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母亲出生于公历1940年10月18日,农历庚辰年9月18。</b></p><p class="ql-block"><b> 母亲是个聪明能干,吃苦耐劳,倔犟不服输的人。</b></p><p class="ql-block"><b> 母亲很小就成了劳动能手。她每天起草摸黑,天蒙蒙亮就去放牛割草;吃过早饭就跟着外公干农活;晚上在油灯下做草鞋,卖草鞋所得,可补贴家用。</b></p><p class="ql-block"><b> 干活上学两不误。一眨眼,母亲到了上学的年龄,她的伙伴们都去读书了,她也非常向往上学,就一次次地向外公外婆恳求:她要读书,她可以早起晚睡,保证既读书又不误干活。在母亲的软磨硬泡下,外公外婆终于同意她去上学了。从此,13岁的母亲,开启了和时间赛跑的生活,每天从凌晨一直到半夜,不是干活就是上学,硬是以顽强的意志,读到了初中毕业,成了当时少有的文化人,当上了村里的老师。</b></p><p class="ql-block"><b> 性格倔强, 婚姻自主。母亲21岁那年,被父亲的博学多才所吸引,外公外婆是极力反对,可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向听话的母亲,瞒着外公外婆,和父亲在乡政府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b></p><p class="ql-block"><b> 生儿育女,倾情培养。母亲9年时间生下了我们姐弟5人。听母亲说生我的时候,家里穷得连锅也揭不开。外婆千方百计弄了14个鸡蛋和一只兔子,这就是母亲做月子的全部营养品了。随着弟弟妹妹们的相继出生,生计越来越难,但母亲总是想法子、动脑筋,不但让我们吃饱穿暖,而且还一个不落的让我们读书。母亲总是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我们姐弟牢记母亲的教诲,学习成绩个个名列前茅,最后我圆了母亲的梦,考上了师范,成了一个人人羡慕的人民教师;二妹三妹小弟五洩区的最高学府,草塔高中毕业,小妹读初中时不幸生了一场大病,学习成绩被落下了,失去了考上高中的机会,留下了些许遗憾。</b></p><p class="ql-block"><b> 艰苦奋斗,勤俭持家。为了生计,父亲总在外面奔波忙碌,家里所有的大小事务都由母亲一个人承担,我无法想象母亲单薄的身体是如何扛下来的。全家七个人的吃喝拉撒,缝补浆洗,亲戚之间的迎来送往,还有鸡鸭兔猪和自留地,面面俱到,样样都要顾及,特别是我们姐弟5个都读书了,更艰难的是我们大的三姐妹共同上了草塔高中。母亲一个人在家操持家务,养了一群鸭,一只猪娘,还有五六只肉猪。这些牲畜是全家生活的经济保证,平时零用、交生产队的欠款、我们的书学费大多数出自它们。因此母亲从来不敢马虎,总是小心翼翼地饲养着,期待着它们无病无灾,健康生长。可这么多活,她一个人怎么干得过来,难道她有三头六臂,还是分身有术?其实,她只是白天连着黑夜干,苦干加巧干,硬着头皮、咬紧牙关,像机器人一样,用超负荷的劳作,艰难支撑着这个家。</b></p><p class="ql-block"><b> 自强自立,昂首向前。那时候集体分配,困难户可以受到照顾。虽然我爸长得单簿,工分少,但我家从来没有被大队当成困难户。当时,在生产队欠钱的人家,到年底交不清欠款,大队要召去开会,我爸妈从来没有去参加这样的会议。虽然我家每年有大笔欠款需要付,但是,母亲总是走东家串西家,和能够盈余的人家拉近距离,用信誉作担保,先用他们的余款,把我家欠生产队的钱对冲掉,等我家有收入时再还给人家。这样我家就可以按时分到稻谷,而对方也可提前把钱装进兜里。这真是一个双赢的好办法,聪明的母亲虽然不知道双赢这个词,但却被她自如运用,解决家里的燃眉之急。</b></p><p class="ql-block"><b> 乐善好施,乐于助人。母亲不但善于操持家务,还乐意帮助别人。自己家的事已经够她忙的了,可左邻右舍有事总少不了她。记得有一次住我们家后面的永福嬷嬷,夫妻吵架被丈夫赶了出来,母亲先把她请到我们家管吃管住,然后好言相劝,让他们冰释前嫌。要知道,当时我们家自己的生活相当困难,以青菜萝卜、蕃薯草子充当口粮,增加一个人吃饭,意味着我们要吃更多的杂食。</b></p><p class="ql-block"><b> 母亲有一颗善良的心。我最不理解母亲的是:不管手艺工匠还是讨饭佬,都会让他们到家里吃饭、过夜,小小年纪的我非常反感,斗胆和母亲较量,往往是:不但要被骂还会被打。直到父亲担起补鞋机,我才懂得了母亲,真是有了母亲这样充满爱心的善良人们,我父亲才能在外熬过一天又一天。</b></p><p class="ql-block"><b> 那年月常常是吃了早餐没中餐,我家亦如此,等借米烧饭是常事。可有人向母亲开口借米,那怕我们自己家里也只有一餐饭的米,母亲也会借给别人,而她自己又绞尽脑汁想办法,变着法子让我们不饿肚子。她总以为,别人实在是没办法了,才向她求助,她自己办法多,问题一定能解决。</b></p><p class="ql-block"><b> 母亲最吃香的时候是大队的茶山分到户了,家家户户炒制茶叶。母亲做出来的茶叶色香味形俱佳,卖相好,价格贵,出手快。邻居们都来请教她,母亲就不厌其烦、毫无保留地一家一家,从烧火杀青教起,直到烘焙干燥为止。教一户人家得化去三到五个小时,并且没有一分钱的师傅铜钿,可母亲还是乐此不疲,直到周围邻居都掌握了整个制作过程的技能,母亲才安心在家干自己的事。</b></p><p class="ql-block"><b> 1979年,我高考上了分数线,当我跑到晒谷场把消息告诉母亲时,母女俩情不自禁地相拥在一起喜极而泣,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也让母亲精神焕发,干劲十足。她多么希望我的弟弟妹妹们都能成为天之骄子,可是,八十年代,大学录取率很低,母亲的愿望未能实现。</b></p><p class="ql-block"><b> 随着我们五姐弟相继成家立业,母亲又为我们的下一代而忙碌,直到感觉不能再为子女服务了,母亲坚持一个人住在老家。因为弟弟到了大唐轻纺市场做生意,住在了镇上,而父亲又早早地撇下我们走了,母亲长期一个人生活,尽管我们每天有人会去看望她,同她聊天,陪她吃饭,但生活的节奏相差太大了,她太寂寞了,慢慢地她的记忆力下降了,东西总是找不到,怀疑被人偷走了,话语表达也不那么清楚了,渐渐地连儿女都𣎴认识了,像小孩一样,喜欢不断地换人家,轮流着在我们姐弟间转来转去,直到现在连最基本的自理能力也没有了。盼望医学技术能早日发明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让母亲能得到医治,让她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b></p> <p class="ql-block">2024年元月十二日半夜二十三点三十八分,母亲驾鹤西去。由于时辰已经到了子时,故算腊月初三,十三日凌晨。</p> <p class="ql-block">呵呵,老母亲占了我女儿的光,上了电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