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30日,曹氏长辈北九水大嘉会

崂草

十三年前。我曹氏家族的大爹,与从北京回青的大姑、姑父及从西南而归的七爹、七娘一起游玩北九水。刚好,我也下岗回家,难得一闲,学的摄影,留下了这珍贵的瞬间。<br>当年,在兄妹中排大的大爹,已是90高令,是我家唯一的私塾生。满腹经纶,一生从事商业会计。听人说:大爹算盘打的很绝。能双手同算。噼里啪啦,玉珠飞溅,“啪”两手一停,两只算盘的数,分毫不差!我几次求大爹操盘一试,大爹总是淡淡一笑曰“戏言尔”。大爹枕前有一本书“聊斋志异”,部分章节,能倒背如流。<div> 大爹为人善良和蔼,做事低调,是曹氏醇厚家风的传承者。<br> 大姑与姑父在北京,是核工业公司的职员,大姑年轻时很漂亮。当年也是亭亭玉立的村姑,仗义行侠的“铁中”女豪杰!56年时国家来青招工,因父辈兄妹多,家境贫寒,奶奶就让大姑带着六爹去了。多年后才知是做原子弹。曹家共有侄子、侄女个及孙辈无数,都很喜欢和姑玩。<br> 姑父张化文是山东无棣人。考入北京邮政学校“后来的邮电大学”新中国第一代专科通讯人员。姑父人如其名,文武全才;文、是二机部上交中央文件的笔手,武、国家二级运动员,北京三里河区乒乓球冠军。文质彬彬,一身正气。大伙很喜欢和姑父聊天,<br> 因为,当年姑父单位就是做原子弹的,每每姑父讲起老一辈革命家如何艰苦奋斗,白手起家,如数家珍,惹人入迷。<br> 姑父很愿意在青岛居住,说我们的家乡,空气特好,对他的心肺病有不治自愈的疗效。姑父也真的把青岛作为故乡,退休后在青久居安家。前年病故于青岛。<br>我们曹家男生,无不对姑父的为人、处世所折服,对我们竖立正确的人生 三观,有了榜样。 <br> 七爹七娘是西北大山里的兵工厂工人,小时家里穷,中学时,同村的大学生 哥约七爹弃学到大同考工上班。去了才得知,要考初中文化。七爹没学过,但天资聪明,临阵磨刀,不快也亮!结果是,七爹考上了,同去的哪位伙伴却被淘汰了。<br>听奶奶讲,七爹小时很淘,天胆!当时我们家都在沙岭庄住。大海就在眼前,小伙伴经常赶小海,北面就要过胶济铁路。一日,七爹和伙伴在铁路上玩耍。突然从后背方向急促的驶来一列火车。别人都跑下铁路。七爹却不急不慢的趴在导轨中间的枕木空里。轰轰隆隆,长长的火车漫人而过。小伙伴都吓哭了,跑去告诉我奶奶。奶奶忐忑不安的跑来。老远就看见七爹悠哉悠哉的在铁路上玩,没事一样。<br>俗语说:淘气的孩子聪明。这句话在七爹身上是完美的验证。七爹在以后的年月里,东南西北在军工三线的大山里工作 。军工转产后,才转入昆明郊区造烟机。七爹是厂里的机修大腕。给厂里、社会、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退休后还被招聘到全国各地,及出国调整烟机流水线。<br>七娘是常州人,与七爹不足20就相伴过日子。七娘性情温和,跟随七爹天南海北,从无怨言。对七爹是关爱有加,百般爱护。艰苦的大山生活,七娘也能过得有滋有味,真正做到“心安之处是故乡”。<br>2009年大爹90.却神彩飘逸,身手敏捷,走在人群中,大有“看公如月,光彩众星稀”的风范。<br>大姑和姑父也是74岁的人了。看姑父的着衣神态,策杖凝目,透露出京官的自信与风度。大姑更是名不虚传,玉树临风,容貌焕发。大山里出来的七爹七娘,也是古稀之年,浑身洋溢着山的豪帅与包容。<br> 本来还安排几位小辈对各位高龄长辈搀扶照顾,后来,妹夫乃新说:纯属多余,大爹一行,根本不要照顾。从景区进门,一路石阶,长辈们,边走边看,说说笑笑,指点江山,玩得很开心。<br> 流水年华,风雨沧桑。偶尔从电脑里翻出13年前的照片,大爹和姑父已经驾鹤西去,但音容笑貌,如同昨日,历历在目。感慨之余,拙笔留记,永世不忘,先辈风采。<br></div> 耄耋哥,古稀弟。青松翠,盘岩立。 姑父姑姑。大美河山。 当年的七娘七爹, 青山依旧在,空留黄鹤楼。 大姑风采依旧。 步履矫健。 中途小憩,坐如鈡,站如松。<div><br></div> 从穿衣就能看出各自的职业:女干部的矜持端庄,工人阶级的豪爽。小业主、职员的周正。 请看!七爹的昨天,也是我等的今天。哈哈,排骨队的一员。 90岁的老爹不管是策杖而行, 还是休息时的正衿端坐,面子是足足的! 背后“潮音瀑”是民国大员叶恭敬綽先生所提。 “潮音瀑”原叫鱼鳞瀑 “古荫树下系短蓬,杖莉扶我过桥东。<div> 沾衣欲湿杏花雨,扑面不寒杨柳风”</div> 七爹高吟山东军区司令张宗昌诗:<div>崂山头,崂山头,你上边尖尖下头粗。</div><div>那天把你倒过来,你下边尖尖上头粗”</div> 更有险峰一线天,青山绿水三折弯。 人若松柏翠微,情似流水潺湲。 高大雄厚的体魄,给你稳健的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