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程、新课标、新目标”助跑教学质量(副本)

沈剑婷

<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29日,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与云南省教育厅联合举办以“新课程·新课标·新目标”为核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解读公益培训活动。内容聚焦学科课堂教学,助力教师更好更快地理解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p> 助力语文教学篇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修订组组长郑国民进行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郑教授全面阐述了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价值引领以文化人;素养为纲结构导向;立足生活实践主线;强调情境主题统整”,明确新课程标准的侧重点。关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也进行了一系列解读。</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北京师范大学李熠晖教授作了题为“聚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语文学科”专题讲座,阐释了有关“程程观念”“教学内容”等方面的问题。特别强调,我们必须有科学的教学观念,以往的“知识中心”是把学生当做“容器”,教师只是在给学生传递、灌输知识;“社会中心”是把学生当做“坯料”,教师只是在塑造、锻炼学生,这些观念都是比较片面的,做法不够人性化。目前提出的是“发展中心”,要把学生看做是一个“生命”,教师的目标是要去成就学生。确实,观念不同,做法就不一样,结果就大有不同。因此,我们要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念,要用发展的观念看待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出新时代的合格人才。</p> 助力数学篇 <p class="ql-block">  曹一鸣教授从《新课程标准》2022版的特点;与以前的课标主要变化和突破。数学课程的性质,对数学的总体描述更为具体,对数学教育功能的阐述。对数学课程的性质,学段的划分及调整;课程内容的结构化,课程内容的调整、综合内容与实践、新增学业质量的描述等都做了阐述。王立东教授从“一个困惑”,教学设计的一致性;“一个难点”,教学概念的理解与数学学科观点的落地,“一手抓”,数学题的功能。三个方面为我们理解新课标指引了目标和方向。他指出:在教学设计伊始,应首先明确教学目标,进而确定教学的其他要素。青年教师会经历由讲一道题——到讲一节课——讲一本书——讲一门课——讲一个学科的过程。要把数学学科观点作为把握数学核心素养的关注点,体现数学学科特征的重要载体等知识。</p> 畅谈收货 <p class="ql-block">  一、努力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使自己的学生都能从我这里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 </p><p class="ql-block"> 二、做一名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很多学生都会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老师所任教的学科,所以要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并且向成为这样的老师而努力。  </p><p class="ql-block">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堂要利用情境、游戏等形式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喜欢。 </p><p class="ql-block"> 四、联系生活,学以致用。作业的形式不再单单是书面的形式,而是要走入生活,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学到的知识真用的上了,在生活的运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p><p class="ql-block"> 五、课程标准中还指出:“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亲身体验,让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p><p class="ql-block"> 六、自主探究,放手探索,把课堂交给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而实践证明,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进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验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从而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p>

学生

数学

课程标准

教学

学习

学科

知识

新课标

观念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