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那春风沉醉的日子

子墨本心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的农村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划拳猜酒,龙狮共舞,好不热闹。我爷爷父亲酒量都不大,家里没有什么喝酒的传统,但奶奶和母亲都是好客之人,每年正月初二是家里最热闹的一天,正月初一的有些大菜都必须留到初二,八仙桌的中间是一大锅条子烧肉,简易的三块瓦暖窝炉子里冒着暖暖的红光。锅里的条子突突地冒着小泡泡。腊月分的最大的塘鱼一般分两份装,头尾家里吃,中段招待客人。农村人实在就体现在省己待客。家里打的老豆腐煎的两面金黄,富(腐)足有余(鱼)是农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黑木耳炒肉里葱青丝丝的,红烧的公鸡油焖焖的,少不了肉圆子,团团圆圆。清蒸的红枣。甜甜蜜蜜。父亲会拿出家里最好的酒,早早的放在桌上,有几分自豪,也是一份慷慨,谦让一番落坐后打开,古井贡酒或是明光优液。暖锅里的条子烧肉伴着厨房里的饭香,加上刚开的酒香四溢开来,屋里屋外笑语喧哗,桌上桌下其乐融融。母亲上完最后一个青菜后,总会在围腰上抹几下手。看看满桌子菜笑看说,没有菜,你们都多喝一盅。奶奶总会跟上来说,不能喝多,不是舍不得酒。说完搬个凳子到门口晒大阳去了。每年基本上都是相同的至亲,酒量彼此知根知底,性格也是一本全知,喝多的始终是那几个长辈,一开场就说去年正月是如何如何把我喝多了。喝点水耍耍滑的也是那几个,一开始总会低调的检讨认错。表态今年不会不会。父亲总是笑着说,酒有,你们放心喝。一瓶接着一瓶的喝,声音也越来越大,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最后总是德高望重的奶奶亲自没收了酒瓶,而后吃饭喝粥打牌,好不热闹。如今喜欢喝多的长辈们都不在了,喝水的叔叔身体还不错,每天晚上还喝上一二两,估计偶尔也会想起当年的热闹。不知是否后悔当年喝酒的时候不该喝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是很喜欢看热闹的,不管是喝酒还是打牌,都看头阵,奶奶也默许我的观战,她告诉我,以后到外母(丈母娘)家肯定要喝,当时也没当一回事,也没有想到我长大后酒量会如此的小。到外母家上门的日子终于来了,那年和大姐夫一起上门,老丈人是个十分开明热情喜乐的人,那时他的酒量不小,估计能喝半斤以上。姐夫也能喝个七八两,在他两的悉心照料下,我躲过了一劫,每餐喝酒前。丈母娘都备好了土灶里煨好的鸡汤,喝酒不行,但我喝鸡汤一点也不含糊。那种香味是一辈子都难忘记的美味,如今岳父己卧床两年。不能言语。倒是丈母娘身体还好,偶尔烧几个菜和她喝一杯,喝完她正常收拾厨房,我总是红脸醉卧在沙发上。</p><p class="ql-block">去2022年的春节似乎很忙碌,腊月二十八把父亲办完了出院,顺道给舅子送了点护垫,二十九的晚上去卢老师那里写对联,老师看看我有辱师门的涂鸦,一边认真鼓励,一边自己动手,铺墨着笔写下了一副3米多高的对联:喜借东风开虎步,吉庆禧岁伴龙腾,横批大吉大利。字刚劲有力,气势非凡。我如获至宝,等不及老师墨迹干透,就急看往家里赶,到家铺开晾干时,墨己经部分四溢了,字的轮廓还在,一点一点的铺开时,红对联上己撕出了许多的白点,用笔描了描,白的很难描黑,描红就更难。想到病重的几个老人和舅子,心中隐隐有一丝不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一是表哥一家到我家拜年,初二上午在大姑家吃饭,初二的晚上,老六一家从唐山过来,老六家小杜是个个子不高的北方爷们,是个豪爽大气善解人意的大老板,每年正月初一就带看老婆孩子开车一千多公里来看丈母娘。对两边的老人都非常孝顺。注:酒量在半斤左右。老五家张政委是个无所不能的少年,打牌游戏样样都行,即使推牌九不会也会兴致勃勃的搁火输钱。刚拿驾照就开高速从上海到家4 小时搞定。电扇空调订画洗油烟机样样都行。不善言辞,嘿嘿一笑都是人生智慧。酒量在3两左右。老三家三老板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也是赌博技术最好的人,言语不多但对生命的感悟超出了我们常人。笑起来小眼眯眯很神秘,那一般都是在快要满板的时候。酒量二两左右。我看到姊妹们到的比较齐,天气也有些寒冷,加上心中的一些隐忧,突然很想喝酒,想醉酒,我酒量一两左右。那天晚上几个人喝了整整两斤酒,(醉成几何,有图为证) 也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晚上就是想喝酒。一年来,还经常怀念那天的夜晚。而上上一次醉酒还是在华茂的时侯,大姑家老二和小姑家老二,看着多年不见的老表,想到儿时团聚的快乐,想到如今的沧桑和不容易。一杯两杯,不知不觉大家都醉了。</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的生命中,许多的陪伴。许多的温情,总是一个个短暂的瞬间,或是一碗鸡汤的味道,一场醉酒后的互诉衷肠。当我们的孩子如野花般疯长的时候,我们的父母正在老去告别,而我们自己也走在衰老和调零的路上。如同一条河,上游出山的水和下游入海的水,是同时存在的。</p><p class="ql-block">而兄妹,老表,连襟,爱人,同学,朋友。我们一起在河面上泛舟,看如水的月光,看奔涌的河流。看有人如花绽放,有人走向生命的終点。唯有接纳,勇敢地面对.不善表达的我们,在平安渡劫后,有什么理由不再醉一次呢!</p><p class="ql-block">正月初二,同志们。约起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