手迹了,经历了成长的我,更理解伟人毛泽东的书法艺术自成一派,他的诗词书法不仅大气磅礴、气势恢宏,还可从中领略伟人的胸襟,感受其伟大的人格魅力,陶冶艺术情操,提高人生志趣,从而树立起积极向上,乐观、豁达、高尚超俗的人生观。</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07年4月12日,我在西安加入全国唯一合法成立的社会组织陕西省毛泽东书法研究会,并担任理事、秘书长、副会长。</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08年7月参加全国首届毛体书法家评选活动,作品荣获百佳、十佳。2011年5月毛体书法代表作《沁园春.雪》、《长征》、《重阳.采桑子》、《浪淘沙.北戴河》、《咏梅》捐赠给陕西省技能扶贫基金会,资助陕西省技工教育的贫困学子。2011年12月毛体书法作品《卜算子.咏梅》录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18周年”献礼书籍——《毛泽东书法创作历程》一书中,被评为“现代中国毛体书法名家”。2012年6月毛体书法作品《卜算子.咏梅》在第十四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香港)大型艺术展上,被评为国际银奖,并享有“杰出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2016年12月荣获第二届全国万人书法大赛成人组一等奖。2017年1月荣获“2016年度中国艺术作品创新奖”,被录入原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人才库,成为国家文化艺术人才库高级书法家。 2018年5月参加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举办的“国家艺术人才创新能力”培训班学习。</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2年7月《采桑子 重阳》参加“山河无恙 友谊长存”2022中俄艺术家书画联展,荣获金奖,被授予“中俄文化交流大使”。</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多幅书法作品及研究理论发表于《书法报》、《中国硬笔书法》杂志、《中国毛泽东书法研究》杂志、人民网、《西部开发报》、《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西安商报》等各大媒体,并被国内外文化机构及展博馆收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王亮,男,笔名成森,陕西汉中洋县人,知名书法家、高级摄影师。现为中俄文化交流大使、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高级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高级注册教师、中国草书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文化产业促进会会员、陕西省毛泽东书法研究会副会长、陕西洋县乡土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span></p><p class="ql-block"><b>(2022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9周年纪念日,刊发此文以示纪念。)</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