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77年3月我从第一军医大学毕业,4月中旬,被分配去了武汉军区军医学校。武汉军区军医学校不在军区所在地武汉市,而在河南省的一个煤炭资源型地级城市平顶山市。市区紧依“山顶平坦如削”的平顶山而得名。</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武汉军区军医学校是1976年从湖北谷城县搬迁到河南平顶山市的。学校外部环境较差,因为是煤城,当时环卫工作也没有跟上。但校园内的环境优美、干净。这里原是坦克第13师师部,院区比较大,房舍也不少,有操场,有礼堂,条件不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教学场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到了军医学校,被分到军事医学教研室当了一名教员,与另一位教员共同承担防原防化教学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当教员,不是我的梦想。我在大学学习时压根儿没想到会当一名教员。因为,我的未婚妻是一名小学教师。而现实中我成为了一名教员。既然组织上把我从军医大学挑选到这里做教员,是组织上的信任,那我就要当好一名教员。</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到学校不久,我被任命为军事医学教研室助理教员,从而结束了我长达七年的助理军医职务。1977年底,我晋升为正连级教员,1979年6月,我评定为副营级教员。</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搞教学,当教员,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没有教学经验,我就虚心向教研室的老教员学习。教研室有一位河南籍的老教员,是一名优秀教员。教学很有一套,方法灵活,风趣幽默,学员们都爱听他讲课。我注意向他取经,学习他的教案,跟班听他讲课,做好教学笔记。同时,我还与其他教员一道开展一些围绕教学内容的实验,拓展教学思路。我对教学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天,教研室乔主任告诉我,让我上讲台给学员讲课。一听讲课,我心里有些发慌。我急着对乔主任说:“过一段时间讲吧,我现在心里没有底啊。”</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新媳妇总得上轿,总得要去见公婆呀。”乔主任笑着说。我说:“那好吧,我试一试。”乔主任马上严肃地说:“不能试一试,要努力去讲好。”我大声回答道:“好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次给学员讲课,我花费了讲课用时的几倍时间做了精心的备课。开始在教研室进行了试讲,第一次没通过,问题是讲稿不精炼,超时了。我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对讲稿进行了修改。第二次试讲轻松通过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当我正式走上讲台时,面对教室里100多号男女学员,开始了我教学生涯第一次讲课,心里总是有一些不踏实。45分钟的一堂课下来,我自己感到努力了。课后,课代表及时收集了学员的听课意见,给我反馈,对我的教学评价一般。</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少的学员反映:我的教学内容丰富,概括性很强,就是普通话不很标准,说话频率太快,听不很清楚。这些评价,我一听就明白,讲课不很成功,按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4个等级评价,我只能算是及格。我心里感到不是滋味。</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回到教研室后,我闷闷不乐的心情写满脸上,乔主任看在眼里,他马上找我谈心。首先鼓励我说,第一次讲课,能及格,就不容易了。我们许多优秀教员都有第一次的经历啊,有些还不及格呢。然后,语重心长地讲了当好教员,不是一日之功,要下大的功夫、深的功夫、长的功夫。我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认真地总结第一次讲课的成功与不足。</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利用课余和晚自习时间,深入学员中,召开小型座谈会,与学员个别交流,征求对我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修改教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在教学上的短板,主要是普通话不够标准,家乡口音较重,语速比较快,北方人难以适应。针对存在的不足,我反复练习普通话,个人进行试讲,通过努力,讲课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学员反应比较好。</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78年8月,我参加了第二军医大学卫勤系防原防化专科班学习。我非常珍惜这次历时一年的专科学习,在完成兼职副区队长工作的同时,抓紧专业知识的学习。防原防化知识学起来枯燥,也不好懂,自己就努力钻研,不懂就请教老师。一年下来,考试成绩得了98分。专科班学习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展了追踪国内外学科前沿的视野。我带着学习的成果回到了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回校后,我结合教学开展了一些科研项目,并把学到的知识和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教学实践机会多了,普通话的水平有了大的提高,学员认同了、适应了,对我的教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我相继进入了良好和优秀的等次,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教员。与此同时,我还注意总结教学小体会、小经验、小技巧,发表在军内外的报刊上。我的教学与研究能力良好展现,引起了学校和上级机关的关注。</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79年是我外出活动最多的年份。8月,我只身去了甘肃兰州参加了全军统计工作学术会议,在会上结识了全军著名的医学统计学专家与教授。9月,参加了全军观摩团赴新疆大漠深处观摩核试验,丰富了防原教学的知识。12月,我被学校和军区卫生部推荐参加了总后卫生部组织的全军对越反击战卫生工作总结,历时半年,这是对我的极大信任和重用。这一次抽调出去参加总部活动,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成为我走上仕途的转折。至此,我放下了教鞭,离开了讲台,</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再也没有回到教学岗位上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在军医学校教员岗位的这3年间,是我难忘的青春记忆。三载的教学生涯,其实算起来,真正上讲台的时间不到1年时间,多半时间是在校内参加各类学习班、培训班和外出参观观摩。3年时间,在我的人生和军旅岁月中虽然是短暂的,但它是美好的、甜蜜的,是一段非常宝贵的经历和密集的知识积累,让我受益终身。</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