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送宝贝上幼儿园

🌼

<p class="ql-block">我们为什么要送宝宝上幼儿园?</p><p class="ql-block">——因为白天要工作,孩子没人带。</p><p class="ql-block">——在幼儿园能学到很多东西。</p><p class="ql-block">——孩子能和许多同龄人一起玩。</p><p class="ql-block">——别的孩子都上,我们也不能落后呀!</p><p class="ql-block">——上幼儿园还需要理由吗?</p><p class="ql-block"> 不需要理由吗?当然要!作为父母,我们至少应当搞清楚宝宝上幼儿园的目的。否则,面对未来的幼儿园生活,我们将无法给予宝宝正确的引导,还可能会错误理解幼儿园在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使宝宝经历不愉快的幼儿期。</p><p class="ql-block"> 妈妈有疑问:孩子在家有人带、有人教,现在已经认识大约2000个汉字,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幼儿园教的东西对他来说太简单,还有必要送他去上幼儿园吗?可以将来直接上小学吧?</p><p class="ql-block"> 在我国,大部分父母都是双职工,妈妈休完产假之后,幼小的宝宝就交给长辈或雇佣的看护人员来带,此类家庭送孩子去幼儿园的理由往往很现实。</p><p class="ql-block"> 但是现在也有一种观点,认为送孩子去幼儿园完全没有必要。持该观点的父母认为,既然我小的时候没上过幼儿园,对成长也没什么影响,那么我为什么一定要送宝宝去上幼儿园呢?</p><p class="ql-block"> 另外,如果宝宝掌握的知识超出了一般同龄儿童,父母便会产生“去幼儿园学不到多少知识,说不定还会厌学“的担心,再加上幼儿园生活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因此对孩子上幼儿园持怀疑态度。不管是哪种家庭情况,宝宝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父母就必然要考虑宝宝是否上幼儿园的问题。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个很平常的概念——“人”</p><p class="ql-block"> 人到底是什么?人是一种高级动物,人具有社会性。第一点与本书无关,我们不予讨论,但第二点却非常重要。首先,宝宝是人,也有自己的社会属性;其次,如果将社会性理解为“人际关系”,幼儿的社会性便需要通过与同龄人的交往获得补充。</p> <p class="ql-block">上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孩子适应社会的关键一步,如果缺失了,势必影响孩子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孩子便不能顺利融入陌生环境,容易产生疏离感、害怕等负面情绪,这对孩子的成长无益。所以,想让孩子学到知识、想找个看管孩子的地方,或者仅仅想让孩子有一起玩的同伴,这些理由都很合情,却不见得合理。事实上我们更需要让宝宝学会与人相处的能力,而提供训练的场所就是幼儿园。</p><p class="ql-block"> 妈妈经验分享:我认为孩子到了三四岁上幼儿园过群体生活,是人生必经的一个阶段,对将来上小学很有好处。人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除了比拼智力,还要比情商高低。外向、开朗的人固然有先天优势,但内向、沉静的人也未必会输,因为性格是天生的,但是能力却可以后天培养。孩子在幼儿园中掌握的初级人际交往能力,可以为日后相对复杂和相对激烈的小学竞争打下基础。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实际上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孩子未来一定会面临无数的竞争,书本知识学不好还可以补习,若是人际交往能力欠缺,那就很难弥补了,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因此,父母送孩子去幼儿园,绝不仅仅只有本节开头列出的那几条理由,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放手让宝宝“独自”面对新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父母课堂】</span></p> <p class="ql-block">过去的幼儿园可能只是简单的托幼场所,但是现在它的功能已经发生了改变。简单来说,幼儿园是教育系统的一部分,是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可见,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的两大功能。然而除了保育,教育是父母更为看重的一面,这种现状虽然很无奈,却很现实。</p><p class="ql-block"> 妈妈有疑问:儿子上幼儿园快5个月了,只学会唱几首儿歌,其他什么也不会。问他到底学了些啥,他说今天又玩了游戏,同年龄段的小孩都会认字了,我真有点儿担心!不少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学习很是关心,常常问宝宝:“今天都学了些什么呀?”宝宝如果回答说“玩”,家长就不太满意,甚至认为幼儿园不负责任。这完全是一种误解。</p> <p class="ql-block">在学前教育阶段,游戏就是学习的主要形式。比如唱儿歌,儿歌结构简单,节奏分明,通俗易懂,非常适合锻炼宝宝的语言能力;再比如搭积木,能够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为日后学习几何打下基础。</p><p class="ql-block"> 妈妈有疑问:听说读小学前,小朋友要学会拼音、一些汉字,数学和英语也要学一些,否则会跟不上小学进度,可我家宝宝上的幼儿园怎么都不教这些知识呢?</p><p class="ql-block"> 有的父母不清楚幼儿园里具体教些什么,等宝宝上了之后才发现,好像每天除了唱唱儿歌、做做手工之外,也没教什么内容,由此产生不满,认为这样会耽误孩子的学习。其实幼儿园有课程安排,而且十分符合学龄前儿童心理和生理发育特点。幼儿园的各门课程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内容互相融合,通常由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5个领域构成。</p><p class="ql-block">【健康】</p><p class="ql-block">指3~4岁的宝宝能快乐、轻松地成长,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体格。</p><p class="ql-block">【语言】</p><p class="ql-block">指3~4岁的宝宝能够理解别人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并从中体会到相互交流的乐趣。</p><p class="ql-block">【社会】</p><p class="ql-block">指3~4岁的宝宝充满自信、懂得合作与分享、遵守行为规则及有责任感、有爱心,能与他人正常交往。</p><p class="ql-block">【科学】</p><p class="ql-block">指3~4岁的宝宝对数字、文字和周围环境的认识,并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培养兴趣,乐于思考。</p><p class="ql-block">【艺术】</p><p class="ql-block">指3~4岁的宝宝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p><p class="ql-block"> 以上5个领域,在全世界都是公认的学前教育范围,幼儿园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有组织的作业,如手工、音乐、体育等。</p><p class="ql-block"> 另外,宝宝在幼儿园中除了室内活动之外,也有户外活动时间,再加上午睡、就餐,每天大约6个小时是在幼儿园度过的。所以,幼儿园的课程是把通过日常生活来学习作为基本要求的,无论是唱歌、做手工还是搭积木,都是教育的一种方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园长有话说</span></p> <p class="ql-block">  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幼儿园的任务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健康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简单的常识和知识。孩子只有通过“玩”的方式,从经验获得知识,才能逐渐领悟游戏当中蕴含的教育内容。</p><p class="ql-block">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如果认为坚持学前教育无须注重知识性内容,就将与实际脱节。考虑到父母的担忧,很多幼儿园在大班的教学中增加了算术、拼音等知识性内容,或开办兴趣班,以使学前教育能与小学教育顺利衔接。除了教知识外,幼儿园还重视对孩子品行、品德的教育,以及社交行为的培养,让孩子在幼儿园中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从小适应集体生活,使身体、心智都得以健康发展。</p>

幼儿园

宝宝

孩子

父母

教育

指岁

学前教育

知识

小学

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