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小 慧悦读】在寒冷的冬夜,读温暖的书——记四点书社12月线上阅读活动

附小本部

<p class="ql-block">  凛冬已至,寒风裹挟着疫情再次冲击着我们的城市。<span style="font-size:18px;">“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疫情无情人有情,若有两三同伴,于寒夜中围炉夜话,最是书香能致远,相信这个严寒的冬天会因为有书相伴,多了几分温暖。</span></p><p class="ql-block"> 12月26日晚上7点,附小四点书社第四小组的老师们准时参加了线上读书交流活动,此次读书活动由孙佳音老师主持,第四小组全体老师共同参与。老师们在活动中畅然分享着自己的所见所感,让思绪跟随书中人物去感受那些未曾有过的际遇,去思索,去体验……沉浸在属于自己的天地之中。</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主讲人孙佳音老师,率先分享了自己最近读的一本书张祖庆的《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本书是张祖庆从自身的专业成长经历出发,直面剖析自己的仿课史、磨课史、辩课史、败课史,用大量鲜活的教育实践、课例成败,为一线教师总结了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提升专业素养,从而成为卓越教师的实用建议。全书实践性、针对性强,是一本对一线教师富有借鉴和启迪意义的书。</p> <p class="ql-block">  孙老师说,其中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板块一中“那些与课纠缠不休的岁月”。听课、仿课、磨课、换课、评课、辩课等等,都与我们老师日常工作紧密相关。</p><p class="ql-block"> “说到磨课,是我工作以来体会最深刻的一部分,都说好课是磨出来的,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更新,才会有一次次的收获。然而张祖庆老师在“我的磨课史”中,他带给我们的是可以不用经历痛不欲生的磨课史,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同样可以得到历练和成长。”</p> <p class="ql-block">  孙老师表示,读完这部书收获颇丰,祖庆老师的三个关键词:方向、能量、专注让她加以反思,“认识自我,准确定位”,要善于在纷繁复杂的事情中准确定位自己,适当地甄别,让自己专注一项,可以是公开课、论文、课程,也可以是家常课,定准目标,一路向前,清晰路径,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成为卓越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小组成员朱昱晓老师跟大家分享的是《生活创新教育》,书共七章,分别阐述了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如何教、如何读有用的书等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起到了推动帮助作用。《生活创新教育》这本书中秉承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同时吸收了国内外著名教育家和学者的先进教育思想和实践,对生活、学校、社会乃至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做了详尽地分析,总结出创新、创造教育的新观点,指出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提升每一位学生的素养,使其成为对生活有用的人。</p> <p class="ql-block">  读了此书后,针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朱老师结合自身教育案例,有了以下几点思考:</p><p class="ql-block"> 1.要做创造型的老师,就是指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教学方法的教师。主要包括教师的创造性教育观、知识结构、个性特征、教学艺术和管理艺术。特别是教学方法,这是能否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关键之一。 </p><p class="ql-block"> 2.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行为特征,培养产生创造性的学习特点。</p><p class="ql-block"> 3.陶行知的重要教学思想可以让我结合教育教学有效地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获得实践能力,意识到教、学、做的重要性,改变教、学、做分离的传统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熟悉、亲密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自然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做,从而有效地开辟教学领域的新天地。</p> <p class="ql-block">  张璐老师最近在阅读曹一鸣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数学学科能力研究》这本书。</p><p class="ql-block">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到学科层面,学科核心能力就成为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通过阅读发现这本书围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学科核心能力"这一关键内容进行阐述,包括学科能力的内涵和构成,学科能力表现指标、测评方法与发展水平、学科能力影响因素、教学改进策略等,对于我平时的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p> <p class="ql-block">  高凡老师的分享书目是《苏东坡传》。</p><p class="ql-block"> “初识苏轼,是在宋词中,浩瀚词海,他的诗,是最有吸引力的。</p><p class="ql-block"> 他满腹才学,年纪轻轻就得到皇帝和文学大家欧阳修等人的赏识,可见他是几千年难出的大才子。可在他的诗中,那些华丽词语、高人一等的傲慢并没有出现,更多的则是豪放乐观或简约轻松,但这样的诗词,更能走进读者的心里,这似乎就是文学创作中高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后来,读了《苏东坡传》,才了解乐观的诗词背后有多少生活的艰苦与忧愁,但也正是这样的生活,才成就了一个无法复制的“苏东坡”。他是个天生的乐天派,被贬黄州期间,他没有因苦难而消极,反而他人生中的大部分名篇都创作于那里。他把自己变成一名农夫,过着田园潇洒的生活,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就是他对自己最好的形容。</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他过人的才华,也许是他无可救药的可爱或是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造就了他不凡的一生,流传千古,闻名中外。我们可能没有他与生俱来的才智,但我们可以勤奋努力,在遭遇挫折时,也可以微笑以待,用自己的力量,创造一个美丽光明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此世唯一的苏东坡,他不仅为我们后人留下这些美丽的诗篇,他更是每个逆境中的人的榜样,教会我们如何对待生活。”</p> <p class="ql-block">  最后,是刘文静老师的一段分享。《在乎每一只鸟》中写道:“真正的农夫,会在意在意每一株庄稼,真正的教育,会在意每一名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在乎每一只鸟,需要多把尺子量人,真正建立起全面的、多元的评价机制。一个内心有爱的老师,会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有时你的一句鼓励,一个眼神,一句话,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教师更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被尊重,都值得被善待,都需要一盏明灯来为他点亮前进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愿你在寒冷冬夜,有温暖的书可读。愿每一个有书可读的平凡日子,都美好。疫情散去春暖花开之际,我们在四点书社与您相约,不见不散!</p> <p class="ql-block">图文:第四组全体老师</p><p class="ql-block">编辑:孙佳音</p>

老师

教学

教育

学生

教师

素养

学科

创造性

生活

课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