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82年9月。</p><p class="ql-block">我们,一群十七八岁的青年,聚集在锦州第二师范学校八二四班教室,开始了三年的中师学习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少不更事的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成长。 班级一共50名同学,24名女生,26名男生。班主任是夏振荣老师。</p> <p class="ql-block">三年,从陌生到熟悉,</p><p class="ql-block">从幼小到成熟。</p><p class="ql-block">三年,如白驹过隙。</p> <p class="ql-block">三年,有学习的乐趣,有打闹的开心,有食堂叮当的饭盒交响乐,有操场上篮球冲撞曲,有音乐课咿咿呀呀,书法课的永字八法,有舞蹈课的春天在哪里,有文化课的死记硬背,有临考前的通宵,也有一望无际的校田地当午锄禾,有实习时初当为人师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那个教室,虽很简陋,容纳的我们却都曾是那样的令家人自豪。</p> <p class="ql-block">那个校园,没有高楼大厦,却走出了我们——辽西大地教育事业中坚力量。</p> <p class="ql-block">忘不了,你,我,他,她……</p> <p class="ql-block">从来都是,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1985年7月,我们毕业了。</p> <p class="ql-block">毕业了,我们踏上了人生的新旅程。各自东西。工作,学习,成家。时间流逝如飞。</p> <p class="ql-block">1998年,永远记着6月13日那个日子。李景东、边庆安、梁文宏等同学组织了毕业后第一次接近全员的聚会。</p> <p class="ql-block">那一聚,回声荡漾至今,同学情在美酒佳肴中传递。</p> <p class="ql-block">那一聚,让大家将同学容颜的底片换成了彩色。</p> <p class="ql-block">同学情,不再是纸片和电话线,而是面对面。感谢你们,那次聚会的组织者!</p> <p class="ql-block">后来,也有陆陆续续的聚会,如2016年4月23日赵文宝张罗的北镇梨花会,只是人员再没有那么多……</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同学,我们从十几岁相识,到如今已年近花甲,从为人子到为人父母,到为人父母的父母,经历了太多的人间苦乐。</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父母有的已经离开了我们,我们五十人之中也有人离开了我们:马明华,赵明友。怀念他们。</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日子也不都是尽如人意。我们和平常的人一样,有喜有悲有哭有笑。</p> <p class="ql-block">我们经历着人生该经历的一切。</p><p class="ql-block">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性格——努力向前,不放弃,热爱生活的全部!</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同学,你是否和我一样:曾经,工作的繁忙顾不上和大家招呼,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将毕业照压在了家中的一角。但是,一旦不忙碌的时候,也许是望着满天星斗的时候,也许是望着十五满月的时候,也许是望着一朵白云向南或者向任何方向飘走的时候,或者走在大街上看见某一个人的背影像我们中的一个的时候,都会想起我们一起读书的时光。想起那回不去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回不去了。那就翻看一下定格的照片吧!它会带你入梦,带我们一起相聚在锦州二师——八二四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刘春写于2022年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