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 和去年出奇的相似,刚刚盘点完2022年的生活、工作和过往经历,山东省级教师工作坊培训暨山东省特级教师工作坊培训工程,就启动了,历时三天,因为今年疫情反复无常,泰山区下学期,基本采用的线上教学,根据单位工作安排,我包保的财源学区共计13所学校的线上教学日常巡课等事宜,繁琐,有距离感(大家不见面)战线长,全科教师授课,家校合作,心理健康,体育劳动等等……每天早上一睁眼就伴随着钉钉声,查找问题,提炼亮点,听课记录,每天一小结,定时发送给分管领导,教研室不定期线下、线上总结,学生在家,不自律,不专注,课堂效率不高,家长和学生之间不和谐,对抗,抵触……教师因为时政原因,上课不专心,课堂不高效,孩子在家,父母身体等原因,线上教学随着时间长短,会出现很多不定期问题,有些问题无法避免,一旦出现,也没有更好更直接的解决方法……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举行了可举办的线下活动,在上一篇每篇已经盘点,不一一赘述,有兴趣的,可以浏览上一篇文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 今天,还是先开个头,我准备充分了,把这次省培专家的讲座,重新学习了一遍,我对自己喜欢学习,愿意探究的习惯,还是很欣慰的,今天还和儿子说:像妈妈这么爱学习的人,这个年纪、这个身份的——哈,不多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 </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感受总结如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活动由 山东省美术教研员肖钢老师主持,他的那句话:线上培训,线下总结,给我们一个学习的拐杖与支撑,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后的要求,正如孔教授不断强化的那句话:课后反思,反思其实就是提高个人的悟性,体会到培训的提高,学到了什么,哪做的不够,还需要怎样的努力…写实性的回忆,这点,非常重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开局首先是孔新苗教授的《新课标教研——从“学科”到“综合” 从“单课”到“单元”》讲座,孔教授是国家级的课标专家,从2001版的标准中,就有孔教授的研究成果,他就一直在这个领域做研究,从整合三维目标到课程核心素养,再到学业质量,跨度22年,我就是沐浴着这22年的疾风骤雨而成熟起来的,虽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但我的努力,让我够到了我能摘到的果子,这个果子,不大,但我却经历了从婴儿期的课标到现在的艺术课程标准,从单学科到学科整合,从学科核心素养到艺术标准,就像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少年再到成年人,经历过青春期的叛逆与抗争,成熟了……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是从早期优质课——要求电疗仪器一票否决:实物投影仪→课件(刻录光盘)——flash动画效果——目前微课,手机实时共享……从知识技能传授,加信息技术高效,到现在网络时代共享,美术教育的教学手段见证了时代科技的发展,美术课也从单一的知识、技能讲授,发展到注重过程的体验与感受,不搞一刀切,没有标准答案,注重个体差异,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的百花齐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很精心的把孔教授的讲稿都截图保留,为的是仔细揣摩,今天回放,将近两个小时,儿子问我,妈妈,你听了多长时间?我说,有些地方需要多听几遍,是的,只听见了,不行,我得记下来,在本子上,还要做出标记,也会画上其他颜色的长条,习惯了,这样,自己看或是与别人交流,一眼就能看的到,不至于忘了,反复得看,琢磨,再结合个人实际,就能融会贯通!现在,不像以前,想学习,或是参与线上培训,得正儿八经的做记录,记笔记,否则,就很蒙圈……也许年纪大了,理解力差,有时候,我做事很刻板,但又追求完美,想很尽力的、完善的整合梳理,有时候,力不从心,一心多用,应付不过来了,线上教学,不如线下轻松,一不留神,视频就过了,出了问题看不到,就不能及时沟通,家校结合,在线上更是起主导作用,我们培训有的老师可以空放,不听,写总结,找找网上的东西,都能应付,但听课不行,这时候就想起分身术,古人厉害!科技不发达,方法少,但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强,实践能力更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学科综合,更注重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新课标成为了“工具箱”,这就预示着,一是专家接地气了,深入实践,用课例和个人的探究为第一条件,所形成的理论和成果,易于老师们接受,同时有一批参与实验的基地校的老师和学生们的实践,形成的数据,让课标有了温度;二是老师们的水平有提高,老师们从2001年课标、大纲开始,一直到大纲退出课程舞台,标准,核心素养与学科综合粉墨登场,每一次尝试和突破,都从新面孔,长成了自己的模样,这让我们更有信心,现在的学生很有福气,美术教育,让国家,学校和社会都倾尽热情来扶持,营建的氛围,铸建的平台,为学生们接受美育教育,提供了硬件设施,那么提高美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就是势在必行,培训,实验,比赛,交流,共享……用不同的形式与符号,走到我们面前,也是一种工具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美术教育的大繁荣,就要来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任务驱动,课程标准,学业质量,变身为艺术课程标准的角色,以学科本体为主要学科特点,综合音乐,历史,一切可以综合的学科,共同完成美育教育,注重过程中学生主体的参与与表现,而不仅仅是看中学生的技能表现,没有合作意识,水平再高,在学业评价等级上也要打折扣,这对我们教师的日常工作,也提出了要求,关注学生的成长期学习表现,需要教师用日志来量化学生的水平,而不是一份考卷,真实发生的进步,计划与耗材——教学行为的设计者,是对现代美术教师的定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会议还安排了以下讲座:《做学者型教师--中小学美术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李民教授的讲座,和她本人一样,给人的感觉温婉又不失刚性,对于教师在论文,课题的选题等方面,给予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如何调研,申报,如何在实践中确定主题,怎样的题目适合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去研究,如何开展,如何立意,如何就地取材等角度,给了我们一些可操作性的方式方法,受益匪浅。培训内容还有 《西方古典油画的构图》路昊 ,《中国传统花鸟画作品赏析 贾国强,《水彩画技法与研究》吴小虎,《木刻版画的创作与教学》王启凡等几位教授,专家的讲述,线上培训,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高端,全面,尤其是近几年来的专业讲座,让我感觉到自己还是个专业美术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有基本功画几笔,能搞创作之外,美术教育工作者还要熟知中外美术史,懂得鉴赏——教给学生鉴赏的方法,结合时代背景,当时时代的美学思想,艺术当随时代嘛,一帧帧精美图片的背后的故事,色彩,光影,笔墨,构图,形象……比如传统花鸟画,你怎么欣赏,看什么,说什么,用什么,以一带十,传统与现代的关联与区别,传承与发扬……古典油画构图,让学生学生学什么,用什么,怎么用,用来干什么……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不仅仅是拿过来照本宣科,字词我们都认识,字面意义都懂,但是,我们要从中感悟,找到为我所用,我能用的,用在课堂上,其余都是我的装备,装备必须有,必须精良,充分,随着发展,还要随时更新,有新内容,新功能,我们的美术老师,能做到吗?我区有大部分新老师,是学设计的,美术史,他懂多少,美术基本功,他能达几级,这些都是硬问题,很多老师躺平思想严重,不思进取,硬碰硬,怎么办?新课标,大单元,大综合,从学科到课程,情景式……所有形式的展开,都需要专业的支撑:从一幅美术作品的创作开始,美术语言和符号,美术作品的表现和感染力……包罗万象中各有特色……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已然是我身上的名牌!——2022年盘点后又记之!</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