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公元1755年和1758年清朝前后两次出兵平息准噶尔汗国,战乱导致土地荒芜,人烟稀少,草原沉沦,加上沙俄不断向远东扩张,边疆的防务渐显薄弱,同时驻军每三年需要轮换,中央财经的负担沉重。因此1761年10月27日,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傅恒就拣选察哈尔蒙古官兵携眷移驻伊犁等处事宜给乾隆皇帝上了一道长篇奏折。为增加兵力,充实边防,安抚边民,减轻政府后勤保障压力,走屯垦守边之路。傅恒的这建议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批准。清王朝之所以选派察哈尔蒙古西迁新疆驻防。是因为察哈尔蒙古作为游牧民族具有骁勇强悍,善于骑射,为清王朝大一统立下了汗马功劳,具有一定的资历和声望。1761年10月,富德(国防部大臣),巴图济尔噶勒(内务部大臣)等即赴多伦诺尔</p> <p class="ql-block">(今内蒙的多伦县),从察哈尔八旗左右两翼中“选得年力精壮,堪以为兵者,及其父子兄弟一千名”。察哈尔蒙古西迁之前驻牧地在张家口,宣化。大同边外,其牧地东界克什克腾,西界归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隶独石,张家口及山西大同。北界浩齐特,苏尼特及四子部落, 袤廷千里。起程前察哈尔各旗总管奉旨给兵丁捐助马牛驼羊,还为单身兵丁娶妻。</p> <p class="ql-block">1762年5月9日,由察哈尔总管齐勒克特依,那旺率领首批西迁的1000名管兵携带妻儿从扎噶苏塔淖尔附近达兰图鲁起程。通过蒙古高原,推河,萨勒齐图(乌里雅苏太附近),萨拉克布拉克,于阿济,比济(卡伦名)以布尔干,察干托辉之间过冬。第二年3月6日抵达乌鲁木齐。其中留驻乌鲁木齐150名,派50名驻守库尔喀喇乌苏(今乌苏),后又转调至塔尔巴哈台(今塔城)驻守。其余。800名管兵于5月27日抵达赛里木湖,伊犁将军明瑞命令其中105名携眷前往伊犁至沙图阿满(今昭苏县夏塔乡)等新设的7处驿站驻守。</p> <p class="ql-block">1763年5月11日,由总管达克塔纳统率,第二批1000名管兵携眷分两队西迁,前队“携带羊群徐徐前行”,穿过锡林郭勒盟,推河,布鲁哈扎,沿着库布库尔赫勒,齐齐克泊一带地方行走过冬。</p><p class="ql-block">1764年7月1日抵达伊犁。后队500名起程时,八旗编为4队,连同1000户家眷共2013人,由镶红旗察哈尔总管成果率领于1764年6月8日由济尔噶图塔拉起程,四子王旗,察罕鄂布,乌兰额尔济,察罕托辉,11月10日抵达巴里坤,在此过冬。于1764年2月22日起程。3月8日抵达乌鲁木齐古穆达,5月15日抵达精河,5月底抵达伊犁。</p> <p class="ql-block">1764年7月25日,第三批西迁的妇女起程。由察哈尔都统巴尔品前往挑选15岁以上,40岁以下自原西迁的女孩,寡妇共420名,行走蒙古高原,乌里雅苏台,巴里坤,乌鲁木齐,1764年12月13日抵达伊犁。此时路途病故42人,剩余378人嫁给西迁的单身兵丁。至此西迁的总人口7417人,马7000多匹,驼3000多峰,牛1200头,羊30000多只。</p><p class="ql-block">此次三批察哈尔蒙古西迁首次拉开了支援西北,保卫边疆,屯守兵团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1766一1767年明瑞奏请让察哈尔军民重新调整至博尔塔拉河沿(含温泉区域),赛里木湖,哈布塔海,永驻。1765年下半年盛京锡伯管兵抵达伊犁后,暂被安置在綏定,明瑞将军前往锡伯军民考察后,得知锡伯人仅会务农,已弃游牧生活,而察哈尔移牧博尔塔拉后,人户增加,农耕牧业取得了成效。1766年3月明瑞给登努勒泰,赛里木湖一带的1843户察哈尔军民重新划分了牧地,以先后移驻的两批编设两个昂吉(翼),第一批西迁察哈尔人为“旧昂吉”左翼,驻防于温泉镜内,第二批西迁察哈尔人为“新昂吉”右翼,驻防于博乐镜内。由于察哈尔人口不断增加,不好管理,1767年7月22日阿桂具奏并经军机处批准,每昂吉下增加两个苏木(佐领)。左右两翼,共八旗,16苏木(佐领),八旗为:镶黄旗,正黄旗,镶红旗,正红旗,镶白旗,正白旗,镶兰旗,正兰旗。自此西迁察哈尔兵正式以八旗建制组织起来。</p> <p class="ql-block">1765年4月17日,二等侍卫舒梅,三等侍卫佟福珠分别将乌鲁木齐150名及库尔喀喇乌苏的50名察哈尔携眷管兵分为前后两队,编为一个苏木,配备佐领一员,骁骑校一员,领催四员。6月9日抵达塔尔巴哈台(原到雅尔屯防筑城后移至楚呼楚)以北察汗托海,在此驻牧巡卡。民国7年(1918)从塔城县析置额敏县。边防哨所轮流守卫的察哈尔都安置于库鲁木苏从事农业和牧业,还兼管十苏木蒙古的牧场,居住地点称呼:库鲁木苏察哈尔,现额敏县霍吉尔特蒙古乡,以其守卫地点称呼:“巴尔勒克察哈尔”,(现托里县多拉特乡,由蒙古语“多朗特 ”;演变尔来,在此耕牧而得名)。他们是西迁塔尔巴哈台察哈尔蒙古的后裔。</p> <p class="ql-block">博尔塔拉两翼设领队大臣1个,各设总管1人,副总管1人,佐领8员,骁骑校8员,空蓝翎3员,委笔帖2员,领催32名,披甲868名,伊犁将军奉旨颁发了新的总管防和佐领图记,以及八旗旗纛。察哈尔营是军政合一的八旗制,是规章制度很严的边防部队。新生男孩要登记,朝廷月发白银抚养费。满16岁正式当兵执行任务,60岁退伍,世世代代永为军人。</p> <p class="ql-block">察哈尔蒙古西迁新疆的主要任务戍边,驻守边疆。1789年察哈尔营设21座卡伦,(卡伦满语:边防哨卡)“内稽逃人,外控荒服”。其中常设卡伦9座,添撤卡伦12座。无移设卡伦。14个巡防哨,察哈尔营除了驻卡巡边外伊犁通往库尔喀喇乌苏及博尔塔拉交通要道上的5座军台的任务。还有派往喀什噶尔,塔尔巴哈台换防,巡查哈萨克,布鲁特(柯尔克孜)边节,驻守哨卡等项官差。</p> <p class="ql-block">1771年秋东归西路土尔扈特蒙古驻牧精河,其牧地东到精河屯田,南至哈什山阳(今博罗科努山北麓),西至托霍木图台(今五台),北至喀喇塔拉额西柯诺尔(今艾比湖),由伊犁将军管辖。</p> <p class="ql-block">18世纪20年代后察哈尔军民在平定内乱和抵御外敌入侵斗争中,他们同索伦营,锡伯营,厄鲁特营,绿营一起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为维护祖国统一,内部安定和抵御外敌入侵做出了不朽的贡献。1820一1828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和浩罕统治者的支持下,张格尔先后4次反回新疆,在南疆的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和田,叶尔羌等地发动武装判乱。1828年张格尔第四次入卡作乱,由于清军6000余人奋力作战,张格尔被活捉,判乱终被平息,同年6月,张格尔被解押到北京处死。</p> <p class="ql-block">在长达8年的武装判乱中,1825年8月张格尔第二次作乱时,伊犁将军,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庆祥(前任伊犁将军保宁儿子,察哈尔蒙古正白旗人)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被围困于喀城70多天,后城池被攻陷,庆祥不愿受辱于张格尔逐自杀。清廷除了奖赏在平定张格尔之乱中有功的官兵外授予40名功臣,并陈其画像于紫光阁,道光帝特写有序。40名功臣中察哈尔营有两名:一是总管扎布都勒噶巴图鲁乌齐拉尔;二是三等侍卫绰克托巴图鲁得胜额。</p> <p class="ql-block">1863年8开始,沙俄用武力占了我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领土,接着就不择手段地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条约。清政府为与沙俄堪分西北边界,指派明谊(蒙古族,正黄旗人,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为首席代表,以沙俄代表团谈判,谈判期间,明谊沙俄代表提出的种种无理要求严正的驳斥。1864年10月7日,清政府被迫在《中俄堪分西北界约界》签字。我国失去西部领土44万多方公理,1881年2月24日,中俄双方在圣彼得堡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根据条约规定,翌年2月清军进驻伊犁,一年后沙俄军队才撤出伊犁。</p><p class="ql-block">沙俄虽然没有侵占博尔塔拉,但时刻觊觎着寻找机会入侵,如在塔尔奇达巴罕之北赛里木淖尔等处,安设卡伦。自博罗布尔噶苏,大河沿,哈尔塔海迤 西,作为俄国边界,被围占察哈尔牧场及屯地。</p> <p class="ql-block">清军在收复失地过程中,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人民的爱国行动。大大加快了战争胜利得步伐,表现了察哈尔蒙古等新疆各族人民忠于职守,敢于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高贵品质和誓死保卫祖国江山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反击沙俄入侵的斗争中,察哈尔军民在艰苦条件,以山洞为居,以狩猎为食,以蒙古包为战壕与沙俄入侵者展开了无数次的战斗,英勇頑强,为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事后成绩卓著的颇古、德富、阿玉西等14名管兵得到了提升和嘉奖。还察哈尔营,左翼总管鄂裕泰、右翼总管索托依,2人均被赏加二品顶戴。特别是总管索托依,他从征29年,在进30年的戎马生涯中多次出征上前线,立有战功。两次荣获嘉奖,即赏加二品衔和二员顶戴。</p> <p class="ql-block">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7日以伊犁陆军协统杨缵绪为首的革命党人响应辛亥革命,发动起义占领惠远,察哈尔领队大臣博贵在伊犁拥护革命。1月26日革命军与清军在沙泉子发生激烈战斗,清军退至固尔图。革命军因其炮营被流沙阻隔。在固尔图陷于困境时,察哈尔右翼总管索托依率盟旗兵2000余名助战,清军大败溃逃。杨缵绪得知索太有功并未参加叛乱,特嘉奖索太为察哈尔营领队大臣,边防总司令。索太拥护共和,参与发起成立“华族联和共进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反对俄国侵略。</p> <p class="ql-block">1884年新疆建省时,仍保留察哈尔营建制,1920年设博乐县,大营盘被定为治所。哈尔营在1938年2月1日奉命改为温泉设治局,原察哈尔营左右两翼分别改为第一区和第二区:一区为原左翼旗屯地;二区为原右翼旗屯地,每区设八个庄,以原十六个佐领改设十六个庄,裁撤总管,章京等职。至此,察哈尔营的军事编制全部撤销,纳入了地方行政编制。1939年3月24日温泉设治局第二区各庄长以其地靠进博乐为由,恳请归属博乐县管辖,经伊犁行政公署同意后,报请新疆省政府批准,温泉设治局第二区划归博乐县。</p> <p class="ql-block">在保卫博尔塔拉边境线的同时,西迁新疆的察哈尔官兵与新疆各族人民一道保卫从伊犁沙图阿满(今昭苏县夏塔乡)到塔尔巴哈台楚呼楚(今塔城市)的西部边境线,在这戍边守边的道路上遍布察哈尔人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20世纪40年代新疆三区革命序幕拉开不久,察哈尔蒙古族青年艾尔德(左翼正白旗人)组建游击队即率参加武装斗争,与伊犁民族军相配合,首先功占温泉县城,继而占领博乐全县。1945年4月1日,游击队被改编为“三区”革命民族军蒙古独立骑兵营,活动于红盐池,马依力山,乌图布拉格一带,曾给国民党在这一带的据点以沉重打击,之后转战塔城、乌苏等地,为这些地区的顺利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年9月蒙古独立骑兵营在独山子扩编为民族军蒙古独立骑兵第八团,并被授予“三区”革命“功勋团”称号,艾德任团长。</p> <p class="ql-block">有革命就有牺牲,在解放事业中,察哈尔蒙古英勇无畏,博乐及温泉的欧布夏·阿尤西、道布吉、巴吐尔·恰恰哈等16名革命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49年10月,新疆和平解放。10月驻守和丰的蒙古骑兵营又奉命开往塔城。1950年2月,蒙古独立骑兵营,精选了青壮官兵200余人,组成2个连,编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第十四师四一团,迈入新的征途。艾尔德于1959年第二任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州长。</p> <p class="ql-block">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泰民安,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屯垦戍边的察哈尔蒙古翻身得解放,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7月13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成立。现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辖2市2县,一个管委会,一个工业园区。双河市辖9个团。博乐市、温泉县的2.12万蒙古族同胞为西迁察哈尔蒙古的后裔,同时两地23个乡、镇、团场是在原西迁察哈尔营左右翼八旗16个苏木的基础上建立的。</p><p class="ql-block">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自成立以来的11任州长中,有5任州长为本地察哈尔蒙古人。</p> <p class="ql-block">西迁察哈尔蒙古,保卫祖国,建设美丽家园的行动,从未间断,屯戍守边的基因代代传承,右翼镶黄旗哈日昂奔家族管理层传承演变的过程也是西迁察哈尔人260年来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缩影。哈日昂奔家族在清朝时期管员总管一名,佐领一名;民国时期,领队大臣一名,副总管一名,佐领2名,催领一名;解放后厅级干部一名,县级干部4名,科级干部7名。</p> <p class="ql-block">260年前,察哈尔蒙古大义凛然,背井离乡,割舍父老,不畏布满荆棘凶险的万里之遥,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塞外边境安营扎寨,修筑卡伦,御外安内,屯戊驻守,永久驻防,世世代代无怨无悔,默默无闻,为国土的完整、边境的安宁,边民的福祉,而献了忠心献终身,献了终生又献子孙,这种义无反顾的奉献,体现的是民族精神、国家意志、政府行为。</p> <p class="ql-block">察哈尔蒙古西迁新疆,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万里长征,而定居于博尔塔拉永久驻防,是这个地区形成最早的屯戍兵团。</p><p class="ql-block">悠扬的歌声似乎在诉说着那段悲壮的历史,他仿佛在告诉我们在离开故土张家口几千公里的地方生活着一批卫国护边捍卫边疆的察哈尔后人他们至今忠贞不渝,世代传承,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了祖国的繁荣稳定奉献了青春与生命,他们的大无畏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永久传颂。</p> <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清代西迁新疆察哈尔蒙古满文档案全译》,《博乐市志》,《新疆博尔塔拉蒙古族发展史》,《新疆察哈尔西迁简史》,《察哈尔史》,《察哈尔蒙古西迁史》,《新疆察哈尔史(蒙文)》,《新疆察哈尔蒙古历史与文化》,《博乐文史资料蒙古族专辑(蒙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