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唐、宋年间,南诏、大理国称雄云南。开疆拓土,创下盖世功勋的大理国相高量成,功成名就之后,拂荣华、远富贵,辞君、臣,回到他的封地楚雄德江城。赋闲之余游紫溪、禪佛事、访民间、问疾苦,留下一段汉、彝、白民族交融,振兴紫溪山佛教的历史佳话。</p><p class="ql-block"> 岁月苍桑,当年的德江古城,已在历史变迁、时代风雨中化为灰烬。原址新建的彝人古镇,虽古德江城门楼犹在,相国府牌匾高悬,白天游人如织,夜晚灯火辉煌,但终究是一座仿古旅游小镇。到古镇游玩,我常感叹世道变幻,物非人亦非——曾经的大理国相高量成今安在?</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24日周六上午,我和老友韦君,驱车紫溪半日游。</p><p class="ql-block"> 紫溪山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四星级旅游景区,距楚约25公里。占地2万余亩的景区,原始自然风光绮旎,更有古木、古刹,古迹点缀其间,其中南诏国相高量成“德化碑”,是属云南省重点保护文物。</p><p class="ql-block"> 从楚雄市区出发,经彝人古镇、沿320国道西行半小时,就到达紫溪山凤景区北大门。游客可开车入园,顺景区公路行5公里,道傍有一牌坊,在此停车后,迈过这道专为高量成“德化碑”而设、古色古香的石牌坊。顺人工铺设的石阶小径,往山林深处前行约500米,道傍凸现三尺悬崖,一侧有石刻文字提示:高国相坐禪处。</p><p class="ql-block"> 驻足观察:崖石被千年风雨侵蚀,石板凹凸不平,倒也十分光洁。我小心翼翼地置身其处,或坐或立,顿觉神清气爽;身傍林木葱茏,眼望视野开阔,田舍阡陌尽收眼帘,真的是块坐禪寞想、修身养性的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 从高相国坐禪地,顺山路绕一个湾,便到大理相国高量成德化碑了。此碑位于紫溪山猢逊箐山崖,全称《楚雄护法明公德运碑摩崖》,碑长3.6米,额宽1米,碑铭25行约1150字,文字因千年风雨侵蚀,大多斑驳难辩,但碑亭傍有当代楚雄文人考证、补全的大理石碑,可供游人参考。</p><p class="ql-block"> 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碑文化”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历史传承。而在诸多“碑文化”载体中,摩崖石刻是撰刻最简便、保存最长久,也最不易因朝代更替、战争焚毁而遗世后人。</p><p class="ql-block"> 据考证,此碑创立于公元1158年(南诏大理国段正兴3年)。碑文颂扬了高量成率兵出征,平叛拓疆,屯兵德江城,被封“护法公”;以及功成名就后,让位辞相,隐居楚雄,教化民众,礼佛向善等诸多善事。立碑者未留名,我猜系当年古德江城一介文人儒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此碑1983年1月被云南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对研究古滇南诏、大理国历史和大理高氏家族史,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作为一名游客,我更享受它给我带来的视觉美感和历史知识。</p><p class="ql-block"> 刻在天然崖石上的碑文,虽然历千年风雨侵蚀,碑文内容残失不清,文字亦艰深难辩,但我觉得看过此碑的人,都能从中读懂中国或云南悠久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碑与山崖浑然一体。山崖缝隙之间,一粒树籽不经意间生根发芽,后又成长为一株大树。后为减轻风雨对碑文的侵蚀,人们为碑修建石亭。建造者将碑、树、亭熔为一炉,此番创意和匠心,不仅石亭造型别致,更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天作之合!</p><p class="ql-block"> 德化碑傍,石亭之外,还有石凳环崖而建。游客饱览碑文之余,或与古人心灵沟通,或极目远眺,尽享滇中自然风光,旅游的快乐与愜意,所有都尽在其中了。</p> <p class="ql-block"> 从德化碑原路折返,驱车行约三公里路到“紫溪湖”,再往前行数百米,便到“相国花园”。</p><p class="ql-block"> 因为疫情缘故,紫溪山游客锐减,“<span style="font-size:18px;">相国花园”空无一人。花园外观古色古香,园区面积却不算大,珍稀名花名木不少,遗憾时下正值初冬,不是观花赏景最佳时节,我和韦君约定明年春季再到此园中赏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造访“相国花园”,是想寻觅高相国的在紫溪山的遗址遗物。但园中仅有一株“相国山茶”,据说是高量成亲手所植。此外,园中还有高量成青石雕像,此青石雕象虽与花园一样,是近年为紫溪旅游经济发展而建,但仍令我惊喜。因为楚雄民间有关高量成的传说流传虽久远,但其遗物包括画象传世极少。</span></p> <p class="ql-block"> 从“相国花园”出发,途经“包头王”广场,到紫顶寺后门停车场后,我们:先访“海慧塔”,(此塔紫溪山最大的和尚墓,也是省级文物)再探茶花谷,最后到紫溪山古刹紫顶寺游览。</p><p class="ql-block"> 唐宋时期,楚雄紫溪山有“66座林、77座庵、88座寺”,后到明末清初,因遭兵灾、地震,山中寺、庵尽遭到焚毁。</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紫顶寺,是上世纪未、本世纪初,在碧溪古寺遗址新建。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届啲关心支持和寺院僧侣的努力下,这座千年古刹,已重现昔日辉煌,并成为国内外游客紫溪游的首选景点!</p><p class="ql-block"> 去年11月末,我曾在寺中小住过半月。此番故地重游,只为探望寺前那株长于宋代,相传是大理国相高量成亲手所植,距今树龄已达800余年的银杏。</p><p class="ql-block"> 相别一年,古银杏风彩依旧。严冬的来临,虽让它褪去春的嫰黄,夏的苍翠,秋的金黄,茁壮的躯杆,依然披红挂彩,那是邻近山民、善男信女,献给植树人高国相的礼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半天的紫溪行,虽未发现高量成在紫溪山出家的证据或遗物,但从他亲手所植的宋代银杏,以及古德江人为其所立“德化碑”,能够证明楚雄紫溪山昔日佛教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作为历史人物的高量成,他的文治武功,放在历史长河之中,不过如一滴水珠;而能被后人所念叨、记住的,或仅须一个善举,譬如国相当年手植的那株银杏。</p><p class="ql-block"> 百姓口碑,才是传世丰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28日夜写于楚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