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散的知识如同散落的珍珠,需找到一条线把它穿成串”。复习课就是为了帮助孩子们化零为整,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地贯穿起来。而这串珍珠的线谁来穿?怎样穿?就此问题,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了这次临沂市小学数学线上教学研讨会。仲村镇中心校数学组在冯艳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充分准备,进一步提升线上教学水平,助推教师成长,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p class="ql-block"> 活动在临沂市罗庄区沂堂镇中心小学王永胜老师的主持下拉开帷幕。王老师提出了三个问题:1、你心中的复习课是什么样的?2、线上复习课怎么组织才会更有效?3、这些优秀教师的复习课会给你什么启发?</p> <p class="ql-block"> 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开始了今天的线上复习研讨交流课的学习。</p> 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由临沂第九实验小学的宋鸿慧老师带来的一年级上册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整理和复习》。</p> <p class="ql-block"> 宋鸿慧老师带领学生理解并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感悟同一道加法或减法有多种计算方法。 能与同伴合作进行计算方法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从中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p><p class="ql-block"> 由于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在探索多种口算方法的过程中学生得到了练习,这也便于学生巩固加深。</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临沭县中山路小学的郭珩老师带来的一年级上册的《排队问题专项练习》。</p> <p class="ql-block"> 郭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动作,都充满着启发与挑战,将数学思想融于课堂之中。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同时也使听课的教师们感受到:原来数学课还可以这样上!回想起来:原来每一个看似随意的环节,其实都是郭老师刻意的设计,真可谓是“随意中的刻意”!</p><p class="ql-block"> 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除了让学生学会表达,更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在这节课中,郭老师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要认真仔细地听讲,能紧紧抓住学生认真仔细听讲这一细节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郭老师的基础上转述、概括别人的发言,并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认真倾听。这方面郭老师做得非常好,在这节课中,我得到两点启示。</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是由兰山区的梁绍美老师带来的三年级上册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专项复习》。</p> <p class="ql-block"> 梁老师教态亲切自然,使用儿童化的语言,遵循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选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是直观演示为主,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思维、自学讨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方法有机配合使用。</p><p class="ql-block"> 重视创设情景。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时是枯燥的,特别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课的开始就吸引每一位学生的眼球,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往往对整节课的成功与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中,梁老师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入手,接着创设了问题情境,驱动了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梁老师的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并且在通过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感悟到了周长的实际含义。教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一理念。</p> 第四节课是由临沂杏园小学的闫西彩老师带来的四年级上册的《大数的近似数整理与复习》。 <p class="ql-block"> 学生受到前面计算教学中估算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经验积累,很多学生在课前已经可以凭借数感找出万以内数的近似数,也有一部分学生了解甚至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大数的近似数。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四舍五入”法只是一个模糊的认识,对于“四舍五入”法具体是什么,它的道理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运用“四舍五入”法都不是十分清楚。</p><p class="ql-block"> 这节课我们经历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知道近似数的书写格式。让同学们能留意生活,去感受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p> 第五节课是由莒南县第一小学的孙钦娜老师带来的四年级上册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整理与复习》。 本节课根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线,先以谈话引入,再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讨论,从而发现灵活的试商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br> 孙老师运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实践应用的学习方法。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讨论:把除数看做哪个数试商?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各自的想法,掌握灵活的试商方法,从而达到算法的多样化和优化的目的,并在后面的练习中进行实践应用。 第六节课是由平邑县第四实验小学的李烨苒老师带来的五年级上册的《小数除法》复习课。 <p class="ql-block"> 首先李教师能以“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建构”这一理念为统帅,整节课所有的课件简单而朴实,全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设计,每个环节的设计都珍视孩子个性化的体验,引发孩子深度的思考,教师成功地扮演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这一角色。</p><p class="ql-block"> 李教师在处理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三位小数时,时间调控的非常科学合理,并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把重心放在一位小数的探究上,通过观察、猜想、对比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进而逐步完善归纳出小数的意义。</p> 短暂休息过后,进入到下午的学习。 <div> 下午第一节课是由兰陵县第六小学的刘堂丽老师带来的六年级上册的《百分数解决问题的整理和复习》。</div> <p class="ql-block"> 这部分内容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问题的发展,是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基础上教学的。这种问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只是有一个条件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解答求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已经充分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和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根据我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已能够较准确的掌握数量关系。而且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从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上讲是一致的,所以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解决此类问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p> <p class="ql-block"> 下午第二节课是由郯城县第六实验小学的杨俊珍老师带来的六年级上册的《用分数(百分数)解决问题》复习课。</p> 百分率知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中最简单的题型。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率的实质是百分数意义的实际应用。<br> 今天杨老师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求“百分率”,知识点看似简单,却有很多引人注目的地方,提起了学生的兴趣。杨老师联系生活实际,例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百分率,通过这些知识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兴趣,回答问题有了一定的基础,突破了重点,难点。 下午第三节课是由沂水县第四实验小学的徐兴华老师带来的六年级上册的《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 本课徐老师能够科学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一个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理念,特别注意了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div><br></div> 下午第四节课是由临沂三河口小学的杨婷婷老师带来的六年级上册的《半圆周长和面积对比练习》。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杨老师设计让学生测量半圆周长这一实验,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多种测量方法,能正确的将圆周转化为易测量的线段长,学生在转化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生会测量之后,杨老师出示了测实圆的圆周。</p><p class="ql-block"> 在这一程序上杨教师主要设计了基础练习、综合练习、开放练习及解决课始问题等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促进了学生从不同角度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 专家讲座 <p class="ql-block"> 十位老师精彩的课堂展示之后,王永胜老师进行了《让复习课充满生长的力量》的总结与点评,并对各位老师提出了要求。复习中我们要做到所学知识分版块整理,习题选择要有所取舍,抓住难点,注重对错题和习题的变式训练,抓好课标,制定复习计划,复习目标一定要明确。特别强调: 网课复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课内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动复习,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p> 研讨交流 仲村镇中心校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大家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探索、释疑。 <p class="ql-block"> 特殊时期,不一样的教研。整个研讨过程虽是隔屏交流学习,却阻挡不了老师们求真向上的拳拳之意。相信通讨本次教研活动,大家将会认真总结反思线上教学工作,提高线上复习有效性。</p><p class="ql-block"> 好的理念需要分享,好的方法需要借鉴,线上教研共同起航,相信在“云端“行走时,又会是一道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