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测量,大智慧——五年级数学“聪明的测量员”项目式学习

媛媛

<p class="ql-block">  《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和证明等活动过程。”</p><p class="ql-block"> 为了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我们五年级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聪明的测量员”项目式学习。</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身边,有一些特殊的物体,它们的长度、质量、面积是很难直接测量出来的。例如蚊帐网眼的面积、词典一页纸的厚度、一粒黄豆的质量等。那么需要如何转化呢?针对此研究主题,我们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了细致的指导。而后孩子们设计测量方案,交流测量方法,通过比一比、称一称、量一量、算一算等不同方法巧妙的测量出不同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p> <p class="ql-block">  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五年级这些聪明测量员的奇思妙想吧!</p> <p class="ql-block">  瞧,他们做的真认真!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熟悉的物体想办法了解它们的长度、质量、面积、体积等。</p> <p class="ql-block">  聪明的测量员们在操作过程中,先制订方案,然后实践探究。有的学生还录制了小视频,把整个过程完整记录下来。</p> <p class="ql-block">  我们有“曹冲称象”的方法,有“间接测量方法”、“转化”法等。对于特殊的物体,我们就要根据它们的特点,灵活选用合理、快捷的测量方法测量并计算。</p> <p class="ql-block">  本次五年级 “小测量,大智慧”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操作和实践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感受数学本质,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p>

学生

数学

测量员

五年级

测量

学习

聪明

物体

实践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