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p> <p class="ql-block">冬将尽,春可期。<b>课程伊始六组成员给大家分享了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化课》。“读这本书,对我们了解、掌握、传承中国文化意义重大,让我们能真正领悟中国文化经久不衰的原因,更是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文化自信’不是一句口号……”</b></p> <p class="ql-block"><b>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杨兰教授、浦东教发院王丽琴老师与我们携手云端,立足教学实际,开展别开生面的教育分享。</b></p> <p class="ql-block"><b>26日上午,杨兰老师针对“基于经验萃取的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的研究方向分享了三个板块的内容:</b></p> <p class="ql-block"><b>1.“为什么要萃取实践经验来开发培训课程”,这充分肯定了一线教师在课程培训上举足轻重的作用。</b></p> <p class="ql-block"><b>2.“优秀教育经验的特征与层次”,将好的经验分享迁移,本土化、无界化、下沉化,扎根到新的教育土壤。</b></p> <p class="ql-block"><b>3.“基于经验萃取的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的三种路径与关键环节”,提供了培训课程有效分享的几种思路与方法。</b></p> <p class="ql-block">基于经验萃取的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的三种路径:</p><p class="ql-block">1.经验复盘转化路径</p><p class="ql-block">2.研究成果转化路径</p><p class="ql-block">3.探究共创开发路径</p> <p class="ql-block">经验萃取七步法:</p><p class="ql-block">拆分步骤、挖掘细节、识别障碍、提炼工具、批判反思、逻辑梳理。</p> <p class="ql-block"><b>杨兰教授倾囊相授,鞭辟入里。</b></p> <p class="ql-block"><b>26日下午,上海浦东教发院王丽琴老师针对“基于课堂观察的课例研究与具体实施”,从成果切入,展示了“课例研究”的优势,分析了“课例研究”的实际问题与发展方向。</b></p> <p class="ql-block"><b>1.“浦东团队的‘课例研究’研学之旅”,强调课例研究是合作性的课堂研究,也是以学习为中心的行动研究。</b></p> <p class="ql-block"><b>2.“如何基于课堂观察设计与实施课例研究”,通过分享实例,阐述具体实施方法,并在细节上做出强调。</b></p> <p class="ql-block"><b>3.“蜂房共同体支持下的课例研究” ,讲述几位老师“三位一体”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王老师讲授形象生动,循循善诱。</b></p><p class="ql-block"><b>最后,六组韩润田老师复盘了两位老师讲授的主要内容。</b></p> <p class="ql-block"><b>千帆过尽,百舸争流,最美好的学习方式,莫过于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跑在理想的路上,抬头有清晰的方向,低头有坚定的脚步,回头有一路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冬日有暖阳,心绪常激荡,共研共进步,求索在路上。今天的课程虽然结束了 ,但学习的脚步却永远不会停止。<b>国培研修</b>之路,帮助每位怀揣梦想的教育人,汇水成海,积步致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