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慕尼黑曾经是巴伐利亚王国的首都,也是巴伐利亚王国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王城之地,近千年的王朝历史让慕尼黑这座古城拥有很多哥特式、古罗马式、巴洛克式精美的古典式建筑物,慕尼黑也因此被誉为是德国最瑰丽的宫廷文化中心。在这些名胜古迹中,城内最著名的建筑物之一便是宁芬堡宫。</p> <p class="ql-block">开车到宁芬堡,下车问哪里有停车场,这个绅士让我们听他指挥,转身离开不到一分钟,前方大门打开了,让我们免费停在院子里,原来这是景区管理处,还没有说什么感谢的话他就走了。院子里有恐龙雕塑,估计是乐园拆掉的。</p> <p class="ql-block">位于德国慕尼黑西北城郊处的宁芬堡宫(Schloss Nymphenburg)是欧洲规模最宏大的皇宫之一,可媲美法国的凡尔赛宫、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夏宫等著名宫殿也是德国境内最大的巴洛克式皇宫建筑。宁芬堡建于1664年至1728年间,至今已有300年历史,长久以来都是巴伐利亚历代皇室的避暑皇宫。</p> <p class="ql-block">宁芬堡宫是欧洲规模最宏大的皇室行宫之一,可媲美法国的凡尔赛宫、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夏宫等著名宫殿,同时期的帝王行宫还有大清帝国的颐和园。</p> <p class="ql-block">这座美丽的宫殿是斐迪南·玛利亚送给妻子的礼物,感谢她生了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二世使王国有了继承人。在1664年选帝侯邀请了一批意大利建筑师和艺术家建造宫殿。</p> <p class="ql-block">从1701年开始,巴伐利亚王国的继承人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对宫殿进行了有系统的扩建,整个扩建工程前后花了200年时间,最终建成后虽未能达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皇宫那样的规模,但却绝对是德国同类宫殿中最大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宁芬堡”的中文译名取得很好,因为“宁静”和“芬芳”正是今时今日这座皇宫的最大特点。</p> <p class="ql-block">宁芬堡宫这座历代王侯的夏宫,旧时可以跑马打猎,巴伐利亚著名的“童话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也是在此出生的。湛蓝的天空上飘着一朵朵白云,宫殿前一片浓绿的草坪,人工湖中有一些悠闲嬉水的天鹅,野鸭,一幅宁静典雅,美不可言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悠闲的天鹅。</p> <p class="ql-block">刚看到宁芬堡宫时,会让人联想起巴黎的凡尔赛或维也纳的美泉宫,这里也许他不如前两者有名,但四周的宁静氛围让人向往。</p> <p class="ql-block">宁芬堡的主建筑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与坐北朝南的中式宫殿不同,宁芬堡整座宫殿坐西朝东,由一幢幢方形楼房连结成一组建筑物,正面长达600米。主楼雄伟壮观,展开的两翼对称和谐,远远望去主次分明。</p> <p class="ql-block">宫殿前一潭清水,天鹅野鸭,冲天的喷泉,浓荫掩映的笔直人工河,构成一幅宁静典雅的风景图。</p> <p class="ql-block">步入石室,只见整个大厅金碧辉煌,天花板上深色的壁画与四周淡色调的装饰衬托着大厅的华丽与富贵,室内展厅里成列着从巴洛克时期到古典主义的艺术作品,这一切都显示出宫殿主人的尊贵身份和高雅品位。这里你能参观到巴伐利亚“童话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出生的房间,以及举世闻名的“美人画廊”。</p> <p class="ql-block">宁芬堡宫的外表看上去很简洁,但步入到宫殿内却发现内部还是比较华丽的。</p> <p class="ql-block">最抢眼的地方便是庆典厅了,美丽的天花板壁画以及洛可可的装饰,使主厅显得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吊灯。</p> <p class="ql-block">天花板上精美的宫廷壁画。</p> <p class="ql-block">墙壁上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雕塑加壁画。</p> <p class="ql-block">走廊。</p> <p class="ql-block">相较于这里的美丽,作为居住的卧室,餐厅等地方就显得简朴很多。</p> <p class="ql-block">卧室。</p> <p class="ql-block">客厅。</p> <p class="ql-block">宫殿内一些房间至今仍保持着原有的巴洛克式装修风格,但其他的房间在之后的时间里被改造成洛可可或是古典主义风格。</p> <p class="ql-block">餐厅。</p> <p class="ql-block">钟表。</p> <p class="ql-block">烛台。</p> <p class="ql-block">胸像。</p> <p class="ql-block">去法国卢浮宫,重点看三个美女——蒙娜丽莎、胜利女神、维纳斯。”如果您去德国宁芬宫美女画廊参观,重点也是看三位美女:王后特蕾莎、民女海伦、舞女罗拉。</p> <p class="ql-block">宫中的美人画廊”(Gallery of Beauties)收藏有宫廷画家斯蒂勒(Josef Stieler1781-1858)为路德维希一世画的那个时代最漂亮的美女画像。在美人画廊里,最终有36位美人的美貌传至后世,她们个个天生丽质,仪态万方,或忧郁,或浪漫,或娇俏,或雍容,千般风情,最终融于油画浓烈的笔触中。画廊诞生100多年来始终强烈地吸引着无数的艺术爱好者和旅游观光者。</p> <p class="ql-block">约瑟夫·卡尔·斯蒂勒(Joseph Karl Stieler)是德国画家。从1820年到1855年,他担任巴伐利亚国王的宫廷画家。他以其新古典主义肖像而闻名,尤其是慕尼黑宁芬堡宫的美女画廊,以及他对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的象征性肖像,这已成为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斯蒂勒于1855年退休,住在他位于特格尔西的乡间别墅里。三年后,他在慕尼黑去世。他的儿子卡尔·斯蒂勒(Karl Stieler,1842-1885)成为一位著名作家。</p> <p class="ql-block">油画《奥地利皇后伊莎贝拉》Empress Elisabeth of Austria。作者:约瑟夫·卡尔·斯蒂勒(Joseph Karl Stieler) 德国画家( 1781年11月1日 - 1858年1月1日 )</p> <p class="ql-block">1825年,路德维希一世继位。在位18年里,他创办大学、兴建工厂和铁路运河等基础设施,让慕尼黑蜚声海外。是明君,也是被后世称为“最爱美人的国王”。慷慨的财力让他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选美运动。不拘出身,不论地位,只要够美,就能参选。除了奖品,还由宫廷画家为美人画像,仔细收藏。路德维希一世风流倜傥,不过美女画廊的36位美女并不是都和他有关系,他们是贵族家的小姐夫人,因为面容娇好而被画下来放在这里供大家欣赏。</p> <p class="ql-block">一、阿玛丽亚.冯.斯切特琳Amalie von Schintling (1812–1831)只活了十九岁,在婚礼前去世了,真是红颜薄命。未婚夫是Fritz von Schintling,他当时反对路德维希一世给她画画像。</p> <p class="ql-block">阿玛丽亚.冯.斯切特琳Amalie von Schintling是贵族之后,她参加美人征集活动遭到了未婚夫的强烈反对。但反对无果,在父亲的支持下,Amalie的美貌最终还是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可惜这段感情随之结束。19岁时,不幸香消玉殒。在画像中,她穿着东方风格的红斗篷,圆润的鹅蛋脸,深邃的眼睛,是美人画廊中最绝色的一位,是国王眼中三大美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二、海伦•塞德尔梅耶Helene Sedlmayr (1813–1898)鞋匠的女儿,后嫁给路德维西一世国王的男仆,生了10个孩子,活了85岁。Helene Sedlmayr美貌和灵气在三十六位美人中皆属翘楚。海伦在36个美女中显得与众不同,从画面上看,她是唯一一个衣着朴素的人。的确,她是一个鞋匠的女儿,家境贫寒。本来,她并没有参加选美,甚至,有可能她连宫廷选美的消息都不知道。一天,国王路德维希一世外出狩猎,发现了这个女孩,因为她实在长得太漂亮了,国王就动员她来到宫中,等待选美。宫廷画师一看,不等国王挑选,先就把她画了下来。民间传说,这个美丽的姑娘,不愿成为国王的情人,最后嫁给了国王的侍卫。是否属实,实难考证。</p> <p class="ql-block">民女海伦.塞德尔梅耶令路德维希国王陷入梦境之中。国王唯有令宫廷画师将芳容画下来,以便时时目睹梦中情人的一颦一笑。</p> <p class="ql-block">三、罗拉.蒙特兹(Lola Montez)Lola Montez (1821–1861)是三大美人中最后一位,Lola出生于爱尔兰一个官员家庭,出生后随父母移居印度,小时候的Lola非常调皮粗野,被送回英国接受教育,但她的个性并未有改变,年纪轻轻就与一个上尉私奔成为了一名舞者后她逐渐在巴黎和华沙的舞台上名声鹊起,并常常与一些富有的上流人士往来,被认为是高级妓女,当面称她为舞蹈家,也有人说她本就是一位地位卑微的舞女。</p> <p class="ql-block">不管怎样,这位风情万种的南美与德国混血的美女成为国王最宠爱的情人。王后去世以后,国王便封Lola为为伯爵。国王天真的以为给了她地位,就等于给了她贵族的血统,再进一步封后就也不再困难了。然而,当时的人们却不认可Lola的地位和血统,坚决反对封一位舞女为后。国王曾尝试强制封后,却遭遇了空前激烈的大游行抵制,最后闹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面对窘境,摆在国王路德维希西一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要么抛弃美人,要么抛弃王位。然而,个性十足的天生情种路德维希一世却做出了一个惊世的决定:他毅然抛弃了尊贵的王位,选择与心爱的美人相亲相守!这出惊世骇俗的《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情戏被后人传位佳话。但在当时却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20年后,82岁的路德维希一世去世。罗拉受到王族的刁难和排斥,在当时的巴伐利亚王国呆不下去,只能远走美国。最后,罗拉贫病交加死在纽约。</p> <p class="ql-block">下面介绍三名贵族:一、巴伐利亚的索菲公主(索菲·弗里德里克·多萝特·威廉明妮;Sophie Friederike Dorothee Wilhelmine;1805年1月27日-1872年5月28日)是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巴登的弗里德里克·卡罗利妮·威廉明妮的女儿。她与她的妹妹,萨克森国王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二世的妻子玛丽亚·安娜公主是同卵双胞胎。她的长子弗朗茨·约瑟夫(后来的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成为了奥地利和匈牙利所共的皇帝。当时,苏菲皇太后中意茜茜公主的姐姐海伦妮公主,她不太喜欢茜茜,儿子弗兰茨不顾自己的反对,娶了茜茜公主。茜茜公主婚后生下2个公主和1个皇子,苏菲皇太后皆以“茜茜自己就是孩子,带不了孩子的。”的理由,将孩子夺走,可见其霸道。</p> <p class="ql-block">茜茜公主童年时期过得十分得愉快,也养成了她不拘小节、喜欢自由自在生活的性格,让她难以忍受宫廷中的规矩和约束,也让的皇后生涯备受煎熬。图为茜茜公主的留影,美得宛如下凡得仙女一般,一头令人赞叹的栗色长发,光亮又浓密,身材匀称,纤细,不愧为宫廷第一美女。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是惊为天人,奈何不得姑妈苏菲皇太后的喜爱。(茜茜公主不是三十六美之中,只作为人物联系介绍)</p> <p class="ql-block">二、玛丽(Marie)巴伐利亚太子妃玛丽是路德维希一世的儿媳妇,她是普鲁士威廉亲王和黑森公主玛丽.安娜(Marie Anna)的女儿。在巴伐利亚她是热门的公众人物,这幅肖像是在她婚后不久完成的。</p> <p class="ql-block">三、巴伐利亚皇后Marie,路德维希一世的儿媳,路德维希二世的母亲。亚历山德拉Alexandra Amalie of Bavaria(1826–1875)巴伐利亚公主亚历山德拉是路德维希一世最小的女儿,也是国王最喜爱的孩子,国王在遗嘱中将自己所有的自然历史收藏品都传给了她。亚历山德拉公主终生未嫁,而是在贵族妇女的教区慕尼黑圣安妮教会担任院长。活了49岁。</p> <p class="ql-block">以下介绍为平民:奥古斯特Auguste Strobi(1807-1871)。<span style="color: rgb(20, 20, 20); font-size: 18px;">奥古斯特是19世纪出名的德国美人,她的父亲是皇家首席会计师,因其美貌引起了路德维希一世的注意,国王多次为她写诗,后来批准她嫁给了一位皇家护林员。生了五个孩子,活了64岁。第一版本绘于1826年12月,但由于路德维希一世觉得脖子看上去像鹅脖子,就让画家再画一张,</span></p> <p class="ql-block">第二版本在1827年一月完工,路德维希一世觉得奥古斯特的姿势很奇怪,脖子还被项链挡了一点,但他还是把这张画像列入他的收藏品中了。</p> <p class="ql-block">马克希米利安.波尔加Maximiliane Borzaga,(1806–1837)慕尼黑美人,有意大利血统,<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她是意大利罗韦雷托一位盐和典当行出纳的女儿。</span>后嫁给一医师,生了一子一女,31岁。</p> <p class="ql-block">南妮特.卡乌拉Nanette Kaula (1812–1877)犹太人,法院助理的女儿,后嫁给汉堡一位银行家,无子,活了65岁。</p> <p class="ql-block">南妮特.卡乌拉是犹太人拉斐尔.卡乌拉的女儿。1838年,她嫁给了一个汉堡的银行家。她于1876年去世,未有子女。在美人画廊中的所有画像中,南妮特是唯一一个穿着简单的女子。</p> <p class="ql-block">安东尼.沃林格(Antonie Wallinger(1823–1893)宫廷剧院经理的女儿,她自己在出嫁前也在剧院里跳舞,后嫁给了一个议员弗里德雷克 奥托,活了70岁。安东尼是宫廷剧院经理安东.约瑟夫.沃林格(Anton Josef Wallinger)和妻子凯瑟琳所生。结婚前,在皇家宫廷剧院,她是一名舞蹈演员。在画中她被描绘为青春女神赫柏。</p> <p class="ql-block">安娜.希尔梅耶Anna Hillmayer (1812–1847)。美人画廊中为数不多的平民。</p> <p class="ql-block">安娜.希尔梅耶(Anna Hillmayer)</p><p class="ql-block">安娜.希尔梅耶是一位慕尼黑肉类经销商的女儿,她于35岁生日时去世,终生未婚。在美人画像中,她戴着传统的慕尼黑头饰,在慕尼黑的圣母教堂前手持一本祈祷书,以象征着她的虔诚。</p> <p class="ql-block">阿玛丽亚.冯.莱切菲德(Amalie von Lerchenfeld (1808–1888)阿玛丽是梅克伦堡-斯特雷利茨女郡主特雷西玛蒂尔德的私生女(就是那位嫁给了第五代图恩塔希斯王子卡尔 亚历山大,同时也是普鲁士王后露易丝的亲姐姐),第一段婚姻嫁给了一个俄国外交代表第一秘书拜伦 亚历山大,此人是贵族,但是还比她大22岁,并给他生了一个儿子。最终她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初恋诗人丘特切夫,嫁给了他,成了男爵夫人。丘特切夫当时差点和年老的外交代表决斗,后来阿玛丽把丘特比夫的诗给普希金看,并帮他出版,让他出名。普希金甚至想在舞会时向阿玛丽求婚,后来被他美丽的妻子纳塔利亚一顿训斥后就没下文了。在阿玛丽40岁时和别的男人生了一个儿子,并在第一任丈夫去世后嫁给他。此人名叫 Nikolay Adlerberg,这位伯爵比阿玛丽小11岁,他们的婚后生活很幸福。阿玛丽活了80岁。</p> <p class="ql-block">夏洛特.冯.哈恩Charlotte von Hagn(1809–1891)夏洛特是一名俾德麦尔时代的女明星,商人的女儿,嫁给一个地主亚历山大、凡、欧文,后离婚,可能是路德维西一世的情妇,活了82岁。她也是钢琴家弗兰茨.李斯特的情人,李斯特称她作:“两位国王的宠妾。Charlotte von Hagn的才华都引人注目。她的吸引力来自其美丽、温柔的风度以及机智和魅力,她是弗兰茨.李斯特(Franz Liszt)的情人,李斯特称她作:“两位国王的宠妾。</p> <p class="ql-block">简.伊丽莎白.迪格Jane Elizabeth Digby(1807–1881)Lady Ellenborough,英国贵族,先后有4个丈夫和多位情人,是路德维西一世和其儿子希腊国王奥托的情妇,活了74岁。据说路德维希一世很喜欢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简.伊丽莎白.迪格是出生于诺福克的英国贵族,一生有过四段婚姻及无数段风流韵事,她的第一段婚姻因为她多次婚外情而结束,之后她搬到慕尼黑,成为了路德维希一世的情妇,她又在第二段婚姻中出轨一位希腊贵族,她的丈夫在与情敌对决胜利后,大度的将她拱手相让。</p> <p class="ql-block">第三次结婚后她移居希腊,又相继与希腊国王、希腊革命英雄产生婚外情,她的最后一任丈夫是,比她小20岁的叙利亚酋长,他们一起生活了28年直到Jane去世,Jane生前熟练掌握9门语言,尝试过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即使用如今的眼光看来,也是一位充满传奇的先锋女性。</p> <p class="ql-block">玛丽安娜.玛尔奎拉.冯.弗罗仑兹Marianna Marquesa Florenzi (1802–1870)意大利贵族,是路德维西一世四十多年的情妇+朋友,曾翻译哲学著作,是那时候为数不多的女大学生,曾在意大利的佩鲁贾大学学习自然科学,据说很聪明,是当时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典范,路德维西一世在政治上经常询问她的看法。</p> <p class="ql-block">据说路德维希一世最喜欢她。</p> <p class="ql-block">她在政治上也颇有见地,支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因出书宣扬她的政治主张遭到教会封锁,路德维希一世常常征询她的意见,他们一度是恋人,并保持了终其一生的挚友关系,Marianna拜访过国王30多次,相互通信多达4500多封。</p> <p class="ql-block">塔琳娜.波特萨里亚斯(Katerina Botsari (1818–1872) ,Katerina是希腊将军、希腊独立战争英雄Botsari的女儿。战争爆发时,她被奥斯曼当局转移到一个帝国所属的遥远岛屿作为人质,是希腊王后阿玛利亚的侍女,但宫廷上流贵族妇女都纷纷出手保护她,战争结束后她得以安然无恙的回归故土,她后来跟随皇后出访多个欧洲宫廷,并因其美貌和出身而备受欢迎,<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后嫁给George Karadjas(希腊王子和将军),育有4名子女。她的哥哥在慕尼黑接受教育,是希腊国王奥托一世的助手和战争部长。她的父亲在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中战死沙场,她活了52岁。</span>她是一位来自希腊约阿尼纳的美人,她的父亲是一位希腊自由战士,名叫马尔克斯.波特萨里亚斯(Markos Botzaris),他在1820年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战争中丧生。卡塔琳娜的哥哥在慕尼黑接受教育,是希腊国王奥托一世的助手和战争部长。1845年,卡塔琳娜与希腊王子和将军乔治.卡拉德贾斯(George Karadjas)结婚。1841年,当奥托夫妇和助手们访问路德维希一世时,奥托夫妇建议路德维希一世为卡塔琳娜画像,国王同意了,在画像中她穿着传统的希腊服饰。</p> <p class="ql-block">约瑟芬.孔蒂Josepha Conti被画廊改变命运的女性之一。佣人之女,15时与一位45岁的画家Anton Conti结婚。入选美人画廊不久,她的画家丈夫就离开了她。但她聪明的把握住了宫廷的跳板,成为宫廷画布供应商。再后来,她嫁给了一位宫廷顾问。Carlotta von Breidbach-Burresheim在野史中,这位生长于莱茵河畔的美人曾在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的宫廷中,偶遇路德维希一世。后者沉迷于她的美貌与才情中不可自拔,专门为她写了不少于250首诗。据说,在自己的妻子去世后,路德维希一世甚至想娶Carlotta,但她坚定拒绝了国王的求婚。真假不可考,但画像中的她,目光坚定,雍容自信,和其余美人相差甚大。</p> <p class="ql-block">她于1846年来到慕尼黑,很快就成为了路德维希一世的情妇,并在政治事务上对国王施加影响力,但她的暴躁脾气和傲慢举止令她十分不受欢迎,1847年国王在众多反对声中封她为女伯爵,赐给她封地和优厚的年金,1848年德国革命爆发后,路德维希一世退位她几经辗转逃亡美国,去世时不满40岁。</p> <p class="ql-block">美貌之于这些女子,有的是锦上添花,有的是诅咒羁绊,然而,最终都随风而逝,但她们的音容笑貌和生命故事,被以这风雅的方式保存下来,供后人瞻仰、咏叹……</p> <p class="ql-block">伊莎贝拉.格拉芬.冯.特拉弗奇瑞切.恩格贝(Isabella, Grafin von Trauffkirchen-Engelberg)(1808–1855)伊莎贝拉是一位慕尼黑美女,父亲是巴伐利亚中将,她在22岁时嫁给了一位波兰伯爵,活了47岁。她的画像是美人画廊中头十幅中的一幅。</p> <p class="ql-block">雷吉纳.达克锡恩贝尔格Regina Daxenberger (1811–1872)铜匠的女儿,后嫁给一个内阁大臣,活了61岁。路德维希一世被她的美丽所折服,用巴伐利亚马克西米利安公爵的名义为她开了一次皇家舞会。</p> <p class="ql-block">艾琳.冯.帕拉维切妮Irene von Pallavicini(1811–1877)她是一位出身于匈牙利的女士,是巴伐利亚宫廷的侍女,与阿洛伊斯.尼古拉斯.阿尔克(Alois Nikolaus Arco)公爵成婚,但是他们的婚姻并不美满,并导致夫妻分居,但是并未离婚,活了66岁。</p> <p class="ql-block">卡罗琳.格拉芬.冯.霍尔斯泰因Caroline von Holnstein(1815–1859)先嫁给了荷尔斯泰因家族的卡尔、西奥多,但只是为了家族的利益,后遇到贵族Wilhelm Freiherrn von Künsberg,并于他同居生子,她的第一任丈夫容忍了妻子的出轨,但不同意正式分居,他甚至允许他自己的孩子和卡洛琳与情人的私生子在一起接受教育。在第一任丈夫死后,她终于嫁给了Wilhelm Freiherrn von Künsberg,将私生子合法化,两次婚姻共生育了7个孩子,卡洛琳活了44岁。</p> <p class="ql-block">Caroline是一位德国贵族,她16岁就嫁给了大自己18岁、富有显赫的贵族丈夫。搬到慕尼黑后她经常出入宫廷,这是一段没有爱情的政治联姻,而Caroline对宫廷生活也没有什么兴趣,后来她与另一位贵族相恋并搬去与他同居,她的丈夫容忍了她的不忠,甚至同意让他们的孩子与私生子一起接受教育,但始终不愿离婚,直到他去世后Caroline才终于与情人结婚,并一直生活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简.埃尔金斯Jane Erskine(1818–1846)简.埃尔金斯夫人出生于伦敦,是英国驻慕尼黑特使大卫.蒙塔古(David Montagu)男爵七位美丽女儿中的一个。她的丈夫是苏格兰政治家詹姆斯.亨利.卡兰德尔(James Henry Callander),是苏格兰政治家,活了28岁。</p> <p class="ql-block">特蕾莎.斯彭斯Theresa Spence(1815–?)只知道生于1815年10月18日。除了她的生日以外,人们对特蕾莎.斯彭斯夫人的所知很少,斯彭斯是她婚后的名字,在画像时,她已经结婚了。在画像上,斯彭斯夫人被描绘为莱斯沃斯岛上的希腊抒情诗人萨福,穿着传统的希腊长袍,戴着桂冠,持着七弦琴。</p> <p class="ql-block">玛蒂尔德.冯.乔丹Mathilde von Jordan(1817–1856)她是威廉.冯.乔丹(Wilhelm von Jordan)男爵和冯.珊迪泽尔(von Sandizell)公爵夫人的女儿。她嫁给了一位成功的政治家和负责萨克森的奥地利宫廷部长拜伦.冯.博伊斯特(Baron von Beust),活了39岁。</p> <p class="ql-block">韦尔赫梅茵.苏尔泽Wilhelmine Sulzer(1819–?)Wilhelmine Sulzer是她的艺名,本名为Frederica Catharina Sulzer,是个私生女,16岁时成为孤儿,1836年成为皇家剧院的学生,路德维西一世曾评价她为:”体面娴熟的女孩儿”。1836年,她进入皇家宫廷剧院,并在那里吸引住了路德维希一世,国王称她为:“体面和贤淑的女孩。”在剧院一年后,她因病离开舞台,并与卡尔.斯切德尔(Karl Schneider)成婚。</p> <p class="ql-block">路易斯.冯.奈贝克Luise von Neubeck(1816–1872) 路易斯出生于1816年,是卡尔.冯.奈贝克(Karl von Neubeck)男爵与莱奥波尔迪娜的女儿。在母亲过世后,路易斯被带到了莱茵河畔。她后来成为慕尼黑圣灵教堂的院长,活了56岁。原画被盗丢失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罗莎莉.朱莉.冯.波纳Rosalie Julie von Bonar(1814–?)她出生于维也纳,父亲是摩拉维亚骑士,母亲是一波兰伯爵夫人,她后来与英国大使在维也纳结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卡罗琳.李兹乌斯Caroline Lizius(1825–1908)被路德维西一世评价为慕尼黑最漂亮的女人,国王给了她折合美金为300多万美元当作嫁妆,活了83岁。人们对卡罗琳.李兹乌斯知之甚少。1842年时,路德维希曾称她为慕尼黑最美丽的女子,并给了她24000盾作为她结婚时的嫁妆。这是约瑟夫.斯蒂勒为她画的第二幅肖像,于1843年完成,当时她18岁,第一幅是在1841年她16岁时完成的,当时路德维希一世立即订购了第二幅画像,因为卡罗琳“已经变的更加美丽”。</p> <p class="ql-block">玛丽(Marie)。Marie Friederike of Prussia(1825–1889)路德维西一世的儿媳,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的妻子,路德维西二世的母亲,巴伐利亚王后,普鲁士公主玛丽,活了64岁。</p> <p class="ql-block">弗雷德里克Friederike von Gumppenberg(1823–1916)普鲁士公主巴伐利亚王后玛丽的侍女,后嫁给表兄Ludwig von Gumppenberg成为男爵夫人,活了93岁很高寿。高彭伯格男爵夫人弗雷德里克出生于慕尼黑,她是弗朗茨.冯.高彭伯格(Franz von Gumppenberg)男爵和坦能堡伯爵夫人特蕾西的女儿。她在17岁时前往宫廷为玛丽太子妃工作,当时太子妃刚刚嫁到巴伐利亚。她陪伴了太子妃15年,后来她嫁给了表兄路德维希.冯.高彭伯格(Ludwig von Gumppenberg)男爵。</p> <p class="ql-block">卡罗琳(Caroline)Caroline von Oettingen-Wallerstein(1824–1889)奥廷根-瓦尔施泰因公主卡罗琳是路德维因.冯.奥廷根-奥廷根和瓦尔施泰因亲王与克里斯泽提亚公主的女儿。在完成画像前,卡罗琳公主与条顿骑士团的世袭骑士胡戈.菲利普.冯.沃尔德伯特-巴森赫姆(Hugo Philipp von Waldbott-Bassenheim)伯爵结婚。活了65岁。</p> <p class="ql-block">约瑟芬.孔蒂Josepha Conti(1823–1881)家仆的女儿,后嫁给一个长自己30岁的画家,不久被抛弃了,后来她担任宫廷画布供应商工作,再后来嫁给了一位宫廷顾问。活了57岁。</p> <p class="ql-block">奥古斯都.费迪南Auguste Ferdinande von Österreich(1825–1864)她是路德维希一世第三个儿子路特波德的妻子,她的健康不太好,在婚前就有肺结核,所以刚开始路德维希一世反对这门婚事,最后国王还是决定接受她。她活了39岁死于肺结核。生了四个孩子,长子为路德维希三世。因为她的美丽要求画像时,坚持她的肖像要与众不同。</p> <p class="ql-block">玛丽亚.德意志Maria Dietsch(1835–1869)生于慕尼黑,父亲和自己都是裁缝,后嫁给George Sprecher,一家晚报社的编辑,只活了34岁。</p> <p class="ql-block">亚.德意志(Maria Dietsch)她出生于慕尼黑,是裁缝约瑟夫.德意志(Joseph Dietsch)的女儿。她是一位女裁缝,后来与奥格斯堡晚报的编辑乔治.斯普雷彻(George Sprecher)结婚。</p> <p class="ql-block">安娜.冯.格雷纳Anna von Greiner(1836–?)安娜.冯.格雷纳是一位木匠的女儿,她是慕尼黑国家剧院的演员,后来嫁给了一位叫埃米尔.格雷纳(Emil Greiner)的地主。</p> <p class="ql-block">卡洛塔.冯.布里德班奇.布瑞希姆Carlotta von Breidbach-Bürresheim(1838–1920)她出生于莱茵河畔。在她访问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的宫廷时,遇到了路德维希一世,他被她迷住,专门为她写了不少于250首诗。在自己的妻子去世后,路德维希一世甚至想娶卡洛塔,但是被她拒绝,后来她嫁给了菲利普.冯.瓦尔达克(Philipp von Waldeck)并且住在波希米亚。她活了82岁。</p> <p class="ql-block">克莱妮亚.温特琳(Cornelia Vetterlein (1811-1862)第一眼看上去并无让人过目不忘的美丽,而多看上几眼会被她骨子里的淑女形象大大吸引。</p> <p class="ql-block">克莱妮亚.温特琳(CorneliaVetterlein)是一位巴伐利亚议员的女儿,她与弗朗茨.路德维希.冯.康斯伯格(Franz Ludwig von Kunsberg)男爵结婚。与美人画廊中大多数画像没有显示背景所不同的是,克莱妮亚的画像显示了象征着坚贞的一座城堡。与之相匹配的是她在画作中被表现为传统的德国城堡淑女形像。</p> <p class="ql-block">埃丽斯.李斯特(Elise List)埃丽斯.李斯特出生于斯图加特,是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李斯特(Friedrich List)和卡罗琳(Caroline)的女儿。她后来嫁给了一位奥地利工厂主。路德维希一世认识埃丽斯,是通过她同父异母的姐妹-普鲁士王后伊丽莎白的介绍。伊丽莎白王后告诉路德维希一世:“她的歌喉非常美妙,但是她的美貌更甚于她的歌喉,我认为她是值得你收集的美人。”</p> <p class="ql-block">Amalie Adlerberg (1808-1888)。路德维希一世的弟弟卡尔王子也曾拜倒在她石榴裙下,国王正是从他这里得知了Amalie的美貌,而要求画师作画并收藏,婚后的Amalie与一位伯爵有恋情及私生子,直到丈夫去世后才终于与伯爵结婚,终于成为了伯爵夫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Emily Milbanke(1822–1910)英国驻慕尼黑大使的女儿,后嫁给Sir John Ralph Milbanke,活了88岁。</p> <p class="ql-block">宫殿内马车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和英国皇家马车如出一辙。</p> <p class="ql-block">宫殿内瓷器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纪念品售卖店。</p> <p class="ql-block">宁芬堡宫除了室内的建筑,装饰令人欣赏外,宫殿外的宫廷式公园和公园深处蜿蜒的小径,不规则的湖泊也是十分值得走一走,看一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沿着河边在林荫路上散步,可以感受到过去皇家贵族们远离喧哗的市区,在静谧的别墅中才能获得的宁静心情。这里也是拍摄婚纱照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宁芬堡宫的园林面积约3平方公里,宫殿后部的大花圃用12个白色大理石人像雕塑装饰,园林内古木参天,花草繁多,鸟语花香,自然环境非常舒适。</p> <p class="ql-block">园林的建筑融合了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等园林风格,同时也保留了巴洛克园林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由于这座宫殿供奉着田园女神和山林水泽的众仙女,所以后花园处处繁花艳艳、绿草青青,流水潺潺、树篱葱葱。</p> <p class="ql-block">沿着一条砾石铺就的大路,通向后宫广场处有一座极富艺术感的喷泉水池,水池两旁是修葺整齐的草坪和花圃,向四面八方延伸的小径,带你穿过幽森茂密的大片森林,沿着河水流来的方向,寻找掩映在万绿丛中的亭子和小桥。</p> <p class="ql-block">宫殿后面还有一所小巧玲珑的狩猎行宫——阿玛琳宫,内部装饰纤巧精美,有很多罕见的艺术珍品。这座建于十八世纪初的狩猎别墅,外表很简洁,内部却是漂亮的洛可可风格装饰。它的建筑师是洛可可艺术大师Françoisde Cuvilliés,也是慕尼黑皇宫剧院的建造者。阿玛琳宫一直被认为是德国洛可可艺术的代表作。说到雕琢华丽,它可能不及路德维希二世在山中修建的林德霍夫宫,但是阿玛琳宫内部以银灰为主打色调的装饰,却显得格外典雅高贵。(1845年8月25日,路德维希二世出生在慕尼黑郊外的宁芬堡(Nymphenburg),这幢建筑最早建于17世纪中叶,是斐迪南·马里亚亲王为感谢妻子生下王国继承人而赠送的礼物,在路德维希二世出生之前,宫殿已经通过多次扩建,成了德国同类宫殿中最大的一座。)</p>