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百丈磜上一枝花,长滩潜藏大蠎蛇。中心村有龙献爪,岸洋高山凤尾些。”良田乡双水村,约起,来一个说走就走的旅游——到深山走走以纾解心中烦闷。</p><p class="ql-block"> 初冬的一个云淡风轻时日,我和文朋诗友一行满怀神圣和崇敬走进那片心仪的境地。进山的公路曲径通幽,山风凉爽通透。路旁的松杉苍翠欲滴,九曲十八弯的道路把我们引往“磜面第一村”—— 双水村,即两河在此交汇处。粤东客家的古村落,村边基本上都有一条小河或一条小溪,浅处通透清澈,深处碧绿幽暗,一直延绵到很远的山峦,这就是客家山村独特的“水口”文化。</p><p class="ql-block"> 双水村旧称长滩寨。客家人一般称浅水区域为滩,由上游桐树坪村和中心村逶迤而来的河流经过“弯溪”迂回一大圈后,在村中开阔地水流缓慢下来,水面开阔不深,从村头至村尾长长一片,随着岁月的长河寂静地流淌着。村民沿河两岸居住,故名为长滩寨。周围群山连绵,起伏跌宕的山峦沟壑,满山遍野的果木草丛。层层梯田,昭示着人定胜天的理念。依势而建的农家房屋镶嵌在山坡盆地之间,怀抱清泉,绿竹掩映。弯弯曲曲的石板路,展示着时光的冲洗和打磨。缠绕在石墙上老藤,仿佛在为这个村庄编织了一幅幅幔帐,掩饰着古村的悠远和神秘,也让人引发无限的遐思。</p><p class="ql-block"> 走进双水村,可以从容漫步,舒缓悠闲,可以随心入户,融入其中,按动快门,景物定格。这里没有游客的打扰,墙角老人闲聊,男人挑担,溪边孩子嬉水,妇女洗衣。村头地尾只是偶尔能看到几个村民在劳作,一抹抹独特的风景尽收眼底。村中清朝和民国建筑林立而有秩序,有些虽已成危房,但显出的文化底蕴厚重。</p><p class="ql-block"> 双水村的电站大坝,呈半月型。因系秋冬季节,枯水期,溪流只沿着大坝边的水渠流向下游,大坝则露出真面目。可以想像,在雨季,这个半月型的大坝,水流从大坝上流下形成半月型瀑布是何等壮观。</p><p class="ql-block"> 远远望去,群山起伏,犹如大自然的调色盘。静静的看着这五彩变幻的大山,此刻,微风拂过耳畔,灵魂与身体仿佛正在对话。自东向西,山下到山顶,由阳坡到阴坡,一阵风,一次光照,山林便会随之变色。此时山间的秋色,此刻是五彩的,红叶映衬着大山,显得尤为惊艳!</p><p class="ql-block"> 来到大坝的对面,沿着水渠走,慢慢进入林中。听着山涧溪水欢快的吟歌前行,仿佛能感受到了什么叫光阴。两山间,红似火、黄如染,色彩斑斓、如梦如幻。红绿相间的是黄楝,红彤彤的是黄栌,红中有黄的是柿树,一簇簇火一样红叶镶嵌在丛林间,就像是一幅人工泼墨画。在飒飒的秋风中,红叶尽显“化做春泥更护花”的风范与洒脱。走进金秋的大山,娇艳似火,瑰丽似霞的红叶耀眼夺目、引人入胜,红得炽烈,红得诱人,令人仿佛进入了“人行十里画屏上,身走四方红叶中”的梦幻童话世界。</p><p class="ql-block"> 有的树叶红得耀眼!这正印证了杜牧笔下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可此时,叶子却选择了离开……是因为树的不挽留?大树倾其所有,积聚了冬的贮藏,春的汲取,夏的繁茂,只为叶红了!大树脚下,红色的叶子、黄色的叶子,都懒洋洋地躺在草丛里,真是一副最美的油画。</p><p class="ql-block"> 静静地站在树下,看着红叶四处飘散,拾起一片火红的叶子,拿在手心,暖了初冬渐凉的心情。在不远处的山头,一眼就望见一片红黄色的海洋在飘动,我很激动,跑近了些,那呈现在眼前的是那些树,让人感受到西班牙女郎的热情和浪漫,深深地被吸引了,陶醉其间,不觉时间的流逝。</p><p class="ql-block"> 我们满怀兴致,还饶有趣味地在双水村游览了整整一下午。走出村头,方才看到已是夕阳西下,青山背后远方的天际有几缕橘红色的云朵飘浮。此时的双水村,沉浸在一片盛世的烟岚里,氤氲在一片祥和的时光中……</p><p class="ql-block">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揭西良田乡双水村当属于上善之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