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行(阿里环线)篇

高华

<p class="ql-block">  “阿里”、藏语意为“属地”、“领地”的意思,公元7世纪之前称为象雄地区,后来象雄被崛起的吐蕃王朝灭掉。直到公元9世纪中叶,吐蕃瓦解之后,才又在这片地区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古格王朝”,随后才改成为阿里地区。</p> <p class="ql-block">  西藏以西、天上阿里,是中国最为荒凉但景色又是最为绝美的一片神秘之地。阿里地区,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第三极,世界屋脊的屋脊”。</p> <p class="ql-block">  这里气候高寒,地广人稀,尤其北部的羌塘高原,是目前国内很少有人涉足的地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D12 那曲一一班戈231km、 H 4715</p><p class="ql-block"> 心怀对阿里的向往,<span style="font-size: 18px;">心存对阿里的神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早上,从那曲出发,继续沿着317国道,前往班戈,开启了我们的“阿里环线行”。</p><p class="ql-block"> 从今开始的一个星期,我们要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上行进,要在海拨超过4000米以上的地方住宿。</p> <p class="ql-block">  沿途,藏北草原一望无际,湖光山色让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进入藏北高原,国道如天路通向天际,藏北草原牛羊成群…</p> <p class="ql-block">  到了巴木措(<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西藏“湖”被称为“措”),</span>湖水湛蓝,雪山映衬,高原上的湖光山色。</p> <p class="ql-block">  湖边相遇骑行者,互聊行程,他们要挑战自驾游的顶级路线“阿里中线”,对他们的勇敢不由而生敬意。</p> <p class="ql-block">  离开巴木措,在高原风光中一路前行,到了班戈。</p> <p class="ql-block">  班戈,海拨4715米,是我们西藏行住宿地海拔最高的一座县城,居然还能下饭馆、逛超市,无形中为我们的阿里行增添了不少信心。</p> <p class="ql-block">D13 班戈一一尼玛336Km、H 4530</p><p class="ql-block"> 从班戈出发,首站“错鄂湖”,一路美景让人应接不暇,一路惊奇让人情不自禁,一路相遇深感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途中跟着一帮小青年发现了美景,请小青年拍个照,不仅加美颜,还要大爷、大妈摆个“泰坦尼克号”的POS。</p> <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到了错鄂湖;</p> <p class="ql-block">  大地作床,<span style="font-size: 18px;">蓝天为被,</span>睁眼是美景,闭眼是寂静;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休息、午餐,是大自然对我们勇气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认识了南京小帅哥,以后故事的主人翁、航拍照片的提供者。</p><p class="ql-block"> 小帅哥航拍的错鄂湖,湖水与蓝天比湛蓝,湖面与雪山比高低,两个字,绝美!</p> <p class="ql-block">  错鄂湖旁边,便是色林措。</p><p class="ql-block"> 色林措:湖面海拔4530米,湖泊东西长72公里,平均宽22.8公里,湖水面积1640平方公里;是西藏第一大湖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是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中,珍稀濒危生物物种最多的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黑颈鹤自然保护区。</p><p class="ql-block"> 随后的几十公里, 317国道或沿湖或在色林措的卫星湖中穿行,一路的景色美的让人只有惊叹,没有语言。</p> <p class="ql-block">  沿途共有三个观景点,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色林措不同的美。在三个观景点中,你可坐在湖边,静听涌浪拍岸声;你可站在高处,观色林措湖天一色的壮阔;你可看色林措,河湖串通、湿地相连、湖面和蓝天共蔚蓝。</p> <p class="ql-block">  来到色林措第一观景点,远观色林措 ,一根蓝线在天边;</p> <p class="ql-block">  近看,一条小路通湖面。</p> <p class="ql-block">  租上两辆摩托,和夫人一起到湖边;我们忍不住与藏族小伙子们在湖边尽情欢跳,抒发美景所带来的愉悦。</p> <p class="ql-block">  湖边空无一人,只听到湖浪拍岸哗啦声……</p> <p class="ql-block">  搭载我们的两个藏族小帅哥,开郎活泼,既是驾驶员,又是摄影师,一起玩的高兴、玩的开心,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317国道在色林措和它的卫星湖中穿行 ;到了第二个观景点,色林措近在咫尺,脚下涌浪拍岸,<span style="font-size: 18px;">眼前一片蔚蓝。</span></p> <p class="ql-block">  坐在湖边,静听涌浪拍岸声;</p> <p class="ql-block">  坐在路边,看色林措的宽阔。</p> <p class="ql-block">  来到色林措第三观景点(最佳观赏点),山那边是色林措,坡这边看到的是恰规措;两措相距不足千米,湖水却一咸一淡,颇为神奇。</p> <p class="ql-block">  坐在山顶,看色林措和恰规措相依相偎。</p> <p class="ql-block">  坐在山顶,观色林措全景,色林措像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天地之间。</p> <p class="ql-block">  出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最佳观赏点处于关闭状态;偶尔能进、大家懂的,如果上面严格稽查,色林措最美的容颜,将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离开色林措到了洞措,又见“水上雅丹”。</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一路风光无限。</p> <p class="ql-block">  过了“达则措”,到了住宿地——尼玛。</p> <p class="ql-block">  尼玛县隶属那曲市,位于那曲市西北部,南与日喀则市相接,东与双湖县、申扎县相连,西与改则县相邻。</p> <p class="ql-block">D14. 尼 玛一一措勤350km H4660</p><p class="ql-block"> 从尼玛出发,离开317国道,转入阿里中线;</p> <p class="ql-block">  去南部文村探访“古象雄遗址”,<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去“当惹雍措”</span>寻找古象雄文明留下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  沿途山如异域,<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原野苍凉。</span></p> <p class="ql-block">  沿着205省道,一路前行到了“当琼措”。</p> <p class="ql-block">  当琼措,它在历史上曾经是“当惹雍措”的一部分,后来因湖面水位下降而分离。</p> <p class="ql-block">  相比“当惹雍措”它小的实在可怜,但它小的精致、小的美丽,<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小的全面,</span>雪山、草地一样不挪,该有的,全有。</p> <p class="ql-block">  更为神奇的是,它像一个多情善感的女子,一天要变幻三种颜色。</p> <p class="ql-block">  到了“当惹雍措”,远处的“达尔果山”清晰可见,近处的湖水湛蓝如深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里曾诞生过一个古象雄王国,“</span>达尔果”和“当惹”都是古象雄语,意为“雪山”和“湖”;这里是雍仲本教的发源地,达尔果、当惹便成为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雍</span>仲本教徒最崇拜的神山圣湖。</p> <p class="ql-block">  “雍措”在藏语中意为“碧玉似的湖”。在西藏众多的湖泊中,除了当惹也仅有羊卓、玛旁得以“雍措”的殊名。在这三大雍措当中,“羊卓雍措”得益于交通的便利,“玛旁雍措”有各教派共拥圣湖的地位,旅游者、朝圣者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 与这两大“雍措”相比,“当惹雍措”尽管一如当年的美丽圣洁,因文明衰退、人烟远离而变得形单影只,又因路途艰辛而门前冷落鞍马稀,着实令人心怀不平、扼腕叹息!</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象雄,产生过极高的文明,它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象雄文,而且还是西藏古老的传统宗教"雍仲本教"的发源地。这里曾是象雄王国中心的所在地,是藏北象雄遗迹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是解读象雄文化之谜的一把钥匙和研究本教的重要场地。</p> <p class="ql-block">  在错鄂湖初识的南京小帅哥,又在当惹雍措再次相遇,真是有缘人;有缘人成驴友,跟着小帅哥探访“古象雄遗址”。</p> <p class="ql-block">  “古象雄遗址”距南布文村约20公里,道路崎岖险峻。</p> <p class="ql-block">  古象雄遗址,山崖残洞是3000多年前王宫贵族的“宫殿”,石头上刻着的是古象雄文字。</p> <p class="ql-block">  如今西藏地区的习俗以及生活方式,有许多都是象雄时代留传下来的;</p> <p class="ql-block">  像玛尼堆,五彩经幡,转神山圣湖……,都是来源于象雄文明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  有幸在象雄文明的发祥地,亲眼目睹了象雄文化的继承人,挂经幡、祭神山的庄重仪式。</p> <p class="ql-block">  象雄文明的后继人,从小就在接受象雄文化的熏陶,才使象雄文明连绵不断几千年。</p> <p class="ql-block">  跟着南京小帅哥,环湖游。</p> <p class="ql-block">  沿途的湖光山色,美爆眼晴,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当惹雍措的美,让我词穷;</p> <p class="ql-block">  让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p> <p class="ql-block">  湖边一美石,我们并不是想推它,只是虚张声示的展示一下我们的勇气!</p> <p class="ql-block">  跟着南京小帅哥,走“阿里中线”勇敢无人区。</p> <p class="ql-block">  阿里中线:始于尼玛经南部文村、措勤、亚热终于雄巴,全程1000多公里,是越野自驾游的顶级路线。</p><p class="ql-block"> 我们走的尼玛至措勤段,有几十公里的无人区;无人区内,沙丘戈壁,无路可寻,只有车辙,唯一路标是电线杆。</p> <p class="ql-block">  从南布文村(当惹雍措)出发,翻过海拨5052米的烂弄拉山,进入了无人区。</p> <p class="ql-block">  寻着车辙,在戈壁沙丘中,沿输电线前行;</p> <p class="ql-block">  杂乱的车辙把我们带入了岐途,电线杆丢失,迷路了;此地、海拨4600米,时间、下午6时,若困在此地,后果不敢设想,整得小帅哥都着急,车开高处寻找电线杆。</p> <p class="ql-block">  找到电线杆,走出困境。</p> <p class="ql-block">  看到人间烟火,紧张的小帅哥才松了一口气,说:大叔前面不远就是措勤,你先走、我要休息一会。</p> <p class="ql-block">  太阳落山前,我们到了措勤,此时的时辰,是内地晚上约九时,总算有惊无险地完成了当天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D15 措勤一一改则229km. H 4425</p><p class="ql-block"> 早上,小帅哥来电询问,还敢不敢继续“阿里中线”的余程。昨天的经历还心有余悸,不敢再次冒险,走206省道直接前往改则。</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南京小帅哥,我们在一起的经历,将永远留下我 们的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  从措勤出发,一路蓝天白云,雪山湖泊;</p> <p class="ql-block">  一出措勤县城,路旁草黄山绿;</p> <p class="ql-block">  坡上藏野驴在觅食,一幅原始、寂静的自然图景。</p> <p class="ql-block">  翻过海拔5080米的“作生拉”垭口,下到山脚,便是达瓦措;</p> <p class="ql-block">  达瓦措,像一弯月亮,静静地躺在洞措乡境内。</p> <p class="ql-block">  达瓦措的前面,是夏岗江雪山。</p><p class="ql-block"> 夏岗江雪山位于措勤、申扎和改则三县交界处,为三县的界山。</p> <p class="ql-block">  这里地势高峻,海拔5000米以上,雪山主峰海拔高达6822米;能与6822米的雪山近距离的平视,人生还是头一回。</p> <p class="ql-block">  这里,山顶白雪皑皑,<span style="font-size: 18px;">白云雪白如棉,</span>天空碧蓝如洗,欣赏这美景的只有我们,仿佛这天地间也只有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  夏岗江雪山,有一段凄美的传说:据传,夏岗江雪山原来是一位美丽的少女,许配给神山“冈仁波齐”做妃子;在远嫁“冈仁波齐”途中,被一个阴险的老头“扎古郎”(洞措乡境内的一座山名)劫持;悲愤之余,她化为了千年不化的夏岗江雪山,以保她的圣洁。</p> <p class="ql-block">  继续向前,进入改则县境内;</p> <p class="ql-block">  山色青黄轮转,给人一种变幻多彩的苍凉美。</p> <p class="ql-block">  重回317国道,经过一个不知名的“措”,到了目的地——改则。</p> <p class="ql-block">  改则县:地处阿里地区的东部、藏北高原腹地;东与尼玛县相接,东南与措勤县相连;是阿里地区面积最大的一个纯牧业县,约占阿里地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nbsp;</p> <p class="ql-block">D16 改则一一革吉365km. H 4510米</p><p class="ql-block"> 一路从生机盎然到荒芜苍凉的无人区。</p> <p class="ql-block">  “ 改则”到“革吉”,全程365公里,海拔在4500米以上;</p> <p class="ql-block">  前后要翻越,海拔超4800米的三个山口,经过羌塘无人区。</p> <p class="ql-block">  途中经过一措、再措、再一措,</p> <p class="ql-block">  大多都无路到湖边;只能远观。</p> <p class="ql-block">  只有“搽卡措”有便道,车能直达湖边。</p><p class="ql-block"> “搽卡措”位于革吉县盐湖乡境内,为盐湖乡“章仑三大盐湖”之一。</p> <p class="ql-block">  驱车下到湖边,盐湖在光线的作用下变得五彩斑斓。</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盐羊古道”的起点,千年前、无数的绵羊驮着这里生产的盐,在盐帮的驱赶下,浩浩荡荡地从这里走向日喀则和普兰。</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进藏先遗连”留下的足迹,有先遣连在这里坚守一个冬天等待大部队,在断盐断粮的情况下,盐湖乡百姓送盐、送羊,与先遣连结下的革命友谊;更有先遣连从新疆入藏时的139人,到这里牺性了69人的悲壮。</p> <p class="ql-block">  途中,有牛羊成群,还有羊群中的牧羊人。</p> <p class="ql-block">  途中有野马、</p> <p class="ql-block">  藏野驴、藏原羚,</p> <p class="ql-block">  一个野生动物欢腾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途中,远看草原上有藏族同胞,我以为是牧羊人。走近攀谈、他们也是自驾旅游者,家居当雄,儿子、儿媳在拉萨工作,孙子在拉萨上小学,暑假带孙子出来旅游。通过攀谈,不禁感慨十年巨变,西藏人民的生活摆脱了贫困迈上小康,更有一部分藏族同胞能自驾游,过上了中产阶级生活。</p><p class="ql-block"> 藏族同胞热情好客,坐在一起,男主人又是抓糌粑面,又是倒酥油茶,那牦牛肉更是不断地往你手里塞,那盛情让你只能认真的接受款待!</p> <p class="ql-block">  途中有水草丰美,</p> <p class="ql-block">  有羌塘无人区的荒凉,</p> <p class="ql-block">  走进羌塘无人区、我国地势最高的一级台阶,天路到尽头,向上再没有大地。</p> <p class="ql-block">  走进人类的“生命禁区”,野生动物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世界屋脊的屋脊”,绝秘绝美的藏地人间。</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自然留下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方净土、</span>最后的原始洪荒。</p> <p class="ql-block">  过了无人区到了革吉,住进家乡的南充宾馆,倍感亲切,乡音的问候,倍感温馨。</p> <p class="ql-block">D17. 革吉一一班公湖一一狮泉河390km H 4280</p><p class="ql-block"> 从革吉出发,去看班公湖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出了革吉县城,除了荒凉还是荒凉,除了空寂还是空寂。</p> <p class="ql-block">  远处云雾缭绕的雪山,才给这荒芜空寂的高原,带来一丝灵动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随着海拔逐渐降低,出现了绿色;</p> <p class="ql-block">  出现了水草丰美;</p> <p class="ql-block">  出现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人;</p> <p class="ql-block">  出现了羌塘高原难见的树林。</p> <p class="ql-block">  临近狮泉河(阿里首府),天空下起了小雨,到了狮泉河又阳光明媚。</p> <p class="ql-block">  狮泉河群山环绕,海拨下了一个台阶;我们的行程,从海拔4500米以上的“天上阿里”由此转入了海拨4000米左右的“神秘阿里”。</p> <p class="ql-block">  狮泉河——317国道的终点,从成都出发,行进了近4000公里,走完了317国道全程。</p><p class="ql-block"> 在狮泉河转入219国道(新藏线),继续前行,去看班公湖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新藏线上,造型各异的彩山,如一幅幅油画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翻过海拔5191米的“</span>拉梅拉”达坂,(317国道上叫的“垭口”,在新藏线上称“达坂”。)</p> <p class="ql-block">  远处雪山,白雪皑皑;</p> <p class="ql-block">  雪山脚下的草原,牛羊成群。</p> <p class="ql-block">  过了日土县,到了美丽的班公湖。</p> <p class="ql-block">  远见一快艇码头,我以为是我们国家的“西海舰队”,走进一看,原来是公安的湿地巡护船。</p> <p class="ql-block">  湖中,鸟栖湖面、魚翔浅底;</p> <p class="ql-block">  湖岸,绿草茵茵、鸟盼投食,这些景象都是湿地巡护队的功绩。</p> <p class="ql-block">  向前到了我们西藏行的最远点,班公湖的“网上”打卡地;这里离加勒万河谷直线距离不足一百公里,这里到新疆叶城也只有900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  这里,祥和安宁,山河无恙,鸟儿飞翔,;有这样的景象,我们要向保卫这里的“西海舰队”的艇员和“加勒万河谷”的官兵,表示最崇高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  从班公湖原路返回,沿途美景,像画卷一样再次展现。</p> <p class="ql-block">  回到狮泉河,我们的夜宿地,从这里又开启了,我们“阿里环线”的南线行。</p> <p class="ql-block">D18 狮泉河一一扎达290km、H 3730</p><p class="ql-block"> 早上,从狮子河出发,从219国道转入701县道,去看扎达土林的壮阔,去探“古格王朝”的神秘。</p> <p class="ql-block">  翻过海拨4785米的“狮泉河”达坂,忽现一仙境;</p> <p class="ql-block">  下道拍仙境,车差点陷在这片软沙里,幸好是四驱,不然我们就要拉垮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百度地图,仙境原来是喜玛拉雅山脉。</p> <p class="ql-block">  夫人的随行摄影师,水平差一点,还是要尽心尽职</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进入了“岗底斯山脉”的支脉,开始翻越“父子”达坂。</p> <p class="ql-block">  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爬上了海拨5226的“隆嘎拉”达坂。</p> <p class="ql-block">  为了测试车的动力,迎着45度的徒坡直冲上雪山之顶。 雪山之顶,海拨5348米,座驾有如此表现,着实要给它一个大大的点赞。</p> <p class="ql-block">  站在雪山之颠,</p> <p class="ql-block">  岗底斯山支脉的雪峰,匍匐脚下,还是有一点点有豪感。</p> <p class="ql-block">  从雪山之顶返回主路,看这徒坡,那像一个花甲老头所为,纯粹是激情青年的行径。</p> <p class="ql-block">  返回主路,在岗底斯山支脉中绕行;</p> <p class="ql-block">  远处的雪山,美的像油画一般。</p> <p class="ql-block">  “拉孜布嘎”达坂、<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拨5394米,离“隆嘎拉”达坂不远。根据它们海拨的高低,网友们把“拉孜布嘎”达坂,叫做“父达板”;把“隆嘎垃”达坂,叫做“子达坂”。</span></p> <p class="ql-block">  离开“父达坂”, 一路下行;</p> <p class="ql-block">  到了扎达县境内,在“神秘阿里”中穿行。</p> <p class="ql-block">  藏西高原,天地相连,一望无边。</p> <p class="ql-block">  “扎布拉”观景台的土林,壮阔无比。</p> <p class="ql-block">  远远望去,寸草不生,荒芜寂静,恍如置身异域。</p> <p class="ql-block">  远远望去,满眼的金黄,在高原迷幻光影的映照下,宛若神居仙境;</p> <p class="ql-block">  穿梭于土林间,<span style="font-size: 18px;">崖壁陡峭挺拔,</span>在阳光的映照下,山体光影斑驳、明暗有致,<span style="font-size: 18px;">如梦游在魔幻之境。</span></p> <p class="ql-block">  “东嘎皮央”石窟遗址,在札达土林的怀抱中经历了“古格王朝“的兴衰,<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千年岁月的侵蚀</span>与黄色的山丘浑然一体,消隐于世外,鲜为人知。直到92年被发现才渐入人们的视野,被人们称之为“秘境中秘境”,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晚的一处大规模石窟遗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东嘎”、“皮央”,相邻两村的村名,两村都有遗址,合两村之名为一体,给两处遗址取了一个统一的名字——“东嘎皮央”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  “东嘎石窟”遗址,<span style="font-size: 18px;">建于10世纪,</span>属于“古格王朝”仁钦桑布时期所建的八大寺之一;曾一度是“古格王国”重要的文化中心;是迄今为止,在国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遗址。</p> <p class="ql-block">  东嘎石窟,散布在东嘎村北面断崖上,密密麻麻的洞窟,<span style="font-size: 18px;">俨如蜂巢,</span>延绵近两公里。</p> <p class="ql-block">  尤其洞窟中的壁画,因其采用特殊的矿物颜料绘制,历经千年时光,弥久如新。这些壁画构图严谨、线条流畅、色彩鲜艳、造型独特、惟妙惟肖,其精美不亚于敦煌壁画。人们称它为“中国的第二个敦煌”,日本学者称它为“高原上的敦煌”。</p> <p class="ql-block">  “皮央石窟”遗址”与“东嘎石窟”遗址相距3公里,是一处由寺院、城堡、石窟和塔林组成的大型遗址;前山区和后山区各有洞窟近千个,目前可确认的洞窟遗存就达872窟,规模罕见。</p> <p class="ql-block">  离开“东嘎皮央”遗址,在乡道上行驶了约30公里,到了“扎达土林地质公园”。</p> <p class="ql-block">  “扎达土林”总面积约2465平方公里,<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第三系地层风化形成最典型、分布面积最大的土林,地质公园仅是它很小的一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一百多万年前,它还是一个方圆500多公里的大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水线逐渐降低、露出盆底;又经数十万年雨浸风蚀,才形成了当今我们看到的这片波壮起伏、层林叠现 、气势恢弘、壮美无比,令人震撼的土林地貌。</p> <p class="ql-block">  俯视札达盆地,峡谷与土林重重叠叠,一直绵延到恍如天边的喜马拉雅山脉,精致而又粗狂、<span style="font-size: 18px;">雄浑而又壮美!</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部亿万年的地质史诗,岁月书写的华章,远古发出的呼唤。</p> <p class="ql-block">  土林又像一座城,其中的山丘,有的如同残垣断壁,有的像壁垒森严的古堡,有的如柱、如塔、如佛,每处都充满灵性。</p> <p class="ql-block">  下到盆底,象泉河水润育出了生机,绿色与黄土,泾渭分明。</p> <p class="ql-block">  千万年来,象泉河在这里静静流淌,孕育出了苯教文化、象雄文明;</p> <p class="ql-block">  催生了古格文明,延续了“古格王朝”7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象泉河畔的扎达县城,四周几乎全是土林,人们称它“土林环城”。县城小巧玲珑,当地人极少,整洁安静;说它是县城,更像是给旅人的一个休整处,<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个荒漠中的大本营。</span></p> <p class="ql-block">D19 扎达一一普兰330km H 3880</p><p class="ql-block"> 托林寺:坐落于扎达县城西北角,始建于公元996年,是古格王国在阿里地区修建的第一座佛寺。</p><p class="ql-block"> 大译师“仁钦桑布”和印度佛学家“阿底峡”曾驻锡寺中,译经讲经、弘传佛法,使其成为了吐蕃未代赞普“郎达玛”灭佛运动后,藏传佛教复兴的策源地,西藏当时的佛教文化中心,佛教徒们向往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托林寺在千年的时光中,首遭“古格王朝”灭亡时的洗劫,又遇锡克人的打劫,在文化大革命中又被红卫兵来了个浩劫。历经三次不幸,托林寺没了以前的恢宏、显得有些凋蔽。但它在“藏传佛教”复兴中所起的作用和在“藏传佛教”历史中的地位,是西藏任何一座佛寺都无法取代的。</p> <p class="ql-block">  “古格王国”遗址,<span style="font-size: 18px;">周围土林环绕,</span>位于“扎不让”村境内,距县城18公里。</p> <p class="ql-block">  古格,一个满含着历史沧桑的名字,一个充溢着传奇色彩的国度。</p><p class="ql-block"> 上溯“古格王朝”的前身,松赞干布打败“象雄王国”统一了西藏,建立了“吐蕃王朝”。为了削弱“象雄王国”的政治基础,松赞干布引进佛教,以平衡影响力巨大的苯教。以后的继位者“赤祖德赞”,更是把这一策略发挥到极致,开始打击苯教,暴力弘佛,引起苯教大臣们不满,被拧脖而死于一场宫廷宴会。随后大臣们立其弟“郎达玛”为赞普,“郎达玛”继位后又开始灭佛运动,被佛教徒所杀,引起属民暴动,“吐蕃王朝” 轰然崩塌。</p><p class="ql-block"> “郎达玛”被杀后,以“郎达玛”两个儿子“日丹”和“沃松”为代表的两大集团,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斗,最后以“沃松”的儿子“贝考赞”的失败而告一段落。公元895年“贝考赞”之子“吉德尼玛衮”,带着上百名亲信向西部荒远的象雄逃命,就这样,“古格王朝”悲壮的历史帷幕徐徐拉开。</p> <p class="ql-block">  落难王子逃到阿里后,统治今普兰一带的让步王“扎西赞”接纳了王子。这位象雄没庐氏贵族首领,对王子所具有的吐蕃王族血统,以及他所代表的西藏腹地文明,满怀仰慕,毫不犹豫地将女儿卓萨廓琼嫁给了他,并让女婿继承了自己的领地,象雄被王子改名为阿里。</p> <p class="ql-block">  经过几十年的励精图治,王子兼并了周围的部落,在这块空气稀薄的高原上建立了割据一方的王朝。</p> <p class="ql-block">  “吉德尼玛衮”去世前,把他的领地分封给了三个儿子;长子“贝吉衮”占据芒域(今克什米尔南部),建立了后来的拉达克王国;次子“扎西衮”在布让(今西藏普兰县和尼泊尔西北部)建立了布让国,后来被“古格王国”兼并;幼子“德祖衮”分封于象雄,他就是“古格王国”的开国赞普;这就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三衮占三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德祖衮”在世时就开始复弘佛法,他的两个儿子“柯日”和“松埃”,对佛教更是倾注了极大的热情。</p><p class="ql-block"> 特别他的二儿子“松埃”,主持修建了托林寺,亲自选派仁钦桑布(后来成为大译师)带领21名古格优秀青年留学克什米尔、学习佛法;后竟然放弃王权,剃度为僧,专心事佛,取名拉喇嘛益希沃;为了聘请印度佛学家“阿底峡”来藏,传经授道,正本清源,最后舍命筹金,献身了佛法。</p> <p class="ql-block">  时间来到古格未代赞普“扎西査巴德”时期,正当这位末代赞普感到其弟掌控的喇嘛教势力对他的王权产生巨大威胁时,古格突然来了一个西方传教士。这让这位“未代赞普”大喜过望,花重金修建了西藏有史以来的第一座天主教堂,开始了他的“灭佛换教”计划。“灭佛换教”激怒了僧侣集团,丧失了普遍信奉佛教的民众基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时发生了一件事,王妃得了重病被巫医治成了疯子,国中不可没有王妃,在大臣们的撮合下,实现了与拉达克的联姻。正当拉达克国王的妹妹前来成亲的途中,“扎西查巴德”不知那根筋发了,突然悔婚,让迎亲大巨“完壁归赵”。人是送回去,却迎来拉达克的军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古格顿时狼烟四起,箭矢如蝗.,灭佛换教失去了民众,救兵盼不来,盼来了王弟的出卖。最后古格王遭诱降被俘,在拉达克(现被印度控制)的监狱中,惨淡地度完余生。</p> <p class="ql-block">  至此,传26代、立国700年的“古格王朝”成为苍烟落照,仅留下一片废墟供人凭吊。从此,古格人在阿里失去了踪迹,他们去向何方,至今无人知晓。</p> <p class="ql-block">  回顾西藏这段历史,一根主线就是王权与神权的不断争斗,宗教只不过是工具而已,王朝更迭,灾难深重的还是百姓。</p> <p class="ql-block">  古格属民住的洞窟,</p> <p class="ql-block">  古格属民住的洞窟内景</p> <p class="ql-block">  王宫地道的通风口,以前的战备设施,现在变成了绝佳的观景窗口。</p> <p class="ql-block">  离开扎达,进入565国道,前往普兰。</p> <p class="ql-block">  藏野驴在山际,警觉地观察着来往的车辆,</p> <p class="ql-block">  阿伊拉日居山脉,</p> <p class="ql-block">  白雪皑皑,</p> <p class="ql-block">  山脉上的五彩山,</p> <p class="ql-block">  色彩斑斓;</p> <p class="ql-block">  在蓝天和雪山的映衬下,五彩山美得让人产生梦幻;真的是上帝打翻了调色盘,在人间留下朂美画卷!</p> <p class="ql-block">  拉个远处的近景,五彩山显示出的“冰火两重天”,美得没有语言只有惊叹!</p> <p class="ql-block">  翻过海拨5166米的“龙嘎拉”达坂,远处的岗底斯山脉,在天际绵延。</p> <p class="ql-block">  进入219国道,世界公认的神山、国家地理评选的最美名山、西藏.印度.尼泊尔各教派共同认为的世界中心——岗仁波齐,迎面扑来。</p> <p class="ql-block">  不知是神山有情,还是我们心怀虔诚感动神山,很难露真容的神山,在我们驾车相遇几分钟的时间里,露出了笑脸,欢迎着我们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转入到普兰的207省道,</p> <p class="ql-block">  圣湖“玛旁雍措”、鬼湖“拉昂措”,</p> <p class="ql-block">  因我们回头还要相见,就用车览。</p> <p class="ql-block">  还沉浸在美景之中,不知不觉就到了普兰。</p> <p class="ql-block">D20 普兰一一帕羊380km H 4600</p><p class="ql-block"> 普兰,与印度、尼泊尔两国<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交界,</span>距加德满都500多公里,到新德里只有400多公里。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普兰,</span>论经济发展、旅游建设,平平无奇,一个不足万人的小县城,正在修一个飞机场,真正用途,为了契合总书记“和平发展”理念,在此就不用说明。</p> <p class="ql-block">  规模庞大、曾经热闹非凡的“中印尼”边贸城,由于疫情,人流稀少,商铺开张率不到百分之一,萧条无比。</p> <p class="ql-block">  到是边贸城对面的“进藏先遣连”住地遗址,在山顶上像一座“丰碑”巍然屹立。</p> <p class="ql-block">  科迦寺,<span style="font-size: 18px;">距普兰县城18公里,位于科伽村之内。</span>从科迦村沿着孔雀河谷,再往前10公里,就到了中尼边境。那10公里是边境管制区,旅游者是不准进入的。</p> <p class="ql-block">  科迦寺是著名的千年佛寺,和托林寺(扎达县)、那玛寺(克什米尔)同为大宗师仁钦桑布主持修建。</p> <p class="ql-block">  是藏传佛教噶当派的祖庙,是中印尼三国信众的圣殿,历经千年,香火仍旺。</p> <p class="ql-block">  离开科迦寺,开始返回,到了拉昂措、玛旁雍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拉昂措”与“</span>玛旁雍措”原为一体,由于冰川携带的碎屑物质在冰川融化后长年堆积而阻隔;一丘之隔,前者湖水苦咸、岸边寸草不生,后者湖水甘甜、岸边绿草茵茵;人们把前者称为“鬼湖”,后者称为“圣湖”。</p> <p class="ql-block">  一“圣”一“鬼“,仿佛正邪对立的两面,却又相互依存,共度千年岁月。</p> <p class="ql-block">  民间传说:两湖底是相通的,如有一天圣湖之水,沿河槽流入鬼湖,且同时流入金色鱼与蓝色鱼,则鬼湖的水也会变得像圣湖一样甘甜。</p> <p class="ql-block">  玛旁雍措:藏地三大“圣湖”之一,是中国蓄水量第二大、湖水透明度最大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天然淡水湖。</span></p> <p class="ql-block">  被唐朝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称为“西天瑶池”。</p> <p class="ql-block">  佛教徒认为:玛旁雍措是最圣洁的湖,是“胜乐大尊”赐予人间的甘露,是慰籍心灵的鸡汤,是这个宇宙中真正的天堂,是众神的香格里拉,是万物之极乐世界,最神圣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作为旅行者,对她的神圣没有佛教徒那样感受深刻,但对于它的美还是让人感到惊叹,让人难以忘怀。她美得圣洁又波澜不惊,立于湖畔,清风拂面,天地悠悠,物我皆忘。</p> <p class="ql-block">  高原气候,说变就变,在玛旁雍措还是蓝天白云,转入219国道不久,狂风大作,雨如瓢泼。</p> <p class="ql-block">  过了马攸桥检查站,开始翻越马攸木山;</p> <p class="ql-block">  翻过<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拔5211米的</span>马攸木拉山(阿里和日喀则的界山)垭口,到了“仲巴县霍尔巴”检查站,又是阳光明媚。</p> <p class="ql-block">  过了检查站,一路前行,到了帕羊镇,完成了我们当天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D21 帕羊一一吉隆镇416km H 2800</p><p class="ql-block"> 当天有400多公里的行程,时间颇紧。早早起床,6点就从帕羊出发;出了小镇,车前就见三个骑行人,正道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p> <p class="ql-block">  青藏高原、万河之源,一路走来,细细一数,我们跨越了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印度河、恒河的上游地带;眼前又看到了雅鲁藏布江的上游——马泉河在晨雾中静静流淌。</p> <p class="ql-block">  过了仲巴县城,</p> <p class="ql-block">  一大群羊,已经在清晨的仲巴草原上,开始了它们一天的觅食过程。</p> <p class="ql-block">  近距离地看到这么大的一群羊,夫人说还是第一次。</p> <p class="ql-block">  临近“突击拉”垭口,见一造型特美的雪山,不知名字。</p> <p class="ql-block">  翻过海拨4920米的“突击拉”垭口(仲巴与萨嘎的分界线),一城堡废墟,只见今生不知前世。</p> <p class="ql-block">  进入萨嘎,车览县城;</p> <p class="ql-block">  在萨嘎大桥转入216国道,向吉隆方向前行;在这里“马泉河”换了一个名字叫“雅鲁藏布江”。</p> <p class="ql-block">  连续翻过,海拨都是4800米的“扎扎拉”山和“漫扎拉”山,两个垭口。</p> <p class="ql-block">  一大片湿地,在远处雪山和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一张可以作屏保的风光片。</p> <p class="ql-block">  翻越海拔5236米的“孔塘拉姆”山垭口,群山隐身,感觉就像行驶在天边。</p> <p class="ql-block">  站在“孔塘拉姆”山垭口,远处喜玛拉雅山脉的群峰清晰可见,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一个又一个的回头弯,</p> <p class="ql-block">  带我们到了,海拨4100米的吉隆县城,20多公里的车程,海拨就徒降了一千多米。</p> <p class="ql-block">  继续向吉隆镇前行,一座白塔孤零零地在路边十分显眼,它的名叫“明森卡曲登”;据说,是一对贵族姊姝一生未婚,只为苍生祈福,死后为塔,在此为行人指路。</p> <p class="ql-block">  继续下行,“吉隆藏布”峡谷两边的岩石,龇牙咧嘴、摇摇欲坠,不时有路牌提示:“小心落石”。</p> <p class="ql-block">  随着海拨急骤下降,峡谷两岸出现了绿色的植被,</p> <p class="ql-block">  出现了森林,</p> <p class="ql-block">  三个小时前,还在海拨 5326米的青藏高原,三个小时后就到了海拔只有2800米的西藏后花园,这种海拨、景色突变的体验,只有自驾到吉隆镇才能够实现。</p> <p class="ql-block">  过了最危险的峡谷地带,继续前行,忽现一瀑布飞流直下;</p> <p class="ql-block">  它的名字,叫“开热”。</p> <p class="ql-block">  丰富的雪山溶水,穿林越石,从300余米高的岩壁上,轰鸣而下,飞瀑撞击岩石腾起的水雾,如下细雨,<span style="font-size: 18px;">靠近瀑布,如</span>在雨中沐浴。</p> <p class="ql-block">  远观瀑布,瀑布象一条雪练,跌宕而下,直坠深潭。</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景色越来越美;</p> <p class="ql-block">  临近吉隆镇,下起小雨,网搜吉隆镇宾馆,一房难求;当晚,只有在离吉隆镇三公里的一个藏家客厅的沙发上下榻。</p> <p class="ql-block">D22 吉隆镇一一吉隆县城 68km H 4130</p><p class="ql-block"> 吉隆镇,<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重要的通商口岸,</span>与尼泊尔接壤的一个边陲小镇。</p><p class="ql-block"> “ 吉隆”藏语意为“舒适村”、“欢乐村”,吉隆之得名,传说是公元8世纪后期,赤松德赞从印度迎请莲花生大师入藏时,大师一行途经吉隆,大师见此地山青水秀,风光明媚,不胜感概;于是,欣然命名此地为“吉隆”,以表达他的无限赞誉之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二公里,便是“吉甫”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  大峡谷从吉隆镇开始,终止于中尼边境上的热索村,全长25公里,落差高达1100米,最深处超过300米。</p> <p class="ql-block">  它以深、奇、险、秀而著名,</p> <p class="ql-block">  它还是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大通道,正因为有了这条大通道,才使吉隆雨量充沛,植被繁盛,生机盎然,美如江南。</p> <p class="ql-block">  过了这座桥,就是吉甫村。</p> <p class="ql-block">  吉甫村,蕃尼古道上的重要补给站;</p> <p class="ql-block">  与世相隔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莲花生大师修行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吉隆县新农村建设的样板,</p> <p class="ql-block">  尺尊公主远嫁吐蕃,与送亲队伍挥泪告别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离开吉甫村,返回吉隆县城。</p><p class="ql-block"> 路旁的古树,茂密的雨村,白云缭绕的雪山,养了眼睛、好了心情。</p> <p class="ql-block">  途中的“清军护藏卫国”纪念馆,像一座丰碑记述了乾隆56年(公元1791年),乾隆的宿将“福康安”带领一万清兵,从西宁出发,50天奔袭5000里,打败入侵吉隆和聂拉木的“廓尔喀”3000铁骑的那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  达曼村,<span style="font-size: 18px;">达曼意为“骑兵”,</span>居住着48户、200余口“达曼人”。他们的先祖曾是入侵我国被清军打败迷路后,滞留在中尼边境的“廓喀尔王国”的一队骑兵。</p><p class="ql-block"> 200多年来,他们的先辈居无定所,靠打铁和给藏族人家做杂役为生,被称为“东方的吉普赛人”。</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他们成了“国际黑户”,没有国籍,孩子不能上学,<span style="font-size: 18px;">婚嫁成问题,</span>没有土地,打工遭岐视,社会地位低下,只能生活在吉隆这块方寸之地。</p> <p class="ql-block">  直到2003年,经过<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半个多世纪、</span>18次申请,终获我国国籍,享受到与藏族同胞一样的公民待遇。他们分到了土地,住上了政府建造的新房,孩子享受义务教育,大人有医保,国家还发边民补贴。村中有广场,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家家通了自来水,过上生活无忧的幸福生活 。</p><p class="ql-block"> 从中间那位具有雅利安人特征的达曼青年脸上,就可以看到他们成为了中国人那种骄傲自豪的神情。</p> <p class="ql-block">  “达曼人”是很懂得感恩的人,他们多次提出取消他们的边民补贴。在他们心中,中国早就是他们热爱和值得骄傲的祖国,二百余口人中,就有20人加入共产党,三名青年成了“金珠玛米”,家家都飘杨着五星红旗。</p> <p class="ql-block">  过了达曼村,有一提示牌提示:这里是“唐蕃古道”,这里有“招提壁垒”石刻。</p><p class="ql-block"> 其实它不是“唐蕃古道”,它是唐朝王玄策出使天竺(今印度),开辟的“蕃竺古道”。</p> <p class="ql-block">  在这条古道上,福康安挥兵策马,王玄策带着盛唐文化,连花生大师心装满腹经伦,尺尊公主心怀即将成婚的喜悦和远离故土的不舍,一条吉隆沟半部西藏史。</p> <p class="ql-block">  “招提壁垒”,在清代是对石刻所在山峰的称谓,“招提壁垒”为清将福康安亲书,是他打败了廓喀尔骑兵,为庆祝胜利,给胜利地的山峰,命名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规划中的中尼经济合作区,“英雄沟 ”,为纪念修路英雄,给吉隆沟的另一称谓。</p> <p class="ql-block">  车过查嘎寺,一座寺庙高耸在海拔4000多米的云端,一条“之”字形的绵长山路盘旋而上,仿佛要去连接天庭。据说查嘎寺曾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二代祖师“米拉日巴”曾经修行的圣地之一,历经数百年的历史变迁,如今是当地一处有名的尼姑庵。</p> <p class="ql-block">  临近吉隆县城,没了亚热带茂密的森林。</p> <p class="ql-block">  到了吉隆县城,阳光明媚,夫人看晚餐时间尚早,洗了一大堆衣服透支了体力。县城海拨4130米,晚上夫人高反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二天到珠峰大本营的计划只有放弃</span>,一个目标就是快速赶往拉萨。</p> <p class="ql-block">D23 吉隆县一一拉孜397km。H 4020</p><p class="ql-block"> 吉隆县城到拉萨有800多公里,还要再次翻越海拔5236米的“孔塘拉姆山”垭口,中途要在海拔4020米的拉孜住宿一晚,压力山大,心情如吉隆县城早上的天气一样阴沉,</p> <p class="ql-block">  翻越“孔塘拉姆山”,为了不给躺在后排吸着氧的夫人增加压力,都不敢说海拨已经上了5000米,过了垭口才问夫人,有什么感觉没?夫人回答,没什么感觉,心情顿时轻松了不少。</p> <p class="ql-block">  沿着喜玛拉雅山脉,一路前行,夫人躺下了,美丽的“佩枯措”只有拍一张风景。</p> <p class="ql-block">  能看到珠峰的岗嘎关帝庙,也只有放弃。</p> <p class="ql-block">  从珠峰保护区牌坊处,到珠峰大本营只有90多公里,离珠峰如此之近,与之无缘。</p><p class="ql-block"> 回过头来看,禍兮福所倚,虽与珠峰无缘,西藏暴发了疫情,省去的关键两天行程,让我们躲过了被封在拉萨囧境。</p> <p class="ql-block">  过了定日县城,</p> <p class="ql-block">  为了尽早赶到住宿地,一路加速前进;</p> <p class="ql-block">  到了拉孜,住进宾馆,把夫人安顿好,一下如释负重。</p> <p class="ql-block">D24 拉孜一一拉萨417km H 3660</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措拉山”垭口,</span>海拨4540米。</p><p class="ql-block"> 强公村,<span style="font-size: 18px;">拉孜县小康示范村,</span>318国道5000公里处,西部旅游必经之路,游客休息、拍照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随着海拔降低,拉孜境内,菜花翻黄,青稞吐穗,一片生机。</p> <p class="ql-block">  萨迦县境内,油菜花更是广袤无边,可与青海门源油菜花的规模媲美。</p> <p class="ql-block">  到了日喀则,向前、进城方向,往右、拉萨方向,为了快速到拉萨,沿着318国道向拉萨方向继续前行。幸好没有进城,又躲过了这个西藏疫情的源头地。</p> <p class="ql-block">  从日喀则郊区转入机场高速(其中有30公里是拉日高速的一部分),一下颠覆了我的记忆,震撼了我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  十年前曾跟团到过日喀则,那时的日喀则效区只有零星的藏居,而今现代建筑林立;那时从拉萨到日喀则,要在一条两车道的辅装路上颠簸八九个小时,而今高速和铁路并行。</p> <p class="ql-block">  下道“日喀则”机场高速,进入雅鲁藏布江峡谷,</p> <p class="ql-block">  沿途,拉日高速正在加紧建设。</p> <p class="ql-block">  雅鲁藏布江,在900公里外的仲马县,还是一条波澜不惊的小河,到了这里也是洪流滚滚,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  随着海拔降低,经过近两天的休养,夫人恢复了元气,捡起了摄影师的工作,又有了人景同框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离开雅鲁藏布江峡谷,一路高速到拉萨;走过千山万水,经历人生跌宕,终于完成了人生中,极具挑战性的“阿里环线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